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长安睿行m70最新款)

· 90 ·

天 然 气 工 业

Natural Gas Industry

41卷第3

2021

3

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现状与建议

——

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崔永平 陈京元 季丽丹 郭建林

12333

1.2.3.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为了掌握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现状推进油气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

石油为样本开展了相关调查评估工作梳理了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业务整体发展形势分析了其下属12家油田公司的天然气三率

采收率回收率共伴生资源利用率指标数据进而得出评估结果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三率

指标总体较好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采收率平均为59.02%五类气藏平均天然气采收率均超过最低标准 2016

2019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回收率平均为98.16%各油田天然气回收率全部达标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共伴生资源利用率具

有差异性其中凝析油利用率平均为99.92%全部达标硫化氢利用率平均为96.21%20182019年中国石油的硫化氢利用率达

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二氧化碳利用率平均为66.97%氦气利用率介于30%50%三率指标体系的建议如下①调

整特低渗透气藏为致密气藏同时增加页岩气煤层气两种类型②将不活跃水驱气藏采收率最低标准降低10%设置为60%

低渗透气藏采收率最低标准提高10%设置为40%将特低渗透气藏致密气藏采收率最低标准提高10%设置为24%③将天

然气回收率定义为商品量与自用气量之和占天然气工业产气量的百分比更符合现场实际④由于共伴生资源含量与利用价值不同

不宜一刀切追求所有共伴生资源的高利用率建议取消共伴生资源利用率考核标准⑤油田公司应该建立常态化标准化的天

然气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并将三率指标评估纳入天然气开发年度常规工作

关键词矿产资源天然气采收率回收率共伴生资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DOI: 10.3787/.1000-0976.2021.03.010

Status of and suggestions on the 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natural gas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level: A case study of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UI Yongping, CHEN Jingyuan, JI Lidan, GUO Jianlin, GENG Meng

12333

(1. PetroChina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Company, Beijing 100007, China; 2.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eld Company, Chengdu,

Sichuan 610051, China; 3.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83, China)

Natural Gas Industry, vol.41, No.3, p.90-96, 3/25/2021. (ISSN 1000-0976; In Chinese)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level of natural gas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saving and efficient uti-

lization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this paper takes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as the sample to carry out the related

survey and evaluation activities and analyz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situations of its natural gas business. In addition, the natural gas

\"three-ratio\" (recovery factor, recovery ratio and utilization ratio of syngenetic and associated resources) indexes of its 12 subordinate

oilfield companies were analyzed. On this basi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and the relate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An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sults were obtained. First, CNPC\'s natural gas \"three-ratio\" indexes are overall better. Second, CNPC\'s natural gas

recovery factor during 2016-2019 averages 59.02 % and the average natural gas recovery factor of five types of gas reservoirs exceeds

the minimum standard. Third, CNPC\'s natural gas recovery ratio during 2016-2019 averages 98.16 % and the natural gas recovery ratio of

each oilfield reaches the standard. Fourth, CNPC\'S utilization ratio of syngenetic and associated resources during 2016-2019 is different.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condensate oil averages 99.92% (up to the standard),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hydrogen sulfide averages 96.21%,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carbon dioxide averages 66.97% and that of helium gas ranges from 30% to 50%. CNPC\'S utilization ratio of hydrogen

sulfide during 2018-2019 reaches the standard.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three-ratio\" index system were proposed. First, adjust

the extra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s into the category of tight gas reservoir and introduce two new types, i.e., shale gas and coalbed

methane. Second, decrease the minimum recovery factor standard of gas reservoirs with inactive water drive by 10% to 60%, increase the

minimum recovery factor standard of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s by 10% to 40%, and increase the minimum recovery factor standard

of extra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s (tight gas reservoirs) by 10% to 24%. Third, the recovery ratio of natural gas is defined as the

percentage of the sum of commodity volume and self consumption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natural gas, which is more accordant

to the field actuality. Fourth, syngenetic and associated resources are different in the cont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 so it is not suitable to

adopt the \"one-size-fits-all\" measure to pursue the high utilization ratio of all syngenetic and associated resources, and it is suggested to

cancel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syngenetic and associated resources. Fifth, oilfield companies shall establish the

normal-state standard survey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natural ga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level and include the \"three-ratio\" index

evaluation in the annual routine work of natural gas development.

