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君王-tiguan是途观吗


2023年11月17日发(作者:jeep自由光的最大缺点)

广汽日野经营发展简析

一、广汽集团概况

广汽集团是我国第六大汽车工业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976月的国有独资企业广州汽

车集团有限公司;20056月由大股东广汽工业联合万向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广州钢

铁及长隆集团四家企业作为共同发起人,对原广汽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20108

月广汽集团对旗下上市子公司骏威汽车进行私有化,并以介绍方式实现H 股整体上市;2012

3月又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广汽长丰,实现AIPO,成为首家A+H 整体上市的大型国有控

股汽车集团。

1、股权结构

广汽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国资委,其通过全资拥有的广汽工业集团(含子公司)持

有广汽集团58.81%的股份,万向集团等4 家原始发起人合计持有4.93%股权;其余股份为公

众持有的流通股,包括H 股33.16%和A 股3.10%。

图表为广汽集团股权结构

2、经营情况概述

作为投资控股类企业,广汽集团主要通过下属合并子公司和合联营公司经营四大业务板

块:乘用车及相关贸易业务、零部件业务、商用车业务以及其他(汽车金融保险及摩托车等)

业务。其中,乘用车板块是公司的业务重心,具体包括两大日系合资品牌广汽本田、广汽丰

田,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以及自主品牌传祺等;零部件板块是仅次于

- 1 -

乘用车板块的业务板块,以内部配套为主,兼顾出口外销;商用车和其他业务板块目前规模

较小,且基本处于微亏或微利状态,对公司整体盈利影响有限

图表为广汽集团业务板块及下属主要子公司

从合并层面收入贡献来看,90%来自乘用车及相关贸易板块,其中以全资子公司广汽商贸

经销自有乘用车形成的贸易收入为主;商用车、零部件以及保险等其他业务板块规模较小,

合计贡献收入占比仅10%左右。

图表为广汽集团2011 年销售收入分板块列示

- 2 -

从利润贡献来看,合并层面业务以自主品牌乘用车为主,目前处于经常性亏损状态;公

司盈利基本来自合联营企业贡献的投资收益,其中乘用车板块的两大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广

汽本田贡献比重在85%左右,其余15%基本由零部件板块的广丰发动机和广汽部件旗下的十余

家合联营公司贡献。另外,新合资公司广汽菲亚特和广汽三菱由于建设培育期费用支出较大,

目前处于亏损阶段;但中长期来看,是公司的主要增长看点。

图表为广汽集团2011 年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拆分

3、产能布局

截至2012年底,广汽集团具备整车145.4万台、发动机85万台、变速器20万台以及摩

托车100 万台的年生产能力。

乘用车方面,公司下属各子公司合计产能达到139万台,包括广汽乘用车(自主品牌传

祺)10万台、广汽吉奥(微客及SUV)13万台、广汽长丰5万台,广汽本田48万台、广汽

丰田38万台、本田中国6万台、广汽菲亚特14 万台以及广汽三菱5 万台产能。

商用车方面,广汽客车年产能约2000台、广汽吉奥(皮卡)4 万台、广汽日野(含日

野沈阳)约2.2 万台,合计产能共6.4 万台。

发动机方面,包括广丰发动机50 万台和上海日野发动机3万台产能。另外,去年下半

年广汽菲亚特和广汽乘用车发动机工厂逐步投产,产能规模分别为22万台和10万台。

- 3 -

图表为广汽集团旗下整车及部分零部件生产布局(截至2012 年底)

4、销量与市场份额

2012 年广汽集团(含下属子公司)汽车总销量共计71 万台;其中乘用车销售70.5

台,涵盖中高级轿车、经济型轿车、SUV 和MPV 等,主要由两大日系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和广

汽本田以及自主品牌传祺、长丰、吉奥等贡献;商用车(不含皮卡)销量7355台,由旗下广

汽客车和广汽日野完成销售。

- 4 -

图表为广汽集团各分部销量列示

从增速来看,2008-2012年广汽集团整体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7.9%,远低于行业及

主要竞争对手,这与近些年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老牌日系合资企业新品匮乏、竞争力和市

场地位削弱有很大关系。

从市场份额来看,最近五年广汽集团市场占有率逐年走低,2012年降至3.7%,与上汽、

东风、一汽、长安等前五大汽车集团差距进一步拉开。

图表为我国主要汽车集团2008-2011 年销量及市场份额列示

- 5 -

5、业绩

根据盈利预警,广汽集团2012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在8.5-12.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70-80%。由于前3 季度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4亿元,故第4 季度单季亏损额高达

