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渡怎么样值得买吗-深圳小汽车摇号官网系统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玛莎拉蒂最新款)

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荣威SWOT分析

刘小平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201804)

【摘要】 利用SWOT方法对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荣威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

荣威品牌的发展策略。

【Absact】 SWOT mehod i used tnaze ROEWE o SAIC fom 4 apecncuding

strength,weakness,oppo ̄unity and threat.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OEWE is explored.

【关键词】 自主品牌荣威SWOT

doi:10.3969/j.issn.1007-4554.2012.04.10

太公司发布的2009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

0 引言

调研(CSI)报告中以846分(满分1000分)排名第

四,成为跻身该项调查前5名的首个中国汽车品

2006年,上汽集团在英国罗孚(ROVER)75、

牌,仅以微弱差距落后于雷克萨斯、奔驰等豪华车

25系列车型以及一系列发动机知识产权的基础上

品牌。

进行本土化改造推出了自主品牌——荣威

产业集群地域优势。相比深处中西部以及东

(ROEWE)。

北地区的整车厂,在招工和人才储备上上汽集团

在经历了2年超高速增长后,受到国家宏观

占尽了“地利”。依托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

调控、鼓励政策退出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中国汽

展,融汇了大量的各类资源,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提

车市场发展增幅回落至13年来最低点的2.45%,

供了充足的基础条件。荣威品牌依托上汽集团的

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11.22万辆,占乘用车销

强大实力,对当地经济发展以及整个中国汽车工

售总量的42.23%,同比下降3.37%。自主品牌轿

业的向前推进功不可没。

车共销售294.64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11%,

政府部门大力支持。2011年1~11月,上海

同比下降1.78%。市场份额下降,自主品牌形势

汽车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 203.46亿元,同比增长

严峻。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和发展环境是包括荣威

11.9%,汽车行业利润总量同比上升27.8%,为上

在内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

海市6大支柱产业之一。上海汽车产业自主品牌

重要问题。

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

注,为荣威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氛围。

荣威品牌发展的优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

重要战略,也是上海汽车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

品牌影响逐渐形成。荣威品牌发布及上市以 必然选择。作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积极实践者,

来短短几年便在权威汽车评级机构J.D.Power亚 荣威已经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目标:继

收稿日期:2012—03—16

上海汽车2012.04

?

41?

综合节油20%的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投放 美疲劳”恐怕难以避免。

市场之后,2012年,节油50%以上的荣威550插电

式强混轿车和纯电动轿车也将上市销售。

创新体系日益成熟。依托长江三角洲汽车产 力总成与关键电子化技术发展薄弱。据统计,在

业集群的综合优势,抓住上海市“四个中心”建设 我国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微电

的机遇,荣威品牌技术创新能力迅速增强,初步形 机、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

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 比例分别为100%、100%、91%、97%和69%,中高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了涵盖汽车大集团研发中心、 端车所需的自动变速器78%为进口产品。

合资企业研发中心、零部件研发中心、大专院校等 高级技术人才稀缺。汽车研发相关科技人员

在内的比较完善的研发系统和开发链条。

技术后发优势突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对 验的高级技术人才,特别在开发项目管理、流程管

外开放,汽车行业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将中国作为 理、创意设计、系统集成与匹配、关键零部件的开

其生产基地,并将母公司的某些技术开发项目转

移到中国开发,促进了自主品牌与跨国公司在知 的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识与人才方面的交流,使得自主品牌可以充分利 品牌思维定势拖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低端

用后发优势,在高起点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 形象已经在市场上形成思维定势,如何打破这一

