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h2新车报价-宝马gt多少钱一辆5系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宝马760li价格最便宜是多少)

.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

ID(4292): 未婚男子吴某因一次输血不幸感染上艾滋病。

在绝望之余,他来到北京。他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针筒,先抽

取自己的血液,然后再随意地用针筒向行人和游客针刺和注

射,引起社会的巨大恐慌。吴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构成传播性病罪

B.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构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

D.构成寻衅滋事罪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B

评析:答案:B【考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

认定【解析】吴某将针筒向行人和游客注射和针刺的行

为足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以危险方

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页脚....

.

ID(4296): 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

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

甲又加速超过该车。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

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

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

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甲驾车逃离。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B

评析:答案及解析:B.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

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产遭受重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题中,甲并

无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的故意,也无破坏交通工具的故

意。

.页脚....

.

ID(4298): 某市黄某开办的个体小煤窑只开了采煤通道即

开始采煤,主管部门检查后发现该煤窑只有送风口,没有排

风口,即书面通知其停业整顿,黄某拖延不改继续采矿,终

于因瓦斯浓度太高,发生爆炸致9名矿工死亡。黄某的行为

构成何种犯罪?(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过失爆炸罪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C

评析:【答案】C【考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认定

【解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

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

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

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

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页脚....

.

ID(4300): 甲乙两个青年在铁路上游玩,打赌说火车能否

将一块混凝土石头撞飞,而将混凝土石头放到铁轨上,当火

车开来时,扳道员由于混凝土石头卡住了岔道轨,而不能扳

动岔道,致使火车误入轨道与另一火车相撞,造成严重后果,

这两个青年行为构成:(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

C.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B

评析:【答案】B【考点】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认定【解

析】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在侵犯的客体、

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及犯罪主体上基本相同,其区别就

在于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交通工具;后者的对

象是交通设施,如桥梁、轨道、隧道、公路、灯塔、标

志、机场、航道等。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看破坏行为的

直接指向。如果破坏行为直接指向交通设施,并由此使

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

成破坏交通设施罪;如果破坏行为直接指向交通工具,

.页脚....

.

并由此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或者造成严重

后果,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ID(4302): 下列哪种情形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

A.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

事故现场后隐藏,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

严重残疾的

B.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

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

严重残疾的

C.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

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

D.行为人违章驾驶旅客列车造成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

[多项选择]

正确答案:A,B,D

评析:【答案】ABD【考点】交通肇事罪的认定【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

.页脚....

.

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

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

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

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单位主管人员、

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

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

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D项构成铁路运营安全

事故罪。

ID(4304): 易某无证驾车在市区违章行驶时,将路边的一

行人撞成重伤后逃逸。易某以金钱利诱张某,张某接受易某

2万元现金后,当即去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借了易某的

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几个月后,该案真相大白。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易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并应从重处罚

B.如果行人被撞成重伤后残疾,易某应当以故意伤害

罪论处

C.张某构成伪证罪

D.张某构成包庇罪

[多项选择]

.页脚....

.

正确答案:A,D

评析:[参考答案] AD[测试点]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以及

伪证罪和包庇罪的区分。[解析] 易某无证驾车违章行

驶,导致发生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易某将

行人带到隐蔽处至使行人残疾,可定为故意伤害罪。

于张某的行为,究竟构成伪证罪还是包庇罪是本题的关

键。伪证罪要求犯罪行为必须在刑事侦查、审判等特定

的刑事诉讼环节中实施,行为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

情节作伪证,否则不构成伪证罪,而包庇罪无此要求。

在犯罪主体方面,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即证人、鉴定人、

翻译人、记录人,而包庇罪则是一般主体。张某向公安

机关报案虚假陈述时是以交通肇事者的身份出现的,

是以证人身份出现,而且张某虚假陈述的行为不是发生

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所以张某的行为不能构成伪证

罪,而构成包庇罪。

ID(4305): 司机杜某于某日驾驶载货汽车违章超速行驶,

行至一下坡处时,将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带人的赵某、

卢某撞倒,卢某当场死亡,赵某身受重伤。杜某赶紧将赵某

送往医院抢救,在去医院的途中,杜某见四周无人,遂将赵

某扔在僻静的桥下,自己仓皇逃走。后赵某由于失去抢救机

会而死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页脚....

.

