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款长安cs75缺点-红旗图片


2023年11月23日发(作者:20万左右suv车排行榜)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孙水林 孙东林的颁奖辞: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

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

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在人群中,我们看到这样两个人;他们很普通,也和我们大家一样,一年到头地奔波操劳,

也会像我们一样,急着回家过年。而虎年的那个年,对他们来说,真是年关。

短片:信义兄弟

201032日,正月十七,清晨5时许,天空灰蒙阴冷、黯淡无光,仿佛是淤积了

太多的阴霾。在这个清冷的早晨,武汉市黄陂区李集街泡桐社区却已是人潮涌动。人们手持

鲜花、神情凝重,这是一场自发性的哀悼,为的是送 \"信义老板\"孙水林一家最后一程。

路人:我也跟他干一样的行业,他这个不差农民工的钱,我是很敬佩的,我今天专程来

向他表示敬意、送他一程。

孙水林和孙东林兄弟俩是湖北人,20年来兄弟两人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行业,按照往年的

习惯,春节前,也就是年三十之前,在孙氏兄弟手下干活的农民工兄弟都会到武汉的孙水林

家中领一年的工钱,从1989年在外承包工程开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20多年来他们

俩从没违背过这个不成文的约定。

农民工:最迟不超过腊月二十九,腊月二十九一般来算完帐都还在他家吃一餐饭,就弄

酒大家喝,吃完高高兴兴回家。

2010年的29号,那天正是农历腊月二十六,孙水林因为在北京催的款太少,就去

天津找弟弟孙东林借钱,好给农民工发工资。孙水林不顾弟弟的劝阻,当天就带着26万元

现金又匆匆走上返乡的行程。

孙东林:他说得赶紧回家,我说不是说好了嘛,明天早上5点钟走嘛,他说不行,那明

天就大雪封路就回不了家了。那到时候大年三十的,差工人的钱不合适。

没想到兄弟二人这一别竟然成为永别,由于高速公路路面结冰,在河南境内的高速路上

发生了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除了身在武汉上学的二女儿孙云、孙水林夫妇和三

个孩子在车祸中全部遇难。

孙东林:把太平间的门一打开,我就一看,看五个,五个都是我的一家亲人。当时我到

了太平间的外面,当时外面这么深的雪,我就倒在地下,我几分钟都没缓过气来。

孙东林:看见这我就伤心。

看着哥哥一家人遭遇了如此劫难,孙东林悲从心生,当他从悲痛中稍稍缓过来之后,他

想起哥哥匆忙赶路的初衷,想起在家里等待领工资的农民工兄弟们,而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

