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现代索八2013年二手车多少钱)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鸦片战争后,洋货输入,土货滞销。上海附近松江、太仓一带无土纱可纺,土布市
场削减大半。广州附近顺德、佛山等地,家庭纺织半数停工,纺织业趋于停顿。这反映
当时中国(
)
A
.独立主权完全丧失
C
.政治发展逐渐转型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
.《武昌民军攻毁督署》(见下图)是一幅纪念辛亥革命一周年的新闻图画,画面中民
军高举铁血十八旗,手拿步枪和军刀进攻总督衙门。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此图表
明武昌起义(
)
A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C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地位
B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
.点燃了推翻清朝的燎原之火
3
.冼星海在入党申请被批准的当天写道:
“
我希望能改变我的思绪和人生观,去为无产
阶级的音乐奋斗!
”
随后,他陆续创作的
100
多首革命歌曲成为了民族化、大众化的音
乐典范。由此可知(
)
试卷第1页,共8页
冼星海《入党申请书》
A
.信仰的光辉照亮了艺术道路
C
.抗日的呼声推动了艺术发展
B
.生活的磨砺塑造了艺术特色
D
.人物的阅历丰富了艺术内涵
4
.
1949
年
10
月
4
日,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提到,毛泽东领导的中国人民争取
自由的英勇斗争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反对内外压迫者的光辉成就。这说明新中国的成
立(
)
A
.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D
.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5
.有人认为,如果美国侵略者占领朝鲜,一定会准备力量来进攻我们的祖国,所以我
们必须主动地、积极地援助朝鲜人民。可见,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
)
A
.消灭世界霸权
C
.保卫国家安全
B
.促进朝鲜统一
D
.提高国际威望
6
.
1952
年,土地改革结束时,国家统计局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每个农户平均占有土地
15.25
亩,拥有耕畜
0.64
头、犁
0.54
部、水车
0.1
部。这表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的原因是(
)
A
.工业需求,原料不够
C
.灾害频发,物资不足
B
.经济困难,资金匮乏
D
.分散经营,缺乏工具
7
.周恩来曾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
比之于工业高度发展的国家,我们还落后得很。正像
其他的亚洲国家一样,我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经
济。
”
由此可见,万隆会议的主题是(
)
A
.发展民族经济与捍卫国家主权
C
.建立社会保障与建设和平环境
B
.维护国际公平与提高国际地位
D
.传承民族文化与推进文化交流
8
.雷锋曾说:
“
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平时节约下来的一百元钱,支援了他
们;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的灾害,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一百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
……
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
这体现了雷锋
(
)
A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C
.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革命精神
B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奋斗精神
D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9
.截至
1982
年
1
月,全国农村
90%
以上的生产队按照当地实际状况,建立了不同形式
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表明经济体制改革重视(
)
A
.实事求是
B
.协调发展
C
.按劳分配
D
.生态保护
试卷第2页,共8页
10
.中国经济学家把
“
相对增长速度
”
【(新值一旧值)
/
旧值
×100%
】作为评估一个地区
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由下表可知(
)
生产总值比值
城市
(以
2008
年深圳
GDP
为基数)
2008
年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1.46
1.81
1.06
1.00
2017
年
3.60
3.87
2.76
2.88
1.47
1.14
1.60
1.88
相对增长速度
中国四大城市生产总值比值表
A
.广州经济发展独占鳌头
C
.东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
B
.北方比南方经济发展快
D
.深圳经济发展相对最快
11
.经济走廊(见下图)拓展了我国与各国合作的物理空间,对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网和
不断扩大我国
“
朋友圈
”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表明我国外交布局的特点是(
)
横跨亚欧非的六大经济走廊示意图
A
.多层次共享
D
.立体化交往
12
.
1971
年
10
月
4
日,在经过了
190
次失败的磨砺之后,屠呦呦课题组全体成员正目
不转睛地盯着第
191
次实验的最终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提取物样品对疟原虫的抑
制率达到了惊人的
100%
,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找到了治愈疟疾的锁钥。由此可知(
)
试卷第3页,共8页
B
.宽领域互助
C
.全方位合作
A
.志向远大是成功的前提
C
.大公无私是成功的条件
B
.良好教育是成功的基石
D
.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
13
.
