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新bmwx1)

课时训练(十一)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齐齐哈尔]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 (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2.[2019·广东]“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下列事件通过 “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A.九一八事变

( )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3.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李洋观看有关西安事变的影片后,给同学们讲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④党中央派朱德等到西安调停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6.“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

A.增强国力 B.地方自治

C.拥蒋反共 D.逼蒋抗日

7.[2019·重庆A卷]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以下表格材料是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据此判断此宣言是在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爆发后发表的 ( )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有守土抗战之责。”

出路。”

——1937年7月17日,

——1937年7月8日,

蒋介石在庐山

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

发表谈话

号召抗战的宣言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9.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 ( )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10.我国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如下图),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日本投降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1.[2019·青岛]《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是 (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12.[2019·南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材料评述的是 (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3.“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 (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14.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事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5.“八路军首战告捷,表现出中国人民确有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使全国人民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对哪一抗战史实的评价 ( )

( )

A.淞沪抗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6.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其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放手发动群众

B.壮大人民力量

C.打败日本侵略者

D.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17.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 ( )

①五四运动 ②北伐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D.中国人民在没有外来援助的情况下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19.1942年,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 ( )

A.中国是世界强国

B.美国重视中国抗战的作用

C.中国会打败日本

D.美国将派兵参加中国抗战

20.[2019·青岛]“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漫长的8年时间里,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际援助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填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

(2)简图中的C、E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材料二 1937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为日寇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的《自卫抗战声明书》发表,声明“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中国的战争,苏联直接免除了来自日本的压力……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2.5亿美元……低息贷款……在昆明参战的一批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在1942年7月4日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

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从此时起,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 抗战胜利后,中国不仅收复了自甲午战争失败后割让给日本的台湾、澎湖列岛等所有的国土,而且在新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中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4)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

材料四 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 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5)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解题时要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日本”“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他记载的事件是九一八事变。故选B项。

2.C [解析]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

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故选C项。

3.C 4.A 5.B 6.D

7.B [解析]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故选B项。

8.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抗日通电,呼吁全民族抗战;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故两党的宣言(谈话)与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有关。故选C项。

9.A [解析]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体现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故选A项。

10.D [解析]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超过30万。为了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我国把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故选D项。

11.D [解析]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自抗战开始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故选D项。

12.D [解析]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驻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后,美国对日本宣战,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而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1941年12月,日军集结重兵10余万人,第三次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13.B 14.A 15.B 16.D 17.B

18.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抗日战争我国取得胜利有内外两个原因,外部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故选D项。

19.B

20.C [解析] 材料中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即全民族抗战。故选C项。

21.(1)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C:台儿庄战役;D:南京大屠杀;E:百团大战。

(2)C: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E: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抗战);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相互配合。

(4)表现:中国收复领土;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5)意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其他回答如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

更多推荐

中国,日本,胜利,材料,美国,人民,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