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福特嘉年华两厢怎么样啊)
36 技术纵横 轻型汽车技术2010(5/6)总249/250
南京MG汽车总装生产线改造设计
张忠祥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装生产部)
摘要
本文以南京汽车集团收购原英国ROVER汽车公司后实施产品异地生产过程中的
总装生产线改造为实例,通过介绍其原有产品及总装生产线情况、国产化规划纲要、项目
实施的各种限制条件等,论述了在收购国外先进生产线实现国产化过程中如何消化吸收
再创新实现较高程度柔性化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汽车制造领域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的工
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汽车总装消化吸收设备改造柔性化
1 引 言
2005年7月23日,中国汽车行业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事件——南京汽车集团公司收购英国
MG—ROVER汽车部分产品技术和全部实物资产在
这一天成为事实,一时间各种舆论喧嚣尘上,国内外
焦点都集中到南汽集团如何消化吸收实现国产化。
MG—ROVER具有百年历史曾经是世界最先进工业
的代表,南京汽车集团尽管有六十年的造车经验,但
总装配生产线和部分检测调整生产线,含整车EMS
线、内饰板链、后悬合装台、发动机分装线、发动机
合装线、车门分装线、轮胎输送线等40多台套设
备。利用上述设备通过改造和部分新增,重新规划
工艺设计,实现国内25/45/75(即MG3--MG7)全系
列柔性化共线生产,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整车
生产线。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
序
号
车型
名 称
MG3 MG5 MG7
轿车制造领域还是个初入门的新手。面对这样一个
巨大的挑战,南汽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技术
团队从2005年8月10日进入英国原罗浮工厂,整
体拆迁了动力总成公司、车身车间,部分拆迁了研
发、总装、IT等,于2006年3月起建设浦口基地,
2007年3月27日MG7整车下线,基本完成了既定
目标,由此成为中国汽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异地生
产的成功典范。
1
2
3
4
5
长/宽/高(nun)
轴距(mm)
轮距(mm)
前悬(mm)
后悬(mm)
401 1/1688/
l4oo
4540,
2620
1475/1465
868
1052
127
4747/2删1424
2750/2950
l50o
1932,l386 4947/2000/1424
25o0
1470/1470
8l9
692
l19 6 最小离地间隙(mm)
2总装项目概述
总装项目由于规划要在中英两地同步具有恢复
生产的能力,因此不同于动力总成和车身车间的整
体搬迁,考虑到在英国恢复生产的成本,制定拆迁方
案时,以尽可能保留英国基地的生产能力恢复兼顾
国内投资最少为原则。所以只拆迁了原来的25/45
7 发动机排量(co) 1.4-2.0 1.4-2.5 1.8-2.5
8 变速箱 五档手动/自动 五档手动/自动 手动/自动
9 整备质量(kg) 1l1O l20o 1620
3 项目难点
3。1 多车型工艺共线难度
轻型汽车技术2010(5/6)总249/250 技术纵横 37
MG7和MG3/5的工艺复杂程度是完全不一样
MG7及MG7L相对于吊具的位置是否能适应机器
的,MG7比MG3/5多约500多道工序,工艺流程和
人涂胶、后悬合装、发动机合装、轮胎装配的工艺
工时存在较大差别,特别是前后悬架、发动机、仪表、
性,是否能实现内饰板链一EMS一终装板链的自动
电器、天窗、排气管的分装与合装的装配工艺及流程
转挂等等众多因素,整车吊具能否改造成功是决定
