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17年奥迪q5二手车报价)
“瓜式巴萨”与“恩式巴萨”对传控打法理解的异同
作者:邓加,董众鸣
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
摘要: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文献资料法对两个时期巴塞罗那俱乐部在西甲联赛中的比赛进行分析,统计其在联赛中整体进攻与防守和局部进攻与防守的数据,通过对相关技战术指标的量化分析,对瓜式巴萨和恩式巴萨进行纵向对比,找出二者在传控打法下技战术层面的共性和个性,把握现代足球先进技战术打法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关键词:足球;瓜式巴萨;恩式巴萨;传控;技战术指标
在20世纪“欧洲百年最佳俱乐部”的评选中,皇家马德里队获此殊荣,这是对其过去取得一系列成绩的一种肯定;而进入21世纪后,巴塞罗那队(简称“巴萨”)异军突起,多次问鼎圣伯莱德杯,开创并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足球王朝,这其中尤以瓜迪奥拉时期建立的“梦三”王朝和恩里克时期建立的“梦四”王朝最为典型,由于二者球员时期皆是出自拉玛西亚青训营,对于克鲁伊夫时期所创立的传控足球理念坚信不移,所以其战术打法一脉相承而又相得益彰,在球队人员配置变化不大的前提下,二者都将其执教时期的巴萨打上了属于自己的时代烙印。
1传控打法的定义和特点
传控打法又被称为Tiki-Taka战术,Tiki-Taka并不是西班牙语或英语,或其他某种常用语言中的词汇,它最早被使用来形容足球战术,是起源于荷兰全攻全守理念以及西班牙本土斗牛传控足球理念,由西班牙一代宗师阿拉贡内斯发明的,被瓜迪奥拉、博斯克等多任教练继承、借鉴、采用的,以细腻的传控技术、合理的跑位、积极的高位逼抢为基础来追求极致攻守的的足球战术。Tiki-Taka是克鲁伊夫时代全攻全守打法的 “升级版”。在全攻全守打法的实战中,一名球员跑动后留下的位置由另一名球员填补,全队保持了动态的原组织结构。球员 (除守门员)在场上没有固定的位置,任何人都可以在需要时充当前、中、后场球员,这种打法对于球员的身体条件要求很高,尤其是耐力和速度方面。而Tiki-Taka与全攻全守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足球的传递替代了球员之间的频繁换位;它不仅控制住了足球,也控制住了对手。如此一来,就降低了对于球员的耐力和速度的要求。
传控打法具有以下特点:频繁短传;尽量减少个人盘带;防线上提 (接近中场);无球跑动范围较大;高控球率;较慢的比赛节奏。这些特点在比赛的进攻和防守中都有着具体的体现。瓜迪奥拉时期的巴萨依靠着强大的中场控制并赢得比赛,而恩里克时期的巴萨则将重心放在了进攻线上,依靠着前场球员极高的得分效率摧城拔寨。
2巴萨整体和局部进攻特征
不同于英超注重速度和简洁高效的打法,西甲球队更偏向于脚下技术和无球跑动后扯出空当展开进攻,这种在技术层面上的极致追求形成了西甲球风的独有特质,以巴萨为代表的西甲球队在欧洲赛场展现着其打法的稳定性。相关研究在论述巴萨罗那攻防特点时写到巴萨的整体传控打法能彻底主宰比赛,近年来两夺欧冠,2009年成为史无前例的六冠王,巴萨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得益于他们稳定的技战术打法,全队形成了非常稳定的攻防整体。
2.1巴萨全队整体进攻数据的特征
2.1.1瓜式巴萨整体进攻特征
瓜迪奥拉执教时期的风格体现着“人人动脑的思维足球”,他认为用大脑去控制比赛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有着很具体的内容,在每一个球的处理上,都需要提前的预判和深思,而提前想的步数越多、线路越合理、想得越快、有着同样理解水平的队友越多,则全队的实力便会提升得越高。
