2023年12月4日发(作者:斯柯达suv新款2021报价)

2023届山西省交城县中考历史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 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性学习时,将下列图片归为一组。它们都反映了下列哪一原 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2、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机构进行管理,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西汉在西域设置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你认为最恰当的是相关史实开凿京杭大运河发明并推广曲辕犁和筒车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商业繁荣,宽敞整齐,布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局井然的长安城 A.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提高了耕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发展为中日和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B.北庭都护府 C.伊犁将军 D.西域都护 3、李华的笔记本上某一页出现了如下内容,如果为她的学习笔记选取一个学习主题, 4、《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 然,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闻见”。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都城 A.街道整齐B.建筑宏伟C.客商不绝D.商业繁荣 5、小胡同学在寒假进行课外阅读时,其中一本书上有“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 “武松打虎”等故事情节,他阅读的名著是第1页/9页 A.《西游记》 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 6、某班同学在讨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时,作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列强的侵略深入到内地

B.割辽东半岛、中华台北全岛等给日本-----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阻碍民族工业发展,有利于列强对中国商品 输出

D.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税等做担保------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利于列强控制 中国经济 7、强渡大渡河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 开辟了一条通道。这一战役发生在 A.北伐战争中B.红军长征途中C.百团大战中D.渡江战役中 8、从1959年开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开始同步 举行,“两会”概念从此应运而生。现在,每年3月全国人民的视线都会聚焦北京, 关注“两会”。那么,和“两会”相对应的我国的政治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当时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 都是为了实现现世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以下最能充分体现材料中精神的是 A.《蒙娜丽莎》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10、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铁路交通的变革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世界上最早为铁路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A.爱迪生B.卡尔·本C.史蒂芬森D.瓦特 11、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 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B.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C.1919年经过长达6个月的争吵,巴黎和会与会国签署了针对德国的《凡尔赛条约》

D.1945年9月2日,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美国密苏里号上举行 12、巴尔扎克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 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了社会转 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巴尔扎克和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相似之处是第2页/9页 A.都是宣泄对现实不满的“孤愤之书” B.都是批判现实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C.都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与丑陋 D.都揭示了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命运 13、晋华中学九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正在进行探究学习,他们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不 断出现“圣雄甘地”、“华夫脱”、“卡德纳斯”等词语,他们正在探讨 A.资本主义的扩展进程 B.国际工人运动

C.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 D.科技革命的兴起某中学历史社团准备举办“知山西简史·爱自己家乡”的展览活动,他们收集到了一些素材,请你完成以下小题。 14、追溯山西历史,走进春秋战国。下面图文信息,描述的历史事件是右图战役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役。发生在今山西晋城境内,该战役秦国大胜,为秦国基本扫清统一道路,并为后人留下了“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

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 C.长平之战 D.淝水之战 15、山西是抗日战争华北主战场,山西抗战起到了“屏障中原,保卫西北”的作用, 展现了中国军民不畏强敌,抗战到底的决心,也树立了国共合作,团结御辱的典 范。下面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不在山西的是 A.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C.武乡八路军总部地道战窑洞景观

B.百团大战遗址公园

D.台儿庄战役纪念馆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美术作品见证和反映历史。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外交场景】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写出一个与下图相关的“盛 世局面”,并列举两例“盛世”时和世界友好往来的史实。(3分)右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2)【建国场景】下面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一史实?图一的场景开辟了中国历史 的新纪元,“新”在何处?(4分)第3页/9页 (3)【解放场景】指出与图三场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及其对该国的影响。(3分)图三 宣读“解放”农奴法令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同的合作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军方面决定火攻,黄盖巧施诈降计,用十艘战舰满载浸透膏油的柴草, 借着冬季少有的东南风向江北疾驶,接近曹营时,火烧油草,曹军措手不及,一 时火焰滚滚、浓烟弥漫,锁在一起的战舰及岸上的军营很快葬身火海。联军水陆 并进,曹操打败而逃。