八了。

孙家亲戚:我们劝他现在不着急,工人账过年以后再算也行嘛,是不是,因为出了这个

事。他就执意说不行。

孙东林:不能让人家工人骂咱们哥们儿不地道,人家辛辛苦苦一年,让人家年都过不去。

我家过不去,也就我一家了,再一个,不能让我哥哥还来生债,因为我哥哥那天腊月二十六

赶回来,就是为了发工资。

此时在车祸现场的孙东林一边跟交警协商节后事故处理的相关事宜,一边又打电话回家

安抚父母,随即拿上在哥哥车上找到的26万元现金,连夜往老家赶,在农历腊月二十九早

上到家见到父母之后,他也不敢说出全部实情,只是告诉老人哥哥一家出了车祸,而嫂子和

孩子都留在医院处理后事,之后孙东林没有时间再去安慰父母,他要兑现哥哥的承诺,把工

资发给农民工。

农民工:我说那就不用了,我还拿什么工资啊,他一家五口就这样走了,太惨了我觉得,

我还要什么钱呢。

俗话说人死账烂,等待发工资的60多位农民工心里都对这笔工钱大多不报什么希望了。

农民工:那些人还在的老板,他就是想不给你钱或者少给你钱,他们都有各种理由来扣

工钱。现在他们一家人都没有了,你找谁要钱去。

一定要替哥哥发工钱,可是哥哥孙水林的账单已经在车祸中遗失,在没有任何凭据的情

况下,弟弟孙东林不知道每人究竟该发多少钱、甚至不知道该给谁发钱。

孙东林:你们凭良心报,你们报多少我给多少,你们也不能昧着良心,我也不黑良心,

咱们就来个良心账。

农民工:那时候差我一万块钱,到最后算账我说那个钱就别慌了算啥啊,我说那给五千

得了,他说不行,当给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差人家账。

农民工:往年他家里热热闹闹的像过年一样,说的说笑的笑,今年全都是一种悲伤,全

都是悲伤,都低着头。

农民工:当时我是第一个最先领到工资的,我当时都不相信,当然挺意外,当时我把这

个钱拿到手的时候,我的手都还在颤抖。

腊月29的当天下午,26万元现金全部发完了,可是还有一些农民工没有领到工资,总

共还有7万多元的缺口,于是孙东林拿出自己6万多元的积蓄,还沉浸在丧子之痛的老母

亲也拿出了一万元养老钱,总共发放了336000元。到腊月二十九晚上8点,农民工的

工资全部兑现。

这个总数跟哥哥孙水林生前所说的数目相差不多。

孙东林:我就把孙云抱着,就是我哥哥的二闺女,我说孙云,现在我们可以告诉你爸爸

了,现在咱们家不差钱了。我说我们俩现在到二楼楼顶可以对外大声宣布,你爸爸走了,二

十年来,我们不欠谁一分钱,到现在,不欠。

孙云:爸爸,我们过来给你送行,你们莫担心我。

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二十年来,孙水林用时间证明着诚信,在他罹难之后,弟弟

孙东林继续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哥哥当初的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信义兄弟”接力还薪

事件回放:2010210日凌晨,南兰高速上发生重大车祸。

谁也没想到,为了践行“春节前给民工发薪”承诺,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孙

水林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武汉的民工发工钱,连夜从天津驾车回武汉,一家五

口不幸在车祸中遇难。

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发到

60多名民工手上。

暴雪前夕,建筑商星夜启程送工钱

今年50岁的孙水林,在黄陂区泡桐街算得上知名人物。20多年前,孙水

林就到外地闯荡,由一个小木匠干起,最终成了北京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

他除了自己发家致富外,还带着当地的不少村民前往北京、天津等地打工赚钱。

据了解高峰时达到200多人。

2月9日,孙水林从北京工地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

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

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暴雪封路。

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

民工的承诺。而此时,先期回汉的民工也正渴盼着孙水林回来。

遭遇不幸,一家五口命殒南兰高速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

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

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

10日早上,孙东林打电话回家,发现哥哥仍未到家。预感不妙的孙东林开

车沿途查找。不久他接到了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的电话,要他次日上午

9时去辨认遇难者遗体。

11日早晨8时30分许,他早早地就到兰考县人民医院太平间的门前守

着。当工作人员打开太平间的门时,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哥哥一家五口全都在里

面躺着??

代兄还债60多民工领走33.6万工钱

由于哥哥的后事处理尚需时日,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孙东林和家人商量决

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

除夕前一天,孙东林拿出哥哥遗留在事故车中的26万元,又从银行提取自

己的6.6万元,加上母亲拿出的1万元养老钱,发放到了60多名民工手上。

“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我也不知道该给每个民工发多少钱。

励志

一生

我们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我们就给

多少钱!”孙东林说。

哥哥发薪路上遭遇车祸,弟弟忍痛“接力”还钱,2010年发生在荆楚大地

上的一幕令人动容。

“无论多困难,绝不拖欠一分钱”,在哥哥一家遭难后,弟弟孙东林朴实而

坚定的话语,折射出这对“信义兄弟”的道德魅力。

这样的信义举动,源于20年来的承诺与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

欠来生债”。

20年来,孙氏兄弟从未拖欠工人一分钱的工钱,他们用诚信践诺,靠信义

发展。

俗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君子之财,取之有道。

孙氏兄弟“接力还薪”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体现了做人的良知与品格,更反

映了我们当前最需要的东西:社会信义。

按照当下社会上某些人的逻辑,“信义兄弟”似乎也有理由拖欠农民工的工

钱:孙水林本人被别人拖欠了许多工程款,因此,他再拖欠农民工的工钱,似乎

也是没“办法”的事;哥哥一家5个人都走了,弟弟至少可以暂缓替哥哥发还工

钱,而没有拿到工钱尾款的农民工,从情理上,似乎也不会因此紧追不放?

