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荣威新能源汽车erx5)
Ⅰ部初一语文名著阅读专项训练---《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
阅读下列各节选语段,完成相应题目。
第一章 飞逝的巨礁
虽说这件事本身性质十分严重,不过,若不是在三个星期之后,在相同的情况下又发
生了类似的事件,它很可能跟许多其他事件一样很快就会被人忘在九霄云外。只是由于受
损船只的国籍及其所属公司的声望,新发生的撞船事件才引起非同小可的反响……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第一章《飞逝的巨礁》
1.这一文段中所说的“这件事”指哪件事?
蒙特利尔航海公司的“莫拉维扬”号轮船,在航行途中受到不明物体的撞击,轮船的
部分龙骨被撞裂。
2. 文段中提到的“在相同的情况下又发生了类似的事件”,这一类似事件是什么?
著名的肯纳德公司的“斯科蒂亚”好汽轮,在航行中,被不明“怪物”碰撞,在船身
吃水线下两米半处,竟然张着一个很规则的等边三角形裂口。钢板裂痕切割整齐,就是钻
孔切割机也不能凿得如此利索。
3.“这一类似事件” 的发生,引发了哪些后果?
结果却使公众对海上“怪物”舆论再度升温。以往所有不明原因的海难事件,现在都
算在这个怪物的账上了。引发公众信誓旦旦,坚决要求不惜任何代价清除海上这只十恶不
赦的鲸类怪物。
第二章 赞成与反对
我一回到纽约,就有不少人前来打听我对怪事的看法。此前,我曾在法国出版过一部
著作,两卷,四开本,题目为《海底的秘密》。此书特别受到学术界的青睐,使我成为自
然史这个颇为神秘的学科的一名专家。人们征询过我的意见。我能否认就否认,除了说不
还是说不。但我很快就碰壁了,不得不明确表态。何况,连巴黎自然史博物馆尊敬的皮埃
尔?阿罗纳克斯教授也受《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邀请,已经就此事发表了几点看法。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第二章《赞成与反对》
1.这一文段中的“我”是谁,是什么身份?
阿罗纳克斯教授。巴黎博物馆自然史教授、博物学家。
2.在我提出的看法里,“我”倾向于海上的怪物是什么?
在这一章里,我”倾向于造成海上事故的“暗礁”、“可怖的怪物”是一头独角鲸。
3.在这一章节的最后,“我”遇到了什么事?
我受到“亚伯拉罕 林肯”号法拉格特船长的邀请,随他们一起去寻找和清除海上的
可怖的怪物——独角鲸。
第三章 悉听尊便,先生
当然,我对如此忠诚的小伙子很放心。通常,我外出旅行,从不问他是不是愿意跟我
走,但这一次非同小可,这是一次行期可能无限延长的远征,是一次凶多吉少的举动,是
去追踪一种可怕的动物,它可以像敲碎核桃那样轻易地击沉一艘军舰!临危而惧,谁都要
三思而后行,就连世界上最沉着的人也不例外!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第三章《悉
听尊便》
1.文中的“如此忠诚的小伙子”是谁,和我是什么关系?
1
孔塞伊。是我的仆人。
2.这个小伙子,有哪些性格特征?
做事沉稳,遇事冷静,无论遇到什么都能从容有序。总是心平气和,处事随和,从不
发火。
3.文中说的“这是一次行期可能无限延长的远征”,这一远征是什么?
是指和“亚伯拉罕 林肯”号船上的全体成员一起去寻找和清除海上的可怖的怪物——独
角鲸。
第四章 内德·兰德
在前甲板上卧躺着一门性能完善的后膛炮,炮栓装弹,炮壁厚,炮膛窄,其模型曾在
1867年的万国博览会中展览过。这尊宝贵的美式大炮可以轻易发射四公斤重的锥形炮弹,
平均射程达十六公里。因此说,……除了歼灭性武器样样俱全,它还有更好的武器……
船上的军官们都赞同舰长的意见。不妨听一听,他们正在谈论、讨论、争辩、估算着千载
难逢的各种机遇,不停地观察着辽阔海面上的动静。好些人争抢着要到桅顶横木上去值班,
若是换另一种情况,这种差使没有人不叫苦连天的。只要太阳还悬挂在空中,船桅边总是
挤满了水手,尽管甲板热得烫脚,叫人很难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第四章《内德?兰德》
1. 语段中提到“除了歼灭性武器样样俱全,它还有更好的武器”这更好的武器是什么?