A.杜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一罪

B.杜某的行为构成数罪: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

C.杜某的行为构成数罪: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和

过失致人死亡罪

D.杜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单项选择]

ID(4307): 被告人李某,出租汽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

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当场轧死5

人,撞伤19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

A.交通肇事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故意杀人罪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B

评析:【答案】B【解析】李某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公共

安全,即多数人或者不特定人的生命、身体和财产安全,

.页脚....

.

所以,应当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本题来

80年代发生在北京的真实案例,[five编辑添加]

ID(4309): 某拖拉机厂电工张某自恃技术熟练,在检修电

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及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

4万余元。张某的行为构成:

A. 失火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D

评析:[参考答案] D[测试点] 重大责任事故罪。[

] 根据《刑法》第134条规定,工厂、矿山、林场、

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

违反规章制度等,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

重后果的,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它与破坏生产经营罪

在主体和客观方面都有所不同。故D项为正确答案。

ID(4310): 马某为所在单位购买一种原材料,他明知此原

料为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随身携带,但马某还是将此原料带

.页脚....

.

上了轮船,后来又由于他的疏忽,导致了重大火灾的发生。

请问对马某的行为如何界定?

A. 危险物品肇事罪

B.失火罪

C.过失爆炸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A

评析:[参考答案] A[测试点] 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认定。

[解析] 危险物品肇事罪,是行为人违反爆炸性、易燃

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

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

为。该罪与失火罪、过失爆炸罪的区别在于,该罪的犯

罪主体一般应该是从事危险品专门丁作并生产、储存、

运输、使用危险品的职工,而后几个罪则是普通过失犯

罪,其主体是一般主体;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客观方面也

不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事故发生在生

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品的过程中发生的,而失火

罪、过失爆炸罪则可能发生在任何场合。重大责任事故

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

.页脚....

.

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

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

成其他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题不存在这

样的情节,故应排除D项。

ID(4312): 包某开办一生产烟花爆竹的工厂,因为生产场

地狭小,违反成品不能堆放于生产车间的规定,将成品堆放

于生产车间。工人在操作时不慎打出火花,引燃火药,继而

引爆堆放的成品,引起巨大爆炸,致使在车间工作的十多人

死亡。包某的行为构成(

A.过失爆炸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危险物品肇事罪

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C

评析:答案:C解析:B C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和危

险物品肇事罪的法条竞合,需适用特别规定。过失爆炸

罪通常属于生活型过失,并且犯罪人通常是本人的过

失行为直接造成爆炸的人。

.页脚....

.

ID(4316): 彭某于一日酒后驾车,将行人孔某撞成重伤,

彭某将孔某抱上车将车开到荒郊野外,再将孔某放下,事后

离去,孔某数小时后死亡。对于彭某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A.对彭某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B.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加重情节

C.不以交通肇事罪论

D.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多项选择]

正确答案:A,D

评析:答案: AD解析:彭某违反交通法规,酒后驾车,

致人重伤,负事故的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根据相关司法

解释的规定,这一行为本身构成交通肇事罪,对于其事

后将孔某抛至郊外至死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ID(4318): 甲是某搬运场司机,在搬运场驾车作业时违反

操作规程,不慎将另一职工轧死。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

理?

A.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理

B.按交通肇事罪处理

.页脚....

.

C.按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理

D.按意外事件处理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C

评析:答案为C解析:,该行为发生在搬运场,而非公

共的马路上,影响的不是交通安全秩序,故不能认定为

交通肇事罪,甲的行为明显有重大过失,所以不是意外

事件,再来分析甲的行为,甲是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他

人死亡,符合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特征。且该行为是种职

业过失行为,根据特殊由于一般,A项排除,所以答

案为C。该题有一定争议,因为新的<<道路交通安全

>>通过后,交通的范围有所变动,请大家注意甄别.

ID(5010): 12001330日上午张某上到某公交车。

因张上车后始终站在车前门第二台阶处影响其他乘客上车,

司机陆某遂叫张往车厢内走,张不仅不听反以陆出言不逊为

由,挥拳殴打正在驾车行驶的陆某,击中陆的脸部。陆某被

殴后,置行驶中的车辆于不顾,离开驾驶座位,与张某扭打

在一起。这时公交车因无人控制偏离行驶路线,接连撞倒数

人和正在行驶的汽车,造成损失几十万元,一人死亡。陆某

.页脚....

.