1984
年
7
月,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第
23
届夏季奥运会夺冠,实现了新中国奥
2008
年
8
月,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夺得
51
枚金牌,位居世运会金牌
“
零的突破
”
;
界金牌榜第一;
2021
年
7
月,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
2021—2025
年)》,提出经
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
38.5%
的发展目标。这说明我国重视(
)
1984
年
7
月许海峰在奥运会比赛现场
A
.射击比赛与群众体育创新结合
C
.奥运比赛与射击活动有机整合
B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全面发展
D
.运动项目与奥运项目系统发展
14
.油画《青藏铁路》(见下图)以雪山为背景,高原牛群为近景,描绘了一列正在飞
驰的火车。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位于海拔
4000
米
以上的路段近
1000
公里,占全线总长的
84%
,被称为
“
天路
”
。这幅油画主要展现我国
(
)
A
.自然环境的改善
C
.经济建设的成果
B
.畜牧养殖的发达
D
.铁路运输的作用
二、综合题
15
.【科技之光】
材料一
图1东方巨响图2高峡平湖图3嫦娥探月
试卷第4页,共8页
1994年始建的三峡工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
程,是世界上承担综合任务
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当时
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的水电
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项目
2019年,嫦娥四号探
测器成功着陆,人类历史
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
背面巡视勘察
——根据边东子《科技“星”光: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等整理材料二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杂交水稻的培育难度,国际上许多研究者望
袁
隆平
而却步。袁隆平认为:“外国人没有搞成,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吗?”他每天
在学校的试验田里转,寻找材料,一转就是好几个小时。在经历无数个日日
夜夜的思考和探索后,他产生了研究杂交水稻的初步构思,并最终获得成功。
世纪之交,导航卫星成为世界的热点。有人认为外国导航卫星可以租用,
不必自己研制。孙家栋坚持认为,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在研制
孙
过程中,针对中国无法自行生产原子钟的情况,西方国家提出种种苛刻条件。
家栋
孙家栋团队经过一番拼搏,终于研制出中国自己的原子钟,精度达到了1纳
秒。
——根据姚昆仑《圆梦大地:袁隆平传》等整理材料三
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这样的
背景下,科学文化、创新文化及其所形成的科普、科学氛围,对于提升国民现代化素质
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迫切需要。
——摘编自杨玉良《中国科技之路》
(1)
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幅图片,说明其反映的科技成就。
(2)“
科学家精神
”
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材料二,概
括
“
科学家精神
”
的内涵。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16
.【制造业之路】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出生于江苏海门长乐镇,是近代中国著名实业家、教
育家、慈善家,也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典范。
试卷第5页,共8页
——根据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等整理
材料二
由于“一五”时期强调重工业中制造业的优先发展,制造业在重工业中的
比重由1952年的41.9%上升到1957年的47.4%。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新的工
业部门建立起来。为了改善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与工业布局不合理,“一五”时期推动了
内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设备引进,派遣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前往
外国学习,既提高了制造业生产水平,也培养了中国的技术人才。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机遇,建成了
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还
得益于发挥了市场作用、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发挥了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做好科研
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工作。
——摘编自新望《制造新格局》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张謇实业活动的主要成就。
(2)
根据材料二,简述
“
一五
”
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试卷第6页,共8页
三、论述题
17
.【长征之歌】
材料一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
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
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红一方面军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河,攀越40
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
的茫茫草原。
场景1:在翻越大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
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
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
场景2:廖大珠连长领导的二十二个英雄,在团政委的命令下,一手扶着铁栏,踏
着铁索,勇敢冲锋过去。刚到对岸桥头,敌人就点燃大火,火焰冲天,无法通过。团政
委大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最后关头,冲过去。”他们不顾一切的冲进火海,一
试卷第7页,共8页
更多推荐
发展,中国,经济,制造业,人民,精神,胜利,建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