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金杯海狮11座报价参数)

五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一、文艺复兴

1、时间:14-16世纪 2、兴起地点:意大利 3、指导思想:人文主义精神

4、实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5、成就:文学→但丁《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艺术: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被视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和《蒙娜丽莎》

6、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

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1)根本原因: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黄金需求增加。(2)奥斯曼帝国

控制着东西方贸易的要道。

2、条件:(1)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2)一定的财力。

3、最先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4、航海家:(1)哥伦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从欧洲穿越大西洋到美洲。(2)达伽马在葡萄牙的支持下从欧洲

到印度。(3)麦哲伦在西班牙的支持下环球航行。

5、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同时,打破了世

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

一步。

三、《权利法案》:时间:1689年;颁布机构:英国议会颁布;内容: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

和控制议会的权利。意义: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并为世界上其他国家限制专制王

权提供了一个范式。P89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专制势力的胜利,

是议会对国王的胜利。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英国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也英国资本

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五、《独立宣言》:时间:1776年7月4日。颁布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起草人:杰斐逊。内容:谴责了

英王对殖民地人民实行的种种暴政,宣告美国独立;宣布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原则宣告人人生而平等,

殖民地人民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殖民地人

民反英斗争的旗帜,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为实现独立的崇高目标而英勇奋斗。

六、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

除了障碍;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

七、法国大革命期间,在大资产阶级掌权时,颁布《人权宣言》。时间:1789年。颁布机构:制宪议会。

内容:宣布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

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著述和信仰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意义:是法国大革命纲领性的历史文件,明确地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

原则,是“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八: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一次欧洲范围

的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并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P104

九、评价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斗争的胜利;坚持共和制,颁

布了第一部成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组成联邦政府,并当选首任总统;

坚持总统任期制,反对终身制,杜绝了总统任职终身的可能性。

十、评价拿破仑:1799年11月,他在大资产阶级和军队的支持下发动雾月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1804

年5月,他改共和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制国家---拿破仑帝国;他为法国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

行政机构,采取了许多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措施,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他制定《拿破仑法典》用法

律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范本;他发动对外战争,打击了各国旧的封

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1815年6月,

拿破仑帝国最终覆灭。

第六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英国工业革命

1、第一个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英国,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2、1782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作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机械

广泛运用到工业各部门及运输业中,为工业革命注入强大活力,并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蒸汽时

代”,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3、1814年斯蒂芬森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从斯托克敦到达

林敦,意义是:开创了人类陆地交通新纪元。

第七单元

二、《共产党宣言》:(1)时间:1848年。(2)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3)核心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意义: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树立了伟大的战斗

旗帜。

三、巴黎公社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国际歌》,表达了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强决心。

第七单元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三角贸易:(1)最早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入侵非洲。(2)贩卖黑奴的活动最

早见于15世纪,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18世纪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子是英国。

(3)三角贸易的路线:欧洲。美洲。非洲。

(4)黑奴贸易的影响:对非洲,使非洲损失1亿多人口,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对美洲,

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非洲文化带到美洲,对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欧洲,

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对当今社会,孳生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二、拉丁美洲国家在反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斗争中杰出的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许多南美洲国家共尊

为“解放者”。

三、1857年爆发了印度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起义。其中章西女王领导的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可歌可泣。

第八单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一、美国南北战争

1、起因:北方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和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的对立。矛盾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

2、林肯在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活动:(1)1860年11月林肯当选总统,他主张限制奴隶制,成为战争爆发

的导火线。(2)1861年4月15日,林肯宣布南方7州叛乱州,下令征召志愿军,为维护联邦的统一而战

(3)内战初期,由于林肯政府在解决土地和解放黑人奴隶等重大问题上举棋不定,致使军事行动屡屡失利。

(4)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

程。(5)1865年1月,国会根据林肯的建议,通过宪法第13条修正案,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奴隶制度。

P144-145林肯因为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爱戴。

3、时间:1862年,文件:《宅地法》初步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阻止了奴隶制向西部的扩展。《解放黑

人奴隶宣言》(内容: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可以参加联邦军。

意义: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P145页

4、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作用: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较好地解决

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之列奠定了基础。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1):领导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2)时间:1861年3月

(3)内容:废除农奴制。规定: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享受拥有财产、从事工商等经济活动,参加选举

等自由权利;地主不得买卖农民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交纳一定的赎金,可得到一块分地和宅园地。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5)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雇佣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以及相对稳定的

社会环境,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农奴制残余在俄国各个领域大量存在。

二、明治维新

1、明治初年的改革:

(1)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大力扶

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军事---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文化---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

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P156页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积极作用:“脱亚入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惟一能保持民族独

立的国家。

(1)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变化以及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形势:

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已被国际社

会所公认。但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说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

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初级阶段的含义: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4、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国家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制定依据: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

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我国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中划

线部分为核心内容,可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该路线制定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该路线制定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

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

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9、四项基本原则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意义:它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10、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什么?(四项基本原则)

我国的强国之路是什么?(改革开放)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什么?(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11、为什么对外开放?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曾因为闭关锁国而落后,继而挨打,而开始

了百年屈辱的历史。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

13、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把“一个中心”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要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

稳定”的大局;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地位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6、我们应如何履行(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责任)?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和责任,就要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17、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党和国家为完成最终统一大业制定的基本方针。“一个中国”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

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

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香港、澳门的回归,证明了“一

国两制”的正确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8、对台湾统一问题的相关认识、方针政策: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

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

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1、现代科技,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也使世界变得更加开放,任何国家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

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2、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就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

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各个方面的开放。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

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国情出

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5、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

所改善。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

6、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

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7、在人类发展史上,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

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8、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

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

9、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实现现代化

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

展的战略地位。

10、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

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11、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

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12、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

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13、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

度大。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损失、浪费严重。

14、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也不能对它随心所欲。

15、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形势,

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16、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要求人类与自

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17、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

用率显著提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更多推荐

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