差别很大,共线的前提是将不同工艺内容进行融合
此次工艺改造方案是否能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因此
并考虑工时平衡,这对确定生产线分段布局起着决
总装将吊具改造列为公司的风险项目进行重点控
定作用。
制。
3.2工艺布局改变难度
3.4 SWlM系统(整车电器配置和性能检测系
原先车间内共有三条互相独立的装配线(75、
统)改造难度
25/45、TF),由于穿插在一起,生产线多为s型布
项目初期,资料缺乏,无法深入了解SWIM系
置,内饰板链和终装板链设置于二层平台上,现在新
统。原先的工作站用于MG3/5系车型生产,部分工
厂房的布局由于考虑更加合理的物流等因素,需要
作站需要进行硬件改造才能符合MG7系和MGTF
重新布置,因此需要融合三种车型的工艺进行合理
车型的生产。由于脱离了BMW售后服务支持,原先
分段,并在结合原有设备的结构特点、保证改造可行
的防盗程序无法满足南京工厂当前的售后配钥匙
性等前提下,实现新的生产线工艺布局。
的客户需求。还有SWIM系统与BCS的接口问题。
图1
3.3设备改造难震
3.5中英两地的供电电压差异难度
在小车型的生产线上增加大车型的共线生产,
英国的供电电压为415V,因此恢复设备电机的
存在很大的难度,需要对原先的设备结构进行全面
供电电压为415V,如果完全恢复,那么总装需要对
的分析,如工位节距的改变、输送线的负载增加、各
新旧设备分别进行两路供电,这将对于今后的维护
种吊具的负载增加、升降机的高度改变等因素,所以
及设备更新带来很大的难度,如果统一为380V供
4O多台套的设备均需做相应改造。其中特别是整车 电,就存在因功率下降而实际负载增加所带来无法
吊具的改造最为关键,它是衔接各条线和重要设备
使用的风险。
的关键点,吊具的改造需要考虑如吊具上MG7及
MG7L的重心位置是否合理,产品重量增加后刚性
4 初步设计
是否足够,重量增加后自行电机的负载是否足够,
4.1 节拍确定
38 技术纵横
根据纲领两班10万台,法定年工作天数为254
天,每天工作8小时,理论JPH为:
100000÷2÷254÷8=25
4.2装配工位数确定
MG7L为装配工时最大产品,MG3为最小工时,
根据罗浮工厂资料为:
MG7L除分装线(门、发动机、悬架等)以外主
线装配工时为720分钟。
MG3除分装线(门、发动机、悬架等)以外主线
装配工时为420分钟。
工位密度平均为2人(经验为2—2.5,考虑到
共线产品零部件通用性很差故取小)。
故主线装配工位数最大为:
720÷2÷(60÷25)=150
最,J、为:420÷2÷(60÷25)=88
4.3主装配线有效工位总长
MG7L车长为4947mm,理论的纵向操作间距≥
1200mm。
故总长为:150×6.2=930m
4.4实际调整
根据浦口基地总图布置以及英国工厂拆迁生产
线的实际情况,考虑到MG7L/MG7/MG3预测的产量
混合比(5000:30000:65000),我们确定了有效工位
数为120个,即有效工位总长调整为744m。据此,我
们确定相关设计参数为:
JPH为:60÷(720÷2÷120)=20
流水线理论线速度可以达到25JPH即≥6.2÷
(60÷25)=-2.6m/min
主线宽度为:4m(板链宽)+2×2m(两边料架)
+2×4m(两边物流通道)=16m
实际生产中通过分品种集中生产提高JPH实
现纲领产能。
4.5确定工艺平面布置
根据主装配线长度和部分分装生产线以及线下
整车检测线、目检调整线、淋雨线、终检报交线(均
为拆迁设备)的实际情况,结合浦口基地总图布置,
特别是借鉴国内外先进总装车间的工艺布置经验,
在充分考虑先进物流的基础上,我们从“T”形、矩形
等成熟布置创新性地提出了“L”形布置,这样既保
证了总装车间具有先进的物流条件,又兼顾了三个
物流周转库房的布置,同时实现了公司整体建筑沿
浦泗路整齐宏伟的形象,另外“L”形的布置使得厂
轻型汽车技术2010(516)总249/250
房实现最佳通风,夏季作业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降
温明显。
在“L”形厂房布置的前提下,根据主线宽度、
辅线布置、部件合成区划、物料缓存等综合因数我
们确定了如下厂房参数:
东西向宽度为:3×16(2条主线和1条辅线)
+8(合成区及物料缓冲区和辅房等)=56m
柱距采用8m,跨距为两种:2个16m和1个
