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日发(作者:二手起亚k2)
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
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书
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组
2014年1月8日
项目名称: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
项目性质:私营
项目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果榔村
设计规模:30 万吨/年
设计单位: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
施工时间:2009年12月至2014年1月
申请验收单位: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
验收时间:2014年1月7日
盘县石桥镇老洼地树煤矿
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综合意见
根据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以下简称老洼地煤矿)提交的验收申请书和验收申请表,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于2014年 1月7-8日组织验收组,对该矿(30 万吨/年)安全设施及条件进行了竣工验收。
验收组听取了老洼地煤矿安全设施建设情况的汇报。依据《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5-2008)和《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安全专篇(变更)》(以下简称《安全专篇(变更)》)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的要求,分五个小组对煤矿建设工程各个系统、各个环节、各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及条件进行了现场验收。
一、矿井概况
老洼地煤矿为贵州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下属煤矿,位于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果榔村境内,属石桥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8′05″~104°28′53″,北纬25°36′52″~25°38′10″。
矿井生产规模为30万吨/年;井田走向长2.6km,倾斜宽0.89km,矿区面积2.316km2,开采深度为+1900m~+1600m标高。《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5220047721。
1、地质特征、地质构造及可采煤层特征:
本矿井范围内有可采煤层及大部分可采4层,分别为M3、M7、M9、M10号煤层,总厚度(全层厚度)为10.01m,含煤系数为11.91%。
煤层稳定程度:M3、M7较稳定,M9、M10大部可采。
附表1: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
层
编
号
3
顶底板岩性
煤厚(m)
0.91~2.10
1.40
1.40~2.30
2.10
层间距 倾角
夹矸数 稳定性
(m) (度)
22
8.0
22
6.0
22
40
22 0~1 较稳定 简单
粘土岩、粉砂岩
粘土岩、
粉砂岩
0~1 较稳定 简单
粘土岩、粉砂岩
粘土岩、
粉砂岩
0~1 较稳定 简单
粘土岩、粉砂岩
粘土岩、
粉砂岩
0~1 较稳定 简单
煤层
结构
顶板
粘土岩、粉砂岩
底板
粘土岩、
粉砂岩
7
9
0.8~5.28
1.60
10
0.8~1.77
1.20
6
2、矿井瓦斯: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六盘水市煤矿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能源煤炭[2012]392号),老洼地煤矿为突出矿井。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02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37m3/ min,鉴定M3 M7 M9、M10煤层均有突出危险性。老洼地煤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与管理。
表2: 矿井各煤层最大埋深时瓦斯含量计算统计表
煤层编号
3
7
9
10
原始瓦斯含量(m3/t)
14.71
16.71
12.95
1420
3、煤层爆炸危险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2年3月25日提交的各可采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该矿M3、M7、M9、M10煤层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4、煤层自然倾向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2年3月25日提交的可采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该矿M3、M7、M9、M10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性均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5、冲击地压、地温:
矿井开采深度较浅,不受冲击地压影响;生产过程中未发现地温异常,属正常地温区。
6、水文地质
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条件良好,现开采标高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M3、M7、M9、M10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龙潭组基岩裂隙含水层,其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
为二类二型,即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矿床水文地质复杂程度中等。
联合试运转期间,实际测量正常涌水量为35m3/h,最大涌水量为50.2m3/h。
(二)矿井建设过程和竣工验收情况
根据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1553号《关于解决煤矿资源合理配置、调整六盘水市部分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老洼地煤矿调整矿区范围进行技改,建设规模为0.30Mt/a。
老洼地煤矿为技改矿井,生产能力由原6万吨/年提高到30万吨/年规模。《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于2008年12月由贵州冠中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并获批复(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关于对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黔煤规字[2009]65号文件)。《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安全专篇》于2009年12月由贵州冠中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并获批复(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关于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黔煤安监盘字[2009]48号)。
由于井口位置及增设主平硐等原因进行设计变更,《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于2011年3月由由贵州冠中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并获批复(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备案登记表(同意变更第636号))。《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安全专篇(变更)》于2011年8月由由贵州冠中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并获批复(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文件-关于对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安全设
施设计(变更)的批复-黔煤安监水字[2011]12号)。
由于首采面位置变化及炮采改综采等原因,《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于2012年12月由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并获批复(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对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黔能源煤炭[2012]396号文件)。《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安全专篇(变更)》于2013年1月由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并获批复(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文件-关于对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批复-黔煤安监水字[2013]25号)。
项目于2009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矿建及安装工程由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土建工程由金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贵州省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于2007年9月由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O五地质大队编制,并获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备案证明(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59号文件“关于《贵州省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O五地质大队2009年3月编制了《盘县石桥老洼地煤矿扩大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补充评估说明书》(三级评估),评审通过并进行备案。2009年4月获盘县水利局盘水政字?2009?19号文件“盘县水利局关于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技改)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贵州地矿勘察总公司2009年11月编制了《贵州省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工业广场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并通过评审并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储压函?2009?
