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3日发(作者:比亚迪全部车型及报价)

龙源期刊网

吉利战略转型带来的启示

作者:杨继刚

来源:《中国工业评论》2017年第12期

回归“一个吉利”的专业化战略,使得吉利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精细化管理等专业化领域加大投入,减少多元化的发展冲动,这才有了现在更加专业进取的新吉利。

中国汽车市场过去二十年的强劲增长,是让中国自主品牌本能冲动下开始尝试品牌多元化战略的外部驱动因素。而快速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力,则是推动自主品牌多元化战略的内在因素。怎么做强,大家似乎没有共识,但怎么做大,标准却相对简单。因此,快速做大,其实是中国自主品牌多元化冲动的主要内在因素。

复盘过去,吉利战略转型带给我们三点启示:

专业化vs多元化:克服花心的诱惑

其实,吉利曾经花心过。吉利拥有吉利熊猫、吉利帝豪、吉利英伦、吉利全球鹰、吉利远景、吉利金刚,甚至还包括当年的吉利美人豹等众多品牌和车型,显得车多、牌多、价格体系相对混乱。

无独有偶。奇瑞早年也经历了多品牌战略时代。后来奇瑞意识到,之前的“多生孩子好打架”,最后变成了“自己和自己打架”,问题多多,最终回归“一个奇瑞”战略。

这两家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专业化,何谈多元化?没有专业化的前提,所谓的多元化,无非是把战线拉长,进而会让自己腹背受敌,内外交困。吉利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先是改变了品牌Logo,回归“一个吉利”的专业化战略,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精细化管理等专业化领域加大投入,减少多元化的发展冲动,这才有了现在更加专业进取的新吉利。

技术派vs市场派: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平衡

从历史发展看,不得不說,自主品牌的崛起与突围,往往首先发生在市场端,而不是技术端!

为什么?穷!技术研发需要多少钱?产品开发需要多少时间?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当年的吉利,只能靠“先上马,再看路”的做事原则闯荡江湖,才有了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席之地。否则,吉利当年可能连汽车市场的门票都拿不到。

但总依赖价格竞争,一定会出问题。因此,在市场端完成原始积累和取得基本的市场份额后,吉利必须转向,从单纯依赖市场,到技术提升、市场反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有未来的出路。

更多推荐

吉利,战略,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