从这个角度来看,孙氏兄弟的坚守更加可贵:信守承诺,宁可自己难,也不

让他人忧。如此做人做事,谁不愿意和他们合作呢?

孙氏兄弟的义举,当让那些恶意拖欠农民工工钱的不良老板,羞愧难当,

地自容。

那些靠昧心钱致富的人,是否觉得手烫?有些人挖空心思、钻山打洞,可事

业就是做不大、做不好,是不是可以从自己的德行上找找原因?

毋庸讳言,信义的缺失,不只体现在农民工和包工头之间,一定程度上,它

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有位劳模去世多年,生前的工资至今未结清,有关方面为此推来推去。如此

事情,别说于理、于法所不容,于心、于情又何忍?

还有一例,法院已终审判决,被告向原告还钱。可是,被告至今非但不还,

还动用行政的力量,向上级政府“说情况,讲理由”。如此无休止地扯下去,不

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也挑战着道德和法律的尊严。

如此行事,和谐从何说起?如此环境,谁还再来投资?现实中,“开门招商、

关门打狗”,正是一些地方长期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人、一级组织,都需要自律和他律。对不讲信义的人,当务之急便是,

不仅要让他们在经济上占不到任何便宜,而且还要让他们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如,对恶意不执行法律的相关单位负责人,果断地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

因为,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通过一系列规则和制度,让守信义者得人心,

让得人心者得财富。这样,善行义举才会有强大的依托,守信义的人才会越来越

多。

人无信则不立。诚信和道义,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重要基础,实现科学发展的必备要素。感谢孙氏兄弟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

给我们带来的温馨、感动和震撼,为我们这个社会培植了一方道德沃土。

2011214日(农历正月十二)晚,“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信义兄弟孙水

林、孙东林兄弟获此殊荣。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如此评价信义兄弟言忠信,行笃敬,古

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

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是市委宣传部推出的全国重大典型,弟弟孙孙东林作为武汉市

市英雄报告团成员,正在全市作巡回报告。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系武汉市黄陂区李集街仰山庙村人,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

目经理。2010210日凌晨,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陂的农民工发工钱,孙水林连夜从

天津驾车回陂,一家五口不幸在南兰高速(河南兰考段)重大车祸中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

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多方筹措的33.6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上。

事迹传出,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中央及全国各地新闻媒体的密集聚焦,产生强烈社会

反响。中央、省市区领导相继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宣传孙水林、孙东林守信如金的动人事迹;中

华全国总工会等中央和省市区有关部门授予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二十余项荣誉称号;湖北

省委书记李鸿忠亲切接见了信义兄弟孙东林,称赞“?信义兄弟?为湖北人民争了光

黄陂建筑

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每年都会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2010年春节前夕,为了赶在

节前给家乡的民工发放工钱,孙水林迎风冒雪连夜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不幸罹难。来不及

安慰年迈的父母,来不及擦去伤心的泪水,弟弟孙东林主动接力,完成哥哥的遗愿,33.6

万元工钱如期发放到了60名乡亲的手中。

“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信守承诺、仁义当先的行

动感动乡亲,感动社会。人们赞誉他们为\"信义兄弟\"

谁说如今的社会诚信缺失,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就用他们的行为告诉人们什么叫

守信,为了如期发放工资,孙水林搭上了一家五口的性命后,弟弟毫不犹豫接

过接力棒,继续兄长未完的事情,因为帐单丢失,孙东林让大家说多少给多少,

不够自己补,他们的举动无疑给很多人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人品课。

其实,我们的世界一直是阳光明媚的,只是我们的眼睛有时看到的只是乌云,

而在别人眼里,或许我们也是那块乌云,所以,即使我们做不了阳光,也可以试

着做一片追随阳光的彩霞,不要总是一团想着遮挡阳光的乌云。只要努力,一定

可以的!你说呢?

诚信典范,向孙东林孙水林兄弟致敬

2010-03-03

阅读552 评论6

全家身亡也不拖欠一分工资,向孙东林孙水林兄弟致敬!