367号文件进行批复。2008年12月获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耕保函?2008?343号 “关于对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土地复垦方案专家评审结论审核的批复”。2009年6月获贵州省环境保护厅黔环函?2011?125号“关于贵州省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30万t/a)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2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C5220047721),该矿矿区由8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由+1900m至+1600m标高。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0.30Mt/a,服务年限为14.7a。
2013年7月26日六盘水市能源局文件《关于对盘县老洼地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批复》(市能源批字[2013]19号),同意老洼地煤矿进行联合试运转,试运转时间从2013年7月19日至2014年1月18日止。
贵州天宝矿产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12月提交了《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价结论为基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三)矿井主要生产安全系统建设完成情况
1、开拓与开采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斜井联合开拓,设有矿井布置四个井筒:进风行人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和主平硐。
矿井为2个采区,一个回采面,两个掘进面;采煤工艺为综采,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副斜井、回风斜井、进风行人斜井大部分位于M10号煤层底板
的岩层中,主平硐自玄武岩底层进入煤系底层,井筒掘至+1750m水平标高落平,布置井底车场、变电所、井下消防材料库、永久避难硐室。
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两个采区开采,水平标高+1750m,+1750m标高以上为一采区,+1750m标高以下为二采区。矿井首采区为一采区。各区段石门(区段运输石门、区段回风石门及轨道石门)揭穿所有可采煤层。石门掘到M3号煤层后布置首采面1131运输巷、1131回风巷及切眼,形成首采工作面(综采面)。
矿井采区、煤层开采顺序采用下行式开采。
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目前矿井布置有一个回采工作面,即1131综采面,为技改矿井首采面。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系统,采用地面主扇抽出式通风。
矿井新鲜风流由主平硐、副斜井和进风行人斜井进入,乏风通过110回风石门、111回风石门、经回风斜井排出。
设计选用FBCDZ-6-No18B型(740rpm)高效节能防爆轴流通风机二台,2×132Kw,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压688~3354Pa,风量40.2~89.4m3/s,电压660V。
实际选用FBCDZNo26型(740rpm)变频高效节能防爆轴流通风机二台,功率2×355Kw,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选用YBF-63061-8(355kW、10KV)矿用防爆电动机四台。
回采工作面和各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掘进工作面为局扇压入式通风。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
掘进工作面采用功率2×45Kw型号为FBDY№7.5的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配Φ800mm阻燃风筒。掘进工作面均安设了“三专两闭锁”装置,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和自动切换。
3、瓦斯防治系统
在地面风井场地建有瓦斯抽放站集中抽放瓦斯,设置高、低负压两套抽放系统。瓦斯抽放主管分别从回风斜井下井。
矿井安装有两台高负压瓦斯泵,型号为2BEC620-1,电机功率355KW,电机型号YB2-4504-4,电压10KV,额定电流25.2A,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抽放主管为?465×12焊接钢管,支管为?325×10PVC管;
低负压抽放系统安装两台2BEC620-1水环真空泵,一备一用,电机功率315KW,型号YB2-4504-4,额定电流22.4A,10KV电压,主管为?465×12焊接钢管,支管为?325×10PVC管。
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已按设计进行施工、安装、系统完善可靠。
4、粉尘防治及防灭火系统
矿井范围四层煤(M3、M7、M9、M10)均为Ⅲ类不自然煤层。因此在地面建有防灭火系统与粉尘防治系统共用一套系统,地面设置300m3消防水池一座,管网规格及安装符合设计。
5、防治水系统
考虑了井下消防洒水可能增加矿井涌水量,该矿为平硐、斜井开
拓,矿井各生产地点和巷道系统内涌水经区段石门、斜井水沟,汇集于主平硐自流排出井外。
矿井工作管路和备用管径为?100mm的无缝钢管。
6、电气系统
