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发(作者:二手凯美瑞2020款报价及图片)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A)(时间120分钟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试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分值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校补(xiào)元勋(xūn)憎恶(zèng)仙露琼浆(qióng)....B.污秽(huì).C.亘古(gèng).愧怍(zuò).什物(shí).呜咽(yè).赤裸(luǒ).俯瞰(gàn).)(2分)烦燥谦逊淳朴商酌气冲斗牛(dǒu).深恶痛绝(è).忍俊不禁(jìn).修葺幽篁喧器闲遐D.菌子(jùn)钦佩(qīn)..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忧心仲仲B.据理臆断C.至死不懈D.浩浩荡荡心有灵犀微不足道励尽心血马革裹尸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凭借着锲而不舍的精神,闻一多潜心研究古代典籍,想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B.无数向疫区挺进的逆行者,让国人读懂了什么是闻令而动、无私奉献、可歌可泣。....C.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现在却大雨倾盆,这天气真是扑朔迷离。....D.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奋斗。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一方面,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②因为这一意识对社会的意义很大。③因此,近年来,低碳生活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第1页(共8页)

④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⑤另一方面,低碳生活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的环境更舒适。A.④②①⑤③B.④②⑤①③C.③②①⑤④D.③②⑤①④5.阅读下面的文段,并选出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对自身的挑战。《伟大的悲剧》中的探险英.雄,虽败犹荣,可歌可泣;航天英雄杨利伟,自述太空一日的惊心动魄,激发我们去探索太空的奥秘①而科学幻想,依据科学的技术原理②发展趋势以及科学假说,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的大胆想象。刘慈欣让我们“带上她的眼睛”,重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灰色的现实变得绚丽多彩,回味无穷。A.文中加点词“对”是副词,“而”是连词。B.在①②两处填入标点应是“。”和“、”。C.“大胆想象”是偏正短语,“带上她的眼睛”是动宾短语。D.下面是某同学写的赞颂南极探险的对联:“众志创奇功,北陲铭睿智;冰原大伟业,南极领风流。”根据对联的特点将“冰原大伟业”改为“冰原开伟业”更合适。6.下面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巧妙借用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作为题目。驿路,是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B.光未然《保卫黄河》中的“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虽排比各项之间为并列关系,但逻辑上有先后,不可调换。C.被少年鲁迅称为“最为心爱的宝书”的《山海经》,是以山为经,以海为纬来记述上古社会的奇书。书中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D.北宋王安石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战国到五代的史事,《孙权劝学》选自此书。7.默写。(8分)(1),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赵师秀《约客》)。(岑参《逢入京使》)(2)有约不来过夜半,(3)故园东望路漫漫,(4),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两句(5)杜甫在《望岳》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表明自己虽仕途受挫却仍然要为国家奉献一切。(7)任选一句默写(如两句都写,按①计分)。第2页(共8页)

①而那过去了的,②8.名著阅读(4分)。(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A.祥子第二次失去买车的钱后,“他好像是死了心,什么也不想”,但很快,他又挣扎着重新站了起来。B.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车厂是因为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C.祥子在虎妞的资助下,有了一辆自己的车,尽管这车是祥子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换来的,但是他拉着它心里也很高兴。D.祥子先后在夏家、曹家、杨家拉包月,其中,祥子把曹先生当成“圣人”。(2)《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下面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你赞成哪一项?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理由。(2分)..A.学识渊博的工程师B.反抗压迫的战士C.冷酷暴躁的复仇者9.综合性学习。(6分)学校举办了“青春心向党事。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资助下,创办了《劳动界》《共产党》杂志,复刊《新青年》。但1921年1月,因维经斯基回苏,上海小组经费无着,一时几告瘫痪,《劳动界》当月停刊,《共产党》陷入停顿。大家都以建党为己任,同甘共苦。如陈望道白天在复旦大学教书,晚上为《劳动界》译稿,不取报酬。为缓解经费紧张,小组成员以卖文维持。外国语学社办图书室,靠沈雁冰捐了80元稿费才成立。尽管处境非常艰难,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仍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学校征集有关建党100周年的对联。请你参考李明分享的陈望道、沈雁冰的事例,为下面对联补写下联。(2分)上联:沈雁冰慷慨捐资建书室下联:(2)除了讲党史故事,请你另外设计两个活动项目。(2分)活动项目一:;活动项目二:。(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党史后写的一首诗,请你仿照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A、B两处,使这首诗更加完整。(2分)风一更,雨一更,兴邦多难历征程。思一生,念一生,不忘初心系民生。哦!党第3页(共8页)忠诚铭党心”活动,下面是李明同学分享的一则党史故

