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买路虎极光后后悔了)

巴黎城市更新的经验及其对国内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2-15T03:33:54.808Z 来源:《全球城市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 唐傲雪

[导读] 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一直是国内外城市规划师、学者和建筑师们一直讨论的议题。如何在保存历史街区原始风貌与城市文脉的条件

下,进行城市更新,怎样应用各种办法使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亦是国内外学者和规划师讨论的焦点。巴黎旧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经验丰富,随

着很多制度和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巴黎在城市更新方面积累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本文将列举一二并讨论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唐傲雪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 510000

摘要: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一直是国内外城市规划师、学者和建筑师们一直讨论的议题。如何在保存历史街区原始风貌与城市文脉的

条件下,进行城市更新,怎样应用各种办法使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亦是国内外学者和规划师讨论的焦点。巴黎旧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经验丰

富,随着很多制度和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巴黎在城市更新方面积累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本文将列举一二并讨论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城保护、活化历史区、法国巴黎

0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经历40余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旧城区也逐步显现出建筑性能落后,经济落后和社会结构失衡

等一系列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于2014年正式发布,内容提出要“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在旧城

改造和更新方面,广州恩宁路永庆坊可以作为一个典型,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永庆坊微改造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

高度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多采用微改造等“绣花”功夫。因此,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街区讲述自己的故事,并给人

留下印记,成为了城市更新改造的美好愿景。于此同时,国内多个城市同时推出老旧小区微改造,着力解决旧城衰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等问题,改善旧城人居生活环境和空间优化提升。

法国和我国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同为具有悠久的历史的国度,亦是农业化大国,其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在二战以后快速发展,直

至1970年代达到法国国内“繁荣三十年”的经济顶峰,经历石油危机后城镇化速度放缓,与此同时,国家逐步推出一些法律法规和更新政

策,如《分权法案》、《国家建筑师制度》和《历史保护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均对旧城保护、城市更新以及旧城区活化起到了重要的

促进意义。这些法国的城市更新政策和旧城保护工具,以及它们的运行模式,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的旧城保护和城市更新起到对照意

义。

1.巴黎城市更新的原则和制度

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巴黎一直保留着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肌理,二战结束以后,随着法国整体进入了辉煌的三十年,

巴黎也跟随着经济腾飞而进行了多处城市建设。由于巴黎行政区域的特点和历经千年保留的历史街区背景下,20世纪初的巴黎甚至是现在

的巴黎面临着无地可开发的尴尬境地[1],因而在进行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巴黎的主要规划理念就是于“城市之上建立城市”。同时,巴黎对

历史街区施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予以重大关注,又不局限于单一的保护和观赏,而是活化利用历史建筑,赋予其现代化的功能,并且通过

优化历史街区的公共空间功能,在有机整治的同时,提升城区品质,传承城市风貌,赋予老城区新活力,开启了通过城市更新改造而复兴

城市的过程。通过以上简述的一些方法来对巴黎的历史街区和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并通过旧城改造的方式振兴一些衰败的低历史价值的街

区,同时在开发和运作层面,大型城市更新项目是经济和文化振兴的双重策略,其涉及到城市身份认同,因此,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

展与保护与公共空间的再生,促进公共利益,激发公共生活和地区活力,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和目的。[2]

1.1巴黎城市更新的原则

“城市保护不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3]

由于巴黎的存量用地十分稀少,除了“在城市之上建立城市”深入人心以外,巴黎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过,尽量

避免“拆除-重建”的改造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精细化的设计,对现有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居住区和工业区进行改造,保护历史遗产、传承

城市风貌,比如改造建筑物立面、扩建阳台、增设阳光间、住宅底层的商铺向街道延伸,摆设咖啡座和餐椅、屋顶建设大平台、安置太阳

能板、增设儿童游戏场地、种植花草形成屋顶花园等。对旧城保护的深入人心以及对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的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因此

巴黎的城市风貌可以保留至今,对重点历史文化街区采取完全保留其历史风貌并加入现代化的元素,活化利用成为“博物馆”、“美术馆”或

“影剧院”,使得巴黎成为全世界城市规划和风景景观最受推崇的城市之一。这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

体方法。

1.2国家建筑师制度

法国特有的国建建筑师制度是保障历史文化遗产建筑的重要举措之一。从1993年开始,法国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设立了“国家建筑

师”机构,从有工作经验的建筑师和规划师中挑选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通过考试,并在成功通过选拔后继续在专门的学校培训两年,

