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昌河汽车图片大全)

从乌克兰危机看美俄地缘政治的博弈

从乌克兰危机看美俄地缘政治的博弈

【摘要】:冷战结束后,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俄美关系的“蜜月期”很快结束,矛盾和分歧不断加深,这突出体现在双

方对独联体地区特别是乌克兰的争夺上。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契机在中亚实现战略突破,并通过支持“颜色革命”在独

联体地区推进全球“民主”战略,使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面临强大压力;同时,随着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俄罗斯经济

得以全面复苏,自信心日益增强,进而在独联体地区对美国展开全面回击。乌克兰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及在后苏联地区仅次

于俄罗斯的影响力,自然成为俄美争夺的“桥头堡”,这也是造成乌政局动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乌克兰、美国、俄罗斯、欧盟、地缘政治

【正文】: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作为独联体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大国,不仅是莫斯科通向欧洲的重要通道,而且是抵

御北约东扩的最后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乌克兰的影响和控制不仅成为俄罗斯复兴世界大国目标的关键,也成为美国遏

制俄罗斯东山再起的重要棋子。独立后的乌克兰很快成为美俄在后苏联地区争夺的“桥头堡”,这也是造成乌政局动荡的重要原

因。

一、乌克兰特殊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成为美俄争夺的焦点

一国在世界上占据的位置及其与其他权力中心的关系决定着它的安全课题[1](P107)。这恰恰道出了乌克兰特殊的地缘环境

与艰难的外交处境间的微妙关系。作为与俄罗斯直接接壤的国家,乌克兰在历史上就深受俄罗斯的影响,是俄罗斯与欧洲其他

大国间的重要缓冲国。其政策主张与外交倾向不可避免地、同时也是不可抗争地要受到来自俄罗斯的牵引。冷战的结束,特别

是苏联的解体给了乌克兰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然而,地理位置的不可变更性决定了乌克兰的特殊命运:一方面,它从俄罗斯

得到了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支持与帮助,但另一方面,它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俄罗斯的影响对其国家主权的侵蚀。有主见

的政治家们开始寻求借助外部力量制衡俄罗斯。

而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来说,这却恰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作为当今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苏联解体后同样面临

着一种安全困境,即霸权国对于未来挑战国的一种隐忧。任何一个霸权国都会对其地位的巩固存在一种担忧,从而寻找并扼杀

可能的敌手,以避免自己的噩运降临,历史上这一类例子并不少见。而美国的战略家已经看到了在未来15年内,可能对美国

提出挑战的只能是俄罗斯和中国。而俄罗斯以其雄厚的核潜力及国家发展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更有可能成为威胁美国战略利益

的国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急于填补在中亚和东欧出现的力量真空。并借这一过程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将俄罗斯全然置于美国的监控之下。

乌克兰与欧盟的关系由来已久。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后不久,欧盟就承认乌克兰的独立。1992年,欧盟启动了向

乌克兰提供技术援助的计划。1993年,乌克兰议会决定将加入欧盟作为乌克兰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众所周知,乌克兰既有

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也有原苏联遗留的先进的军工技术;既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也有不小的市场规模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

在军事领域,乌克兰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欧盟东扩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各大国在乌克兰的政治角逐使局势扑朔迷离

生活在俄罗斯与欧盟夹缝中的乌克兰,事实上在俄、美、欧三个大国巨大的外力争夺中被撕裂,在政局突变的背后,人们不仅

看到了乌克兰国内分裂的痕迹,而且看到俄罗斯与西方的复杂博弈。

随着欧盟东扩的推进,乌克兰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欧盟开始意识到乌克兰在欧洲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并开始加强与乌克兰

的关系。在这个火药桶中心的克里米亚半岛又到了举世瞩目的转折点上:到底是向西走还是向东走?克里米亚大多数是俄罗斯

人,他们很清楚如果向西走的话,自己必将成少数派,乌克兰议会已经决定俄语不再是官方语言。连语言都受到歧视,如何谈

到政治地位、生活共享?若是向东走的话,再次回到俄罗斯怀抱,凭借其重要战略地位,生活必然好转。其实这里的俄罗斯人

一直心系东方,一直在向东眺望。他们原本属于俄罗斯的版图,只不过在1954年庆祝俄乌合并300周年的酒宴上,酩酊大醉的

任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将其划给了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也曾独立,但不久又委身于乌克兰。苏联解体的这20年多来,

