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二手11款is250值得买么)
电动汽车“换电”方案的可行性
近期工信部在一则答复函中提到:
下一步,将加大对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等共性问题的解决力度,并行支持“充
电”“换电”两种发展模式,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这个回复的意思是,工信部过去一直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而现在,也要以同样
的力度支持换电了。
“换电”指的是,纯电动汽车没电了以后直接开到换电站,把电池整体卸下来,换上一
块充满电的电池。
那么这种给纯电动汽车补电的方式可行吗?
1.电动汽车充电功率有上限
换电的解决方案最早是由电动汽车充电速度慢、充电桩数量少而衍生出来的。纯电动汽
车充电和燃油汽车加油是同一个过程。什么时候纯电动汽车充电的速度接近加油的速度了,
全面取代燃油车的时间就到了。
一辆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可以跑600公里,加一箱油大约需要3分钟,也就是每分钟增
加200公里的续航里程。而纯电动汽车的百公里耗电按15度算,如果要达到燃油车加油的
速度,每分钟要充进去30度电才可以。
每分钟充30度电需要多大的充电桩呢?1800千瓦。而今天,我们在高速公路休息区看
到的那些充电桩都是多大的呢?一般是两种,一种60千瓦,一种120千瓦。而且,这已经
是国家电网的大功率快充桩了。它们只能提供燃油车加油时补充续航速度的1/30-1/15,所
以今天现实的局面是加油3分钟,充电1小时。
当然,现在有些厂家自己定制的专属充电桩的功率更大,比如特斯拉最高就有250千
瓦的充电桩。但这也只是1800千瓦的1/7而已,依然不能算快。只有当进展到加油3分钟、
充电5-6分钟这个比例的时候,纯电动汽车补电才不会是人们的焦虑。那个时候,充电功率
就是1000千瓦。
这种超高功率的充电桩不要说国家电网了,就算是最激进的电动汽车品牌也都没有。不
是因为它们发展速度比较慢,几年后会慢慢达到1000千瓦,而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这个功
率。因为这么高的功率已经超过了两个限制,一个是人体限制,另一个是电池限制。
超过人体限制是因为太沉了。具体原因是这样:
要达到1000千瓦的功率,如果充电的电压按1000V算,线上的电流就是1000A。1000A
肯定不能用一根铜导线传输,而是要分成多股导线,再算上高压大电流下必须做到位的绝缘
层、外包皮,这根线从充电桩接出来、接到电动汽车充电口上,就算只有3米长,重量也妥
妥超过100公斤,而且还很难根据需要的角度弯折。女性、中老年人是没有力气把这根线插
在车辆的充电口上的。
同样迈不过去的硬件限制还有电池的性能。
因为要求5-6分钟充满电,就至少要保证10C-20C的充电速率。补充说明一下,1C指
的是1小时内把电池电量充满;如果充电速率是2C,就意味着半小时充满。今天,电动汽
车里使用的电池大都只支持1C-2C的充电速率,也就是说,最快也只能在半小时到1小时
内充满。如果再快,电池就会大幅折寿,所以电池管理系统会把充电速度卡死在一个合适的
区间。
为什么不能支持20C的充电速率呢?其实这类电池也有。比如,航模里的电池很多就
支持这种大功率充放,但它们的能量密度会低很多。原本可以续航400公里的电池,换用支
持20C充电的类型,续航就变成180公里了。
所以,从人体极限和电池极限两个硬性的指标来看,充电速度是不可能比特斯拉的250
千瓦再大幅提高的。
2.换电能解决充电慢
有这两个硬限制卡着,想加快充电速度就只有换电了,也就是把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整体
拿下来,再把另外一块早就充满的电池换上。这个步骤如果可以控制在几分钟之内完成,充
电速度上的限制就能打破。
它到底需要多久呢?
