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二手众泰z700能买吗)

2022-2023

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

考试总分:

55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5

,共计

10

1.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妇女们秧插得又密、又齐、又快、又漂亮。

B.

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语文有经验的教师。

C.

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

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广泛征求、虚心接受群众意见。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理性分析双方分歧,协同解决实质问题。

B.

对于这件事情,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C.

人应该学会负责,你不应该这样投桃报李地为他承担责任。

D.

经过反复试运营,市民热议已久的智轨电车终于粉墨登场。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5

,共计

10

3.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关爱,就是从人生的山川河流里分出一道支流,引入那块贫

的土壤,让其中的种子,抓住信念的根

部,生长出葱茏的藤蔓,给大地和天空捧出自己的花朵。

①贫

jí________

②藤蔓

________

?

4.

判断题。(对的打

“√”

,错的打

“×”

。)

1

)本文写父子相爱相怜的感情,真挚动人。但这种感情中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2

)本文共有四次写

背影

,首尾两次详写,中间略写。

3

)本文以

背影

为题的原因在于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都浓缩在

背影

一特殊的外貌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天地。

4

)本文表面上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实则是以

背影

为主线贯穿全文。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5

,共计

10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

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

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

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

②竟不可得(

③是非木柿(

④岂能为暴涨(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4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6.

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医务工作者等抗疫一线的广大勇士逆行出征,不惧牺牲,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

他们是栋梁,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广大民众在疫情期间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国家号召,约束

自我,居家隔离;他们是基石,体现了服从大局的意识。没有栋梁,大厦将倾;没有基石,栋梁也

将失去支撑。由此可见,

________________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4

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

伟大战士。

四、

默写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

5

7.(5

)

与朱元思书

1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概括了自己在百里富春江

上的所见所感,也概括了文章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2

)《与朱元思书》冲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三峡》中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一句是写水势

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

)《小石潭记》一文中通过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或: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侧

面描写潭水清澈见底《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文言文翻译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

5

8.(5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4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六、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

5

9.

5

分)

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完成文后小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七、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

5

10.(5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让我们的精神也富有起来

刘晨

①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无疑将有一群人在财富、事业、生活方式上成为表率,我们将其

称为

精英

。我们没有预见到的是这个阶层的崛起速度如此之快。

③中国人富有起来的标志之一,就是我们拥有了越来越丰厚的物质财富。根据麦肯锡的调查,

即便

2016

年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还是增长了

16%

。预计,

2019

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总

额将达到

2100

亿元,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奢侈品第一消费国。

④当富有者越来越多,物质越来越丰裕,昔日所渴求的已经不再遥不可及,我们才发现有许多

的理由,去质疑

物质与富有

这一看似颠扑不破的正相关关系。

⑤近年,寻常人对于财富和富人的态度,从遮遮掩掩的羡慕嫉妒,开始越来越赤裸的表现为仇

视。

仇富

这一界定太过粗暴,因为与此同时,他们也对乔布斯的创意、比尔

·

盖茨的善举津津乐

道。也许,人们唾弃的并非奢侈本身。也许,问题在于,某些富人追求的奢侈已经泛滥,而真正稀

缺的,却已经被忽视。

⑥今天对中国人而言,物质与精神,哪个才是真正奢侈的?

奢侈

二字,特指人所拥有的超过了

必需的标准。今天,玛莎拉蒂和爱马仕已经越来越成为

必需

,过往我们珍视的种种

必需

的精神追

求,却越发显得奢侈。

⑦我们试着平视精英们的财富,仰视精英们的精神。我们期望着中国精英阶层的复兴,我们也

企盼,他们的富有不止体现在物质上。

⑧今天我们发现,这个国家成功、富有、现代化,却不能像强汉盛唐那样输出有益世界的精神

价值。我们也发现,

不读书

”“

利字当头

”“

缺乏教养

等等难看的标签,时常被打在中国富人的身上。

⑨假设一个人没有富足的精神生活,无论物质如何丰裕,也是非常可悲的。今天我们发现,物

质和成功恐怕已被给予了过高的评价。我们的年轻人,朗诵的不再是诗篇,而是成功学;他们的爱

情生活被按揭贷款所绑架;他们渴望拥有万贯家财而非行万里路;过早变得世故和物质的他们是装

在青春躯壳里的中年危机。假设这样的情况出现在那些出身显赫的富有者那里,除了以上一切的庸

碌,还要额外忙于炫富、消费、声色犬马

……

⑩好在我们还有时间反省、思考,我们还有时间来改变这种现状。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为什么说

假设一个人没有富足的精神生活,无论物质如何丰裕,也是非常可悲的

3

)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

)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富有?请提两条建议。

八、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

5

11.

5

分)

作文。

请以

晒晒我们班的

牛人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②立意自定;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

600

(写成诗歌不少于

20

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

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

试卷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5

,共计

10

1.

【答案】

B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解答】

B

项,语序不当,应改为

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有经验的语文老师

故选

B

2.

【答案】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1

【解答】

A

项,当务之急:当前应做

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

B

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

项,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D

项,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

戏。今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爬上政治舞台。不合语境,使用

错误。

故选

B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5

,共计

10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5

,共计

10

3.

【答案】

,

wàn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字形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

贫瘠

指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动植物难以生存。

不要写

4.

【答案】

1

2

×

3

4

【考点】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背影(朱自清)

【解析】

1

1

1

1

【解答】

1

)本文写父亲的背影,置于特定的背景中。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离别,父亲

大去

之期不远

,未知往后还会发生什么灾祸。可以说,这是人生莫大的痛苦,是一种灰暗社会的世态。

这样一来,就给全文定下了惨淡、衰败、哀伤的感情基调。但作者并没有就此绝望,只是在字里行

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2

)第二次是详细写,第一次,第三次和第四次是略写。

3

)这篇散文集中描写的是父亲在特定场合下使作者极为感动的那一个背影。结尾在信中写

更多推荐

中国,精神,父亲,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