从表中四个赛季的进攻数据可以看出,在传球数和控球率方面,瓜式巴萨赛季平均数据分别为678次和68.8%,这两项数据从瓜迪奥拉入主巴萨之后,每个赛季都在提升,只是在11-12赛季略有下降,场均控球达到近七成,体现出了其打法的特点,即控制足球并掌握比赛主动权;在传威胁球次数和助攻次数方面,赛季平均次数分别为10.73次和1.8次,各个赛季均表现稳定;而在长传次数和突破方面,瓜式巴萨赛季平均数为18.89次和10.17次,这对于一支擅长控球和传切配合进行进攻的球队来说,这两项数据符合其整体进攻的特点;通过对四个赛季瓜式巴萨射门次数和进球数的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其趋势在持续走低,只是在11-12赛季略有反弹,一方面体现了其进攻端火力的减弱,一方面也说明了瓜式巴萨在追求极致控球的同时,对进攻机会和效率的把握在下降。
2.1.2恩式巴萨整体进攻特征
恩里克时期的巴萨很好的继承了“梦三”巴萨的DNA,球队中人员配置的稳定性保证了其传控打法的流畅性,在中轴线的各个位置上还是以固有的人员为班底,只是在中场方面用拉基蒂奇替代了球队大脑哈维,两个时期的巴萨在比赛中打法的变化都是基于433阵型下的局部调整。
通过恩里克入主巴萨近两个赛季的进攻数据可以发现,在传球数和控球率方面,15-16赛季的数据较之于上一个赛季都有所减少,说明恩式巴萨在控球能力方面有所减弱;传威胁球次数较之于上赛季场均减少0.81次,但场均助攻次数却增加了1.30次。这说明了恩式巴萨在把握机会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增强;长传次数的减少和突破次数的增多说明了其进攻重心更多地
集中在中前场,尤其是个人点对点突破方面;场均射门数的减少和进球数的增加,体现出球队在进攻端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2.2巴萨局部进攻方式选择的特征
足球比赛的最终目的是取得比赛的胜利,这就需要队员组织不同形式的进攻方法,采取进攻性活动。足球比赛进攻的方式有很多种,通过对西班牙甲级足球联赛的观察,对足球比赛进攻成功取得进球的方式进行如下分类:传切配合、交叉掩护配合、二过一配合这三种方式为局部进攻战术。
统计两个时期巴萨在联赛中局部进攻方式选择的利用率发现,在传切配合方面瓜式巴萨的64.6%的利用率较之于恩式巴萨48.4%的利用率高出了16.2个百分点,由于传切配合包括斜传直插和直传斜插两种形式,并且多运用于球场边路,说明在巴萨局部进攻中,瓜式巴萨的边路利用率较高,中边结合的战术打法更为成熟;在交叉掩护配合方面,瓜式巴萨的10.4%低于恩式巴萨的19.4%,反映了恩式巴萨在进攻端尤其是在中前场,球员之间的交叉换位更为频繁,进攻中队员间的呼应和联系更多;在二过一配合利用率方面,两支巴萨相差不多,说明二过一局部战术作为一种基本的足球战术贯穿两个时期传控体系下的巴萨,基于4-3-3阵型下队员之间使用二过一较为频繁,其他战术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衍生和演变。
3巴萨传控打法下的防守特征
在巴萨全攻全守的体系下,防守都是由前锋线开始的,从丢球的一刹那开始计算六秒的时间,如果六秒内没有将足球反抢回来,则全队就退回至本方半场转为阵地防守,这是瓜式巴萨在防守时的首要原则;而进入恩里克时期,巴萨在防守端的变化更加注重整体性,队员间经常会有预判性的补位和协防,这样虽然在第一时间无法遏制对方的进攻,但在后续封堵对方出球线路和拦截传球方面效率更高。
3.1瓜式巴萨与恩式巴萨整体防守数据特征
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瓜式巴萨的场均拦截数和解围数分别为18.64次和12.81次,高于恩式巴萨的15.4次和9.76次,说明瓜式巴萨在防守端所面临的压力要强于恩式巴萨;在场均抢断数和犯规数方面,恩式巴萨的19.7次和9.66次都要低于瓜式巴萨的18.07次和7.34次,说明恩式巴萨整体防守的侵略性更强,防守硬度更高;而在关键数据被射门次数和失球方面,瓜式巴萨场均被射门11.33次,场均失球0.71个,高于恩式巴萨的9.02次和0.66个,反映了恩式巴萨防守的果断性和防守的效率更高。
3.2瓜式巴萨与恩式巴萨局部防守数据特征
3.2.1局部防守的协同性和差异性比较