24m。
南北向因为增加了一条TF跑车的简易装配线
正好也定为56m,厂房南北长43×8=344m,东西长
45 X 8=360m,总占地面积为36288平方米,其中生
产区面积为28064平方米。
把办公辅房设计在“L”形的左下角也呈“L”
形布置,美观又经济实用。
由此基本确定了总装工艺平面布置草图。
图2
5 主要改造细节
第一阶段:详细改造方案的确定
我们组织工艺、设备技术人员通过大量的工艺
分析、设备分析,于2006年4月按照L型厂房结构
完成了总装线的工艺布局及初步改造方案,为总装
整体项目规划、厂房基建设施的设计和设备改造提
供了依据。
PBS:120台的存储量,利用旧轨道、链条重新布
局,新增驱动站。
PBS一内饰板链转挂:利用原有的叉式升降机
并进行高度改造、核算负载,利用原有接车升降台
并改造动站,吊具改造适应MG7,新增随动装置内
饰板链一EMS自动转挂:升降机利旧并改造工艺支
撑与升降高度适应3种车型,增加吊具支点的车型
轻型汽车技术2010(5/6)总249/250
自动转换装置。
整车EMS装配线:60工位,5条工艺辅链利旧
并改造工艺节距,EMS路线布局重新布置,90台吊
具改造适应3种车型。
车门EMS分装线:23工位,车门EMS路线布局
重新布置,160台吊具改造适应3种车型,升降机高
度改造。
EMS~终装板链转挂:20工位,升降机利旧并改
造工艺支撑与升降高度适应3种车型。
发动机EMS分装线:15工位,上线托盘、32台
吊具改造适应3种车型,发动机EMS路线布局重新
布置,工艺辅链改造。
发动机合装线:合装托盘、辊道改造适应3种车
型。
轮胎输送线:输送线路线布局改造。
内饰板链:39工位,利旧并改造工位节距、工艺
支撑改造适应3种车型,基础重新设计。
后悬合装线:恢复MG3/5合装设备,新增MG7
合装设备,增加车型识别。
目检线、终检线:利旧并改造工位节距,新增灯
光照明系统。
淋雨线:输送链利旧并改造工位节距,新增淋雨
吹干系统和灯光照明系统。
SWIM系统:2006年4月我带两个技术人员赴
英国长桥工厂熟悉SWIM系统,利用两个月的时间,
通过自行查阅资料和大量的现场试验,从未知到熟
悉到最终明确了系统结构及原理,提出了一个在新
的防盗系统还未开发出来之前为客户配钥匙的方案
以及整个SWIM系统改造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设计和初步验证阶段
SWIM系统浦口工厂新布局
●
皂
爱
●
●
●
目
●
图3
技术纵横 39
为了保证关键设备的改造成功,在总装的新港
临时厂房搭建EMS试验轨道、PBS试验轨道,先后
完成了对整车吊具、EMS小车、发动机吊具、车门吊
具、发动机和后悬合装托盘、PBS吊具等设备改造进
行实物试验和测试,解决了以下难题:
1)确定了总装动力供电方式,取消了415v的供
电线路;
2)确定了整车吊具的改造方案;
3)同时完成试生产工作站改造,保证了试生产
阶段的整车电器配置及ECU程序灌装。
2006年9月8日一第一台MG一7 1.8T经过
SWIM试生产站点配置,试点火成功
第三阶段: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2007年1月31日完成设备从新港向浦口的全
部转移,完成机械设备的安装。
2007年2月底完成设备设备单机调试,并开始
进行联动调试,具备了上线装车条件。
2007年3月2日~5日完成第一台整车的上
线装配,并顺利下线,为327的下线做好了准备。
2007年3月22日完成了MG7、MG7L及MGTF
三种车型在生产线上SWIM系统的ECU配置及程
序灌装,点火成功,并完成电器检测、转毂测试正常。
2007年10月,流水线实现了实际运行20JPH
的设计目标。
6 结束语
总装生产线转移改造工程是在充分消化原工
艺流程基础上结合了国产化实际条件,吸收国内外
先进总装工艺的经验,特别是解决了许多特定条件
下的工艺技术难关。经过后续两年多的生产运行,
可以证明最初的设计思想均得以实现,在传承了原
生产线先进性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提高,体现了
‘快’‘好’‘省’的特点。
更多推荐
改造,总装,工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