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特斯拉modely多少钱)
从科技传播角度解读央视的北京奥运会报道
摘要 央视北京奥运会科技传播特征主要在于重大事件主要参与者及专家成
为报道主角、多种学科知识交汇明显、科普传播意图明确、重点解读关键科技名
词、要求现场报道记者及演播间主持人具有足够的相关科技知识储备、报道方式
多样化、揭密报道后置。
关键词 科技传播;北京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报道特征
近年来,我国国家级媒体对于北京奥运会、神七发射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报道
中的科技传播特色凸现,普及了科普知识,及时满足了观众知情权,正确引导了舆
论走向。央视在报道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采用科技传播方式,同时充分利用自身
作为国家级媒体这一重要平台,把体育盛事报道与普及奥运科技知识、满足观众
求知欲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明显的传播效果。
1 科技传播方式的选择成为央视北京奥运会报道新亮点
科技传播是以科学技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活动,科技传播是人类传播活
动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主要包含科技传播主体、科技传播媒介、科技传播内容、
科技传播受传者、科技传播效果等五个基本要素及学术交流、科学教育与科学普
及等3个层次。科技传播流程中科技传播的每个环节或要素,从微观层面方面看,
影响到具体科技传播活动的成效,而从宏观层面看,甚至可能成为整个科技传播事
业进程的制约性因素。
截止到撰写本文的时间,笔者在google上搜索词条“科技奥运”,可获得约 10
200 000 条结果。根据人民网的界定,“科技奥运”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
各种必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应用系统,开发各种与奥运会相关的信息资源,营
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为各相关组织和个人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1]。据第29届奥
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网站显示,北京奥运会适时提出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绿色奥
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而其中将“科技奥运”的内涵概括为“紧密结合国内外科
技最新进展,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举办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高北京
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在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北京奥
运会成为展示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窗口[2]。”由此可见,科技传播与奥运报道
的关系密不可分,央视在把握北京奥运会报道这一选题时,自觉地把科技传播方式
的切入作为报道的新亮点,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科技创新与百姓生活及社会发
展日益紧密的大众传播时代,央视关于北京奥运会的科技传播内容及所采取方法
的探索对于今后更为广范畴的科技传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由此拓展央视传
播范畴,拓宽传播视野,深化传播内容,提升央视传播品质。本文选择央视关于北京
奥运会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科技传播角度展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与研
究,仅对其传播内容与传播特征等环节与因素进行深入解读。
2 央视北京奥运会的科技传播内容分析
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消息播出后,媒体关于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科技传播
内容层出不穷,主要体现在奥运场馆建设、奥运吉祥物及奥运金牌的设置等方面,
同时,如上文所述,“科技奥运”又是北京奥运会的重要主题,涉及更多相关方面的
内容。截止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前夕,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新闻更成为媒
体及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央视奥运科技报道尤为突出。笔者通过对央视部分新
闻栏目的统计分析后发现,央视北京奥运会科技传播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
内容:
1)从报道数量来看,央视北京奥运会科技新闻在奥运会开幕与闭幕的这两个
重要的时间段,新闻条数相对比较多,比较集中。如央视十套《走近科学》栏目北
京奥运会开幕前期的一组报道,表1所示。
2)从科技传播基本内容方面看,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奥运准备工作中奥运场馆的设计、建设施工、建设用材、信息系统构
建、安检安保、科技测试天气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如笔者统计的一组科技新闻报
道材料表2所示。
第二,迎奥运期间央视科技报道主要体现在奥运赛事的转播等技术的处理,及
其他各项准备情况,如央视奥运频道相关科技报道中的2008年1月28日《奥运
进行时》“解密奥运会举重兴奋剂检测站”、2008年 7月19日《奥运进行时》“奥
运会官方海报发布专家解析奥运海报”等报道[4]。
第三,奥运会后邀请专家及设计者担任嘉宾进行相关“解密”与“揭密”成为央
视科技传播一个持续不断的选择。就奥运会开幕式与闭幕式本身含有较大的科技
元素而言,如央视新闻频道2008年8月9日“张艺谋解密奥运会开幕式报道”及8
月25日“张艺谋解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对话》栏目2008年8月4日“揭秘水
立方”,另外第十频道《科技人生》关于“解密北京奥运会上的高科技”报道,以及央
视奥运频道在奥运会结束后连续的“北京之路 解密奥运会”报道等。这部分报道
与奥运会开幕与闭幕的悬念设置及保密工作有很大的关系。
3)从画面表现方面来看,模拟的解析画面与建筑师及专家的形象解说有机结
合在一起,如截面图一为《走近科学》鸟巢建筑卸架原理模拟截面图,形象地展示
了鸟巢建筑相关的科学原理。主持人运用模型进行报道,从直观上更有利于观众
了解相关的原理及设计、施工理念。
截面图1《走近科学》鸟巢建筑卸架原理模拟截面图
另外,在北京奥运会报道中,央视科技传播主体对于报道方式的选择也很关键,
直接影响到主体报道内容是否能够顺畅与观众对接。央视演播间展开话题探讨一
类的栏目都采用新闻记者或主持人播报、相关专家及设计者的解说结合的方式来
进行,通常针对某个现实中敏感的话题展开。如上文表1所示,在主持人张腾岳讲
解报道下围绕不同的主题穿插着相关的建筑师(专家)的讲解,建筑师(专家)的讲解
又分为两种情况,即现场演播室的采访与建筑师(专家)在建筑施工、活动现场的讲
解。这样对于观众而言,可以实现分化了的信息传播接受状态,获得知情权,真正参
与到北京奥运会过程中来,从而极大地优化传播效果。
3 央视北京奥运会的科技传播特征分析
整体看,央视北京奥运会报道本身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有组织地、按照既定计
划来实施;第二,事件进展过程中含有很多科技元素;第三,事件进展前期的一些设
计都是保密的,不为大众所知晓的等。这些特点无形中影响着与此相关的央视关
于北京奥运会的科技传播特征的呈现。笔者将进一步分析、探究央视北京奥运会
的科技传播特征。
1)与重大事件相关的专家、学者、工程师、设计者、负责人成为央视科技传
播的主角。报道“解读、揭秘、权威”色彩浓厚,笔者以报道数量及专家等科技人
员参与央视科技传播的次数作为参数,初步模拟央视科技传播趋势变化图,如图2
所示。为了更加清晰地表明其特征,笔者对央视北京奥运会及神七发射科技传播
整体趋势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下图中上半部分为央视北京奥运会科技传播模
拟趋势变化图,关于北京奥运会的科技传播分别集中在事件发生前、事件正在发
生、事件发生后三个时间段,围绕事件进展过程中的新的关键问题进行传播。以
神七发射科技传播整体模拟变化趋势为例,三个科技传播高峰则分别为“准备发
射”、“航天员出舱”、“安全返回”三个时间段。
2)就央视关于北京奥运会的科技传播内容而言,多种学科交汇特点明显。央视
奥运科技传播涉及力学、物理学、建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气象学、心理
学等学科的交汇综合。如奥运会场馆鸟巢及水立方的设计及施工就涉及诸多物理
学与建筑学法方面的专业知识,奥运会开幕式与闭幕式却是艺术学与信息科学交
汇的具体体现等。
更多推荐
科技,传播,北京,报道,相关,专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