旗,你是一团不灭的火,你是一颗闪耀的星,A。,B啊!党旗,我要为你大声地歌唱,我要为你书写绚丽的诗章,我要沿着你前进的方向,创造新的辉煌!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0~11题。(4分)水口行舟①【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注释】①庆元三年,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10.诗歌第二句中“夜如何”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则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欣喜之情。(2分)11.请结合内容赏析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一种即可)(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12分)【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沈括《活板》)【乙】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其盖穹隆①,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密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馀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李昉《太平御览》有改动)【注】①[穹隆]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第4页(共8页)之情,而末句“”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2)持就火炀之().(3)用讫再火令药熔(.(4)未尝有也(.(1)字平如砥。(2)下有蟾蜍承之。14.从活版印刷和地动仪的发明来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令人赞叹。活板印刷用胶泥做字印,是考虑到它具有“活”;地动仪(2)(1)、便于取用等特点,这体现了制作之,这体现了制作之“巧”。(4分)忆与二月河先生二三事高贤信①初识先生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②那时,我正奋战在省内外交通公路建设第一线。当时的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长曾在方城县做下乡知青多年,对南阳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从项目一线回宛之际,他特意嘱托我去看望二月河先生,并讨要新作签名。因此我与先生约定到家面叙。那是一个傍晚时分,刚一走进大门,就看到一个表面锈迹斑斑的煤炉上,架着一个没有盖锅盖的铝锅,锅内几节羊骨头随着沸腾的汤水起起伏伏,蒸腾的热气在这凹凸不平的沧桑老锅中逸散开来。先生迎我进屋后,我匆匆浏览了这位已是著名作家的斗室。方寸之地,陈设甚是简单,一张不大的书桌上随意摆放着一些作品手稿。我与先生就在书房内促膝而谈。当我提起“南唐北凌”之说时,先生很是高兴,却谦虚地说自己是没法与唐浩明先生相比的。还有一个印象较深的话题是先生参评“茅盾文学奖”未达一事,在他的脸上我看不到一丝芥蒂。③与二月河先生结识后,我不时受朋友之托,找先生讨取签名。但由于工作繁忙,深谈不多。适逢2004年初夏,田永清将军回宛,卧龙区档案馆的吕琦女士热心地邀请我参加了田将军与二月河先生的餐叙。当时我们谈到美丽的白河,先生朗声道:“我们的白河水面是好几个西湖!”他为母亲河的烟波浩渺、格局之大而感到自豪。出于对西湖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积淀的浅显认知,我就不恭地与先生争论了起来。先生听后思忖良久,对我的说法未置可否。而后,先生在散文《初记白河》中就提到要把白河的“学历”弄清楚,刘秀“粜米渡口”应该就在白河这片方寸之地,刘秀的妻子阴皇后也应随丈夫来了南阳,在白河边“浣衣梳洗”;张衡、张仲景等南阳名人,也应在白河边读过书,在白河边游玩过。同时,先生多次在一些场合谈到白河,提出“没有文化的白河是苍白的”,主张把南阳的历史文化从“线装书”、博物馆走向群众。第5页(共8页))))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1分)

④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当500多万字的“落霞三部曲”问世后,炙手可热,好评如潮,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知道二月河,而面对鲜花和掌声,他称这是人生的“佐料”。随着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先生越发声名鹊起,但他依旧朴素如初。先生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社会,把书稿收入捐赠工会用来帮助下岗职工,捐给希望工程用来培养青少年,捐给农村用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他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慈善家。作为中共党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他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以‘文’化天下,释放道德的‘治理能量’”,积极宣传推动反腐倡廉,他的拳拳报国之心,令人敬佩。⑤先生晚年曾回到山西昔阳老家,重温故土,游览了“三晋”的河山,特地去了晋城的皇城相府。关注到先生行踪,我忽然想到皇城相府内康熙写给老师陈廷敬的一副楹联,可以用来归结先生暮年的追求和情怀,那就是“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⑥在先生离开我们周年之际,聊记二三事,以慰先生。(选自《经济》2020年第1期,有删改)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②段中的“南唐北凌”,“唐”指的是唐浩明,“凌”指的则是二月河。B.从文章内容来看,二月河先生是一位专职作家。C.二月河先生声名鹊起,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慈善家。D.“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当时,正值二月河先生去世一周年。16.文中写了与二月河先生有关的哪些事?请根据提示概括。(2分)在家中:先生接待初次见面的“我”,愉快交谈。餐叙时:成名后:先生不忘初心,为国为民,贡献良多。晚年:先生回到山西老家,游览“三晋”河山。17.文中写道:“随着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先生越发声名鹊起,但他依旧朴素如初”。请结合全文说说先生“朴素”的具体表现。(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18.联系本学期所学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你觉得两文在结尾段的写法上有何异同,试作分析。(4分)链接材料:《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结尾段: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3分)长寿草唐常春①看到阳台上花盆里的长寿草,我便想起天堂里慈祥的母亲,想起她最喜欢吃的长寿第6页(共8页)