捕鲸大王 内德?兰德 。他是一位职业 捕鲸手 。
2. 这一文段中“船上的军官们都赞同舰长的意见”,这些军官所在的船叫什么?船长是
谁?
阿伯拉罕?林肯号。船长是法拉格特
3. “好些人争抢着要到桅顶横木上去值班,若是换另一种情况,这种差使没有人不叫苦
连天的。”这是为什么?
因为全体船员都盼望着发现“独角鲸”,人都一种的猎奇的心理,同时会得到两千美
元的奖励,这有很大的诱惑,引起了人的极大兴趣。
第五章 冒险向前
第二天,11月5日,正午,约定的期限眼看就要到了。中午一过,一诺千金的法拉
格特舰长就得下令掉转船头向东南方向航行,最终远离太平洋北 部海域。
此时,舰艇正处于北纬三十一度十五分,东经一百三十六度四十二分。日本国土就在不到
二百海里的下风处。夜幕渐渐降临。八点的钟声刚刚敲响。几块浓云遮掩着上弦新月。舰
艇埋头苦干,悄悄地拨弄着浪花。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第五章《冒险向
前》
1. 语段中说“一诺千金的法拉格特舰长”,那么舰长,作了什么承诺?
在海面上搜索独角鲸多日无果,面对失望的船员,法拉格特舰长请大家再忍耐三天。
如果在三天的期限内怪物还没有露面,舵手就三转舵轮,打道回府,林肯号即取道欧洲海
域返航。
2. “夜幕渐渐降临。八点的钟声刚刚敲响。几块浓云遮掩着上弦新月。舰艇埋头苦干,
悄悄地拨弄着浪花。”这一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
这一景物描写,写出了夜晚的宁静,渲染了一种冷清的氛围,衬托了船员们在经过最
后的努力后,仍然没有发现,于是不得不返航的一种低落,消沉的心态。
3.船长,虽作出承诺,但在这一章节里,林肯号最后有没有远离太平洋北部海域?为什么?
没有。因为内德?兰德第一个发现了,海上怪物的身影,林肯号,便与怪物展开了战斗。
这才引起下面的故事。
第六章 全速前进
我们急得喘不过气来。个个惊惶失措,目瞪口呆,木然不动。只见动物优哉游哉追上
我们。当时舰艇航速为十四节,怪物围绕战舰兜了一圈,张开电光帷幔把战舰笼罩起来,
周围好像布满闪闪发光的尘埃。而后它后退两三海里,身后留下一条磷光带,就像蒸汽机
车留下团团烟雾。突然,怪物从海天暗处使出浑身解数向林肯号猛冲过来,眼看离舰身只
有二十英尺了,可它突然停住,灯光顿时熄灭,显然不是潜水所致,因为光亮不是逐渐黯
淡消失,而是一闪即灭,仿佛光源能量消耗殆尽似的!不一会儿,怪物又在战舰的另一侧
冒了出来,很可能是绕船而过,也可能是从船底潜水穿过来的。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冲
撞事故,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第六章《全速前进》
1.这是林肯号和海上怪物相遇后进行的一次较量,说一说这是第几次较量,这一次较
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这是第一次较量,是“怪物”在林肯号周围出没,又追逐林肯号,林肯号只好先逃跑。
2.林肯号和怪物除了这一次较量外,还有几次较量,结果分别怎样?
还有两次。第二次,林肯号追逐,“怪物”假装逃跑 ,林肯号怎么也追不上,和怪
物间总有一段无法缩短的距离。第三次是趁怪物不备,林肯号慢慢靠近,内德?兰德扔出
了鱼叉,但“怪物”掀起巨大水柱,将林肯号撞翻、将舰上的人冲进大海里。
3.在这一章节中,可以看出内德?兰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勇敢、果敢、机智、粗犷、自信、有主见、血气方刚的人。
第七章 不知其属种的鲸鱼
他有时抬起头来,瞅一瞅前方,发出一声应答的呼喊,回答那个越来越近的声音。我
几乎听不见他的声音。我的气力已经消耗殆尽;我的手指僵硬地张开;我的手已经支撑不
住了;我的嘴老张着,抽搐着,灌满了又咸又苦的海水;寒气向我袭来。我最后一次抬起
头来,而后坠入无底深渊……就在此时此刻,一个坚硬的物体把我碰了一下。我死死抓住
不放。后来,我觉得有人在拉我,把我拽出了水面,我的胸?部开始收缩,后来我晕了过
去……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第七章《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1.发生了什么事,让“我”出现像语段中描述的“手指僵硬,支撑不住嘴里灌满了海
水”状况?