2 荣威品牌发展的劣势

缺席于豪华车市场。尽管近年来中国乘用车

市场跌宕起伏,豪华车市场却依然以40%左右的

增幅高速发展。中国豪华车市场逆势上扬凸显了

豪华车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是一块正在迅速膨

胀的蛋糕。对于成长潜力巨大,利润丰厚的豪华

车市场,定位中高端市场的荣威品牌却未能成功

推出豪华车型参与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不无遗

憾。

综合成本居高不下。汽车产品的主要成本包 越野车、新能源轿车4大类,包括400多款候选车

括研发成本、制造成本等。研发成本无疑是汽车 型均为自主品牌产品,虽然体现了政府用法制手

企业难以缩减的投入,是获得更多技术积累和产

品产出的基础;制造成本高企主要因为:一方面荣 了国家支持自主品牌汽车的政策倾向。

威的生产基地均在长江三角洲这一人力资源成本

高地,另一方面新投资建设的生产线每年还有大 候会议上郑重承诺减排40%,汽车产业责无旁贷。

量的折旧费用。

新车型上市节奏慢。相对动辄百年历史的竞 掌握新能源相关技术无疑是赢得未来市场竞争的

争对手,包括荣威在内的自主品牌由于技术储备 核心竞争力。而未来汽车动力研发无疑是使中国

相对薄弱,新车型上市速度难以匹配市场发展的 汽车企业与发达汽车工业位于同一起跑线的重要

节奏。荣威品牌虽然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大小

改款车型上市,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主要仅荣威

750、荣威550、荣威350、荣威W5等几款产品,“审 旗下包括供应零部件业务、汽车服务贸易业务、

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的16家公司全部并入上市

公司,实现超过99%资产上市。新能源汽车业务

与自主品牌整合到上汽集团这一大平台上,为自

主品牌发展未来动力汽车奠定了基础。同时,整

体上市还扩大了荣威品牌产品发展的融资渠道。

国际分工不断细化。汽车产业是当今世界

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在新的全球生产 国水土资源和环境治理成本正在大幅上扬,汽车

体系中,汽车产业的国际分工还在进一步深化和

细化,由产业内分工发展到产品内分工,全球产 升值对以出口经济型轿车和商用车为主的汽车

业链不断延长,汽车企业融资、采购、生产、销售、

服务和研发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为荣威发

展带来了更多参与全球化的机会。

行业兼并重组加快。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

的轨迹来看,企业问的兼并重组是一种必然。强

势企业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来扩大规模、提高实 旧影响着当前国际经济及政治形势。世界经济

力。未来,在市场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的优 增幅减缓,需求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气候、能源资

势资源将会向大集团靠拢。抓住这轮兼并重组 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形势的

的机遇,进一步整合国内市场的各项资源,将有

利于荣威品牌在未来一段时间整体竞争力实现 市场博弈日益激烈。“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显著提升。 已经成为国际汽车巨头的共识,几乎所有国际汽

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我国人口多,汽车潜在

需求量大,并且随着汽车价格下降、人均收人上

升以及各方面配套措施的出台,我国汽车的潜在

需求将向现实转化。2009年以来,国家推行的一 国际市场方面,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以价格为出

系列政策打开了二、三线甚至是农村市场,为以 口优势的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也遭受了冲击。

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赢得

了一个历史性机遇。

工业体系保障完备。我国具有发展汽车工

我国汽车产品认证管理分析

高菊珍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41)

郭红兵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芜湖241006)

【}商要】 阐述了我国汽车产品认证管理的现状和国际上主要国家的汽车产品认证管理制度,提出了我

国汽车产品认证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快汽车产业化进程有关的几点建议。

【Absract】Theutmobi prducuthentcamanagement China nd ma naons

woad are expatiated.Some questions under implementing automobile products authentication manage—

mentn China are brought orward.Some suggestons o expedie the process of ndustalzaton are put

forard.

【关键词】认证管理汽车产品

doi:10.3969/j.issn.1007-4554.2012.04.11

0 引言

我国汽车产品认证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国家通过

1988年12月29日,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

制定汽车强制性标准及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实

和国标准化法》,这标志着我国的标准化工作纳入

施法制化管理制度,即汽车产品的型式认证,实

法制轨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

现政府对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方面的有 定,考虑到我国汽车产品的水平和引进技术的现

效控制。

状,我国的汽车强制性标准主要参照联合国欧洲

危机的余波的影响,国内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长

三角地区生产经营成本的不断上升,寻求优势资

参考文献

源,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藩篱,创新探索共赢的合

[1] 刘小平,朱盛镭.汽车企业品牌结构战略研究[J].上海

作方案,整合国内优势资源。荣威的品牌建设还

汽车,2004(2).

需要不断加大投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项保华.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收稿日期:2012—02—06

?

44?

上海汽车2012.04

瓜子二手车可靠吗-长安欧尚科赛5参数


更多推荐

荣威汽车官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