看完孙东林、孙水林兄弟的事迹,觉得这两个小小的农民包工头,比许多找各种理

由拖欠员工工资的所谓的企业家高尚多了!如果时光倒流,我想毛主席也会类似刘

胡兰题词给孙东林、孙水林兄弟题词吧:生的伟大,发的光荣。

本报讯(记者朱波通讯员胡沛冯涛)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汉的老家民工发工钱

过年,黄陂建筑商孙水林连夜从天津驾车回家,于2l0(腊月二十七)凌晨在

河南境内因重大车祸一家5口不幸遇难。其弟孙东林为完成哥哥遗愿,接力送薪,

赶在2l2(腊月二十九),凑足33.6万元工钱,一一发放到60位民工手中。

昨日,弟弟孙东林驱车500余公里,再度赶到河南开封,来到哥哥孙水林的车

祸事故现场,泪水喷涌而出:“哥,工钱一分不少,年前全付清,你可以安心地走

了。”

现年50岁的孙水林在北京做工程,29日他与暂住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

准备赶在节前回家,给已经回汉的民工发工钱,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工钱,携

妻子和3个儿女从天津出发,l0日行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因路面结

冰发生20多辆车追尾重大交通事故,一家5口不幸遇难。

噩耗传来,弟弟孙东林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不能让大家过不好年”,他从

哥哥的事故车中找到26万元工钱,自己又贴上6.6万元,丧子的老母亲拿出l

养老钱,“拿去发工钱,不能让儿子背上欠钱的名声”,最终赶在l2(腊月二十

)给老家农民工们全部结清工钱。

昨日,记者赶到黄陂区泡桐长途汽车站旁的孙家,一栋普通二层居民楼内,没

有灵堂,大门敞开,看不出孙家发生过如此变故。在现场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摄像

下,孙家兄弟年过古稀的老母亲两眼红肿,仍未从丧子之痛中缓过劲来,止不住地

抽泣。

“孙家兄弟说话算数”,孝感工友向保国眼中泛着眼花:“腊月二十七孙水林

遇难,腊月二十九孙东林送来2600多元工钱。”

一直跟随孙水林、孙东林兄弟打工的工友们说,孙家兄弟有个规矩,“干了活

就得给钱,新年不欠旧账”。每年腊月二十八吃团年饭,结清工钱,让兄弟们回家

过年,从l989年开始,20年都如此,从不拖欠。

孙氏兄弟的信义之举,引起全国媒体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

《北京青年报》以及各大网站纷纷予以报道、转载。

目前,孙东林正在河南开封处理哥哥的善后事宜。(本文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

——————————————————————————

湖北“信义兄弟”接力送薪 用诚信感动中国

中新网武汉223日电 (记者 艾启平)哥哥发薪路上遭车祸,弟弟忍痛“接力”

还工钱。这对被称为“信义兄弟”的湖北建筑商,用行动阐释着诚信,更感动了全

国。弟弟孙东林含泪说:“20多年来,我们兄弟俩无论多么困难,也决不会拖欠农

民工一分钱。”

210日凌晨,南兰高速上发生重大车祸。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武汉的民工

发工钱,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孙水林连夜从天津驾车回家,一家五口不幸在车祸中

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发到

60多名民工手上。

20多年前,哥哥孙水林就开始到外地打工,现已成为家乡有名的建筑商,如今

每年跟着他打工的民工,高峰时达200多人。孙家兄弟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泡桐街

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饱尝打工的艰辛。不拖欠农民工一分钱,成为兄弟俩的约定。

虽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但是弟弟孙东林始终没有忘记哥哥生前的心愿。除

夕前一天,孙东林拿出哥哥遗留在事故车中的26万元,又从银行提取自己的6.6

万元,加上母亲拿出的1万元养老钱,发放到了60多名民工手上。孙东林说:“哥

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我也不知道该给每个民工发多少钱。我们让民工们凭着

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钱!”

孙氏兄弟的感人故事,经过各种媒体报道后,正感动着无数中国人。央视《新

闻联播》配发短评说,亲人离去的悲痛至今还笼罩在孙家,然而,孙家带给人们的

却不仅仅是几十万元的工钱,而是比这更加珍贵而沉甸甸的一份诚信!