才可以正式任命上岗。“国家建筑师”考试录取率非常低,通常通过考试的概率是5%。国家建筑师除了在首都巴黎设有机构,也在外省设立

了办事处,由总部指派专业人员赴任。截至2021年8月,国家建筑师机构共拥有180名国家建筑师,参与了19722个市镇的旧城保护事项,在

全国范围内认证了844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43000处历史遗迹及其周边辐射地区,建立了约40万份建筑保护制度的案件相关文件。

国家建筑师和规划师在进行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时,管理各种自然景观或者城市的被保护地区内的建设和审查,负责在办理拆除许可

证和建设许可证之前的方案审查,许可证由市长签发,但市长必须按照国家建筑师与规划师的意见进行审批。

国家建筑师与规划师的意见分为2种:

1.强制性的意见(AVIS CONFORME):该意见是强制性意见,除非向大区政府投诉,否则市长必须按照国家建筑与规划师的意见进

行审批;

2.参考性意见(AVIS SIMPLE):该意见是非强制性的,市长可以不必完全听从国家建筑师与规划师审批的意见,可以自主做出审批

决定。[4]

1.3法国城市更新相关的法律法规

1.3.1相关法律法规

诞生于1840年的《历史性建筑法案》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典,1887年法国又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重申了法国在文

化遗产方面传统的建筑的保护标准,并组建了一个由建筑师组成的古建筑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的选定及保护工作。1913年的《保护历史

遗迹法》规定了国家保护历史遗迹的权利,也限制了房主的部分权利,且规定房主对历史性建筑有修缮的义务,而且只有维修在“国家建筑

师”的指导下进行时,才可以从政府处获得补贴。

1962年的《历史街区保护法》(也称“马尔罗法”)要求把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保护区,制定保护和利用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严

格管理,对该区内的建筑不得随意拆除,维修也要经过“国家建筑师”的指导,符合要求的修缮才能够得到政府的补贴。

1973年的《城市规划法典》(Code de l’Urbanisation)第一次对规划文件的内容和形式做出明确和统一的规定,提出编制两个不同层次的

规划作为各地方城市管理的工具,即“土地利用规划[5]”(POS)和“城市规划整治指导纲要[6]”(SDAU)。

SDAU是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年限为30年,不具备法律效力,主要对土地使用、城市发展导向、基础设施布局、城市扩张、职住

平衡,住房与城市交通等问题进行规划,SDAU主要文件有:1/10000和1/50000之间的规划图纸和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以及附件。

POS主要目的是地块的使用,并不涉及整个城市的发展方针,具备法律效力,主要文件有:1/2000至1/10000比例的土地细化图纸和规

划控制的说明文件。[7]需要注意的是,POS文件在编制过程中前,已经将用地性质分为“城市用地”和“自然用地”两类,因此针对同一个地

块,POS不失灵活性的可以根据用地用途来制定不同的容积率。

1958年,为了解决战后的住房紧缺问题,法国在一些大城市的周边地区与私人投资领域合作,兴建以住宅为主的小区,称为“优先城市

化区”(ZUP-Zone à Urbaniser en Priorité),由于这一时期ZUP的开发过程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协议开发区”(ZAC-Zone d’Aménagement

Concerté)应运而生,为了进行复杂的城市开发,国家政府、地方集体、私人开发商、房地产业主等可以通过建立“协议开发区”,以合约的

方式结成稳定的伙伴关系,私企分担地方政府和集体全部或者部分的公共资金投入,以换取对应土地的开发权,各方在充分协商的基础

上,共同制定“开发区详细规划”(PAZ-Plan d’Amenagement de Zone)取代POS。

另外,在国家政府规定的“历史保护区”中,更为详细的专项规划“城市遗产保护和再利用规划”(PSMV-Plan de Sauvegarde et de Mise en

Valeur)将代替普通的POS,成为该地区的规划管理文件。

1977年巴黎通过的《巴黎市整顿方案》中明确规定把该城分为三部分:

(1)历史中心区,即18世纪形成的巴黎旧街区,主要保持历史面貌,维持传统的职能作用,在这个区主要改造成若干步行街;

(2)19世纪形成的旧区,主要加强居住区的功能,限制办公楼的建设,保护统一和谐面貌;

(3)对周边的部分地区则适当放宽,允许新建一些住宅和大型设施,并加强区中心的建设,使边缘地区社会生活多样化,更富有活力。

巴黎市中心沿塞纳河两岸10公里,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区域一般不添加新建筑,而保持原有建筑和环境布局的历史风貌。

1983年颁布的《地方分权法》( Loi de décentralizations)中,创造了一种新的保护地区的类型——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它的目

的在于对某一区内的建筑的保护应以其本身的价值和特征作为客观的评判标准,而不是根据它们举例重要建筑的远近。从保护对象来看建

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所要保护的不仅是某个建筑、某个街区,而是整个城市以及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为对象,保护的目的则是为了