Keywords: Mineral resources; Natural gas; Recovery factor; Recovery ratio; Utilization ratio of syngenetic and associated resources; Ex-

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NPC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杂天然气藏开发关键技术”(编号2016ZX05015

作者简介崔永平,1966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天然气开发评价项目研究和气田开发管理工作。地址100007)北京市东

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ORCID: 0000-0003-2958-0259E-mail:********************.cn

通信作者季丽丹,女,1981年生,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天然气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

院路20910信箱。ORCID: 0000-0002-1712-0557E-mail:**********************.cn

3崔永平等: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现状与建议——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 91 ·

0 引言

油气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贯穿于中国石油天然气

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

利用全过程,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理念,在天然气开采、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重点环

[1]

节,构建科学合理的调查评估内容、方式和指标要求。

通过对标评估,查找差距,以问题导向找短板,明确

改进措施,以目标引领深化天然气开发管理和技术创

新,不断推进天然气开发业务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20161228日,原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

联合印发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工

作方案》2017810日,原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2]

印发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试点工作办

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要求,原

[3]

国土资源部选择石油、天然气及9个非油气矿种(煤、

铁、铜、铝土矿、稀土、金、萤石、石墨、水泥用灰岩)

在全国7个省份和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3个单位部署了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试点工作202063日,

[4]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印发了《关于协助开

展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气开发利用“三率指标

调查的函》,其中委托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承担二氧

[5]

化碳气“三率”指标研究工作,委托自然资源部油气

中心联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及陕西延长

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石油、天然气“三率”

收率、回收率、共伴生资源利用率)指标试行情况的

评估工作。为此中国石油立即组织其下属12家油田

,

公司开展了273个天然气田(藏)的资源开发利用水

平调查评估工作,明确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

的内容、程序及实地核查方法,初步建立了评估指标

体系,进而开展开发利用水平的达标评估。在调查评

估过程中,发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由此提出

了思考与建议,以期为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

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提供支撑。

1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开发形势

中国石油下属12家油田公司具有天然气开采业

,截至2019年底,中国石油累计发现气田(藏)

[6]

273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为1134×10

.

123

m

其中,气层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988×10,煤层872380×10“三大”公司天然气探明地质

. .

12383

m m

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040×10,页岩气累计探明

.

123

m

地质储量106×10。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于鄂尔

.

123

m

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松

辽盆地、准噶尔盆地等。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

[7-8]

石油的天然气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天然气储量持

续高速增长,近10年每年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

均超过5000×10,其中2019年新增天然气探明

83

m

地质储量达到历史高峰,为124×10,其中,气

.

123

m

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499898×10,页岩气新

.

83

m

增探明地质储量740971×10。同时,中国石油

.

83

m

的天然气产量也快速增长,2017年天然气产量超过

1000×10

8383

m m

1033×102020年达到1306×

10

83

m

(图1,天然气产量油当量首次超越原油,并

且未来增长潜力仍然稳定。天然气加快发展,对“稳

油争气”“气代煤”、改善大气环境及优化能源结构,

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同时,在目前低油价背景

下,天然气资源作为中国石油提质增效的核心资产,

其业务成为最具成长性、战略性、价值性的主营业务,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也提供了重要支撑

[9-10]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年产量统计图

1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开发形成了“316格局”,即

“三大”是指长庆油“三大一中六小”的格局,其中,

田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公司(以

下简称塔里木油田)和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

西南油气田)3个油田公司,其工作区域分别位于鄂

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一中”是指

青海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油田),其工作区域位

于柴达木盆地,“六小”是指大庆油田公司(以下简

称大庆油田)、新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油田)

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煤层气公司)、华北

油田公司(以下简称华北油田)、浙江油田公司(以

下简称浙江油田)、吉林油田公司(以下简称吉林

油田)。截至2019年底,长庆油田天然气探明

[11-12]

地质储量为384×10,塔里木油田天然气探明

.

123

m

地质储量为190×10,西南油气田天然气探明

.

123

m

地质储量为348×10(包含页岩气探明地质储

.

123

m

· 92 ·

天 然 气 工 业

2021年第41

储量占中国石油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的8131

.%

2020年,44850×10

.

83

m

塔里木油田年产天然气31100×10、西南油气

.

83

m

田年产天然气31820×10“三大”公司天然气

.

83

m

年产量占比达8252(图2青海油田年产天然

.%

6400×1010

.