在足球比赛中,局部地区区域防守的基础是协防和补位,二者密不可分,协防是补位的前提,没有协防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补位。队员与队员之间的斜线站位可以避免对方突破一点就全线崩溃的局面,而抓住时机的就地围抢或区域紧逼则更加考验队伍的防守强度和纪律性。通过统计两个时期巴萨在补位、协防和围抢方面的成功次数,找出在区域防守的战术要求中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统计两个时期巴萨在局部防守战术运用数据情况发现,恩式巴萨在场均补位方面高出瓜式巴萨近四个百分点,说明瓜式巴萨在局部防守的位置感较强,单个队员的防守位置不易丢失;在协防次数方面,恩式巴萨同样高出瓜式巴萨近一倍,这说明在局部防守的协同性上面恩式巴萨对于队员的协防要求更高,防守纪律性要求更具体;在围抢次数方面,瓜式巴萨场均17.6的次数高于恩式巴萨场均11.5的次数,这一方面体现了在瓜迪奥拉时期,对于丢球后的就地反抢要求明确,另一方面是瓜式巴萨压迫式的防守方式决定其在比赛中要多次运用多人围抢战术。两个时期的巴萨在防守端,尤其是局部防守的战术细节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前者更注重对于球权的争夺,后者更强调阵地防守的协同性。
3.2.2中场球员特质的比较
恩式巴萨与瓜式巴萨在中场主力球员的配置变化中只是以拉基蒂奇替换了球队大脑哈维,在巴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术体系中,两名球员在中场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保持球队攻防平衡的关键一环,但是二者的技术风格却不尽相同,两名球员的特质分别体现着两个时期巴萨王朝在局部战术的不同之处。
通过14-15赛季二者的进攻和防守数据对比发现,拉基蒂奇的防守表现要强于哈维,虽然其策动进攻的能力比不上哈维,但是他在防守端的表现却是巴萨所迫切需要的。在巴萨出场的第一个赛季中,拉基蒂奇场均贡献1.28次抢断,明显高于哈维的0.7次。克罗地亚人在防守端的贡献要强于进攻端,经常在对手接近后防线之前截断对方的进攻,并且与伊涅斯塔的搭档更好地保持了中场的稳定性。另外,拉基蒂奇也需要在右边路为阿尔维斯补位,后者经常会在球队进攻的时候跑到前场参与进攻。虽然是一名中场球员,但是拉基蒂奇的补位能力也同样出色。可以看出,拉基蒂奇的到来使得恩里克的巴萨在攻防两端趋于平衡,增加了球队的防守强度和防守整体性。
4结论
4.1从巴萨整体进攻的数据方面可以看出,恩式巴萨较之于瓜式巴萨在对比赛的控制力方面下降了很多,但得分方面的数据不降反升,说明虽然传控打法依然是巴萨进攻战术的主流,但恩式巴萨进攻时的效率更为简洁高效。
4.2在巴萨局部进攻方式方面,恩式巴萨传切配合的减少和交叉掩护二过一的增加体现了球队在局部的阵地推进更为迅速,球员的向前意识要强于瓜迪奥拉时期。
4.3一支球队的打法是否稳定,战术体系是否平衡往往体现在防守时的特点,两个时期的巴萨在整体防守数据方面差异不大,只是在场均拦截和解围数方面下降了3次左右,这主要是瓜迪奥拉时期其防守战术对球员丢球后的就地反抢要求较高,而恩里克时期则更多要求队员间补防为主。
4.4在局部的防守体系下,两个时期的巴萨在防守端,尤其是局部防守的战术细节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前者更注重对于球权的争夺,后者更强调阵地防守的协同性。
4.5两个时期的巴萨主力人员变化不大且相对固定,阵容的稳定性与打法的传承性互为表里,两位教练都是在传控打法理念下对球队进行局部的调整,而恩式巴萨在进攻与防守端对运转球的简洁与快速和现代足球更加强调快速的比赛节奏和传接速率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罗乐.巴塞罗那队与西班牙队Tiki-Taka式足球风格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3):44-48.
[2] 蔡国培.欧洲冠军巴塞罗那队的攻守战术特征的研究[J]. 贺州学院学报,2013(1):123-125.
[3] 王海滨.对巴塞罗那足球队的攻防特点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252.
[4]石飞.对足球比赛中反抢行为的分析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4.
[5]张多.透过巴塞罗那看现代足球全攻全守的特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219-220.
更多推荐
巴萨,防守,进攻,恩式,方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