的行为属于(

A.交通肇事罪

B.陆某的行为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陆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D.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不定项选择]

正确答案:B

评析: 本案中,陆某对张某进行还击的性质:第一,

其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原因在于不符合该罪主观要

件的要求。从主观方面考查,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

而本案中,陆某的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显属放任的性

质,不符合过失的特征。第二,其行为不符合防卫过当

的特征。防卫过当是指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伤亡,而本案

中是对公共安全造成了损害。第三,因陆某在主观上放

任了危害公共安全结果的发生,且在客观上又实施了危

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已经完全符合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

共安全罪的要件,应成立本罪。

.页脚....

.

ID(7297): 炉工于某与王某不和,一日二人又发生争执,

于某怀恨在心。当日夜里,于某将锅炉的水表打坏,锅炉不

再加水持续干烧,估计锅炉会在王某接班后5分钟内爆炸。

果然发生爆炸,不仅王某被炸死,而且锅炉房被炸毁。并导

致附近的一间民房倒塌,死伤数人。对于某的行为应如何认

定?

A.故意杀人罪

B.爆炸罪

C.故意破坏财物罪

D.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B

评析:以杀人的故意采用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

应以爆炸罪定罪处罚。

ID(7298): 村民甲为泄私愤,5TNT炸药投放在集体

水库的堤坝旁边并引爆,导致堤坝被炸毁,水库决水,淹灭

大量农田,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种犯

罪?

.页脚....

.

A.爆炸罪

B.决水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B

评析:爆炸与决水为手段牵连,决水为目的行为:块水

与破坏生产经营、故意毁坏财物,三者想象竞合。均从

一重罪处断,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同样重的,则以目的

行为定罪处罚。

ID(7299): 李某系某工厂工人,因未得到提级而心怀不满。

一日,李某趁本厂食堂炊事员不备,将购买的毒药磷化锌投

入已做好的饭中。开饭时,炊事员闻到气味不对,便将饭拿

去化验,发现含有磷化锌,从而幸免一场灾难。李某的行为

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页脚....

.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D

评析: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只要危害行为导致了

法定危险的发生,就构成犯罪既遂。《刑法》第114

条规定的法定危险是危害公共安全。而本案中李某在工

厂食堂饭锅内投放毒药的行为己是以危害工厂内不特

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因而构成既遂。 这项B具有

一定的干扰性。因为学习刑法时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

只有发生一定的实害结果才构成犯罪规遂。

ID(7300): 矿工丁某在看管矿井通风设备时,私自折卸其

中的一些零部件归己所有,不顾可能会损坏设备的正常功

能,结果导致整个设备工作失灵,使井下千余名矿工的身体

健康造成损失,并使矿场的正常生产秩序被破坏,经济损失

近万元。丁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性质?

A.盗窃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C

评析:见《刑法》第115条。破坏矿井通风设备属于危

.页脚....

.

害公共安全的其他方法,主观上是间接故意,实施这一

违法行为而放任另一犯罪结果发生。本案属于盗窃罪与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想象竟会犯,应择一重罪

处罚。

ID(7301): 甲系某个体鞭炮厂厂长,组织他人在自己家中

加工鞭炮。甲将鞭炮堆积在一间空房中,因管理不善,发生

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

罚?

A.过失爆炸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非法储存爆炸物罪

D.危险物品肇事罪

正确答案:D

评析:本题考点是过失爆炸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非法

储存爆炸物罪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区别。过失爆炸罪,

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爆炸,造成严重后果,

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

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

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危害公

共安全的行为。非法储存爆炸物罪,是指违反国家爆炸

.页脚....

.

物管理法规,非法储存爆炸物的行为。危险物品肇事罪,

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

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

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案中,

甲系合法的鞭炮厂厂长,企业也是合法的鞭炮生产企

业,故不存在非法储存爆炸物的问题。甲的行为不是发

生在日常生活中,而是发生在鞭炮的储存过程中,不符

合过失爆炸罪发生的时空条件。甲的行为不是发生在强

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过程中,也不是不服从管理造成

的,故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甲违反爆炸物的管理规

定,在储存爆炸物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危害公共安全,符合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特征。故选D

ID(7302): 北京郊县农民王某因年纪较大还找不到媳妇而

对女性心怀仇恨,在逢庙会期间的一个晚上,用灌有红色颜

料的注射器连扎三位妇女的臀部,人们误以为注射器里是含

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引起赶庙会群众的极大骚乱和恐慌。王某

的行为构成

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投放虚假危险物资罪

C.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D.寻衅滋事罪

.页脚....