俄罗斯与乌克兰一直就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进行血色的博弈[2]。

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已经不可逆转,但乌克兰东部其他亲俄地区独立的可能性不大。虽然外有西方国家的抵制,内有部分俄罗

斯人的反对,但俄罗斯已没办法后退。普京已经同克里米亚领导人签署了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一部分的条约,并获议会全票通

过,这已无法改变。克里米亚公投的示范效应目前实际上已经表现出来。在俄罗斯人占多数的东部地区大概有四个州,但其独

立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这牵扯因素更多,在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人也未必赞同这一行为。另外,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历史上毕

竟是融合程度非常高的国家,极端措施并不符合双方的利益。特别是有些地方对乌克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乌克兰第二

大城市哈尔科夫,1919年至1934年还曾经是乌克兰的首都[3],在乌克兰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实际上,这次局势的演

变和动乱,欧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缺乏制裁俄罗斯的有效手段。在欧盟参与,甚至是主持下,反对派与亚努科维奇签署

了缓和局势的协议。但协议刚一签署,反对派在欧盟支持、或者默许下,就闹起来了。目前,欧盟并没有太大影响力,它对俄

罗斯的制裁实际上也缺乏有效手段,难有实际影响。俄罗斯和欧盟的贸易总量是3000多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俄罗斯向

欧盟出口的能源,特别是天然气。俄罗斯并不缺乏反制手段,如果俄罗斯停止向欧洲供气,对欧盟的影响比俄罗斯大。

三、乌克兰危机的意义:为后冷战时代画上句号后冷战时代实际上就是西方享受冷战结束的红利,分享原苏联的地缘政治和战略果实的时代。乌克兰危机表明西方的战略扩张

基本上结束,在这个意义上,后冷战时代也画上了句号。

传统国际政治的核心之一就是地缘政治,但是在过去的20年间,美国推行战略扩张,打造一个单极的世界,它不允许其他大

国有其地缘政治利益诉求,这样美国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它的战略范围,所以地缘政治被认为已经过时了。但是乌克兰危

机表明,俄罗斯决心捍卫和构建它的地缘战略空间。在21世纪的国际政治中,大国仍然要有其地缘政治舒适度,相互之间要

尊重对方的地缘政治敏感性。

这几年人们关注较多的是中国经济的崛起,而这次乌克兰危机凸现的是俄罗斯

的战略重振,再加上金砖国家此次集体发声支持俄罗斯,如果再看一下过去五年联合国越来越多国家的投票行为与美国不一

致,这些现象就是国际政治多极化实实在在的体现。

经过这场危机,美国的战略走向有两点值得关注。一个是内向和外向的问题。奥巴马执政以后,美国进入了一个战略内向期,

这不仅仅表现在结束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而且也表现在美国现在越来越没有意愿采取大规模的海外军事行动。那么这场

危机是否促使美国结束它的战略内向,转为战略外向?二是美国的海外战略重点问题。到现在为止,奥巴马政府强调的是亚太

再平衡,要重点经营亚太,但是有没有可能在乌克兰危机的作用下,美国的战略关注重新指向欧洲,特别是东欧?那样一来,

对亚太的关注和资源投入肯定会有所减少。

三、总结

乌克兰是独联体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国,被称为“欧洲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在欧亚大棋局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地缘政治

作用。对于俄罗斯来讲,乌克兰是对抗西方的“战略屏障”。而对于西方来说,乌克兰则是向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渗透的“桥

头堡”。如今,俄罗斯眼看着就要失去乌克兰。而对于美国方为首的西方国家来说,乌克兰已经不是它们和俄罗争夺的第一个

独联体国家,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在独联体国家中,想方设法搞“和平政变”,企图形成“多米诺骨牌效

应”,使俄罗斯成为“孤家寡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俄罗斯必然与西方抗争。普京总统的多次表态以及俄军方发射远程导弹

就是对西方的回应。美国与俄罗斯针对独联体国家的大博弈还会继续下去。【参考文献】:

[1]肯尼思·汤普森(美),国际思想大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柳丰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西部安全环境与西部安全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

[3]保罗?库比塞克(美),乌克兰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更多推荐

俄罗斯,美国,政治,战略,地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