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奔驰和宝马哪个更有面子)

附件: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组织概述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汽集团\")是中国汽车工业五大集团之一,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年实现整车产销规模多万辆,年销售收入亿元;年位列世界强企业第位,是北京市高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近年来,北汽集团通过实施“走集团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实现了从徘徊到奋进、从分散到集聚的跨越,发展成为集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采购、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汽车企业集团.

目前,北汽集团已拥有北汽股份、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北汽福田、北汽新能源、北汽越野车、昌河汽车等多家整车企业,乘用车、越野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全产品门类同步发展,形成了整车制造与上下游产业链关联互动、自主创新与合资合作相互支撑、重点项目建设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二、质量管理成功经验

.坚持精品理念,打造北汽集团核心竞争力。

北汽集团承载五十七年深厚的造车积淀,传承“北京吉普车”的越野世家造车传统,发扬“井冈山牌”首款自主品牌轿车的造车精神,以“质量是自主品牌的灵魂”为理念,坚持“紧烧火、慢揭锅”的耐力和韧劲,一心一意打造精品汽车。

在激烈的汽车产业市场竞争中,北汽集团学习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的造车工艺,融合吸收韩、德等合作方的多元文化,提出了“致力人文、崇尚科技、引领绿色”的企业愿景,致力于成为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国际化自主品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制造服务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十二五\"期间,北汽集团在北京市市委和市政府的指导下,以“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战略引领,坚持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建立起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和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体系,打造出北汽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追求第一目标,建设北汽集团卓越绩效管理体系。

年下半年,北汽集团开始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集团董事长亲自担纲主帅,设立“不做则已,要做必争第一”的目标,做到了真正的“一把手工程”。同时,制定了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的“三步走”实施方案,形成全集团自上而下的强大推动力。第一步,以年为导入期,以卓越绩效管理理念革新全公司意识,通过流程再造和优化,重点实现自主品牌品质提升;第二步,以年为夯实期,全面实施

和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卓越绩效经营理念指导全集团公司管理活动;第三步,以~年为成熟期,建立成熟的具有北汽特色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此期间,北汽集团积极把握申报“年度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塑造卓越文化并持续管理改进,形成了“品质第一、一次做对、一支团队、争做第一”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了“品质第一、卓越经营”的企业文化,全面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开创了“质量北汽”的新时代。

.实施质量“一把手”工程,强化质量责任追究制.

北汽集团在所属企业内实施质量一把手工程,从质量队伍和质量作风建设、质量考核与责任追究、质量目标提升、质量活动策划等方面实施严格管理,全体领导干部树立了强烈的质量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在日常管理中强化“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的质量理念,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通过树权威、给政策、造氛围,不断加强抓质量提升工作的力度,对质量工作人员实行岗前任职资格考试,加强质量岗位工作绩效考评,按季度实行末位淘汰制,因遭“能者上、庸者下”的工作氛围。通过质量一把手工程,积极引导并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质量管理,共同担负起“质量兴企”的责任。

.以卓越绩效为导向,全面实现北汽集团战略转型。

自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来,北汽集团在领导、战略、资源、过程管理、策略分析与改进、结果等七个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并从中发掘了研发创新、品牌管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社会责任、新能源、客户关系、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大管理成果亮点。这些成果是北汽集团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智慧沉淀和经验结晶,是支撑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法论,为北汽集团从传统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以“感恩、包容、诚信、拼搏”为文化基础,把卓越绩效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细则,标准化和具体化全面质量管理,高效整合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鼓励比标杆和学先进,提高整体素质,赶超竞争对手,在全集团内形成了以建立卓越绩效为导向、以追求卓越绩效为目标,以践行卓越绩效为自觉的良性质量文化氛围。

()在自主研发创新方面:秉持“开放创新、集成发展、掌握核心、保持领先”的理念,通过收购萨博技术、建立合资技术中心,消化吸收欧洲先进技术并自主优化提高,形成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制造加工三大技术核心竞争力,创新成果显著。成功打造在国内

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自主研发体系,为国内乘用车研发如何通过集成创新建立后发优势提供了范本案例。推出的北京系列、绅宝、北京越野车等车型,销量位居自主品牌同级别车型前列。在涡轮增压发动机、整车集成控制、轻量化设计、新材料应用、热成型先进工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