在各大网络上,湖北“信义兄弟”成为网友点击并跟帖的焦点。网友睿宝宝留

言:“我哭了,当了老板不忘自己是贫民出身,永远珍藏着做人的良知,高尚的品

德感天动地,其弟弟也是个好人。愿你们保重。”一位重庆网友说:“言出必诺,

真汉子。”(完)

——————————————————

湖北\"包工头兄弟\"不欠薪的生死接力:\"今生不欠来生债\"

新华网武汉2月23日电 题:湖北“包工头兄弟”不欠薪的生死接力:“今生不

欠来生债”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沈翀、李鹏翔

23日,孙东林在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的陪同下,驱车500余公里,返回哥

哥孙水林的车祸事故现场河南开封处理后事,泪水再度喷涌而出:“哥,工钱一分

不少,年前全付清了,你可以安心地走了。”

大雪纷飞的2010年年关,发生在武汉市黄陂区孙家兄弟身上的故事极度悲伤又

令人肃然起敬:在北京当包工头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

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

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乡,将33.6万元工钱一分不少地送到

60余位农民工的手中。 “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 22日中午,记

者赶到黄陂区泡桐长途汽车站旁的一栋普通二层居民楼,这里就是孙家,没有遗像、

没有灵堂,但大门敞开,不时有人进出。年过古稀的老母亲仍未从丧子之痛中缓过

劲来,不时抽泣。“父母年纪大了,挂遗像怕他们受不了。”孙东林双眼红肿、声

音嘶哑。 当日下午,记者与孙东林一起从家中出发,驱车500余公里赶赴开封。

一路上,疲惫的他慢慢讲述着发生在他们兄弟身上的点点滴滴。 兄弟俩最后一次

见面在2月9日,也就是腊月二十六,见面时间前后不到3分钟。哥哥孙水林担心

心自己万一年前赶不回去,还请哥哥把自己手下农民工的工钱先垫付了,不要拖到

年后。 没想到,7个多小时后,孙水林在河南开封境内的高速公路遭遇车祸,车

上一家五口全部遇难。2月10日早上,孙东林打电话回家,发现哥哥仍未到家。

预感不妙的他开车沿途查找,在河南兰考人民医院太平间发现了哥哥及家人的遗

体。 孙东林告诉记者说:“哥哥、嫂子、侄女、侄子躺在太平间里,撬开撞得扭

成一团的事故车后备箱,26万元工钱还在。当时处理后事尚需时日,我想我们家

这个年是过不成了,但不能让跟哥干了十几年的工友们也过不好年,让人家骂我们

兄弟不地道。我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把钱在年前发下去。” 腊月二十九,两

天未合眼、没吃饭的孙东林赶回黄陂家中来不及休息,就让民工互相通知上门领钱。

面对大家,他说:“账目及账单现在都找不到了,这是本‘良心账’,大家也凭着

良心领钱,大家说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 “当时在孙家,一边是老人痛心哭

泣,一边是让大家报账领钱。好多工友都说先办丧事,年后再说,可孙东林不同意,

坚持让大家收下钱。”这次也一起陪同孙东林来处理孙水林后事的农民工邹爱桥告

诉记者说,年前他也领了1万多元工钱。跟着水林老板干了这么多年,还没被欠过

工钱。 这一天,从早到晚前后60多个民工上门领钱,26万元不够,孙东林又

垫了6万多,丧子的老母亲也硬是拿出了1万养老钱,“拿去发工钱,不能让儿子

背上欠钱的名声。”

回想当天晚上8点半工钱全部发完时的感受,神色一直凝重的孙东林轻吐了一口气

说:“真是如释重负。哥哥可以安心了,大家也都可以好好过个年了!”

————————————————————————————弟弟代亡兄还债

续:兄弟20年坚守不欠薪承诺

2010022205:23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记者张泉 舒均 陈世昌

我们家这个年是过不成了,但不能让跟哥干了十几年的工友们也过不好年,让

人家骂我们兄弟不地道!

——孙东林

孙水林在天津、北京均有住处,他完全可以在外地过年,为何要冒险上路,在

大雪来临前,携带巨额现金,千里迢迢寒夜驱车往家赶?哥哥一家五口不幸遭遇车

祸遇难后,弟弟孙东林又为何在亲人尸骨未寒之际,强忍悲痛代兄发放农民工工

钱?