83

m

超过50×10“六小”公司天然气年产量均超过

83

m

10×10

83

m

。中国石油年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中,

大部分属于“三大”公司,2000年以来,“三大”公

司对中国石油年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的贡献率平

均为81(图3。在天然气年产量构成中,大部分也

%

来自“三大”公司,并且占比逐年提高,由2005

69增至2020年的82(图4

%%

中国石油下属油田公司年天然气产量统计图

22020

中国石油年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统计图

3

中国石油年天然气年产量统计图 中国石油类天然气藏平均采收率统计图

42000202065

2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三率”指标评

估现状

21

. 天然气采收率

天然气采收率是可采储量占投入开发地质储量

的百分比。可采储量为在现有工程技术条件下,

[13]

能够从气藏中采出的天然气累计产量。天然气采收

率是气田开发水平评估的重要参数,反映的是在现

有开发技术条件下,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水平。

国内外气田开发实践表明,天然气采收率与气

藏类型、开发技术等关系密切。气藏类型不同,其采

收率也存在差异。气驱气藏的采收率高于水驱气藏,

中高渗透气藏的采收率高于低渗透气藏。对于水驱气

藏而言,水体越活跃,气井见水时间越早,最终采

收率也越低。统计中国石油下属12家油田公司273

个气田(藏)数据,20162019年天然气采收率主

要介于4565,平均为5902(图5

%%.%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采收率统计图

5

根据驱动方式和储层物性条件,将气藏划分为

活跃水驱气藏、次活跃水驱气藏、不活跃水驱气藏、

低渗透气藏、特低渗透气藏5种类型如图6所示,

[13]

中国石油这5类气藏平均天然气采收率均超过最低

标准,尤其低渗透气藏、特低渗透气藏,对应天然

气采收率分别高出现行最低标准28103789

.%.%

3崔永平等: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现状与建议——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 93 ·

2223

. 天然气回收率. 共伴生资源利用率

天然气回收率定义为经过集输、净化等工艺处

理后的天然气量占天然气工业产量的百分比。而

[13]

231

.. 凝析油

凝析油利用率为从天然气中回收的凝析油量占

采出天然气中所含凝析油总量的百分比。由于天

[13]

然气采取密闭管输系统输送,凝析油基本全部被利

用。20162019年,中国石油凝析油利用率普遍较高,

介于97100,平均为9992(图8,凝析

%%.%-a

油利用率最低标准为95,中国石油凝析油利用

%

[13]

率全部达标,达标率为100

%

232

.. 硫化氢

硫化氢利用率为从天然气中回收的硫化氢量占

采出天然气中所含硫化氢总量的百分比。中国石

[13]

油高度重视含硫气田(藏)的开发,在塔里木油田

的塔中、和田河气田、长庆油田的靖边气田、西南

油气田的罗家寨气田等含硫气田(藏)的天然气处

理厂安装了硫黄回收装置,实现对硫黄的回收

[14-15]

该指标能够反映天然气共伴生资源硫化氢的开发利

用水平。

20162019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

塔里木油田部分气田(藏)含硫化氢,硫化氢利用

率介于92100,平均为962120162019

%%.%

年中国石油硫化氢利用率分别为93149421

.%.%

95639621(图8。基于硫化氢利用率最低

.%.%-b

标准为9520182019年中国石油硫化氢利用

%

[13]

率达标。

233

..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利用率是从天然气中回收的二氧化碳

量占采出天然气中所含二氧化碳总量的百分比

[13]

中国石油大部分气田(藏)天然气二氧化碳含量均

实际上,天然气工业产量是经过集输、净化等工艺

处理后,进入集输管网和就地利用的全部气量,主

要包括外销气量(天然气商品量)、生产自用气量和

损耗气量。因此,建议天然气回收率应该基于天然

气商品量+生产自用气量或损耗气量进行计算,即

天然气回收率为天然气商品量与生产自用气量之和

占天然气工业产量之比,或者损耗气量占天然气工

业产量的百分比与1的差值,天然气回收率计算方

法的选择根据各个生产单位的统计数据来确定。

统计中国石油下属12家油田公司273个气田

(藏)20162019年数据,天然气回收率主要介于

96100,平均为9816(图7。根据天然气

%%.%

回收率最低标准为96,各油田公司20162019

%

[13]

年天然气回收率均达标,达标率为100

%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回收率统计图

7

中国石油共伴生资源利用率统计图

8

· 94 ·

天 然 气 工 业

2021年第41

较低,在不回收的情况下,天然气气质也能够达到着气田(藏)持续开发,动静态资料逐渐丰富,对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吉林油田长岭Ⅰ号气田营城