林肯号与怪物较量时,林肯号被掀翻,我掉进了大海,和仆人经过一番游动后,体
力不支,有没得到救援。
2.语段中“后来觉得有人在拉我”,这个人是谁?他在海里是怎么获救的?
这个人是内德?兰德。他是踩到了所谓的“怪物”的身上,以为自己站到了一个小岛
上,而因此得救。
3
3.在这一章节里,三个人都到了这个“坚硬的物体”上之后,最终结果怎样?
最终三个人都被这个坚硬的物体——潜艇里的人拉到了潜艇里面。
第八章 动中之动
我承认,这两个陌生人的国籍现在很难确定。既不是英国人,也不是法国人,又不是德国
人,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些。可是,我想说的是,船长和他的副手是生在低纬度的南方人。
他们具有南方人的特征。他们会不会是西班牙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或者印度人?从他
们的外表看还不能断定。至于他们说的话,根本无法听懂。”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一
部分第八章《动中之动》
1.这一语断中的两个“陌生人”为什么我很难确定他们的国籍?
因为我们先后用了法语、英语、德语、拉丁语和他们交流,他们都听不懂,无法交流。
2.我是怎么遇到这两个陌生人的,和我一起的还有谁?
我是在海里被救到潜艇上之后,被潜艇里的人拉了进去,在潜艇里遇到了这两个陌生
人。和我一起的还有仆人孔塞伊,鱼叉手内德?兰德。
3.我们和两个陌生人试图用各种语言交流,想要告诉他们什么?
想要告诉他们我们是谁,和来到这里的相关经历,以及想要一些食物和穿的衣服。
第九章 内德·兰德的怒火
1.我是怎样确定这只船的换气方法的?
答:我呼吸到一股清新且带有咸味的新鲜空气,同时我感到身子在摇晃,确定这只船浮出
了水面,像鲸鱼呼吸一样换气。
2.我们三人被关在屋子里,捕鲸手提出了什么建议?
答:把狱卒看守和卫兵扔出去,夺船越狱。
第十章 海洋人
1.艇长见到我们为何有怒气?
答:他认为我们故意扰乱他的生活,在海面对他的艇穷追不舍并发射炮弹、用捕鲸叉攻击。
2.我们为了得到自由答应了艇长水面条件?
答: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可以被关在舱室几小时或几天,服从艇长命令
3.我们和艇长对自由各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答:艇长认为自由就是可以自由走动,自由地看自由地观察,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我们认为艇长所说的自由只是监狱里的囚犯,我们要的自由是重见祖国、朋友和亲人。
4.这条艇叫什么名字?
答:鹦鹉螺号
5.艇长为什么这么热爱大海?
答:艇长认为大海是包罗万象的!海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海的气息纯洁而卫生。在大
海中,人们不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感到在自己周围处处都有生命在颤动。动物在海中可以
大量地繁殖,海是大自然的仓库。海中有无比和平的环境。海不属于压迫者,在海平面三
十英尺以下,他们的权力便达不到了!
第十一章 “鹦鹉螺”号
1.鹦鹉螺号有12000本藏书,唯独没有哪一类的书籍?
答:政治经济学方面的。
4
2.我是这么推算出鹦鹉螺号下水时间的?
答:从《天文学的创始者们》的出版日期是1865年推算出它 的下水时间不会超过3年。
3.我在艇上抽的“雪茄”是什么制成的?
答:一种数量不多含有大量尼古丁的海带。
4.我和艇长一番交流后我还想知道哪些秘密?
答:鹦鹉螺号所拥有的动力、它的运转机密、使它运转自如的力量。
第十二章 一切都用电
1.鹦鹉螺号的动力是什么?
答:电
2.鹦鹉螺号发电的原料是什么?用什么提炼发电的原料?
答:元素钠、海底的煤
3.艇上人员出艇时通过什么与艇保持联系?
答:通过一根电线发电报。
第十三章 几组数字
1.鹦鹉螺号形状像什么?
答:像一支雪茄
2.鹦鹉螺号的外壳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答:钢
3.人们在海上看到那头所谓的独角鲸发出的磷光是怎么回事?
答:舵手舱是用玻璃制成的,里面有一个强电光反光镜,可以把半海里的海水照得透亮,
人们误认为是磷光。
4.“鹦鹉螺”号潜艇总造价多少?在什么地方建造的?安装后,尼摩做了什么事?
