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发(作者:保时捷卡宴2020款最火的颜色)

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现有Cu、CuO、Cu(OH)2三种固体的混合物共20g,将其加入烧杯中,倒入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渣质量为2.2g,将滤液蒸干后,得到固体质量32g,求原混合物CuO的质量分数为()

A.49% B.32% C.40% 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 NaOH HCl KCl B.BaCl2 Na2SO4 Na2CO3 HCl

C.CuSO4 NaOH KNO3 BaCl2 D.KCl AgNO3 HCl HNO3

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

5.下列图象不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是( )

A.往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往等质量的铝和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往CaCl2溶液加入Na2CO3溶液

D.等温条件下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过滤 D.给固体加热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Ca、Cr、Se

都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了

D.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无机物一定不含碳元素

8.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2N2O4=2X↑+ 3N2↑+

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

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

9.下列物质中,和Fe、NaOH溶液、BaCl2溶液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A.稀盐酸 B.硝酸铜溶液 C.硫酸锌溶液 D.硫酸铜溶液

10.已知氯化钙溶液为中性溶液,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下列图像不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有关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可切割玻璃、岩石,利用了它_____的性质

(2)用活性炭(或木炭)除去房屋装修后残留的异味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3)实验时酒精不慎酒出并燃烧,应立即_____。

(4)微量元素硒被誉为“抗癌元素”,瑞天超市出售的硒盐中含有亚硒酸钠(Na2SeO2),下图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5)洗发剂能洗去头发上的油污主要是其中成分具有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如图是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为了测定此盐中的碳酸钙含量,取50 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66 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在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医院在对病人做胃病透视检查时,往往要服用“钡餐”。“钡餐”

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若误服碳酸钡就会引起中毒,需立即服用泻盐(硫酸镁)解毒。解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4.2018年5月,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的封面文章,介绍了来自中国的重要成果: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从环境和能源的角度分析,该成果有什么重要意义?(答出一条即可)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实验序号

/%

5

30

30

30

/g

12

12

12

12

20

20

40

90

0.2

0.2

/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ml

125

125

125

125

11

2

148

82

氧气体积反应所需时间/s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_____和_____可知(填序号),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6.已知某固体物质甲与溶液乙反应,可以产生气体丙,若丙可能含有 CO2、O2、CO、H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探究气体丙的成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如下是部分的探究步骤。为了控制固体甲和溶液乙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从图一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填序号),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若气体中含有氧气则 F

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若气体中含有氢气,则 G

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实验中观察到 D

处无明显现象,F

中___,G中没有明显现象,H

处__,证明该气体是一氧化碳气体。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以上探究进行了反思,认为该实验的设计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C

【解析】

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详解】

氧化铜和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后都会生成硫酸铜,而铜不会反应,所以滤渣即为混合物中的单质铜,故氧化铜和氢氧化铜的质量为20g-2.2g=17.8g

设氧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铜的质量为y,则氢氧化铜的质量为17.8g-x,生成的硫酸铜的质量为32g-y

CuOCuSO480x160

y80160=

xyCu?OH?2CuSO498160

17.8g-x32g-y98160=

17.8g-x32g-y

x=8g

8g?100%?40%

故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20g故选C。

【点睛】

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2、D

【解析】

氧化铜的质量?100%

混合物的质量A、木炭燃烧后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故选项不正确;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故选项不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故选项不正确;

D、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D

【解析】

A、由于FeCl3

溶液显黄色首先鉴别出来,能与FeCl3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是NaOH溶液,在分别加入剩余的无色溶液,红褐色沉淀溶解的是稀盐酸,则最后一种物质是氯化钾,故A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B、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能与另外的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的是氯化钡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盐酸,分别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能使沉淀溶解的,说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是碳酸钠,不溶解的是硫酸钠,故B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C、由于CuSO4

溶液显蓝色首先鉴别出来,能与CuSO4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是NaOH溶液,能与CuSO4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BaCl2溶液,最后一种溶液是KNO3溶液,故C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D、由于硝酸银与氯化钾、稀盐酸反应都能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鉴别KCl、HCl,故D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故选D。

