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林肯汽车价格一览表)
龙源期刊网
中外高职教育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彭小英 潘宜亚 姜智荣
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11期
摘要:回顾了中外高职教育研究现状、主要特色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人口结构变化、就业
压力、教育市场需求调整、学校内外部环境压力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阐释了学校内外部环境
对高职院校教育办学方向的重要影响,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外高职教育发展;研究现状;前景与展望
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较少从人口结构变化、就业压力、教育市场需求调整、学校内外部环境
压力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本文主要围绕中外高职教育办学主要特色与发展影响因素展开探
讨,希望对国内高职教育发展有一点借鉴意义。
一、国外高职教育研究现状
自1862年以来,美、英等发达国家政府对职业教育资金上支持力度较大,企业也相继提
供经费,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另外,普通教育中加强职业教育,允许学生跨学校选修。推
行终身化职业教育,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授予职业技术学位,推行多级职业资格证书。职
业教育课程设计模式聘请行业专家确定职业能力与目标,然后由学校制定教学大纲,重视学生
反馈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方式灵活,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先进实用职业技
术理论、方法和技能。主要特色表述为:(1)完善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体系;(2)校企分工与合作
(双元制);(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4)职业教育终身化;(5)健全的学位授予体制;(6)课
程模式前沿化。
二、国内高职教育研究现状
龙源期刊网
主要特色表述为:(1)政策支持与经费分离;(2)培养模式摸索化。我国目前已启动实施国
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但是以“学生学费为主”的投入机制难以解决,提高预算内教育经
费比例,成为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职业院校迫于生存压力,不断探索各自发展模式,目前的几种职业教
育模式主要为:(1)以独立职业院校为主的教育模式,这是当前最主要的高职教育模式,其主
管机关是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2)就业培训模式为主的模式和契约合作的模式;(3)区域
经济发展为主的模式;(4)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包括订单式。
三、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学校外部环境压力问题。主要表现为:专业结构错位严重、人口结构变化和就业压力较
重、教育市场需求受瓶颈制约、个人就业意愿与能力弱化、同行竞争激烈、社会观念歧视严
重。
近年来,各专业大类发展规模极不平衡。在校生规模可分为三个层次:(1)财经、电子信
息、制造、文化教育;(2)土建、医药卫生、艺术传媒、交通运输、旅游;(3)法律、农牧、生
化、资源、环保等。专业布局冷、热专业相差百倍,就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制造、教育、公共管
理、建筑4大行业;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供求状况差异显著。
未来20年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最为丰富的时期,但同时也将会是面临劳动就业压力持续
增大的时期,就业形势在前10年尤为严峻。预计202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育发展将
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及其以上教育阶段,目前国内高中入学率偏低,依然是教育体系中的“瓶
颈”。
毕业生择业观与职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等脱节,较多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就业艰难。同业间
竞争制约职业院校的发展。同业间在办学规模、学校布局、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条件、招生比
例、经费投入、招生手段和方法、专业设置等方面相互攀比、相互制约。
社会对职业院校歧视严重,社会群体无奈才选择等职业教育。由此,职业教育步履维艰,
职业教育和普教比例难以协调。
龙源期刊网
2.学校内部环境压力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与发展困难重重、人才培养模式老化、招生
规模扩大导致教学资源紧张、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沟通与协调障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错位、
学校组织氛围与文化薄弱、预警能力弱化。
高职院校面临诸多困难,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边缘化、人才培养规格边缘化、改革与发展
矛盾重重、内涵发展目标与招生任务矛盾、教师评价体系职业与专业化转换矛盾、生源复杂,
低质量与教学矛盾。虽然大部分职院大力改革,但是从中专升入大专,专业师资严重缺乏,行
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难以确立;办学投入不足,缺乏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设置“一边倒”现象,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以及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职教与普教脱节、各成体系,缺乏统筹协调性发展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四、结论与前景展望
1.结论。在国外的高职教育模式中,世界经济水平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已普遍建立了完善
的职业教育升学体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也正朝着高层次、复合化方向转移。国内高职教育走
过了20年发展的风风雨雨,问题重重。虽然一直都在进行改革,但实际上没有太多经历市场
治理的价值创造过程。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国高职教育缺乏战略定位,许多高职院校人云
亦云,没有结合整个人口发展趋势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以及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模式来解决学
校发展的纵深问题。另外,从教育需求调整结构看到,未来驱动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
的将主要是高中阶段及其以上教育的发展,新增劳动力将主要以高中文化程度和高等教育文化
程度为主。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更多推荐
教育,职业,发展,高职,模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