组气藏、塔里木油田阿克气田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

多。阿克气田目前正处于建产阶段,建成后通过有

效脱除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天然气气质达到大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是脱除的二氧化碳目前还无

法实现有效利用,只能选井就地回注。长岭Ⅰ号气

田营城组气藏回收的二氧化碳用于相邻油田的二氧

化碳驱采油,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效果较好。总体看来,

影响二氧化碳利用率的因素较多,评价二氧化碳利

用率的指标需综合考虑。

20162019年,吉林油田的二氧化碳平均利用率

8220,中国石油的二氧化碳利用率平均为6697

.%.%

8,根据二氧化碳利用率最低标准(95(图

-c%

[13]

中国石油二氧化碳利用率尚未达标。目前,仅吉林油

田长岭Ⅰ号气田营城组气藏的二氧化碳利用率较高,

将采出的二氧化碳收集后,应用于相邻油田的二氧

化碳驱采油,由于该油田对二氧化碳的需求有波动,

而长岭Ⅰ号气田营城组气藏采出的富余二氧化碳气

量没有其他经济有效的回收途径,故该气藏二氧化碳

利用率有波动。总体看来,二氧化碳利用率还需要

结合地理位置、经济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234

.. 氦气

氦气利用率是从天然气中回收的氦气量占采出

天然气中所含氦气总量的百分比。氦气资源具有

[13]

较高的回收价值,是重要的航天工业物质,但中国石

油绝大部分气田(藏)天然气氦气含量较低,在不回

收的情况下,天然气气质也能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西南油气田威远震旦系气藏和塔里木油田和田河

气田,天然气中氦气含量较高。其中,西南油气

[16-17]

田对威远震旦系气藏采出天然气中氦气进行了回收

利用,20162019年氦气利用率介于3050(图

%%

8,未达到最低标准(95

-d%

[13]

。塔里木油田和田

河气田氦气已完成回收方案设计,预计于“十四五”

期间实施。

3 天然气“三率”指标变化趋势

总体看来,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三率”指标基

本稳定在某数值附近。主要原因是在进行气田(藏)

开发方案设计时,就会考虑到天然气采收率、天然

气回收率、共伴生资源利用率等指标,共伴生资源

若能利用则尽可能利用。气田(藏)一旦投产,天然

气回收率、共伴生资源利用率基本无大的变化。随70)偏高,建议将不活跃水驱气藏采收率最低标

气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采收率会有所变化,但变

化在短期内也不会显现。

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采收率基本稳

定在60左右(图5,各油田天然气回收率也较稳

%

定(图720162019年,除凝析油利用率基本不

变(99839992(图8硫化氢、二氧化碳、

.%.%-a

氦气等共伴生资源利用率变化较明显,整体呈上升趋

势(图8,展示出中国石油对天然气共伴生

-bd

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吉林油田采出天然

气的二氧化碳利用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指标趋好(图

8西南油气田采出天然气的氦气利用率略有波动

-c

8,该油田重视对氦气资源的回收利用,预计(图

-d

氦气利用率将有较大提升。

2016年天然气“三率”指标实施以来,中国

石油为了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天然气回收率、共伴生

资源利用率,一些新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如在天

然气地质与气藏工程方面,气藏储渗单元精细表征技

术、大型低渗透致密气藏储量分级动用技术、产

[18]

量干扰约束下的开发井网优化技术、气田群整体

[19]

开发指标优化技术、深层储层静动态描述技术、采气

速度与采气结构优化技术、异常井治理与主动控排水

技术、气藏评价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在地面工艺方面,

开展橇装化、模块化,骨架先行等工作来提高“三率”

指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

西南油气田等实现了井站无人值守,通过在线计

[20]

量、自动录入,生产数据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给科研

管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

4 关于天然气“三率”指标的最低标

准设置的建议

针对天然气“三率”指标的最低标准设置,有

以下4点建议。

41

. 天然气藏类型

建议调整特低渗透气藏为致密气藏,同时增加

页岩气、煤层气两种类型。因此,气藏类型划分为

活跃水驱气藏、次活跃水驱气藏、不活跃水驱气藏、

低渗透气藏、致密气藏、页岩气藏、煤层气藏7种类型。

42

. 天然气采收率

由于构造、岩性特征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

不活跃水驱气藏采收率差异也较大,目前最低标准

%

3崔永平等: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现状与建议——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 95 ·

