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吉利领克suv价格)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十三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古代诗歌word版本

限时规范训练 ( 十三 ) 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古代诗歌

建议用时 38 分钟,实质用时 ________

赋分: 38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

1~3 题。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内, 众多威风八面的战斗机中间停放着一架银色的轻型旅

客机, ________,但倒是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

为了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联合,

1957 年,当时的校领导和老师达成决策——这看

“我们要让毕业生设计一架真切而完好的飞机。

”由 起来是一项“不行能达成的任务”:

于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可循,

使得建校才 5 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在这件事上

________找资料、 算性能、

困难重重。 参加设计的师生,

为了确立一个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绘曲线,先后提出了

11 种设计方案。整机方案定下后,零件设计和零件设计随后全面铺

开。因设计人员少,且缺资料、无经验,又要在短期内交出所有设计图纸,任务沉重且艰

巨。为准时达成任务,飞机设计和工艺专业的师生

________,几乎每日都一同加班到清晨

一两点钟,甚至彻夜不眠。

1958 年 9 月 24 日清早,“北京一号”在北京国都机场以

300 公里的时速、超低空

10

米高度掠过主席台,全场

________。首飞后不久, “北京一号”又陆续进行了更长航线的

飞翔实验。结果证明,飞机性能优秀,拥有很好的操控性和稳固性,

(

) 。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改正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

)

5 年的北京航空学院

A.因为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可循,使得建校才

在这件事上困难重重。

B.因为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建校才

5 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在这件事

上困难重重。

C.因为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使得建校才

5 年的北京航空学院在这

件事上困难重重。

D.因为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大飞机的经验可循,在这件事上使得建校才

5 年的北

京航空学院困难重重。

分析:选

B。 A 项,成分残破,缺主语,去掉“使得”;

C 项,成分残破,缺主语,

去掉“使得”;

D 项,成分残破,去掉“在 上”。

2.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

)

1 / 6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十三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古代诗歌word版本

A.这标记着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游客机成功地经过了考验

B.这成了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游客机成功地经过考验的标记

C.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游客机成功地经过了考验,这是其标记

D.这个标记,预示着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游客时机成功经过考验

分析:选 A。联合前面内容“飞机性能优秀,

拥有很好的操控性和稳固性”剖析可知,

表达要点应是飞机,

B 项、 C 项、 D 项,重申“标记”,应当清除。

3.挨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

)

A.其貌不扬

B.容颜平平

C.其貌不扬

D.容颜平平

宵衣旰食

宵衣旰食

彻夜达旦

彻夜达旦

齐头并进

同心合力

同心合力

齐头并进

欢声如雷

扬眉吐气

欢声如雷

扬眉吐气

分析:选 C。“其貌不扬”,指长得不美丽,容颜一般。“容颜平平”,就是长相普

通,没有什么特色。 联合语句内容“众多威风八面的战斗机中间停放着一架银色的轻型旅

客机”剖析,用“其貌不扬”。“宵衣旰食”,形容政务繁忙。不合语境。“彻夜达旦” ,

意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齐头并进” ,几个事情或多方面同时进行或不分先后地同

时进行。“同心合力” ,是认识一致, 共同努力。 联合 “飞机设计和工艺专业的师生” 剖析,

用“同心合力” 。“欢声如雷” ,欢笑的声音像雷同样响着。形容热情喝彩的感人场面。 “扬

眉吐气”,是形容挣脱了长久受压制状态后快乐畅快的样子。联合语境内容剖析,用“欢

声雷动”。

4.下边是某中学新蕾文学社社长刘若水给有名作家王先生写的邀请函。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更正。 (5 分)

敬爱的王老:

您已有幸地被邀请为我社顾问。

您八十高龄, 能够忝列我社顾问之职,

我们不胜唏嘘。

23 日上 同时,我们希望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来指导新蕾的发展。本社兹定于本月

午 9 时在本校礼堂举行文学社建立一周年大会,届时恭请您莅临。

刘若水顿首

2018. 2.16

答:

答案:①“有幸地”应删去;②“忝列”改为“屈就”;③“唏嘘”改为“感谢”;

2 / 6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十三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古代诗歌word版本

④“希望”改为“敬请”;⑤“刘若水顿首”改为“新蕾文学社”

( 或改为“新蕾文学社

社长刘若水”,或删去“顿首”

) 。

5.模仿下边的示例,利用所给资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

同。

示例:抗战老兵、爱国侨胞、拳拳之情报国心,中国军民拥有伟大的奉献精神。

(6

分)

资料:

挑战 执着

牺牲

强军兴军的锐一代

保卫领土的父女情

保家卫国的真猛士

为国仗剑

怀念先烈

国是中国

重温历史

家在玉麦

巡天掠海

答:

答案: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中国军民拥有伟大的挑战精神。

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保卫领土的父女情,中国军民拥有伟大的执着精神。

重温历史、怀念先烈、保家卫国的真猛士,中国军民拥有伟大的牺牲精神。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

6~8 题。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感情的培育有好多深刻的论述, 孟子便对道德感情, 特别是悲天悯人作了仔细的论述。他以为人皆有悲天悯人,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

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怜悯,这类怜悯并不是为了却交孩子父亲母亲,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悲天悯人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拥有道德价值的。