.

正确答案:B 评析:刑法修正案第8条规定:投放虚

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管制。两高关于执行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将上述行

为定为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本案中王某的行为用足

以使人误认为是装有合艾滋病毒血液的注射器随意乱

扎,便属于投放虚假的传染病病原体故而构成本

罪。 选项ACD均有干扰性。如果没有刑法修正

案,还可能将王某的行为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罪,有了刑法修正案(三)这个特别法的规定之后,就

不再适用刑法典这个普通法中的规定了。强制、猥亵、

侮辱妇女罪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性刺激,满足不健康的性

欲,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为了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显然,本案中王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泄不满,报复社

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因而应定为后罪。《刑法》第

293条规定的寻衅滋事罪中没有包括投放虚假危险物

质的行为方式,因而王某的行为不应定为寻衅滋事罪。

ID(7304): 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

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

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但恰好这架

.页脚....

.

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

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对陆某的行为如

何认定?

A.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未遂

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

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

D.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

正确答案:D

评析:危险犯足以造成法定危险状态即为既遂。

ID(7305): 周某在乘坐飞机时,由于一点小事与邻座乘客

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殴斗中,周某用铝质送餐车将舷窗

砸坏,致使机舱内气压下降,乘客出现骚乱现象。周某的行

为应认定为

A.尚未构成犯罪

B.已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C.已构成劫持航空器罪

D.已构成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正确答案:D

评析:根据《刑法》第123条。 本题中B项与C

.页脚....

.

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劫持航空器是指以暴力、威胁等方

法强行控制航空器的航向的行为,显然周某的行为并不

是要控制该飞机的航向,《刑法》116条的破坏交

通工具罪与第123条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而言,后者是

一特殊法条,发生在特定的领域,而且并不一定就破坏

了航空器的安全,主要是危及到航空器的正常飞行安

全。

ID(7306): 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

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

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张某的行为

构成何罪?

A.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B.盗窃枪支、弹药罪

C.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

D.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A

评析:非法特有枪支、弹药罪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

.页脚....

.

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8条:

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储存,是指明知

是他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的枪支、弹药、爆

炸物而为其存放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

定的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

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

枪支、弹药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

私藏,是指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

备、配置枪支、弹药的条件消除后,违反枪支管理法律、

法规的规定,私自藏匿所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且拒

不交出的行为。 如果考生对刑法条文较为熟悉的话,

即可直接排除选项D,因为这并非一个正确的罪名。根

两高的司法解释刑法第130条的罪名应确定为非法

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品危害公共安全罪。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和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的主要

区别在于:后者是指明知是他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

邮寄的枪支、弹药而为其存放的行为;而前者是指不符

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

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很明显

A选项是正确答案。至于选项B要求行为人主观上以盗

窃枪支、弹药为目标实行盗窃行为,而本题行为人在主

.页脚....

.

观上不具有盗窃枪支的主观故意,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

原则,不能定盗窃枪支、弹药罪。

ID(7307): 某矿井采煤工人在工作时发现矿井里的瓦斯探

测报警器已经损坏,遂向当班安全员刘某做了报告,刘某由

于急于下班回家,对问题未做任何处理。当晚,矿井发生瓦

斯爆炸,死亡4人,重伤7人,某甲的行为构成了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玩忽职守罪

C.危险物品肇事罪

D.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正确答案:D

评析:刑法第135条。

ID(7308): 某电机厂电工甲,在检修电路时,不服管理违

规操作,引起电路起火,使部分设备被烧毁,造成直接损失

10万元。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A.失火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页脚....

.

正确答案:B

评析:详见《刑法》第134条。

ID(7310):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A甲小学的内务处长发现学校学生宿舍存在倒塌危险,

及时报告了校方,在学校尚未采取措施之前,就发生倒

塌事件,内务处长的行为

B.乙学校校长对本校的危险教学楼进行了加固,但由

于楼体本身的原因导致坍塌,并导致了重大伤亡事故的

发生,乙学校校长的行为

C.丙学校不知本校食堂存在危险,结果一日在学生就

餐时发生倒塌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丙学校校长的

行为

D.丁学校校长对本校存在危险的校图书馆既不进行加

固也不向上级报告,导致重大事故发生,丁学校校长的

行为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D

评析: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明知校舍或者教

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

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页脚....

.