4、B

【解析】

A、给液体加热时注意:①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②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③试管与实验桌面成45°,④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选项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现象B不正确;

C、蒸发时,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所以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C正确;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看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

气密性良好,选项D正确。故选B。

【点睛】

给液体加热时注意: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与桌面成45°,试管口不对人,先预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

5、B

【解析】

A、由图可知,滴加前,溶液的pH大于7,故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故正确;

B、往金属中加入盐酸,开始金属是过量的,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应一样多,故图象不能反映客观事实;

C、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当氯化钙反应完后,再加碳酸钠溶液,不再产生沉淀,故图象能反映客观事实;

D、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对于接近饱和溶液来说,开始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是“0”,也就是说起点不是“0”点;随着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到达饱和溶液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此时再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是不会溶解的,即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图象能反映客观事实。故选B。

6、C

【解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选项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选项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选项正确;

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7、A

【解析】

A、中和反应指的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A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Ca是人体必需常量元素,Cr、Se

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无机物可能含碳元素,例如碳酸钙、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含有碳元素,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8、B

【解析】

A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CO2

;B选项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24+8+14×2)试题分析:(12×(×100%=40%;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反应物有两种物质;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生成N2和H2O的质28:4×18=7:6;故是错误的叙述;答案选择B

量比为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9、D

【解析】

A、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钡和稀盐酸不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B、铁和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氯化钡和硝酸铜不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铁和硫酸锌不发生反应,氯化钡和硫酸锌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锌,不符合题意;

D、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氯化钡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解析】

A、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稀盐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pH=7;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pH=7;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过量,溶液显碱性,pH大于7,选项正确;

B、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选项正确;

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盐酸消耗完了,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至完全反应;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上述三个过程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不同,曲线的斜率变化有三种,选项错误;

D、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消耗完了,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开始减小,选项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硬度大

吸附

湿抹布盖灭

乳化作用

【解析】

(1)金刚石可切割玻璃、岩石质地坚硬,利用了它硬度大的性质。

(2)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状结构,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除去房屋装修后残留的异味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实验时酒精不慎酒出并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防止发生危险。

(4)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5)洗发剂能洗去头发上的油污主要是洗发剂能将油污分散成微小颗粒溶解在水中,洗发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食醋3%

【解析】(1)碳酸钙能与食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冒气泡。(2)设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44

x 0.66 g

x100=,解得x =1.5g

440.66g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5g×100%=3%

50g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一定要仔细检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BaCl2+MgSO4=BaSO4↓+MgCl2

【解析】

上述导致中毒是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解毒为:氯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BaCl2+MgSO4=BaSO4↓+MgCl2。

14、3H2+CO2【解析】

(1)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纳米纤维催化剂CH3OH+H2O

有利于降低温室效应等

3H2+CO2纳米纤维催化剂CH3OH+H2O。

(2)由上述反应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量,有利于降低温室效应。

故答为:(1)3H2+CO2纳米纤维催化剂CH3OH+H2O.(2)有利于降低温室效应等。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反应物的浓度

温度高,反应快

有催化剂,适宜的温度和浓度 2H2O2【解析】

(1)实验①和②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收集125ml氧气所用时间不同,故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2)实验③和④只是温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收集125ml氧气所用时间不同,故通过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高,反应快。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有催化剂,适宜的温度和浓度。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睛】

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当只有一个条件不同时,才可对比出该条件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16、C

红色物质变成黑色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黑色物质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

设计实验:

A装置能通过控制容器内的气压,能使液体与固体脱离接触,从而可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不能控制反应速率;在C装置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能控制反应的速率。C装置的优点就是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为了控制固体甲和溶液乙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从图一中选择合适的装置C;

实验预测:

氧气能和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若气体中含有氧气则 F

中的实验现象为红色物质变成黑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后会变成蓝色,若气体中含有氢气,则 G

中的实验现象应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进行实验:

由于该气体是一氧化碳,没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

中的黑色物质变成红色,H

处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交流:

MnO22H2O+O2↑

MnO22H2O+O2↑

由于一氧化碳有毒,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更多推荐

反应,溶液,生成,质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