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10万元左右最好的车排行榜)

朱福寿:与东风共成长

本刊记者

|

刘黎迅

从1984年大学毕业便一头扎进东风汽车公司(原第二汽车

制造厂)的朱福寿,近30年来见证了东风从一家商用车企业成

长到销量300多万规模全系车型俱全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历程,而

自己也在这个历程上百炼成钢,蜕变为一代车坛领袖。

朱福寿毕业的安徽工学

院,后来已并入合肥工业大

学,被戏称为“肥大”。我们

今天所熟知的很多车界领袖,

同是从“肥大”出来的校友,

像尹同跃、李峰、董长征等。

而在东风内部,肥大校友也是

大有人在,在一个集团工作,

自然同声相和。东风内部还有

一批员工皆是清华校友,也是

同气相求。

1984

年朱福寿毕业到东

风汽车公司当年,二汽襄樊基

地开工建设。

1985

年,东风汽

车已拥有

10

万辆中卡的生产能

力;

1986

年-

1992

年除了中卡

生产能力扩大到

17

万辆,又建

成年产

1.5

万辆重型卡车生产

能力;

1993

年以后轿车和轻型

车开始批量生产。随之东风汽

车公司进入乘商并举的发展时

代。

朱福寿的成长之路从二汽

车轮厂机电科副科长、副总工

程师兼机电科科长开始。由于

工作认真、业绩优秀,从机电

科副科长青云直上,到东风公

司车轮分公司副经理、东风汽

车车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

事长、总经理。

2001

7

月朱福

寿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常委,先后兼任东

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东风汽车有

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总裁。

2000

3

月风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一个月以后第一辆风神轿车下线。裕隆

加盟风神,风神首批专营店建成并实现

销售。全年东风汽车公司实现营利

5000

元。

2000

年之后,全国乘用车项目纷纷崛

起,朱福寿却在东风汽车公司旗下轻型商

用车业务上默默耕耘。他表示,商用车是

东风的立足之本,更是重要一极。在他的

带领下,东风股份轻卡和郑州日产在轻型

车事业上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东风轻卡从

第一代技术领先、填补空白,到第二代市

场导向、拓宽品种,再到第三代品质收

益、全面提升,在行业率先地完成了三级

跨越。

2010

8

月,国资委宣布东风汽车总

经理一职将从全球公开招聘。这是国资

委任命徐平为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兼党委

书记之后在人事方面的又一吸引眼球的大

动作。坊间盛传严谨低调的朱福寿得到了

老校友、前领导苗圩的赏识,将会是总经

理一职的热门人选。第二年的公开笔试

之后,朱福寿以真刀真枪的实力闯入前三

名,经过面试再次筛选,顺利胜出赢得炙

手可热的总经理职位。

商用车事业出身的新晋总经理压力

很大,上任后,朱福寿首先去生产风神汽

24

时代汽车 AUTO TIME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评论或见解,请发邮件至:yijian@

或者登陆网站

车的东风乘用车公司去调研,以示对自主

品牌乘用车的重视。朱福寿承认,自主品

牌乘用车事业亟待改进。“做大东风风神

是发展自主品牌的第一要务,”他说。

朱福寿为东风自主品牌做的最重要

决策便是“大协同”战略。长期以来,由

于发展不均衡,东风汽车公司各分、子公

司形成各自为战的传统。综合来看,无

法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规模效益。显

而易见,各分子公司联合采购、平台化生

产、销售网络布局等可使经济效益最大

化,实现多方共赢。

东风大自主乘用车协同工作自

2011

8

月启动以来,公司各相关事业单元都

积极响应,有序推进。事实证明,在自启

动大协同战略以后的短短一年时间里,企

业充分体现出协同的优势——

2012

1

8

月份,东风乘用车公司、东风柳汽、郑州

日产三家单位自主乘用车销量增速均超过

40%

风神现有

S30

H30

H30CROSS

型均源于雪铁龙平台;

A60

则源自中高级

平台轩逸。此外,有消息称,东风目前也

正在和标致雪铁龙集团进行谈判,欲将标

508

的平台转让给风神以帮助风神打造

更高级别的旗舰车型。在朱福寿看来,这

样的平台输入计划可以提高效率,加快风

神品牌的发展。

目前,现在东风股份整车开发能

力,覆盖了载货车、旅行车、工程车、特

种车、皮卡、微卡、

SUV

MPV

8

大产

品平台,

2000

多种车型,

95

%以上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从高端到低端的轻型商用

车,自主品牌齐整,轻卡尤其是行业跤跤

者,成为中国轻型商用车行业自主品牌突

出代表。

自主创新还促使东风股份的海外销

量跨越发展,

2008

年出口突破

13000

台,

并与亚、欧、非、南美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立业务关系,在巴基斯坦、马来西亚、

伊朗及乌克兰等国家建立了

KD

组装工

厂。

2012

9

月的成都全球汽车论坛上朱

福寿进一步表示,要积极尝试进入欧美发

达市场,进入欧美市场是品牌强大的必经

路径。

汽车经济网

2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推荐

东风,福寿,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