答:200万法郎。 在大洋中一个荒岛上建立了我的工作场。在岛上,我的工人,就是我
所教养成的我的勇敢的同伴,跟我一起,共同把诺第留斯号完全装配好了。然后,工程完
了,我放起火来,把我们在这岛上所遗留的痕迹都消灭了,如果可能的话,我还要把这岛
都炸毁呢。
第十四章 黑潮
1. “鹦鹉螺”号用什么来测算经纬度的?
答:艇上有好几个经线仪。
2.这次海底探险“鹦鹉螺”号走的是什么水道?
答:太平洋黑水流。
3.我们在讨论鱼的时候,捕鲸手是从什么角度来评价鱼的?
答:吃。
第十五章 一封邀请信
1.艇长的邀请信里有哪些内容?
答:邀请我们三人去海底森林打猎。
2.在艇长发给我邀请信时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露面了?
答:一周
3.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在海底自由行动?
5
答:穿防水服,并用一根橡皮管子与送气泵连接。
4.我们在海底怎么照明?打猎用什么武器?
答:用重铬酸钾为发电原料的照明灯、使用玻璃子弹的气枪。
第十六章 漫步海底平原
1.艇上一共有多少套潜水服?潜水服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答:12套、橡胶
2、海底森林在海底多深处?
答:300尺
第十七章 海底森林
尽管我的潜水衣相当厚重,可以保护我不会被它咬伤,但我也不能不害怕,不能不颤
抖。孔塞伊和诺第留斯号的水手就在这个时候醒来。
这个意外遭遇使我联想到,在这昏暗的海底,可能还有更可怕的动物出没。
1. “这个意外的遭遇”指的是什么?我是怎样脱离险境的?
答:?我在海底森林昏睡时,一只一米高的巨形海蜘蛛准备向我扑来。
?尼摩艇长向他的同伴指了指那个张牙舞爪的讨厌的甲壳动物,后者立即向它发射一枪,
那丑陋不堪的怪物的大爪子抽搐着,挣扎着。
2. 后来我们又遭遇了什么更可怕的动物?又是怎样摆脱困境的?
答:?一对异常凶猛的角鲨,名字叫火鲛。
?尼摩艇长突然转身朝我冲了过来,他用有力的大手一把把我摁在地上,而他的那位同伴
也同时给孔塞伊给摁倒了。这对贪婪的家伙眼睛不灵,没有发现我们,我们奇迹般地逃过
一劫。
3. 我们在海底森林收获的第一只猎物是什么?是谁开的枪?除此之外还收获了什么猎
物?
答:?一只漂亮的海獭 ?尼摩艇长
?尼摩艇长的同伴还击中了一只大鸟
第十八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一.教授,海水中盐的分量是多到了不得的,如果您把溶解在海中的盐提出来,您可以造
成一个四百五十万立方里的体积的盐堆,在地球上全面滩开来;可以铺成十来高的一层表
皮。您不要以为海中有这些盐是大自然无意识的任性行为!不是的,盐的作用非常之大。
盐有什么作用?
答:盐使海水变得不容易蒸发,使风不能把太多的海水水蒸气吹走,否则,它们会变成水,
把温带地区给淹没掉。盐可以在地球的总体布局中起到制衡作用。
二.“有人说,海洋是人类的墓地,但对于无以数计的动物来说,海洋却是它们生活的场
所——对我也是如此!”
文中的“我”是谁?他认为“海洋才是真正的生存之地”,因此他有怎样的设想?
答:?尼摩艇长
?要设计建造一些海中城市、一些海底居住区。这些城市、这些居住区,如同“鹦鹉螺号”
一样,每天早晨浮上水面更换空气。如果可能的话,它们将是自由的城市、独立的城邦!
三.我读的是一本挺吸引人的书,名为《胃之奴仆》,系让·马塞所著。当我正读得津津
6
有味时,他打断了我。
“先生来一下好吗?”他的声音怪怪地对我说。
文中的“他”是谁?他为什么声音怪怪的是因为发现了什么?
答:?孔塞伊
?发现一艘发生海难的沉船。沉船上有四名男尸和一名怀里抱着孩子的女尸。
第十九章 瓦尼可罗群岛
一.“地球上需要的不是什么新大陆,而是新人!”巧得很,正这么说着,“鹦鹉螺”号便
冲着克莱蒙特-托内尔岛驶去。这是群岛中最奇异的一个岛。
1.“地球上需要的不是什么新大陆,而是新人!”这句话是谁说的?
答:尼摩艇长
2. 克莱蒙特-托内尔岛是谁发现的?