准降低10,设置为60而对于低渗透、特低渗6697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对威远震旦系气藏

%%.%

透气藏而言,随着近年来储层改造和低成本开发技术

的进步,这两类气藏的开发效果不断提升,目前其

采收率最低标准(3014)偏低,建议将低渗透

%%

气藏采收率最低标准提高10,设置为40,将特

%%

低渗透气藏(致密气藏)采收率最低标准提高10

%

设置为24(表1,其中表示水侵替换系数,

%

IE

R

示采收率)

不同类型气藏天然气采收率最低标准统计表

1

序号气藏类型

I

E

R

目前建议

1活跃水驱气藏0404040

I

.%%

2次活跃水驱气藏0150406060

..%%

I

3不活跃水驱气藏00157060

I

.%%

4低渗透气藏00103040

I

.%%

5特低渗透气藏1424

%%

43

. 天然气回收率

由于天然气的利用包含销售和自用两部分,将

天然气回收率定义为商品量与自用气量之和占天然

气工业产气量的百分比,更符合现场实际。

44

. 共伴生资源利用率

考虑到资源含量高低与利用价值不同,应该基

于气田位置,成本投入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不

宜“一刀切”追求所有共伴生资源的高利用率,建

议取消共伴生资源利用率考核标准。同时,根据不

同时期的资源价值,增加新的共伴生资源利用率考

核标准。

5 结论

1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采收率平均

5902,五类气藏平均天然气采收率均超过最低

.%

标准天然气回收率平均为9816,各油田天然气

.%

回收率全部达标中国石油共伴生资源利用率具有

差异性,综合考虑资源利用价值、气田位置、经济

效益等因素,二氧化碳、氦气等共伴生资源未进行

全部利用凝析油利用率平均为9992,全部达标

.%

中国石油仅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塔里木油田的

部分气田(藏)天然气含硫化氢,硫化氢利用率平

均为962120182019年中国石油硫化氢利用率

.%

达标20162019年中国石油二氧化碳利用率平均

采出天然气中氦气进行了回收利用,20162019

氦气利用率介于3050。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三

%%

率”指标总体较好。

2)天然气“三率”指标是评价是国家矿产资源

利用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

促进气田开发技术创新、提升开发水平的有效途径。

油田公司应该建立常态化、标准化的天然气开发利

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并将“三率”指标评估纳入

天然气开发年度常规工作。

参 考 文 献

[ 1 ] . [J]. , 2016, 36(6):

天工中石油发布首份环境公报天然气工业

109.

TIAN Gong. PetroChina issues first environmental bulletin[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16, 36(6): 109.

[ 2 ] , , , .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工作方案》印发

[EB/OL]. (

2017-01-05)[2021-01-29]. /xinw-

en/2017-01/05/content_.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Min-

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t al. Work plan

for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level issued[EB/OL]. (2017-01-

05)[2021-01-29]. /xinwen/2017-01/05/con-

tent_.

[ 3 ] .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试点工

2017-08-28)[2021-01-29]. .

[EB/OL]. (

/tzgg/tzgg/201708/t20170828_.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easures for the pilot work of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level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EB/

OL]. (2017-08-28)[2021-01-29]. /tzgg/

tzgg/201708/t20170828_.

[ 4 ] , , , .

陈茂松李蕾王琦基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

估现状的思考与建议中国矿业

[J]. , 2020, 29(8): 31-34.

CHEN Maosong, LI Lei, WANG Qi, et al. Idea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status of mine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level survey and evaluation[J]. China Mining Magazine, 2020,

29(8): 31-34.

[ 5 ].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关于协助开展石油、天然气、

二氧化碳气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调查的函北京自然

[Z]. :

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

, 2020.

Depart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supervision,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Correspondence on assisting

investigating \"three rates\" of petroleum, natural gas, and CO

2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Z]. Beijing: Depart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supervision, Ministry of Natural Re-

sources, 2020.

· 96 ·

天 然 气 工 业

2021年第41

[ 6 ] , , , . [14] , , , .

崔永平郭建林季丽丹中石油天然气合理开发利用“三杨艳王艳玲刘建文钼蓝法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

率”指标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分析天然气与石油

[R]. : [J]. , 2014, 32(6): 35-37.

有限公司

, 2020.