()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集团化、标准化的管控标准要求,形成了产品全价值链的质量问题预警、改善、保障机制。公司高层积极参与质量评审和质量改进活动,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建立了“质量门”管理流程,严控产品开发质量;在采购过程建立了“供应商认证专家团”、供应商质量绩效评价体系,确保供应商零部件质量;在生产过程建立了评审和质量改善机制;在销售与售后服务过程提供了标准化的销售、售后、回访、投诉处理、客户座谈、客户俱乐部活动等服务,使客户能全面享受到北汽完善一致的产品及服务体验。北京汽车系列在权威机构发布的新车质量水平报告中,位列紧凑型轿车细分市场第一名。这是北汽自主品牌不断专注于打造高质量产品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然结果,也是北汽自主品牌质量过硬、性价比高的产品,经过市场检验成功获得消费者认可的一个缩影。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围绕“营销、产品、质量、管理、能力”五个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制订了完善的新能源系列产品规划,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匹配和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年,北汽集团生产和销售了逾辆纯电驱动乘用车,位居国内第一和世界第四,辅以创新的市场化运营与服务,为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跨国车企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秉持“超越顾客需要”的理念,坚持“聚焦顾客、服务为先”,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汽车三包服务、首创“三个一”(分钟快速接待、小时快速救援、天车辆修复)服务承诺,建立了紧密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管理工具,全面推进全生命周期的客户管理,不断提升客户全周期、全流程消费体验,完善客户声音管理和渠道建设管理,实现了销售转化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北汽品牌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大幅提高,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在品牌建设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四位一体科学化的集团品牌管理体系。制定“”品牌战略部署,通过品牌换新、品牌经营和品牌输出三个阶段推动品牌战略落地,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北汽以亿元品牌价值位居第位,汽车行业第三位。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秉持 “为世界创造微笑、爱行天下、惠及万家\"的社会责任理念,打造“北汽太阳花”企业公益品牌,实施了关注青少年教育的“成长计划”、关注环保的“蓝天计划\"以及倡导新能源的“卫蓝先锋”活动等,总投资超过亿元.年,北汽集团投入万元设立“北汽儿童大病救助爱心专项基金”。年,北汽集团荣获“最佳企业品牌形象奖”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奖”等。年,北汽集团支持会议辆会议用车,实现了零故障,充分展示了北汽集团“质量可靠、敢于负责”的企业形象。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组织概述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同仁堂集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老字号,从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到现在,已经有年的历史。年,同仁堂集团组建以来,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积极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从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品牌管理、文化管理、市场管理等方面持续探索卓越绩效管理,推动了企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如今,同仁堂集团已形成了“六个二级集团、三个院、两个直属子公司”的企业基本架构,打造了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三个上市公司。企业拥有现代制药业、零售药业和医疗服

务三大板块,药品、医院制剂、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余种,个生产基地,条现代化生产线,家零售终端(国内家、海外家)、家医疗网点(国内家,海外家)。年主营业务合并销售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资产总额亿元。

二、质量管理成功经验

.战略管理领航企业发展.

()战略定位清晰准确。年,同仁堂集团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企业量身制定了“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驰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发展战略。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集团拟将“以现代中药为核心”调整为“以中医药为核心”,以进一步突出同仁堂医药结合的特色。在发展过程中,同仁堂集团还明确提出了“做长、做强、做优、做大\"战略方针和“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的发展理念,制定了文化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与文化两个轮子一起转。

()战略实施稳步有序。~年,同仁堂集团制定并实施了“工程”,集中精力打造了十大经济实体、建设了三个二(两个中心、两个基地、两个院)。年以来,集团公司通过实施“\"计划(“十二五”规划),即到年末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零售及医疗网点突破家、新产品研发上市种、落实四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继续保

持五个全国同行业第一、逐步形成六个二级专业型集团公司框架,全力打造首都中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

科学的战略定位和稳步有序的实施,推动了同仁堂集团的全面转型,集团整体始终保持了健康、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态势,逐渐把一个基础较差的老牌国企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医药集团。

.组织管理确保运行有序。

()推进法人治理。近年来,同仁堂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了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办公会.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党委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和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集团公司董事会、总经理财务事权范围及规定;集团公司部室职能职责等。明确了党委会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有效行使监督的保障权、董事会事权范围和决策程序、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经理层的工作职责。

()推进二级管理模式。“十二五\"期间,同仁堂集团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道路,组建了股份集团、科技发展集团、国药(香港)集团、健康药业集团、商业投资集团和药材参茸投资集团,形成了六个二级集团、三个院(研究院、中医医院、教育学院)和两个直属子公司的完整企业架构。为了确保集团的整体协调发展,在强化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集团创新思维,实施产业链与