这一切,只因兄弟俩20年里共同信守的一个不变的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

今生不欠来生债。每年大年三十之前,一定要结清所有工钱。

贫寒之家走出打工兄弟

虽然已是黄陂区泡桐街小有名气的建筑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的房子,在

街上并不显眼,甚至有些寒酸。这栋两层的民房是兄弟俩在外打工10多年后,于

1990年前后所盖。在此之前,兄弟俩及年迈的父母等一家多口人,一直挤住在乡下

的两间土坯平房里。

孙水林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遵从父亲的安排,他学了一门木匠手艺,

年仅十几岁就在外干起了木匠活。在弟弟孙东林的印象中,家里因为吃不饱饭,曾

搬过两次家:一次是在他5岁时,一家人从黄陂老家搬到了黄石阳新县,听说在那

里,只要肯干活就能填饱肚子;另一次是在他10多岁时,一家人又迁徙到盘龙城。

直到哥哥靠木匠手艺撑起一家人的生计,他们才最终回黄陂区泡桐街老家,盖了两

间土坯平房,安定下来。“我哥哥和嫂子就是在那两间土房子里结的婚。”孙东林

说。

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孙东林也很早就尝到了打工的艰辛。13岁那年他正上初中,

暑假期间,孙东林央求哥哥带他到三阳路一家建筑工地,想挣点下学期的学费。整

整干了11天,却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钱,这种记忆让他刻骨铭心。

哥哥孙水林话不多,很少提及类似的遭遇。在孙东林初中毕业跟随哥哥打工后,

他才明白,打工要不到工钱是常有的事,只是哥哥不说而已。

二十年坚持不拖欠工钱

1989年前后,已在建筑工地打工多年的孙水林,在朋友的建议下,带着弟弟孙

东林,渐渐地拉起一支建筑队伍,开始在河南、北京等地承包一些装修工程。凭着

自己的口碑,这支队伍由最初的十几名老乡发展到今天,最高峰时达200余人。手

下的农民工不仅有来自家乡湖北的,还有许多来自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的。“后来

我们兄弟俩分开单干时,哥哥总是跟我说,如果农民工跟你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你

还拖欠他们的工钱,明年谁还会跟你干呢?这样,你手上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最后

可能一个都不剩,最后只有你替别人打工的份。所以,这20多年来,我们兄弟俩

无论多么困难,也决不会拖欠农民工一分钱。这是我们兄弟一条不成文的约定。”

孙东林说。

多次拿出积蓄垫付工资

在弟弟的记忆里,哥哥拿出积蓄垫付工钱的事,不下十余次。

1993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年底,孙水林在北京多个工地的工程款都要不到

钱,他四处筹措款项未果,最后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拿出来,先行给农民工垫付了

工钱。

上世纪90年代,孙水林在北京平谷县承包一所学校的工程。他带领40多名工

人加班加点两个月,终于在新学期开学前完工,但6万余元工钱对方却一直不给。

无奈之下,孙水林从家里拿出刚攒的一点积蓄,支付了工钱。后来,孙水林将对方

告上法庭,法院判对方支付65万元。这笔钱至今仍未到位。

2002年前后,孙水林在武汉承包了一项4000平方米的装修工程,连设备带材

料共投入95万元,对方时至今日仍欠58万元。当年的工钱,孙水林是向弟弟借了

7万余元支付的。“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我哥也没欠一分钱工钱。”孙东林说。

工钱结算决不拖到初一

“还是那句话,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外地农民工回家过春节前,

我们就将他们的工钱先全部结清。离我们老家近的农民工,部分没结算的尾款,我

们就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家。腊月二十九,把家乡的农民工兄弟喊到家来结算,决不