——《国史概要》 (1)联军对抗曹操之战是历史上的哪一战役?此战役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 响?(3分) 材料二 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 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文献?这一文献的签署有何历史意义?(3分)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 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 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认为:“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 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3)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 18、国家经济的强盛是每个国家不同时期都在追求的共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 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 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 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 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 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第4页/9页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相 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新,缔造了一个称 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 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 手段,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 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 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材料三 下图为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项目工业生产总值机器制造业1928年世界54321932年世界欧洲21221937年世界欧洲11 材料四 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加大稳外贸稳外资力度,成功举办进 博会、广交会、服贸会及首届消博会等重大展会。新增4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 试点,推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新举措。——李克强总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 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这些创新的 共同特征是什么?(4分) (3)导致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工业落后和苏联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现“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有何建议? (1分)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世界历史潮流波澜壮阔,人类社会伴随政治文明发展。振兴中学李老师正在引领 九年级同学以“探寻制度文明”进行项目化学习,他设计了以下一些学习任务, 请你也和他们一起完成吧。任务一【阅读图文——判断制度】 (1)请仔细阅读以下图文,判断它们和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的确立在当时起了 什么积极作用?(3分)放榜日·喧喧车马欲朝天唐朝 徐夤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万里便随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第5页/9页任务二 【根据材料——解释制度】材料一 二战后,联邦德国确立了福利国家的原则,社会保险的内容、范围和功能大为扩充提高。到70年代后期,用于社会福利保险的开支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不断加码的社会保障系统已成了国家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3)上图场景标志着哪一地区的顺利回归?它的回归和哪一制度有关?(2分)(2)据材料三,归纳联邦德国的“福利国家”制度有什么特点?该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3分)材料二任务三 【联系史实——解读制度】 (4)历史上每一次政治制度的确立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请从以下所给 相关制度中任意选取三个,以《制度创新·社会进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 字左右的小短文进行解读。(7分)分封制 封君封臣制 君主立宪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6页/9页答案及解析1、选择题 1---5、CDBDC 6---10、DBAAC 11---15、ABCCD

2、简答题 16、(1)盛世: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等,任意一个即可,1分); 史实:“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 国文化;大食(阿拉伯帝国)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等。(只要是与唐朝时对 外友好交往的史实都可,一点1分,共2分) (2)史实: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诞生(美利 坚合众国的建立,)。(每个1分,共2分) “新”在何处: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 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 2分) (3)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1分);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 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 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3、材料解析题 17、(1)赤壁之战;(1分)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分) (2)《联合国家宣言》;(1分)这一文献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 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 的形势 (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战胜法西斯的重要保 障。2分)。 (3)发展(振兴)经济;抗衡苏联、摆脱美国的控制;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国际 地位。(只要答出任意两点都可,一点2分,共4分) 18、(1)原因:开封位于汴水两岸,交通便利;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是政治经济中心; 信仰文化的影响。(任意2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特点:①商品丰富,种类齐全;②商品交易有分区。(2分) (2)贡献:荷兰: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 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3分)共 同特征: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1分) 32 (4)继续加强和沿路各国的友好交往;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序开展对外 投资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风险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4、探究题 19、(1)科举制度(1分);科举制的创立,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 员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 了教育的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2)特点:内容、范围、功能不断扩充提高;社会保险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大。 (一点1分,共2分) 弊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1分) (3)香港回归;一国两制。(2分) (4)示例: 制度创新·社会进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政治制度在历史变革中不断被创新,政治文明的历程不断拓展,人类社会也因此而不断进步与发展。为了稳定周初的形势,周王室通过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法兰克王国在8世纪前期,改变无偿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按照契约关系形成了森严的封君封臣封建等级制度;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以民主的形式取代了君主专制制度,促使英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总之,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国家要想发展、进步,离不开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3个关键词及其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读和扩展可得7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更多推荐

制度,历史,发展,社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