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5日发(作者:2013起亚k3二手车价格)

降低J6车门玻璃异响发生率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卡车厂飞跃QC小组

一、 小组概况

飞跃QC小组是一个以现场作业人员为主体的现场型QC小组, 小组成立于08年5月,小组成立目的是针对现生产中J6的质量问题进行攻关。

小组成员主要由:二级经理、现场工程师、作业长、班长、操作者、检查员共10名成员组成。

小组08年曾获得一汽解放公司“QC小组成果发布一等奖”、09年荣获“中机质协第二十八届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一等奖”。

二、 课题选定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J6车型存在车门玻璃异响、下护板与

扶手干涉、外板开启失灵、手动阀支架偏、线束夹线等多项问题,其中车门玻璃异响的问题占所有问题的46%左右,因此选定“降低J6车门玻璃异响发生率”作为此次QC小组改善课题。

三、 现状调查

对4--6月车门玻璃异响发生率进行统计,车门玻璃异响的发生率平均为72%。

四、 目标设定

经过小组讨论分析:

我们确定本次活动目标为:将车门玻璃异响的发生率由72%降低到10%。

五、 原因分析

针对“车门玻璃升降异响”的问题,我们利用头脑风暴法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为入手点,通过因果图进行分析,确定了7个末端因素。

六、 要因确定

针对七个末端因素,制定要因确认表;小组成员分头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验证,对采集后的数据进行反复分析和研究,逐一确认。

确认一、操作者装配技能不熟练

1

2

3

确认二、导轨装配位置有偏差

确认三、闭锁器线束接头与玻璃间距小

4

5

确认四:玻璃滑槽材质过硬

确认五、减震护套位置不确定

6 确认六、车门内板与玻璃夹片干涉

7 确认七:后视镜线束接头放置位置不确定

小组成员通过对7个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后, 确定造成“车门玻璃异响”主要因素是:

“导轨装配位置有偏差”“减震护套位置不确定”“后视镜线束接头放置位置不确定”

七、 对策制定

针对所确定的三个要因,小组成员又一次采用头脑风暴法,研讨对策和措施;按照5W2H的方法制定《对策实施计划表》,明确每一对策实施的目标,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八、 对策实施

针对要因一,玻璃导轨歪斜,装配孔位是长圆孔,导轨装配时可左右移动2mm,造成

装配后导轨角度不稳定有歪斜现象。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让操作者在装配过程中先将导轨推至里侧后在进行装配,避免产生异响。

此措施实施后将异响的发生率由原来的72%降至51.7%。

针对要因二,减震护套位置不对,玻璃减震护套在下部时与升降中的玻璃干涉造成异

响。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让操作者在装配过程中先将减震护套推至上部顶端后再进行装配,避免产生异响。

此措施实施后将异响的发生率由原来的51.7%降至16.7%。

针对要因三,后视镜线束接头干涉。后视镜线束连接后,接头与运行中的玻璃干涉。

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操作者在装配过程中将线束理顺至玻璃导轨后部空隙处放置是最佳状态,避免产生异响。

此措施实施后将干涉类的异响由原来的16.7%降至3.3%

九、 效果确认

对策完全实施后,对8、9月份的318台J6驾驶室进行效果验证,验证结果是将车门

玻璃异响的发生率由原来的72%降至现在的3.3%。目标实现了。

提高了J6驾驶室的整车质量。 减少了车门异响的修复及二次装配时间是每台12分

钟。减少了因修复造成的零件损坏每年22000余元

十、 成果固化

我们按照本次活动所确定的装配方法和注意事项修改作业指导书;按照新作业指导书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操作合格的上岗。通过10、11月份巩固,异响发生率没有上升反弹,达到预期效果。

十一、 总结及下一步工作

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小组成员统计工具使用的灵活、适用、熟练程度。

本次活动虽然在J6车门玻璃异响发生率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我们依然会再接再厉,针对J6车型所存在的下护板与扶手的干涉问题进行攻关,小组的下一课题是:降低J6下护板与扶手干涉率。

表2:2009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部分小组及成果简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解企业名称

放汽车有限公司

小组名称/类飞跃QC小组/现场型

追求品质完美,向零缺陷活动理念

挑战

降低J6车门玻璃异响发生课题名称

1. 企业介绍: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18日,是以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主体专业厂为基础,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为技术依托重新组建的中重型载重车制造企业,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是“解放”品牌的中重型系列载重车,包括载货车、自卸车、半挂车、牵引车等500多中重型系列品种,具有年产20万辆中重型载重车的生产能力。

2.小组简介:

飞跃QC小组是一个以现场作业人员为主体的现场型QC小组, 小组成立于2008年5月,小组成立的目的是针对现生产中J6的质量问题进行攻关。小组主要由二级经理、现场工程师、作业长、班长、操作者、检查员等10名成员组成。

该小组2008年曾获得一汽解放公司“QC小组成果发布一等奖”、2009年

荣获“中机质协第二十八届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一等奖”。

3.工具选用特色:

排列图、饼图、柱形图、因果分析图、雷达图、对策表、要因确定表

4.主要效益:

减少车门异响的修复及二次装配时间每台12分钟;

减少因修复造成的零件损坏每年22000余元。

5.活动体会:

通过QC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各展所长,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小组成员主动改善的热情及协同作战的能力;通过对车门玻璃异响问题的解决,提高了小组成员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分析和改善,提高了小组成员统计工具使用的灵活、适用、熟练程度。全体的努力带来的是更加明快的作业氛围,快乐工作、快乐改善、快乐心情。

6.活动感言:

细节决定成败,改善无处不在;超越梦想,质量飞跃。

7.自我评价(知识、意识、能力、团队等方面)

小组成员在团结、合作气氛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进步,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质量意识、问题意识、QC知识、改善能力等不同程度得到提高。

成果点评:

飞跃QC小组以降低J6车门玻璃异响发生率为课题,通过小组成员的努力,使异响发生率由72%降低到3.3%,实现了小组初期设定的异响发生率10%的改善目标。

小组活动能规范的遵循QC小组活动程序,使得课题一环扣一环的进行,体现了较强的逻辑性;成果从课题选定、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要因确定、措施制定和实施等过程的分析和验证,能立足于生产现场,用客观事实为依据,显示了小组活动的科学性和可信度;统计工具应用朴实、恰当,因此该课题是一个体现了小、实、活、新特点的好成果。美中不足的是原因分析不充分,个别原因没有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

更多推荐

小组,异响,玻璃,车门,进行,成员,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