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赞同卢梭的以为怜悯心源自爱的看法。按儒家的看法,恻隐

与自爱截然相反,二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恻隐诚然也需要对自己感觉的关切,

因为悲天悯人是经由自己的难过而感知别人的难过,

但用自爱却没法解说一个人为何一

定要从自己推及别人,怜悯别人的难过,更没法解说那种自我奉献的意向和行为。

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泉吗?归纳地讲,能够这么说,但还需要作些详细剖析。

完好意义上的道德包含三种现象——道德心理、道品德为、道德知识。对道德心理而言,

3 / 6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十三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古代诗歌word版本

悲天悯人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并推进着其扩展和深入;对道品德为而言,恻隐不过一种最先的动力,且不必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于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

它们的最原始也最轻微的动力,

一定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

悲天悯人是道德最先的

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汹涌,但却络绎不绝。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

“主义”扼

制甚至消灭悲天悯人的妄图,但最后都归于失败。在一个基本的底线上,我们甚至能够说悲天悯人绝对无误。 “原则”“主义”可能会犯错,会忘掉生命的根本,而悲天悯人对待生

命的基本状态却不会犯错, 它是人类道德以致所有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 假如连这一防线也守不住,假如人类连最少的悲天悯人也丧失殆尽,那就很难想象人类会成为何样子。

自然,从另一方面看,作为源泉,悲天悯人还有必需发展,它不可以知足和逗留于自己。它最主要的发展自然是和理性联合,使纯真个人主观的悲天悯人转向广泛客观的道德理性,

令人治转向法治。

在现在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需的,但规则和义务其实不是道德的所有,

道德其实不不过是规则和义务的广泛执行,

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深沉怜悯。

它会让

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枯竭,会提示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需人类还有悲天悯人,我们就能够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

( 摘编自何怀宏《道德感情》

)

6.以下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剖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

)

A.悲天悯人让我们怜悯别人的磨难并做出超越功利、舍己救人的道品德为。

B.儒家以为恻隐与自爱不一样,二者虽都关注自己感觉,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必定联系。

C.恻隐对道德心理、道品德为、道德知识的推进作用呈渐渐减弱的趋向。

D.恻隐是人类抵抗不道品德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它就守住了人之为人的底线。

分析:选

C。 A 项说法绝对,从原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看悲天悯人其实不必定能让人产生

舍己救人的道品德为;

B 项张冠李戴,这不是儒家的看法,而是作者依照儒家看法提出来

的见解; D 项“恻隐是人类抵抗不道品德为的最后一道防线”理解错误,原文的意思是说

恻隐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类感情,失掉了恻隐就等于丧失了基本的人性。

7.以下对原文论证的有关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

)

A.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证明恻隐是纯粹的善,无条件地拥有道德价值。

B.论述道德这一看法,是议论“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泉吗”这一问题的重要前提。

C.悲天悯人绝对无误是鉴于它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而言的,不然就不必定能建立。

D.文章主要依照提出论题、辨析看法、剖析作意图义这一基本逻辑对悲天悯人睁开

论述。

分析:选

A。孟子举例是为了证明人人皆有悲天悯人。

“悲天悯人是纯然的善,是无

4 / 6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十三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古代诗歌word版本

条件地拥有道德价值的”是本文作者由此得出的看法。

8.依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

)

A.恻隐会推己及人,怜悯别人的难过,所以从人类生计的角度看,恻隐比自爱更重

要。

B.仅有悲天悯人是不够的,假如它不可以朝向道德理性发展,其意义就会打折扣。

C.假如社会的治理者不过从悲天悯人出发施政,那么这类治理方式只好算是人治。

D.只有保持悲天悯人,道德规范才会拥有人性的温度,道德的演化才不会违反人性。

分析:选 A。 A 项惹是生非, “恻隐比自爱更重要”不妥。第二段比较了恻隐与自爱,但并未指出哪一个更重要,从文中也推测不出。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

9~ 10 题。

送杨君之任永康

欧阳修

剑峰云栈何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

【注】

①承明: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此处代指皇帝。

(3 分 )(

) 9.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A.题目内涵颇丰, “送”点明事件, “永康”杨君所往之地。“任”示意其身份。

B.首联表示杨君未曾到过永康,看到去永康道路的图画就惊讶,示意其有畏难之意。

C.“折腰”暗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然该句是安慰杨君不要学陶渊明。

D.“为政”句叮嘱杨君要深入认识当地民俗民情,就地取材,多为当地百姓造福。

分析:选

B。 B 项,首联下句的意思是,以前看到图画,未然为之震撼。写的是去永

康的道路难行,突出杨君此次上任路程艰险,反衬其精神可敬。

10.请赏析颔联的妙处。 (6 分 )

答:

分析:诗歌的颔联是写通往永康之路的艰险的,所以,能够从描绘手法的角度加以赏

析。从描绘的角度看,采纳了视听联合的手法;从修辞的角度看,采纳了夸张的手法。也

5 / 6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十三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古代诗歌word版本

能够从练字的角度赏析,如“悬”“泻”等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通往永康之路的陡峭。

答案: ①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 写道路的高峻。 ②采纳夸张的手法写出道路高险,

比方“登天”“鸟道”“无地”。 ③用词生动。 “悬”字写出栈道悬在空中令人战栗,

“ 泻”

字写出听到江水声令人心惊胆战的感觉。

6 / 6

更多推荐

飞机,恻隐,设计,拥有,人类,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