管理链并行的管理模式。在突出各二级集团专业化定位,强化“术业有专攻”的同时,始终坚持“二级管理\"的管理理念,实现扁平化管理,切实提升集团的管控力度,确保了各二级集团的“独立运行、各有侧重、资源共享、整体发展”。同时,集团探索委员会制的管理,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专业问题进行集体研究,为科学计策提供了保障。

法人治理结构和二级管理模式的推进,使同仁堂形成了科学、高效、权责结合的决策机制,确保了企业运行有序,有效地提升了百年老字号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

.品牌管理维护企业形象.

()品牌管理是第一职责。同仁堂集团明确:品牌管理是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第一职责。一级集团对各级子企业的设立和商标、字号的使用及产品开发等直接论证、审批和授权。在全系统推行《品牌保护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每年对所属单位信用等级进行考核评定.年,集团根据内控要求定制完善了余大项的工作模块,梳理了百余条工作流程及相应风险防控矩阵;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系统要围绕打造诚信自律企业,重点从产品、服务、制度三个方面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品牌建设与管理.

()多措并举持续打假。同仁堂集团采用法律、经济、舆论等各种方式,集中力量,强势出击,坚决打假,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和公众的利益。集团公司“十二五”以来,共向工商行政等有关部门呈送函件件,在有关媒体上登载维护自身权益的声明份,开展诉讼案件件,有力维护了同仁堂的品牌.年,集团对商业加盟店和接待旅游团体的药店进行全面深入的整顿,清理了给同仁堂品牌造成负面影响的药店,同时还撤销了一个生产和经营不规范的二级公司.

全面深入的品牌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同仁堂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同仁堂品牌\"的自律意识,维护、提升和发展品牌已经成为全系统两万七千多名干部职工统一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准则。

。文化管理塑造软实力.

()整合资源、明确职责。同仁堂集团文化与教育管理委员会作为集团党委、董事会领导下的集团文化与教育工作的决策机构,全面指导集团文化与教育工作的开展.集团宣传部作为文化与教育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平台,重点做好协调服务,为整合利用好同仁堂文化资源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教育学院(文化传承中心)作为主要实施机构,重点做好计划统筹,全面落实教育培训和文化挖掘普及工作。其他各级组织,实施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确保了经济与文化的双轮驱动。

()深入挖掘、系统总结。在制药技艺挖掘方面,集团对《同仁堂传统配本》和《同仁堂药目》进行整理和研究,对传统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制药技艺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进行保护、挖掘和提升。在历史文化挖掘方面,组建专业的团队,开展同仁堂非遗文化资源普查、编写同仁堂堂史、《国宝同仁堂》;出版《同仁堂文化手册》和《同仁堂大师医案(处方手迹)》等。同时,集团还积极申报非遗保护项目,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中药材传统炮制技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已正式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全面系统的文化管理,培养出各类熟悉同仁堂文化、践行同仁堂文化的人才梯队,同仁堂集团目前已形成了包含大师、专家、中青年人才、首席技师、优秀店堂经理在内的“金字塔”式人才共余人。为进一步传承同仁堂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了同仁堂发展的软实力。

。市场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

()打造善待理念。年,集团公司提出善待社会、善待职工、善待经营伙伴、善待投资者的“四个善待”理念。善待社会,就是通过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善待病患者、顾客和普通大众,同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善待经营合作伙伴,就是善待同仁堂

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坚持信义为重、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经营环境,追求多方利益的共赢和协同发展。善待投资者,就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对投资者负责,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增值,坚持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形象共塑。

()坚持市场导向.股份集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差异化的营销方案。科技发展集团制定实施“梯度开发”策略,深入开展精细化营销,着力强化品种群建设.制药公司围绕重点品种,按照经销商级别和区域,将目标考评与资源支持结合起来,分别制订销售政策,充分调动经销商积极性。商业投资集团启动会员管理系统,收集顾客信息,建立顾客档案。中医医院开设了贵宾门诊,为有更高需求的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相关单位还设立售后服务监察部门,有效、快速地处理顾客投诉,并定时汇总投诉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四个善待\"和多样化的市场管理方案,密切了同仁堂与各类“顾客”的关系,企业知名度和产品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同仁堂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和“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商标\"等一系列的荣誉.

更多推荐

集团,管理,质量,企业,品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