CUI Yongping, GUO Jianlin, JI Lidan, et al. Report on \"three tors affecting determina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in natural gas by

rates\" execution and evaluation of natural gas resources exploita-using molybdenum blue method[J]. Natural Gas and Oil, 2014,

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etroChina[R]. Beijing: PetroChina, 2020.32(6): 35-37.

[ 7 ] , , , . [15] , , , .

魏国齐李君佘源琦中国大型气田的分布规律及下一李志生李谨王东良四川盆地含硫化氢气田天然气地

步勘探方向天然气工业球化学特征石油学报增刊1): 84-91.

[J]. , 2018, 38(4): 12-25. [J]. , 2013, 34(

WEI Guoqi, LI Jun, SHE Yuanqi, et al. Distribution laws of large LI Zhisheng, LI Jin, WANG Dongliang, et al. Geochemical char-

gas fields and further exploration orientation and targets in Chi-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 in HS-bearing gas fields in Sichuan

na[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18, 38(4): 12-25.Basin[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3, 34(S1): 84-91.

[ 8 ] , , , . [16] , , , .

李海平贾爱林何东博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开发技术进张雪刘建朝李荣西中国富氦天然气资源研究现状与

展及展望天然气工业进展地质通报

[J]. , 2010, 30(1): 5-7. [J]. , 2018, 37(2): 476-486.

LI Haiping, JIA Ailin, HE Dongbo, et al. Technical progress and ZHANG Xue, LIU Jianchao, LI Rongxi, et al. President situation

outlook of natural gas development for the PetroChina[J]. Natural and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helium gas resources in China[J].

Gas Industry, 2010, 30(1): 5-7.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8, 37(2): 476-486.

[ 9 ] . [17] , , , .

天工中石油未来五年以上游业务为重心并加速发展天然气张健杨威易海永四川盆地前震旦系勘探高含氦天然

[J]. , 2016, 36(5): 14.

天然气工业

TIAN Gong. In the next five years, PetroChina will focus on ZHANG Jian, YANG Wei, YI Haiyong, et al. Feasibility of

the tourism business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high-helium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n the Presinian strata of the

gas[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16, 36(5): 14.Sichuan Basin[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15, 35(1): 45-52.

[10] , . [J]. , [18] , , , .

刘毅军马莉低油价对天然气产业链的影响天然气工业程立华郭智孟德伟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致密气藏

2016, 36(6): 98-109.

LIU Yijun, MA Li. Impacts of low oil price on China and the CHENG Lihua, GUO Zhi, MENG Dewei, et al. Reserves grading

world natural gas industry chain[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16,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low-perme-

36(6): 98-109.ability tight gas reservoirs in the Ordos Basin[J]. Natural Gas

[11] . [J]. , Industry, 2020, 40(3): 65-73.

马新华四川盆地天然气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天然气工业

2017, 37(2): 1-10. 高树生刘华勋叶礼友致密砂岩气藏井网密度优化与

MA Xinhua. A golden era for natural gas development in the Si-

chuan Basin[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17, 37(2): 1-10.GAO Shusheng, LIU Huaxun, YE Liyou, et al. A new method for

[12] , , , . well pattern density optimization and recovery factor evaluation

杨华刘新社黄道军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展与

“十三五”发展方向天然气工业

[J]. , 2016, 36(5): 1-14.

YANG Hua, LIU Xinshe, HUANG Daojun, et al. Natural gas 39(8): 58-65.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etroChina Changqing and [20]

its prospect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16, 36(5): 1-14.HU Defen, QIN Wei, RAN Fenghua, et al. Natural gas production

[13] . data integration and intelligent analysis system[J]. Natural Gas

国土资源部天然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

求(试行)的公告.北京国土资源部

[Z], 2015

: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Notice on the minimum index

of \"three rates\" of reasonable natural gas exploitation and utili-

zation (trial implementation)[Z]. Beijing: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2015

YANG Yan, WANG Yanling, LIU Jianwen, et al. Analysis on fac-

2

气藏的可行性天然气工业

[J]. , 2015, 35(1): 45-52.

储量分类及开发对策天然气工业

[J]. , 2020, 40(3): 65-73.

[19] , , , .

采收率评价新方法天然气工业

[J]. , 2019, 39(8): 58-65.

of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19,

胡德芬秦伟冉丰华天然气生产数据集成整合与智能

, , , .

分析系统天然气工业

[J]. , 2020, 40(11): 96-101

Industry, 2020, 40(11): 96-101.

(修改回稿日期 2021-01-28 编辑 孔 玲


更多推荐

中国石油今晚12点要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