矿井采用双回路双电源供电,电源分别来自石桥35KV变10KV石东II段和小冲35KV变电所佳竹箐线。石桥35kV变电所主变容量2×40MVA,同时工作;小冲35kV变电所主变容量2×6.3MVA,同时工作。架空线路规格分别为LGJ-240mm2和LGJ-185mm2型。
地面供配电、井下供配电已按设计完成。
掘进工作面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现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供电实行“三专两闭锁”。
7、提升运输系统和空气压缩机:
(1)主平硐运输:
主平硐选用DTL型钢绳芯输送机B=1000mm,Q=400t/h,α=0°,L=950m V=2.0m/s,ST2000(阻然型)胶带,功率N=2×200kW(电压660V)。
(2)副斜井提升:
①主绞车: 副斜井安装一台JK-2.0×1.5P型(配行星齿轮减速器)单滚筒提升绞车。最大运行速度Vm=2.46m/s;提升最大件最大运行速度Vm=2.0m/s;电机功率160kW,用于提升矸石、材料等。选用变频调速电机型号YTS-355M2-8P(8极、740rpm、160kw、380v),一台;副井提升机设有防过卷、防过速、过负荷和欠电压、限速、深
度指示器失效、闸间隙、松绳、减速功能等保护。其中防过卷、防过速、限速和减速功能保护为相互独立的双线形式。 “一坡三档”防跑车防护装置,辅助运输系统采用600mm轨距,30Kg/m轻轨轨道。
②架空乘人装置:
(3)空气压缩机系统
空压机选用:螺杆式压缩机LG-22/8型2台,1台工作,1台备用。供风量22 m3/min,排气压力0.8MPa,配套电机:功率132kW, 电压380V。配有空气压缩机储气罐2台。空气压缩机装有润滑油低油压和超温保护、排气超温保护、排气压力超压保护,空气压缩机储气罐上装有安全阀、压力表。
8、安全监控及安全监测系统: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用重庆煤科院KJ90NA型安全监控系统,已实现调度室终端的数据实时传输。地面中心站安装有监控主机2台,数据接口1台,UPS不间断电源1台,中心站软件一套。井上下分别设有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负压、设备开停、风门开停等各类传感器,瓦斯抽放系统安装有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具备屏幕显示监测、存储数据、打印报表功能。安装了KJ251A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具备大屏幕LED检卡显示系统。矿井视频监控系统具有现场图像信息收集、图像存储、动态监测等功能。
矿调度室安装一台2008S-128型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总机。地面设置地点为矿办公楼、调度室、绞车房、井口房、瓦斯抽放泵站、矿灯房、炸药库、通风机房、地面变电所、瓦斯发电厂等。其中除地面办
公楼及机修车间外,其他均为本质安全型电话机。井下皮带转载点、车场、摘挂钩处、回采工作面上下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井下变电所等处均安设有本质安全型电话机。
9、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为KJ128A系统。在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回风斜井、11运输石门、11回风石门、12运输石门、12回风石门、13运输石门、13回风石门、1301采面运输巷、1301采面回风巷、1502运输巷、1502回风巷、东翼瓦斯抽放运巷、东翼瓦斯抽放风巷、西翼瓦斯抽放运巷、西翼瓦斯抽放风巷安设KTW118矿用射频定位器,下井人员每人配带一张标识卡。通过传输电缆将矿用读卡器检测到的人员标识卡信号传输到地面的主机。主机建议与区域局域网联网,实现与监测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监测室可看到井下所有人员的情况。
10、矿井通讯系统
矿调度室安装了与本地通信网络相通的直拨电话。在10kV变电所设一部接入市话网的专用电话,与上级供电部门通信。
矿井调度交换机为DDK-3A型,配套的HAK-1型本安自动按键话机,在地面变电所、井底车场和采掘工作面等地点应安装电话。地面通风机房、地面瓦斯泵房、地面变电所的电话应能与矿调度室直接联系。井下通过安全栅成为本安型通信,井下和地面的重要部门可设置成直通用户。
11、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已于2013年7月26日通过六盘水市安监局组织专项检查验收合格。
12、矿山救援保健和安全管理:
①矿井于2013年6月14日已与贵州省盘县矿山救护大队签订了矿山救护服务协议 。目前矿井已建有矿山救护辅助队,辅助救护队员已经盘江煤电(集团)公司矿山救护大队的矿山救护资质培训。老洼地煤矿按设计要求配置了救护装备。
矿井安全管理机构设置齐全,矿及管理人员配备符合规定,技术人员及特殊工种设置满足生产需要并符合规定。
四、安全设施及条件验收存在的主要隐患及问题
五、验收结论
根据以上验收情况,验收组认为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及条件基本达到《安全专篇(变更)》的要求,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附件:
1、盘县石桥镇樟老洼地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表。
2、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组人员分工表。
3、盘县石桥镇老洼地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组人员签到表。
验收组组长(签字):
二〇一四年一月八日
更多推荐
煤矿,洼地,矿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