5.6 亿-9.8亿元。

公司4季度乃至全年业绩的大幅下滑,一方面受到去年9月钓鱼岛事件的冲击,作为盈

利支柱的两大日系品牌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销量和盈利骤然萎缩;另一方面,新成立的合资

公司广汽菲亚特和广汽三菱,以及自主品牌传祺尚处起步期,在品牌培育、网络建设、新车

广告宣传等方面费用开支较大,皆处在亏损阶段,对公司整体业绩形成不小的拖累。此外,

估计2012 年政府补贴等营业外收入较2011 年呈现大幅减少。

6、乘用车板块(略)

7、零部件板块

广汽集团的零部件板块是仅次于乘用车板块的盈利主体,盈利贡献比重在15%左右。广

汽零部件资产涵盖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各种内外饰件系统,主要为集团旗下的主机厂提供配

套。除了广丰发动机和上海日野发动机是直接由广汽集团和外方共同投资设立,其余零部件

参、控股公司主要是通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广汽部件间接持有。

广汽部件

广汽部件(全称“广汽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8月,由广汽集团对旗下

零部件公司重组而成,作为广汽集团的零部件产业的投资平台。

广汽部件先后与东京座椅、电装、普利司通、丰田纺织、斯坦雷、昭和、丰田通商等国

际知名零部件集团共同组建了十余家合资公司,包括广州电装、广州樱泰内饰件、广州斯坦

恩电器、广汽荻原模具等;产品涵盖汽车内外饰件系统、热交换系统、照明系统、底盘和传

动系统等。

客户方面,目前除了主要配套集团旗下两大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外,还有部分

投资企业供货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等外部日系企业。另外,为配套集团旗下新成立的两大合

资公司广汽菲亚特和广汽三菱,广汽部件于2011 年先后与合作伙伴在长沙成立了内外饰件、

车身件及底盘等合资公司。

图表为广汽部件旗下主要控股、参股公司

8、 用车板块

广汽集团商用车资产板块主要由全资子公司广汽客车、广汽吉奥(皮卡)以及合资公司

广汽日野构成。与乘用车板块相比,广汽集团商用车产销规模较小,对集团整体盈利影响非

常有限。

图表为广汽集团商用车板块布局

广汽客车

广汽客车前身骏威客车,2007 年由广汽集团将下属老牌羊城汽车的轻客业务以重组方式

并入骏威客车,2008年又合并广汽五十铃客车,并组建成现在的广汽客车。目前广汽客车产

品涵盖从6米到12米,包括混动、纯电动在内的各种动力的城市公交车、公路客车以及团体

客车,在广州市中高端客车市场具有较高的份额。

最近 3 年广汽客车产销基本稳定在1600-1800台左右,较2000台的年产能,产能利用

- 7 -

率基本维持在80%以上的较高水平。但由于规模效应不显著,且主要面向公交等盈利能力偏

弱的市场,故近年来始终在盈亏平衡点上下徘徊。

图表为广汽客车2008-2012 年销量及增速

广汽日野

广汽日野成立于200711月,由广汽集团和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按50:50的出资比例

共同设立。目前公司拥有从化和沈阳两大生产基地,其中从化基地是在原有广州羊城汽车工

厂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现主要生产日野中重卡、羊城轻卡等,年产能1.6万台;沈阳基地是

在保留原有商用客车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引进日野多功能量产商用客车,目前年产能客车(含

底盘)6000 台左右。

2009年首款日野700 系列重卡投产以来,广汽日野产销实现大幅增长,年销量由2009

年不到2000台攀升到2012年接近6000台,特别是2011-2012年在重卡行业整体低迷的情

况下呈现逆势上扬。但另一方面,从经营层面来看,由于产能利用率偏低,且产品尚处在投

入开拓期,故整体业绩仍在亏损状态。

2012 年亏损额约在2 -3亿元。预计今年如销量继续增长,有望减亏。

图表为广汽日野2008-2012 年销量及增速

- 8 -

9、盈利展望

从现有盈利结构看,广汽集团无疑是一家以日系品牌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汽车集团。而过

去几年在与德系、美系、韩系等竞争对手的角逐中,日系品牌节节败退。这其中不排除外部

环境影响(如2011 年日本地震、2012年钓鱼岛冲突),但与日系保守的在华策略也影响很

大:无论在产能扩建还是新车型、新技术导入等方面,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合资企业