其实,今天已经有厂商推出了换电方案。对普通用户来说,就是蔚来ES系列;对行业
用户来说,最典型就是电动垃圾车。
蔚来电动汽车换电池的操作,你在网上可以找到视频,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先把车开到换电站,这和开到加油站类似。然后,把车停到指定位置。一个车位的换电
站,面积大约和机场书店差不多。停好以后,机械臂把车辆抬起大约1米,然后会有一个和
汽车底盘一样大的机械托盘伸进车底,对准螺丝孔后把底盘的电池卸下来,托着它送到库房。
同时,托出一组充满电的新电池,对准螺丝孔位安装好。再把车放下来,开走就可以了。从
司机下车到司机上车,总共需要5分钟时间。
到现在为止,蔚来的实际用户换电次数超过100万次。这个数字听上去非常夸张,我大
概算了一下:
蔚来在公布换电方案时,信心满满地要在全国建1100座换电站,但实际上只建成了143
座。如果有100万次换电,每座就要至少承担7000次。按每次6分钟计算,就需要连续运
转29天。而实际上,换电站不可能一直运转,假设每天有7小时在运转,就需要每座换电
站至少存在了3个月以上才能达到100万这个数字。这么一算,还是很合理的,因为蔚来
的换电站已经运转了3年多了。
而且从真实的视频采访里看,下班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换电站总是人满为患,几乎每个
车都要排队,等几十分钟时间。虽然换电只需要5分钟,但排队半小时到1个小时还是非常
尴尬的。但这起码也说明,当前换电的需求是大于供给的。
至于纯电动工程车辆的换电,就没有这么麻烦了。比如,北京航天桥下的北京环卫垃圾
车的换电站,由机械手臂实现电池的换装,垃圾车是不需要排队的。
3.换电式设计既是困难又是优势
换电方式之所以不广为人知,是因为它存在两方面的困难,一个是设计上的困难,一个
是资金上的困难。
设计上的困难就是,注定只能在品牌内部实现换电。不同品牌的汽车,底盘设计不同、
电池规格不同,是不可能通用的。
蔚来或其他工程车辆之所以能把换电搞起来,是因为它们的市场占有率过线了。比如蔚
来,一共卖出了5万辆纯电动汽车,而且销量还在增长。2020年以来,中国每卖出3-4辆
纯电动汽车,就有1辆来自蔚来。所以,它在事实上形成了一部分电池设计上的统一,自然
可以搞换电。
工程车辆更是如此。它们本身就是统一设计制造的,只要在画图纸的阶段规划了换电,
就一定可以实现。而且,换电的方案还可以从工程车辆扩展到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
而对于个人用车来说,要不要设计成换电的方式,需要在车辆诞生之前的3-5年就规划
好,也就是说,从画图纸开始就要把车身和电池分开设计。
这个思路有点像配电脑,存储部分就相当于车辆的电池,可以用一个外置硬盘,也可以
用NAS系统,或者最简单的,插一个500G的SSD。车电分离的设计也是这样,电池安放在
底盘的一个固定位置,电量可大可小,电池规格的高低和车辆本身的性能、内饰、配制完全
无关。
但是,目前大部分纯电动汽车一开始都没有这样设计,它们一般采用的是一体式的设计
思路——当车比较豪华时,电池往往就比较大;车比较普通时,电池容量也随之配备的比较
小。
车电分离的好处是什么呢?
这样一来,电池的拖累就不再有了。比如,我很看好某款车,而且我对电池比较懂,知
道刚刚涌现的一大批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之所以都飙到600公里以上,是用NCM811这
种电池堆出来的。而这种电池我不喜欢,虽然它能量密度高,但业界早就有质疑,夏天听到
的“纯电汽车充电时着火了”的新闻就和它脱不了干系。
于是,在车身和电池不分离设计的时候,即便这款车设计得再好,我也不愿意买。我宁
可买出租车水准的、使用了磷酸铁锂电池的那种很难自燃的车款。
但如果车身和电池是分离设计的,我就不用操心电池了。我可以买车身租电池,这样购
车款可能比买带电池的还便宜7万元。电池呢?就按月租。比如,我总是上下班跑,租一个
小一些的电池就够用了,租金也便宜;如果我要跑一趟400公里的长途,就租最大容量的电
池,租一次就可以。
而且我知道,NCM811电池不稳妥,但之后肯定会有改进型推出,比如NCM523出来
了,我租这个型号的电池就可以了。
所以,电池和车身分离不仅能实现快速换电,更可以催生一些中间形态。比如,用户偶
尔采取换电的方式补充续航,但他可能根本不看重这种充电方式,而是看重今后可以随时升
级自己的电池。
除了设计上的困难,换电方式的另一个麻烦就是资金困难。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蔚来汽车3年前规划要建设1100家换电站,但实际到今天只建
成了143家,困难之大,可见一斑。
如果厂商按照100辆车配一个换电站的比例建设,一个厂商每年卖出50万辆新车,就
要新建5000个换电站。一个换电站占地60平方米,每年光新建换电站就要占用30万平方
米土地。土地审批难、租金高,所以换电站建设费用高,需要大量资金才可以。
传统车厂从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业务和困难,而新能源换电方案的车厂相当于不但要卖
车,还要提供对应车型的个性化加油站。
而开头说的“工信部将并行支持充电、换电两种发展模式”,就是针对这部分困难而言
的,要大力扶持、给予补贴。
4.小结
换电的方案当然可行,尤其是对那些销量巨大的车企更是一个可选项。
而对于用户来说,换电的方案不止是弥补了电动汽车充电慢的不足,哪怕是对那些自己
家就有停车位、充电桩的用户,换电都是一个更好的设计。因为如果从图纸阶段就做到了车
电分离,那么你买到的就是一辆相当于电池可以升级的纯电动汽车了。
更多推荐
女性30万的车排行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