ID(7311): 甲违章驾驶将一行人撞伤,同行的乘客乙怂恿

甲赶快逃离现场。甲听从了乙的劝告,驾车逃离现场,致使

被撞行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对甲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没有异议,但对乙的行为如何处理争议较大。下列选项中,

关于乙的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构成犯罪

B.交通肇事罪共犯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故意伤害致死罪

[单项选择]

正确答案:B

评析:本题考点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

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

定。根据该解释第五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

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

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

罪的共犯论处。故选B

ID(7312): 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类?

A.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B.交通肇事罪

.页脚....

.

C.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罪

D.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

[多项选择]

正确答案:B,D

评析:A构成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生产、

销售伪劣商品罪;C构成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中的走私罪。

ID(7313):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

全罪?

A.私自架设电网致人伤亡

B.破坏矿井通风设备

C.使用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进行破坏

D.在人群密集处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

[多项选择]

正确答案:A,B,C,D

评析:《刑法》第114条除规定了放火罪、决水罪、爆

炸罪、投毒罪之外,还规定了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

安全罪,其他方法应当是指使用的方法除放火、决水、

爆炸、投毒之外的并与这几种方法的危险性相当、足以

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上述几种方法均属于以其他危险

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题中的几种选项应当

.页脚....

.

说都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要理解以其他危险的方法之

含义。 本题考查的是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罪的构成特征,尤其行为方式上的特殊性,其他方法一

方面要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的危险性相当,另一

方面要求该方法的行为不能归结于其他犯罪的构成中。

ID(7314): 下列哪些情形,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A.破坏正在运行的交通工具

B.破坏检修完毕,待命行使的交通工具

C.破坏正在修理交通工具或封存不用的交通工具

D.破坏尚未交付使用的交通工具

[多项选择]

正确答案:C,D

评析: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行为人所破坏的必须是正

在使用期间的交通工具,如果破坏的是尚未投入使用、

正在修理中或者封存不用的交通工具。不能构成此罪。

ID(7315): 电工李某的下列哪些选项所列的行为属于破坏

电力设备罪?

A.向发电机组中投放石子、沙粒等杂物使机器失灵的

B.在值班时发现漏电,但故意不检修,发生爆炸,烧

毁电力设备的

.页脚....

.

C.将废弃不用的变电器上的重要零部件拆走的

D.将枯水季节而暂停使用的农用线路上的输电线,盗

窃十余米的

正确答案:A,B,D

评析:破坏电力设备罪属于故意犯罪,行为方式包括作

为和不作为,不作为破坏电力设备须负有特定义务:

坏的对象必须是正在使用的电力设备,包括已经交付尚

未使用或暂停使用的电力设备,不包括尚未交付使用和

已经废弃不用的电力设备。

ID(7316): 魏某受恐怖活动组织的指派潜入大陆进行恐怖

活动,先后杀害3人,绑架1人。魏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A.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

B.故意杀人罪

C.绑架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多项选择]

正确答案:A,B,C

评析: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组织罪 《刑法》

120条(根据《刑法修正案(三)》修正):组织、

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页脚....

.

刑;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

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或者剥夺

政治权利。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

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熟

悉《刑法》第120条第2款的规定。即犯组织、领导、

积极参加恐怖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

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应明确,《刑法修正案(三)

虽然修正了恐怖组织罪,但是这一处罚规则并未变化。

另本题中的行为刑法已明文规定为特定的罪名,不得再

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故D错误。

ID(7317): 犯劫持航空器罪,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处死刑?

A.致人重伤、死亡的

B.致多人重伤、死亡的

C.致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

D.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多项选择]

正确答案:A,B,C

评析:详见《刑法》第121条。

ID(7318): 下列有关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叙述正确的是哪

些?

.页脚....

.

A.甲是公安局的刑警丢失枪后及时上报但仍发生严重

后果的,不负刑事责任

B.甲是公安局的刑警,不知丢抢而没报告,造成严重

后果的,应定罪处罚

C.甲是监狱警察丢枪后及时上报,但仍发生严重后果

的,应负刑事责任

D.甲是狱警,丢失枪后不上报,因落入犯罪分子手中

成为了犯罪工具,应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D

评析:详见《刑法》第129条。

ID(7324): 警察甲临时急需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

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

押,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1个月后,甲无力

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甲、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

个选项?

A.甲、乙均无罪

B.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无罪

C.甲无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D.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触犯非法特有枪支罪

.页脚....

.