都远远落后于以大众、通用为首的欧美系。

展望未来,钓鱼岛问题悬而未决,中日关系仍存有变数。在政治环境趋于明朗化之前,

日系车企可能会维持相对谨慎的在华策略。就广汽集团而言,公司寄望于新的合资伙伴菲亚

特和三菱,来减少对原有日系品牌的依赖度,寻求更合理的盈利组合。因此,广汽菲亚特和

广汽三菱将成为公司中长期的主要增长看点。

销量

2013年,预计广汽集团总销量有望达到91.5万台,较201271.2万台增长28%。具体

来看,预计20 万台的增量主要来自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和广汽乘用车(传祺),其中菲

亚特和三菱主要依托去年9月和11月上市的两款新车菲翔和劲炫拉动增长,全年销量有望达

7万台和5万台的既定目标;传祺除GS5 继续增长外,下半年新车GS3 有望贡献一定增量,

全年销量有望较2012年继续翻番。

关于两大日系合资品牌丰田和本田,今年销量恢复的进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中日政治环

境,目前看仍有一定不确定性;暂中性预计两者实现10%左右的恢复性增长。对于广汽本田,

虽然今年有多款新车上市,但考虑到都是3、4季度投放上市,因此预计今年贡献增量有限,

待明年有望放量。

- 9 -

图表为广汽集团整车销量及预测

投资收益

广汽集团的盈利基本全部来自合联营公司贡献的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乘用车板块的四大

合资企业以及配套的零部件板块。如前分析,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仍将

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广汽菲亚特和广汽三菱短期内较难产生盈利正贡献,但中长期来看,

将成为未来公司盈利的主要增长看点。

另外,零部件合资公司贡献的收益有望随集团内下游配套主机厂实现恢复。商用车和其

他业务板块整体规模较小,对投资收益影响非常有限。

图表为广汽集团投资收益拆分表

二、广汽日野发展概述

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1128日,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

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各以50%股比出资组建中日合资企业,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项目合

作期限30年。

按照“一个项目、二个基地”的方式重组广州羊城汽车公司和沈阳沈飞日野汽车制造公

司,新增总投资约31.2531亿元,用在重组羊城汽车并易地建设,重组沈飞日野项目。

第一期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用于广州从化工厂建设和收购重组沈阳公司(包括5亿元

债务)。

基地一:广汽日野从化工厂(广东省从化市明珠工业园区)

基地二:广汽日野沈阳分公司(客车公司)(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 11 -

1、公司概要

公司名称:中文名称: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GUANGQI HINO MOTORS CO.,LTD.

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明珠工业园区

总经理: 前田启二(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执行副总经理:区永坚(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71128

总投资额:31亿元

注册资本:15亿元

经营范围:商用车、底盘及发动机等零部件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

积:106万平方米(广州从化基地)

员工人数:约900人(广州从化基地)

组织机构:综合管理部、工务部、生产制造部、技术中心、采购部、品质保证部、

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销售部

2、从化基地工厂

广汽日野在从化螯头镇明珠工业园区新建1600亩新厂区,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项目总占

地面积1064767m2,首期建筑面积81180m2,包括冲压车间、模具车间、车架车间、焊装车间、

- 12 -

涂装车间、总装车间,以上几个车间基础相互贯通、主体钢结构是相互连接的整体结构,各

车间的功能相互联系。

冲压车间、模具车间、车架车间总建筑面积13670m2,地下为桩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上为单层13.5米高钢结构,钢结构最大跨度约30米,造价约2925万元。

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工程总建筑面积20364m2,地下为桩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

为单层13.5米高钢结构,钢结构最大跨度约24米,造价约2681万元。

总装车间工程总建筑面积35145m2,地下为桩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为单层13.5

米高钢结构,钢结构最大跨度约24米,造价约3867万元。

另外还规划建设主要零部件生产车间和商用车研发中心,包括研发大楼、产品实验室、

试制车间等,逐步形成车身、内外饰件的换型开发能力和发动机、底盘件、车身附件与整车

的匹配开发能力。

20071224日从化工厂建设奠基,生产线为引进日野在日本的设施,非常简陋。2009

年投产。

广汽日野合资项目远期规划是发展商用车全系列产品,除引进日野H700系列重卡、改造

升级羊城轻卡系列外,规划第二期引进丰田“海狮”系列商用车;关于发动机配套项目正与

日方协商(涉及上海日野发动机公司),但广州至少要控制13升机型(E13C系列)。二期

工程工业园区基地可扩充至3000亩用地,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发动机厂、车桥等零部件厂、