体现整个城市特色、城市中经过长期历史变迁形成的外部空间特征。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的审批不在国家层次,而是在大区及各

省层次,由大区区长在民意调查后宣布通过。保护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仍然要通过国家建筑与规划师的审批。

1980年兴起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法国的规划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此“环境保护”成为城市发展和国土利用的新主题,且成为城市规

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地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计划”(PADD-Plan d’Aménagement et de Développement Durable)成为各地在编制总

体规划中比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1995年《地域规划与发展指导法》(Loi d’orientation d’aménagement et de développement territorial)批准了两项新的规划文件,一个是“大

巴黎地区总体规划”(SDRIF Le schéma directeur de la Région ?le-de-France-)及其类似的大区所编制的政府强制性的地方规划,是必须遵循

的指导方针;一个是大区议会编制的“大区国土规划纲要”(SRADT- Schéma régional d\'aménagement et de développement durable du territoire)

作为大区发展的规划方案。

1.3.2巴黎现行的规划制度

巴黎现行的城市规划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

1. 作为规范性城市规划的《巴黎地方城市规划》(相当对我国地块深度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2. 作为修建性城市规划(相当于我国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历史保护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和《协议开发区规划》;

《历史保护区保护于利用规划》适用于巴黎的两个历史保护区,即占地126公顷的马莱历史保护区(成立于1965年)和占地195公顷的

七区历史保护区(成立于1972年),主要任务是针对在发生在其中任何地块上的任何建设行为,包括修复、维护、改建、扩建、新建、拆

除以及土地利用的调整等,提供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以达到全面保护、有机整治历史保护区的目的。《协议开发区规划》适用于由

巴黎市政府根据城市更新改造的需要而设立的17个ZAC。主要任务是针对协议开发区内的任何土地开发利用、道路广场修建、公园绿地建

设以及任何地块上的房屋改建、扩建、新建等行为,提供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以达到更新改造和复兴发展衰败街区的目的。《巴黎

地方城市规划》适用于除两个历史保护区以及尚未建成的协议开发区之外的巴黎市和其他行政辖区,主要任务是针对发生在其中任何地块

上的任何建设行为,包括修复、维护、改建、扩建、新建、拆除以及土地利用的调整等,提供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以达到维持城市

的总体空间形态和正常功能运转的目的。

图 1ANRU认定的城市更新地点分布

1.3.3法国旧城更新机构

成立于2004年的“法国国家城市更新机构”(ANRU-Agence nationale pour le renouvellement urbain) 是依据《城市更新法案》以及“国家城

市振兴计划”创立的一个专门负责管理城市更新的机构,旨在以行政窗口的形式简化在国家城市振兴计划的实施中所遇到的复杂程序,并为

各种城市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2016年7月公布的问卷中[8]可以看出,ANRU主要负责的旧城保护和更新方面的问题,法国国内的街区

经由ANRU和建筑师的认定后,被认为是ANRU级别的旧城改造街区,所有和该街区相关的更新和改造项目文件,除了城市规划部门报批之

外,还需要由ANRU审核批准。并且经由ANRU批准过的街区的更新改造,可以领取政府减免税额低至5.5%的补贴。[9]