答:是“密涅瓦女神”号船长贝尔发现的。
二.“拉彼鲁兹船长于1785年12月7日率领了罗盘号和浑夭仪号两船出发。他最初停泊
在植物湾,访问了友爱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向圣克鲁斯群岛出发,停在哈巴衣群岛的奈
摩加岛面前。然后,到了以前不知道的瓦尼可罗群岛的礁石上面。走在前头的罗盘号撞在
南边海岸的礁石上。浑天仪号前来援救,但也碰上暗礁。第一只船罗盘号立即撞破沉下去,
第二只船浑天仪号搁浅在下方,仍然支持了好几天。当地土人对遇难船员相当欢迎,善意
招待。遇难船员便住在岛上,利用两艘破损的大船,把材料拼凑起来,建造了一只较小的
船。有些水手愿意居住在万尼科罗群岛上,不想走了。别的船员,体弱有病,跟拉彼鲁兹
一同出发.他们向所罗门群岛开去,他们所有的一切,身体和财物,都在这群岛的主岛的
西部海岸,失望呷和满意呷之间沉没了。”
“您是怎么知道的?”我惊诧的问。
“诺,这是我在最后那条船出事地点找到的东西。”
1. 拉彼鲁兹遇难出事地点是哪?
答:瓦尼可罗岛
2. 尼摩艇长在出事地点找到了什么?
答:一个白色的盒子,上面压印着法兰西徽记,里面有一卷发黄的纸,这是海军部长给拉
彼鲁兹船长的训令,上面还有法王路易十六的亲笔御批。
第二十章 托雷斯海峡
一.“鹦鹉螺”号于是驶到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入口,这海峡,就是很大胆的航海家也差
点儿不敢冒险通过,路易·已兹·德·托列斯从南方海上回到美拉尼西亚群岛时,曾经冒
险穿过,1840年,迪蒙·迪维尔的两条三桅船也是在这里搁浅的,差一点船毁人亡。“鹦
鹉螺”号虽然可以超越海中所有的危险,现在也要来试试这珊瑚礁石群的厉害了。
1. 被称之为“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入口”的是哪个海峡?为什么被称为“最危险的海
峡”?
答:?托雷斯海峡
?不仅海峡里暗礁遍布,而且海岸上常有野蛮的土著人出没。托雷斯海峡把新荷兰岛与巴
布亚的一个名为新几内亚的大岛分割开,山峦层层叠起,顶端是陡峭的绝壁。
2. “鹦鹉螺”号在这个海峡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这种危险持续几天?
7
答:?“鹦鹉螺”号潜艇搁浅了,而且是搁浅在一片潮水不大的海域里。?五天
3. 最终“鹦鹉螺”号怎样摆脱这种危险状态的?
答:五天后,月圆之日时,海水涨潮达到最高点,“鹦鹉螺”号被漂起来,从而摆脱了搁
浅状态。
二.“先生,您就相信我的话吧,这个铁玩意儿是再也无法在海面上或海底里航行了,只
能当作废铁处理掉。所以我在想,已经到我们同尼摩艇长告别的时候了。”
1.这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答:?内德·兰德说的
?因为“鹦鹉螺”号在 托雷斯海峡潜艇搁浅了,内德·兰德认为艇不会再浮起来了,想
逃离潜艇。
2.我们向尼摩艇长提出什么的要求?尼摩艇长又是怎么做的呢?
答:?把我们送到陆地上去
?尼摩艇长爽快地答应,并提供一艘小艇。
第二十一章 陆上几日
一.我一脚踩在地上,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深刻印象,尼德·兰拿脚试着踢一踢土地,好
像要占有它似的。其实,我们成为“诺第留斯号上的乘客”——照尼摩船长的说法,实际
上是诺第留斯号船长的俘虏······
1. 此时我们成为“诺第留斯号上的乘客”多久了?
答:两个月
2.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得以踏上陆地?
答:诺第留斯号在托雷斯海峡潜艇搁浅了,我们向尼摩艇长提出到陆地上走走。
二.偶然的意外满足了我们的心愿,使我们找到了许多可食的植物,其中一种是热带地区
最有用的产品,它成了我们船上所没有的宝贵食物。我说的是面包树,在格波罗尔岛上,
这种树非常多,我特别留心那没有核仁的一种,马来亚语管它叫“利马”。
内德·兰德很熟悉这些面包果。他从前在多次旅行中已经吃过了,他很知道怎样调制这种
可吃的东西。所以看见这些果子,马上就引起他的食欲,他再也忍耐不住了。
1. 内德·兰德利用这些果子为我们做了什么食物?