- 13 -

研发大楼、产品实验室、试制车间等。

3、现有产品规格

11、2011-2012年产销量

根据汽车工业产销快讯统计数据,广汽日野公司产销量为:

车辆类型 20112012增长率

产量(辆) 767 977 27.4%

牵引车

销量(辆) 939 970 3.3%

产量(辆) 235 323 37.4%

货车

销量(辆) 410 220 -46.3%

产量(辆) 2991 4197 40.3%

货车非完整车辆

销量(辆) 3069 4248 38.4%

产量(辆) 3993 5497 37.7%

合计

销量(辆) 4418 5438 23.1%

注:该统计数据与广汽集团发布的公司报告数据略有差异。

- 14 -

三、综合分析

1、广汽日野的优势与挑战

1)广汽集团全力打造商用车板块,建立了长远战略目标并积极推进实施

通过在乘用车领域取得的成功,广汽集团积累了10多年对外合作的成功经验和充足的资

金储备。虽然商用车板块占据份额较小,然而日野项目作为最重要的商用车项目意在最终目

标是达到和丰田商用车全面合作的层面,广汽集团和广州市政府从各方面给予长期持续的投

入与支持。

2)日野及丰田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应对

丰田公司在南北两个乘用车合资项目和成都丰田商用车项目(联合一汽)后,借助控股

子公司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利用珠三角的优势地理位置再建造一个商用车基地,为今后占领

中国商用车市场进行了长远规划与精心谋划,日野重卡项目旨在一方面占据中高端日系把持

的传统市场,另一方面通过该项目建立新的日系产品链配套资源体系和营销网络,为丰田商

用车的全面进入建立扎实完善的基础。从长期看,该项目不过于追求数量规模,而强调资源

的整合利用和品牌效应的建立。

3)日野重卡系列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和技术优势

日野重卡在日本年产销10万辆,据重卡销量首位,在中国年进口数量约3千辆/年,从

的检查,设立了近200个检查体验项目,逐一检查,包括静态观察和动态检测等,近似“挑

剔”的查错,促进了产品性能的不断优化提高和品质的保证。

6)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为企业提供资金和市场方面的支持

201111日开始,广汽日野与中联重科正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协议内

容,中联重科2011年全年计划购买广汽日野底盘车辆4000台。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10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工

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性企业之一。2008年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

司后,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之一,2011年又成功在香港融资达150亿港元。广

汽日野700系列重卡自设计生产上市开始,就瞄准国内中高端重卡市场,抓紧进口重卡和国

产重卡之间的巨大机会,提出“进口车品质国产车价格”的高性价比产品发展思路。作为成

立只有四年多的合资企业,广汽日野还很年轻。中联重科决定和广汽日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是看到广汽日野有着日野全球多年的造车经验和技术作为强大支撑,先进严谨的丰田生产管

理模式作为保障,积极主动的探索分析中国市场并进行适应性改良,正是这些条件预示着广

汽日野有能力取得商用车合资品牌的成功。通过与广汽日野的战略合作,能有效提高中联重

科混凝土搅拌车中高端产品线的完整性,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品质

过硬的广汽日野底盘和上装工艺精湛的中联重科的强强联合,可以极大的满足中高端客户的

性价比要求,获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2、广汽日野的劣势

1)产品链较短,工业园区配套资源建立成效低

广汽日野引进的重卡包括牵引/载货/自卸/搅拌车型,集中在700系列,扩展品种少且定

位在35-60万元中高端市场,难以满足国内多元化的需求,市场份额有限;

广州从化地方政府在建立基地周边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方面给予的投资环境不太理想,

目前进驻工业园区的零部件厂商较少,导致整车项目配套成本(包括物流)较高,且同步开

发能力提升不大,影响后续项目的发展。

2)产品开发与升级掌握在日方,中方缺乏话语权,影响今后市场的灵活应变能力

以往商用车项目合资难以成功,主要弊端就是外方不了解中国市场与消费者的多样化需

求,并持有太深的戒备心理,在日本一般重卡产品换代升级周期为5-8年,且最好的技术首

先留在本国内,几年后才投放到日本国外。而中国近年来重卡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产品的日臻

完善,使得日方继续沿用传统的方法难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 16 -

标致508l-汽车降价了吗


更多推荐

广汽传祺gs5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