1.4历史建筑与街区的再利用-以巴黎贝西区改造为例

巴黎贝西区位于巴黎东部,塞纳河右岸,虽然地处城市中心紧挨着塞纳河,距离巴士底广场和巴黎圣母院并不遥远,却因从沿着塞纳

河岸边穿过的蓬皮杜高速公路及纵深方向的贝西火车站铁路封锁,长期以来十分闭塞。[10]17世纪中期这里出现了第一个葡萄酒仓库,18世

纪以来这里一直是被固定的葡萄酒厂占据,而得益于19世纪海洋贸易的蓬勃发展,贝西区逐步壮大,成为巴黎重要的酒码头和仓库,各地

的酒源源不断的通过河运汇集到巴黎,再从巴黎分散到各地。

图 2巴黎贝西区位图 图源:网络

而随着技术革新和存储技术的日渐成熟,瓶装酒得到普遍的推广,酒仓的功能逐步被人遗忘在历史洪流中,因此贝西地区的酒仓逐步

没落,大批的酒仓被拆除,但由于贝西地区本身鲜明的乡村景观(酒仓范围内有近500棵珍贵古树)以及其区位的特殊性,20世纪70年代该

地区迎来了城市更新的转机。

早在1973年,巴黎市政府就通过了城市东南部的开发计划,1977年的城市总体开发计划中更加明确和完善了这一计划,通过成立“协议

规划区”(ZAC)在此区域内大规模地进行公共建筑与住宅的建设,并且以公共利益为先,以公共空间的复兴为任务引导城市生活的复兴,

将历史保护与城市开发相结合制定更新策略,保持原有的地下酒窖和地面的乡村风格建筑,进行步行街和住宅区的改造。

1.4.1谨慎的城市更新策略

(1)改善交通条件

完善贝西地区的基础设施将会提高本地区的竞争力,因此地铁线14号线的开通,增加了贝西地区的可达性,改变了之前该地区尽管在

城市之中却在物理上被隔离的状态。与之配套的就是增加通往该地区的地上交通线路,改善道路环境和停车设施,为整体开发提供最基本

的先决条件。

图 3弗兰克?盖里的巴黎美国中心 图源:网络

(2)引入公共建筑

贝西体育中心是巴黎最大的室内体育设施,周围还配备了贝西商业中心,一起带动周边地块价值的提升。1994年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

里的美国中心落入贝西区,后于2005年成为法国国家图书馆,由于其夸张的造型,将游客引入愈加繁荣的贝西区,提升了这个街区的整体

活力。

(3)明确开发框架

从项目构思期开始,贝西地区就明确了整体开发框架。以延续地区个性和保护历史遗迹为原则,将贝西区划分为3个整治与开发片区:

图 4贝西区开发框架 图源:网络

a) 塞纳河沿岸的贝西公园;

b)贝西公园附近的住宅区;

c) 贝西公园东部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区;[11]

(4)调整产业解构刺激新经济

贝西地区由原先的酒仓码头转型成为以居住、商业、娱乐、休闲、商务办公、高级宾馆、商业会展等为主的新兴城市功能区,并且大

力发展第三产业,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就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5)住宅街区

住宅街区的设计决定了街区的居住品质。由于贝西街区更新的定位,贝西街区注定要更加开放和具有文化内涵,并能够实现空间关系

的融合与统一。项目通过多次举办概念性设计竞赛提高项目知名度,并邀请著名建筑师和多名城市更新建设方面的专家参与咨询,整体把

控住宅和街区设计的品质。

建筑师们从巴黎传统的为围合街区出发,考虑功能配置和多种要素的混合统一。住宅从一开始的混合住宅概念,扩展到公园、住区无

界限,让整个街区不受束缚,充满活力。

(6)建立全新的公共空间

最初的开发框架已经决定要建设一个公园,1987年在为建设此公园举行的国际竞赛中,方案“记忆的花园”凭借其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现

代开放空间需求的满足而获得了胜利,该方案通过新建城市路网,并有选择性的保留原有的城市肌理,新旧融合的方案隐喻城市记忆和区

域文化。保留部分铁轨象征贝西区原本作为酒仓的忙碌象征,保留旧仓库营造出原有历史的美感和氛围。在保留旧回忆的同时,贝西公园

还有一部分是现代园林的风格,整齐的草坪中间分布着玫瑰园、葡萄园等九个园圃,提升了这个区域的环境和景观品质,也为居住区和商

业区注入了绿色元素,赋予老街区新活力。

2.法国方式对中国的启示

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历史遗产影响力,让巴黎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在进行城市更新的

时候,更加注重历史遗产、风景和城市文脉肌理的保护,并在业界达成了社会共识。同时,由于对巴黎的历史街区的风貌的保护、传承和

发展,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已经成为丰富的物质遗产,也成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每年吸引全球无数游客去巴黎感受历史底蕴。保护文化和历

史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一种方法,通过规划设计和功能的多样性来让城市街区彻底华丽转身,以吸引更多元化

的人群,带动街区长久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健,《巴黎精细化城市规划管理下的城市风貌传承》,国际城市规划 2017(32):79

[2]汤艳,巴黎贝西地区城市更新及其启示[J],先锋?理论,2018(6):17-20

[3]F吉伯德,市镇设计,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85

[4]房硕,法国巴黎旧城保护与文化传承,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08:15-16

[5]相当于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6]相当于我国的总体规划

[7]卓健、刘玉民,法国城市规划的地方分权—1919—2000年法国城市规划体系发展演变综述,国际城市规划,2009:246-255

[8]来自法国“国家城市复兴机构”官方网站,网址:/la-docutheque

[9]来自法国“地理信息”官方网站,网址:/

[10]于一凡,巴黎贝西地区的更新与开发,时代建筑,2001(2):64-67

[11]汤艳,巴黎贝西地区城市更新及其启示,先锋?理论,2018(7):17

作者简介:唐傲雪,硕士,助理规划师,现任职于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府前路2号府前大厦1505室。

更多推荐

城市,历史,保护,巴黎,建筑,规划,国家,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