答:烤面包果
2. 内德·兰德是怎样生火的呢?
答:他用凸透镜对准一堆干柴枯枝,干柴枯枝一下子便燃着了,噼噼啪啪地烧起来。
3. 内德·兰德是怎样储藏面包果的?
答:用面包果肉制成发面团,就能保存很长时间,不会变质。要食用时,便到艇上厨房间
去烤就行了,味道虽然有点酸,但吃起来任然十分可口。
三.“啊,好样的,孔塞伊。\"我高兴地叫了起来。
“先生过奖了。”孔塞伊回答。
“不是过奖,小伙子,你真的很了不起,竟捉到一只活的鸟,而且是空手捉到的。”
······
1. 孔塞伊捉到了一只什么鸟?为什么能空手捉到一只活的鸟?
答:?极乐鸟
8
?因为它在豆蔻树下贪吃豆蔻吃醉了。
2. 土著人又是如何制造假极乐鸟的?
答:季风来临,极乐鸟尾巴周围漂亮羽毛就会脱落,博物学家称这种羽毛为副翅羽。造假
者便把这些脱落的羽毛搜集来,再巧妙地把它们往事先被拔去副翅羽的可怜的虎皮鹦鹉身
上插。然后,再把缝合的地方弥合好,涂上颜色,弄得天衣无缝,卖给欧洲的博物馆和喜
欢这种鸟的鸟类爱好者。
第二十二章 尼摩艇长的闪电
一.因此,我同孔塞伊二人都怀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在欣赏这件罕见的宝贝。而且,我还在
想着用它去丰富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馆藏。正在这时候,倒霉的事情发生了······
1. “这件罕见的宝贝”指的是什么?
答:一只左旋斧蛤
2. 后来发生了什么倒霉的事?
答:一个土著人扔来一个该死的石块,打碎了孔塞伊正拿在手中的那件宝贝。
二.嵌板的外面放下来了。怕人的二十副脸孔现出来了。但第一个土人,那个把手放在铁
梯扶手上的,马上被一种神秘不可见的力量推到后面去,他发出怕人的叫喊,做出奇怪的
跳跃逃跑。,他的十个同伴陆续前来按扶挡,十个也得到相同的命运,受到打击,向后逃
走。
“鹦鹉螺”号靠什么方法阻止土著人的进攻?
答:一根金属电缆,接通船上的电,通到平台上。
第二十三章 强制性睡眠
一.我在这种条件下观察海中的情形,最粗大的鱼看这也是影影绰绰的,这个时候,“鹦
鹉螺”号忽然变得一片光明。我初时以为是探照灯亮起来,把电力的光辉照在海水中。其
实我弄错了,经过很快的观察,我认识到我的看法的错误。
“鹦鹉螺”号的光明是怎样形成的?
答:深海中无穷无尽的纤毛虫、粟粒状夜光虫聚集在一起所造成的光亮。经艇体外壳的反
射,亮度增大。
二、我觉得好不蹊跷,便忍不住跑回大客厅,拿来我平时使用的高倍望远镜。我在突出于
平台的艇舷灯窗框上靠好,打算把海天交汇处仔细地搜索一遍。但还没等把眼睛贴在望远
镜上,望远镜被一只大手夺走了。
1. 是谁夺走了我的望远镜?为什么?
答:?尼摩艇长 ?不想让我们知道“鹦鹉螺”号上的秘密
2. 尼摩艇长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呢?
答:?把我和我的两位同伴关了起来
?在我们的食物里放安眠药,让我们睡得死死的(对我们强制性催眠)。
第二十四章 珊瑚王国
林间空地的中央,在一个用石块草草搭起的台基上,立着一个珊瑚十字架,伸着长长的双
臂,宛如石化了的血液制成的。 尼摩艇长做了个手势,一名艇员走上前去,从腰间取下
一把十字镐开始挖掘。 他们挖的事一个墓穴,那四个艇员肩上扛的长长的东西是昨天夜
里死去的那位艇员的尸体。
9
1. 那位艇员是怎么死的?
答:“鹦鹉螺”号撞了一下,机器上的杠杆断了,砸着了他,最后不治而亡。
2. 尼摩艇长把死去的艇员埋在了哪?为什么埋在那里?
答:?珊瑚墓园
?因为那里不会受到鲨鱼以及人的侵扰。
10
更多推荐
艇长,怪物,鹦鹉螺,没有,海峡,船长,船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