拖到正月初一。”孙东林说。

为了安全,以前兄弟俩都是带着银行卡,回到家乡再从银行取现。前年腊月二

十八,孙东林到银行排了几个小时的队,结果轮到他时银行要下班,无法大额取现。

第二天,孙东林一大早就赶到黄陂区街上的银行排队,中午时分终于取到钱。这天,

兄弟俩一直忙到次日凌晨,总算把所有的工钱结清。

今年春节前,兄弟俩吸取去年的教训,决定直接带现金回家结算。

大年三十前举办清欠宴

每年结算工钱的时候,也是家中最热闹的时候。几十名工人挤得满满当当,兄

弟俩买来酒肉,大摆宴席,招待前来拿工钱的老乡们。20年来,每年腊月二十九,

接到电话没接到电话的农民工,都会如约来到兄弟俩家,清欠宴如期举行,最后在

欢闹中散去。

对于这种做法,孙水林幸免于难的二女儿孙云曾有怨言,“太吵闹”。昨天,

女孩眼里闪动着泪花说:“现在我很怀念,今后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场景。”

暴风雪来临前连夜启程

正是兄弟俩20年来坚守的这一承诺,让孙水林赶上了210日(去年腊月二

十七)凌晨南兰高速上的那起重大车祸。

去年12月,北京建筑工地。外地农民工结清一年的工钱后陆续返乡,只有家

乡来的几十人约30万元的尾款没有结。

由于工程款难收,工地放假后,孙水林一直留在北京催款。24日左右,只

收到11万元工程款的孙水林给弟媳打电话:“今年的账不好收,你给我准备一些

钱。”

29日,孙水林从北京回到天津的暂住处,原本打算隔一天再走。吃过晚饭,

孙水林来到相隔不远的弟弟孙东林家。

“我上次给你打电话借的钱,你准备好没有?”一进门,孙水林就问弟媳。“10

万够不够?”“不够,你给我15万吧。”

弟媳正做晚饭,孙水林就到网上查看天气预报,结果发现从天津回汉的沿途即

将出现雨雪天气。

说话间,弟弟孙东林回来了。孙水林说:“我今晚就得走,不然明后天大雪封

路,就走不成了。”“明天一早走不行吗?”孙东林有些担心。“不行,我得赶回

去把工人的工钱结了,账我都算好了。”

见哥哥已经决定,孙东林没再劝阻,让妻子拿出15万元现金。孙水林将这15

万元和自己筹措的11万现金打包,放到后备厢,回家接上家人,在夜色中出发了。

这一次如同往年一样的出发,竟成兄弟俩的永诀。

15小时驱车返乡替兄还愿

第二天一早,孙东林得知哥嫂一家仍未到家,拨打他们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略感不祥的他沿途驾车寻找。

一天一夜的风雪沿途苦寻,孙东林211日上午在兰考县人民医院找到了哥

嫂一家人的遗体。他眼前一黑,顿时倒在地上。醒来后,孙东林号啕大哭。

哭过,抹干泪水,他和随行的亲友在各个停车场查找哥哥的事故车,从撞烂的

小轿车后备箱里取出保藏完好的26万元现金。“取出钱的一刹那,要替哥哥结清

工钱的想法就闪现在我脑海里。”孙东林说,“哥哥今生不欠人一分钱,不能让他

欠下来生债。”

时间紧迫,已经30多个小时没合眼的孙东林动身往家赶。15个小时马不停蹄,

212日上午(腊月二十九),孙东林一路风雪中赶回了黄陂泡桐老家。

近家情怯。孙东林让姐姐帮忙封锁消息,设法暂时瞒着父母。

然而,善意的谎言没能瞒住真相。孙东林一边安慰父母,一边把自己的想法告

诉了姐姐。姐姐开始有些反对:“等年后哥哥的后事处理完再说吧。”

孙东林晓之以理:“我们家这个年是过不成了,但不能让跟哥干了十几年的工

友们也过不好年,让人家骂我们兄弟不地道!在大年三十前,一定要把工钱结清。

这是咱家20年来的规矩。”

腊月二十九这天,跟随兄弟俩打工的农民工数十人,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八点半,

钱账两清。“2009年,我们兄弟俩发放工钱300多万,春节前结清的是部分尾款。

现在我可以站在我家楼上,向所有的人说,我们兄弟俩不欠别人一分钱!”孙东林

泪流满面。

孙水

林、孙

东林

“信义

兄弟”