面。②六年前,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长寿草的种子,把它撒在两个花盆里,定期浇水施肥。在她精心伺候下,长寿草生长很快,并且长得很茂盛。③母亲喜欢早餐用长寿草的绿叶做汤面。她先把水烧开,往锅里打一个鸡蛋或者放切细的瘦肉,然后把面条放进去煮熟,再把洗好的绿叶放进去焯一下就出锅,最后在碗里滴点麻油,我们称这样的汤面为“长寿面”。母亲患有胃下垂病症,一点辣的食物都不能吃,而我们又喜欢在面条里放点辣椒,所以早餐要分开做。母亲每次吃长寿面都吃得津津有味,还一再叫我们吃,说吃了对身体好。我故意问她怎么个对身体好法?她想了想,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反复强调这长寿草曾救过娘家人的命。为了验证母亲的话,我查了有关长寿草的资料,这草虽然不起眼,但其叶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有益气、安神、降血压之功效,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星火计划”中将其列为“名贵中药材”之首位。④我想,这草既然这么有营养,母亲又特别爱吃,我不能“横刀夺爱”,就那么一点点绿叶,我们吃了,她就没得吃了,但我又不能把这想法说出来。有一次实在拗不过母亲,我试着尝了一片绿叶,细腻、油滑,带点苦涩,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于是,我便以绿叶不好吃为由,打消了母亲让给我们吃的念头。⑤母亲过世后,我伤痛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当看到她种的花草就触景生情,所以也无心打理。不久,有的凋谢了,有的枯萎了,唯有长寿草叶常青。那天我到阳台晾衣服时,发现长寿草的枝头上挂满绣球状的小花蕾。没过几天,竟然开出一朵朵紫红色的五角星花!花儿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令人心情格外舒畅。那一朵朵绽放的花儿,像母亲慈祥的笑脸,闻入我的眼帘和心田。翠绿色的叶子呈心脏形散开,仿佛向我招手致意。长寿草也是有灵性的,虽然它的主人已经远逝,但它仍然忠实地守护着主人的家,守护着主人的亲人,经受住了风吹雨打,它希望主人的家人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尽情享受美好的生活乐趣。同时也告诉我们,母亲一直活着,它们是母亲生命的延续。⑥想起母亲临终前交代要管理好长寿草的嘱托,我受到极大触动,并为自己的自私感到羞愧。第二天早上,我小心翼翼摘下几片绿叶,按母亲所教的做法,加了点瘦猪肉,放入煮好的面条里,吃时感觉和原来吃的完全不一样,味道鲜嫩,清甜可口。⑦“做菜要用心去做,再苦的菜只要有益健康,吃起来都是甜的……”母亲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从那以后,我成为长寿草的新主人,不定期为它锄草、松土、浇水、施肥,像母亲生前一样细心照料着它,使它的生命充满阳光。⑧母亲,您在天堂种了长寿草吗?还常做长寿面吃吗?就快到您的节日,不孝女做您最喜欢吃的长寿面给您吃,提前祝您节日愉快,我们一切都好,您不要挂念!(摘自《小品文选刊》2020年第2期)19.结合全文说说题目“长寿草”的含义。(3分)第7页(共8页)

20.文中提到了“我”两次尝长寿草的体验,味道有何不同?为什么?(4分)21.赏析下列句子中两个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没过几天,竟然开出一朵朵紫红色的五角星花!花儿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令人心..情格外舒畅。..22.请结合文中主要写法及主旨说说本文与《紫藤萝瀑布》的异同。(4分)三、写作(50分)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臧克家讲述了闻一多先生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闻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魏巍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杨利伟讲述了“太空一日”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航天英雄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航天事业的献身精神。请讲述你或他人生活中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写自己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书写规范,字迹清楚。文中不要透露学校及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的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在《最苦与最乐》一文中,梁启超先生提出责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在你的生活当中,有没有尽责任的经历和感受呢?请以“这是我的责任”为题,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书写规范,字迹清楚。③文中不要透露学校及你个人的身份信息。④不少于600字。第8页(共8页)

更多推荐

先生,母亲,长寿,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