正确答案:D

评析:有关枪支犯罪的认定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

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

批复》: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法律规定,

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物,使枪支处于非依法持枪人

的控制、使用之下,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是刑法第一百

二十八条第二款所规定的非法出借枪支行为的一种形

式,应以非法出借枪支罪追究刑事责任;对接受枪支质

押的人员,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

款的规定,应以非法持有枪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ID(7325): 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有下列哪种行为之一的,构成违规制造、

销售枪支罪?

A.以非法销售为目的,不按规定的品种制造枪支

B.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枪支

C.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

D.超过限额制造枪支

正确答案:A,B,C

评析: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刑法》126条。

题的正确选项实际上就是对《刑法》126条内容的分

.页脚....

.

解。由于D项缺少以非法销售为目的这个条件,因此

是错误的。这类题要求考生对法条一定要记忆精确。

ID(7326): 下列关于枪支的犯罪,对犯罪主体没有特殊要

求的是

A.非法出租、出售枪支罪

B.丢失枪支不报罪

C.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D.违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D

评析:《刑法》130条规定的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

安全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对犯罪主体并没有特

殊要求,而其他几个罪名的犯罪主体均为特殊主

体。 本题中非法出租、出售枪支罪的犯罪主体为依

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或者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丢失

枪支不报罪的犯罪主体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犯罪主体为依法被指定的枪支

制造、销售企业。

ID(7327): 某甲为进行犯罪活动,先后4次盗窃某派出所、

人武部、某单位保卫处、某人民检察院枪支弹药,共窃得枪

3支、子弹200余发,某甲应定罪为

.页脚....

.

A.应定盗窃枪支罪

B.应定盗窃弹药罪

C.只定盗窃枪支、弹药罪

D.定盗窃枪支、弹药罪,不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D

评析:《刑法》第127条规定的盗窃枪支、弹药罪是一

个选择性的罪名,即属于犯罪对象的选择,行为人盗窃

枪支并有盗窃弹药行为的,应当作为一罪处理,即仅定

盗窃枪支、弹药罪而非数罪。

ID(7328): 某监狱的狱警肖某,将自己配发的枪支借给其

好友外出防身用。一周后,其好友将枪支归还,未造成任何

不良后果。该如何认定肖某的行为?

A.尚未构成犯罪,因为未造成严重后果

B.已构成犯罪,因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

出租、出借枪支,未造成严重后果,只要有出租,出借

的行为,亦构成犯罪

C.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D.不构成犯罪,因为肖某不符合非法出租枪支罪的主

体条件

.页脚....

.

正确答案:B,C

评析:详见《刑法》第128条。

ID(7329): 下列哪些行为中,行为人必须为过失才构成犯

罪?

A.丢失枪支不报罪

B.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

C.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D.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正确答案:A

评析:见《刑法》第129128126125条。

ID(7330): 某日,厉某因酒后驾车,将行人王某撞至昏迷,

厉某将王某抱上车,准备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但途中,厉某

怕事后麻烦遂改变主意,将车开往郊区,遗弃了王某,致王

某死亡,则厉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B.按故意伤害罪处罚

C.此案应实行数罪并罚

D.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

.页脚....

.

正确答案:C,D

评析:详见《刑法》133条及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释。

厉某交通肇事后,从将行人开始时的带去救治到遗弃,

其是一个行为过程,应按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释的第六

条定故意杀人罪。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

并罚

ID(7331): 交通肇事致一人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

并具有下列哪些情形时,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A.吸食毒品后驾驶车辆的

B.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C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在8万元以上,

肇事后逃逸,情节特别恶劣的

D.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正确答案:A,B,C,D

评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

体应用法律苦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二条 交通肇

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

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

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

.页脚....

.

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

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

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

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

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

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

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

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

场的。

ID(9974): 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某日,乙开车

送甲去洽谈商务,途中因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丙撞死,

并致行人丁重伤。乙欲送丁去医院救治,被甲阻止。甲催乙

送其前去洽谈商务,并称否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于是,

乙打电话给120急救站后离开肇事现场。但因时间延误,

丁不治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B.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

C.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是不

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D.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页脚....

.

正确答案:B

评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

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规定: 行为人

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

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

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

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

罪定罪处罚。因为甲乙均没有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

隐藏或者遗弃,所以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所以可以排

CD两项。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

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

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

事罪的共犯论处。所以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B项正

确。

.页脚....

macan gts-世界超级跑车排名第一


更多推荐

123车辆违章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