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奇瑞suv新款捷途x90)

关于双碳目标下的比亚迪公司分析论文

进入2021年,比亚迪汽车一改多年销量徘徊局面,逆市大涨。

且新能源汽车在其总销量中的占比也迎来历史拐点,从去年全年的

43%,跃居到今年的73%(根据比亚迪1~9月的销量统计数据)。这

其中,比亚迪DM超级混动系统功不可没。这套“以电为主”的混动

技术,油耗秒杀燃油车,动力及平顺性跟同级燃油车比也相当出色,

上市不足半年便成为市场爆款。

比亚迪为何要独辟蹊径毅然决然选择插电混动这一技术路线?

历经四次迭代,比亚迪如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解决了混动存在的用户

的痛点?一炮走红的比亚迪DM超级混动系统,背后隐藏的市场逻辑

是什么?比亚迪超混旋风将给其他车企、市场带来哪些启示?

比亚迪DM超级混动系统历经四代产品的迭代打磨,始终坚持服

务市场需求的开发定位,依靠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淀,跨越成本门

槛。

插电混动和纯电动都属于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早在2003年造车

时,就想做新能源汽车。但从汽车动力上看,新能源汽车具有很大的

发展潜力。事实上,比亚迪汽车的发展,一直都离不开其在新能源领

域的积淀。

比亚迪在新能源上一直坚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共同发展,“两

条腿、齐步走”的战略。因为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者中,

三分之二的车主来自首购家庭。如果是家庭的第二部车,消费者买纯

电汽车是没有特别多的压力,但如果是首购,在长途行驶中,车主会

首选燃油车。纯电车对于充电依赖性太强,消费者接受速度没那么快,

国家的充电资源也很难在短时期内布局到位。而既能用电,又能用油

的插电式混动,可能是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这也是比亚迪最早设计

这款产品的构想。

今天的DM超级混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十几年的迭代

打磨和市场考验。我们从2003年开始酝酿这一技术,2008年比亚迪

推出了第一代插电混动车,今天的DM超级混动是比亚迪的第四代产

品。现在看,它的成功,既在于其准确的市场定位,也得益于比亚迪

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淀。

比亚迪开发第一代插电式混动时,就已经设计了这套双电机串并

联架构。然而,受限于当时中国整体产业链水平的局限,只能依靠一

款1.0L自吸的三缸发动机,技术指标不够先进,油耗高,同时电机、

电控成本过高,产业化推广的难度很大。因此我们进行了第二代的升

级。

2013年,比亚迪第二代插电混动实现量产。那时比亚迪主要以

燃油车销售为主,第二代产品应用的是比亚迪自主开发的1.5L增压

发动机。我们依然更多的要依靠燃油车的产业链进行产品的开发。但

在第二代的开发上,我们把动力性作为产品的一个关键指标,我们推

出了唐这款车型,当时的542战略实现了自主品牌性能上的极大跃升,

542即百公里加速只有5秒内,全时电四驱,百公里综合油耗2L以

内。这个技术方案让我们收获了大量的迪粉。542加持下的第二代产

品一经上市,消费者对动力性特别满意。但同样受限于价格昂贵,第

二代产品没能实现大规模普及。

当时在燃油车的基础上要额外增加电机、电控、电池,充电、高

压等总计6、7万元的成本。因此,第二代的混动车满足了一部分对

性能有极致追求,敢于尝试新技术,并愿意付诸消费的用户。此外,

第二代的混动车在节能方面的表现并不突出,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节能

的要求。因此,难以做到走进千家万户的产品普及。

我从第一代产品开发时就参与了比亚迪混动产品的开发,当时我

在负责底盘、传动方面的工作。在第三代产品的研发上,我们在第二

代产品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高压的P0电机,既实现了电平衡,确保

了汽车的动力性,又可以大幅降低油耗,NVH表现也非常好。但问题

又来了,那就是成本更高了。因此,比亚迪第三代插电式混动搭载在

唐、汉等高端车型上,这也是我们的DM混动技术的架构。

到了第四代,我们对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义,我们认为偏重动力的

DM方案,可以作为我们一条技术路线,另外一条技术路线则应该把

节能和成本放在首位。这一新的产品定义,也让我们的研发团队开始

换位思考。

第一代产品是立足按照以电机这种方案做纯电和插电产品;第二

代、第三代产品还是从燃油车的角度思考开发方案,第四代我们就开

始从纯电角度考虑整体的产品开发方案,这与以前是截然不同的思路。

我们开始对发动机、变速器做减法,只聚焦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让

整个结构更加简单。我们为此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比如把发动机

的压缩比做到了柴油机的压缩比水平,做到了15.5这个超高的值。

为了控制发动机的爆震,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开发工作,比如使用了阿

特金森循环,冷却EGR废气再循环等技术。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开发,我们不断地优化,然后再创造一条路

线,现在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动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是在第三代时形成

的注重动力的DM路线、一个是第四代更加智能、节能的DM路线。

简单地说,就是一定要让发动机少工作,而且发动机工作的时候,

尽可能在高效区。所以跟燃油车和一般的插混汽车比,我们的超混汽

车发动机工作时长比它短,工作的时候效率还比它高,油耗自然更低。

在城市工况下,基本上以纯电驱动为主,电机驱动达到80%。

垂直的产业链整合发展模式,为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动技术赢得了

更强的集成优势、更少的时间优势和更低的成本优势。

现在能源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作为一个少油多煤

的国家,对海外石油的依赖度非常高,而汽车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石

油消耗主体。其次,从环保方面考虑,要实现国家提出的“双碳”目

标,新能源汽车应该是未来的必然选择,插电混动车载充电的时候排

放为零,不充电的时候,油耗也只是同级燃油车油耗的一半。因此,

在存量市场加大插电式混动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换,就可以大幅降低

油耗。此外,从消费者需求看,购买与传统燃油车价格相当的插电式

混动车,既可以节省油耗,又没有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

此次交流访谈让我们对比亚迪的各个核心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上,从技术、战略、市场等各个层面来

说,比亚迪一直处于引领地位。相信在未来DM超级混动也会有可能

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往新能源赛道转化的关键领先技术,助力我国加速

从新能源汽车大国,蜕变成新能源汽车强国。

更多推荐

技术,混动,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