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宝马x5怎么样)
海马
近日,《农财宝典》记者了解到,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林强博士为首的科研团队,
经过多年研究,突破了海马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已经成功养殖大海马、三斑海马、刺
海马和线纹海马(美国新引进种)。目前,中科院南海所海马养殖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并在国内多处沿海区域实现海马商业化养殖。
新品种成活率高
海马隶属于海龙科、海马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广泛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浅海
海域。海马作为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材,民间素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称。海马是
小型海洋硬骨鱼类,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其人工养殖也正在作为一个新兴
的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传统海马养殖主要以水池、水塘为主。但在此养殖模式下,饵料、温度、病害等问
题难以有效解决。”南海所副研究员林强告诉《农财宝典》记者,目前国内海马养殖品种
并不理想,成活率最高不超过30%,“需要合理选择养殖的海马种类,才能适应当前的养
殖环境和养殖模式。”
中科院南海所2009年首次引进美国线纹海马,通过几年的室内小试、室外中试以及
规模化生产,已取得成功。广东、山东等地的养殖场引进中科院南海所线纹海马养殖技术,
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海马养殖密度相对较高,每立方水体可养殖成体海马(12cm以上)约50-70尾,3cm
左右幼龄海马150-200尾,2cm的幼苗可达500尾。”湛江某引进南海所海马养殖技术
的养殖场技术人员小秦告诉《农财宝典》记者,海马养殖可以在玻璃缸或水泥池中进行,
在室内进行海马工厂化养殖效果最好。随着海马个体不断成长,需要适时分池以控制密度。
基于健康养殖和降低养殖风险的考虑,在海马养殖过程中,也可适当减少养殖密度。
“线纹海马初生幼体个体大,身体强壮,成活率很高。”小秦告诉《农财宝典》记者,
通过对比线纹海马和国内较为常见的大海马、三斑海马、刺海马等养殖品种,线纹海马具
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强的抗病能力。室内缸养幼体海马的存活率,三斑海马接近于0,
线纹海马为60%;室外池养海马存活率三斑海马为30%,线纹海马能达到近90%。尤其
在夏季高温时节,相对于三斑海马近100%的死亡率,线纹海马死亡率只有不到40%。
林强向《农财宝典》记者介绍,线纹海马的高成活率是因为其温度适应范围较广。线
纹海马自然生活的海域水温变异较大,在10-27℃之间。实验表明线纹海马的最适生长水
温为26-29℃,养殖条件下水温10至34℃范围内,线纹海马存活率不受影响,且具有相
对更多的有效生长天数。
控水质保恒温可防病害
“海马喜食鲜活的小型甲壳类饵料,如桡足类、糠虾、毛虾和卤虫、成年的丰年虫等
常规饵料。”小秦告诉《农财宝典》记者,海马摄食靠吻管吸入,因此不同大小的海马对
饵料有一定要求。初生苗饲喂轮虫及桡足的无节幼虫;稍大一些的海马苗可投喂桡足类、
幼糠虾、虾苗、端足类等;当体长达到6厘米以上时,可投喂桡足、糠虾、小型虾类等。
饵料个体大小的分离可通过60目、80目、100目等不同筛绢网筛选。海马每天投喂
2-3次,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0%-15%。投饵应在白天进行,黑暗中海马停止摄食。“海马
贪食,要防止其摄食过饱,须勤观察,防止因投饵过多造成水质变化。”
更多推荐
海马,养殖,线纹,南海,饵料,糠虾,技术,成活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