矗立的

美德丰

2010-08-30 12:33:00 中国青年网

文/刘荣 邬帼俊

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湖北信义兄弟以最平凡的行为,感

动了无数中国人。武汉市市长阮成发批示说:孙氏兄弟事迹感人。这就是典型

的武汉人,信义、守诺、豪气,我为这样的武汉人而自豪。湖北省委书记罗清

泉、省长李鸿忠分别批示说,湖北信义兄弟时代楷模美德丰碑

2010220日,是正月初七。这天,《楚天都市报》新闻热线接到黄陂

籍包工头孙东林的求助电话,称他有5名亲人10天前在河南车祸中遇难,遗体善

后工作遇到很大的困难??敏感的记者从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背后,发现了一个

可歌可泣的故事——

哥哥孙水林秉持20年来一贯坚守的“新年不欠旧年薪”承诺,腊月廿六连夜

驱车千里为农民工送工钱尾款,不幸遭遇重大车祸,车上一家五口全部遇难;弟

弟孙东林强忍悲恸,与家人本着“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人生信条,赶在大年三十

前替哥哥结清60余位农民工33.6万元工钱。

221日,《楚天都市报》率先推出了“信义兄弟”的报道,发生在荆楚大

地上的这个撼人心魄的故事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信义兄弟”及其家人的诚

信、仁义、善良与美好,以一种特殊的原因与方式集中展现在公众的面前??

诚信哥哥孙水林:20年屡遭欠款,却从不拖欠民工工钱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出生在湖北黄陂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孙水林初

中毕业后就辍了学,学做木匠。1989年,他带着弟弟孙东林拉起一支十几位老乡

组成的队伍,开始承接装修工程。没想到,当老板后的第一年,他就没能从上层

发包商那里结到工程款。年关临近,孙水林心急如焚,最终贷款为所有工人结清

了工钱,方才心安。

在层层发包的建筑业,拖欠工人工钱的事件常有发生,可20年来,无论多么

困难,孙水林兄弟却从未拖欠过工人工钱,虽然他们也有经济危机的时候,也常

常被拖欠账款——

一次,孙水林承包了北京平谷体委一所教学楼的工程。他带领40多名工人加

班加点两个月,终于在新学期开学前完工,但6万余元工钱对方却一直不给。无

奈之下,孙水林拿积蓄支付了工人工钱。后来,孙水林将对方告上法庭,法院判

对方支付6.5万元,但这笔钱至今仍未到位。2002年前后,孙水林在武汉承包了

一项4000平方米的装修工程,连设备带材料共投入95万元,对方时至今日仍欠

58万元??

在孙东林记忆中,因为上层发包商工程款没有到位,哥哥拿出积蓄、甚至贷

款垫付工钱的事,不下十余次。“哥哥从来不将自己所受的委屈与损失转嫁给手

下的工人,他常跟我说,工人跟你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你却拖欠他们的工钱,将

何以心安呐?诚信比金钱更重要,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财富才会取之不尽,

用之心安。”

兄弟俩从小就明白“为人不欠隔年债”的乡风古训。母亲宋腊梅总跟儿子们

说:“你们都是做工出身的,工人跟你辛苦一年,工钱一定要结给他们,千万别

落下骂名??莫穷得富不得,富得了不得。我们穷不倒志,富不癫狂。”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孙水林兄弟从小就懂得勤俭持家、诚信为人、忠厚处

事的道理。自己做了老板后,“每年春节前一定要结清工人工资”成为兄弟俩的

信条。渐渐地,孙水林的诚信口碑在行业内传播开来,他的队伍由最初的十几人

发展到最高峰时达300余人,有些人跟着他一干就是20年。

201029日,是腊月廿六,天气预报说,天津至武汉地区即将出现雨雪

天气。为了抢在大雪封路前返回武汉结清部分农民工的尾款,孙水林连夜从天津

驾车回家,却在途中惨遭车祸,车上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闻知噩耗,孙东林悲痛欲绝!在他最心痛、最无助的时候,承包工程的合作

方中国华北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汪柏琼派其侄儿汪敏前来相助,已回家乡

准备过年的几个民工知道孙水林一家遇难的消息后,不顾天寒地冻,连夜乘汽车

转火车一路哭着赶到兰考。他们帮孙东林买方便面、找烫脚水,让身心凉透的他

心生温暖。

江铃新能源汽车官网-五菱宏光suv最新款


更多推荐

中华车多少钱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