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5日发(作者:沃尔沃v40多少钱)
2021-2022年锦州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英国史学家威尔斯认为:以前,日本在世界历史上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日本却“以惊人的精力和智慧把他们的文化和组织结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在人类全部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像日本当年那样阔步前进”。“□□□□”中应填写
A.幕府统治 B.倒幕运动 C.明治维新 D.侵华战争
2.有人说这部文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适当和必要的战时措施”;其次,它有地区的限制,没有宣布解放全部地区的奴隶;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这部文件是
A.《人权宣言》
C.《宅地法》
应”是( )
A.实行大化改新
C.实行明治维新
B.废除农奴制
D.进行王朝统一战争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独立宣言》
3.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做出的“迅速和成功的反4.《新全球史》中记载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转型,以获得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实现其首要目标,采取的措施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对外扩张
D.发展教育
5.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士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材料中的“他”是( )
A.玻利瓦尔
接原因是( )
B.章西女王 C.卡斯特罗 D.纳塞尔
6.下表是 1878 年、1893 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
1878年
1893年
资本主义经济
约20%
约35%~40%
地主经济
约18%
约17%
个体经济
约60%
约45%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7.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他称
“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的漫漫长夜。”该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
A.选举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土地所有权
9.《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11.某国驻印度总督本廷克说:“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无与伦比。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据此判断当时印度反抗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12.美国电影《与魔鬼共骑》讲述了美国内战期间,美国南部的密苏里州和堪萨斯州边界的青年游击队员参加南方军队与北方军队作战,最终认清内战形势的故事。影片中的“魔鬼”指的是
A.欧洲的奴隶贩子
C.非洲的黑人奴隶
实
施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制度
C.增加朝廷财力
列关于明治维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次改革主要是局限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通过改革彻底铲除了日本的封建制度
B.发展资本主义
D.加强中央集权
B.南部的种植园奴隶主
D.北方的工业资本家
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8.马丁·路德·金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10.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
13.19世纪60年代,日本“废封建,置郡县,统一兵力、财力于朝廷”,据此判断日本14.1868年4月,日本睦仁天皇颁布了(五条誓文》,该誓文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领。下
C.改革后的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后的日本,实现了与周围邻国的“和平共处”
15.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社会上出现了兴建洋房洋楼的热潮,这源于(
)
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B.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C.置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16.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最大障碍”是
A.种植园奴隶制
C.国王的专制统治
中,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国家独立
C.维护国家统一
B.消除种族歧视
D.发展资本主义
B.英国的殖民统治
D.农奴制
17.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后,再次重申了美国《反联邦脱离法》的精神,这表明南北战争18.《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1861年改革
B.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二月革命
20.从“玻利瓦尔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中可归纳出的学习主题是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B.殖民者的侵略与扩张
D.资产阶级革命席卷全球
21.归类法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果我们把“圣马丁”和“章西女王”放在一组,那么下面历史人物可以归人此类的是( )
A. B.
C. D.
22.1862年,林肯曾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这里“文件”的主要内容是(
)
A.反对北部分离
C.解放黑人奴隶
B.赋予人民主权
D.建立民主共和
23.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南美人民,打败西班牙殖民者,取得阐突独立战争的胜利,他们因此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受什么历史事件的影响而爆发的?( )
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24.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
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25.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 D.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以惊人的精力和智慧把他们的文化和组织结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学习欧美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
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故C符合题意;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排除AB;侵华战争与题干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不符,排除D。故选C。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的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可知,这是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评价。美国内战时期,林肯于1862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B符合题意;《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A排除;《宅地法》是在美国内战中颁布,与材料内容无关,C排除;《独立宣言》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D排除。故选择B。
【点睛】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及影响。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中“19世纪中期”“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日本做出的“迅速和成功的反应”是明治维新,C符合题意;A是发生在646年,时间上不合题意,排除;B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排除;D是德国和意大利统一的方式,排除。故选C。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废藩置县的措施,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选项A符合题意;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领导人,B排除;卡斯特罗是古巴独立运动领导人,C排除;纳塞尔是埃及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D排除。故选A。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1893年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所占比例上升,地主经济和个体经济所占比例下降,引起这些变化是因为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导致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B符合题意;A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措施;C项是军事方面的措施;D项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都不是导致日本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例上升的直接原因,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题文的“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故A项符合题意;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俄国不存在民族危机,C项不符合题意;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结果,不是目的。故B项不符合题意;解放农奴为自由人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不是根本目的。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即宣言结束了对黑人的束缚。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将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参加北方军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经过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ACD可以从材料中得出,不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沙皇专制统治结束,故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结合课本所学,1861年,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实际上,被“解放”的农奴需付出高额的赎金来购买份地。因此说:“(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不合题意,故选择D。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开始于17世纪,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为了满足英国国内工业的需要,英国殖民当局要求印度农民多种棉花少种粮食。英国把印度的棉花加工成布匹再返销印度,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被挤垮。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期,英国获取了无数的财富和生产原料,对印度的传统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引起了印度全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内战是美国南部的种植园奴隶主和北方的工业资本家为分裂还是维护统一、为保存还是废除奴隶制而进行的战争,最终北方获胜,因此,《与魔鬼共骑》就是反映了从支持到反对南部的种植园奴隶主的过程,故B符合题意;美国内战是在美国境内,故A不符合题意;美国内战以美国的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为分裂一方,故C不符合题意;美国内战以美国的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统一的一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4.C
解析: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的改革,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所以A项表述错误;日本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所以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B项表述错误;强大起来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侵华战争,所以D项表述错误,C项说法正确。故选C。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其中的改革措施:向欧美学习,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提倡文明开化,使19世纪末日本人以穿西装、打领带、吃西餐、兴建洋房为时尚。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应选D。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次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A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清除的障碍是英国殖民统治,排除B;美国历史上没有国王的专制统治,排除C;1861年俄国改革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农奴制,排除D。故选A。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南北战争是因为南方不愿废除黑人奴隶制,北方与南方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合而引起的。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并挑起内战,这使美国联邦政府面临分裂的危险。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林肯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要维护联邦的统一。故选C。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美国内战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南北战争时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美国至今没有消除种族歧视;BD两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故选C。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结合所学知识,俄国l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C正确;日本明治维新和美国南北战争没有经历农奴制,排除AB;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排除D。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掌握俄国1861改革知识点的基础上解答此题。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拉丁美洲的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1858年,印度的章西女王拿起武器,率领军民同英国军队展开了英勇斗争,太平军抗击以美国华尔为首的洋枪队。这些历史事件都属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A正确;BCD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A。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圣马丁反抗的是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章西女王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玻利瓦尔是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他反抗的是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故A符合题意;林肯领导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与反抗殖民统治无关,排除B;拿破仑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与反抗殖民统治无关,排除C;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与反抗殖民统治无关,排除D。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圣马丁”和“章西女王”的共同点是反抗殖民统治。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广大黑人奴隶获得解放,从而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林肯政府取得战争的胜利。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故答案选C。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给了拉丁美洲以鼓舞,所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而爆发的,D符合题意;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的发展,A不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影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资本”“劳动力”“国内市场”依据这些关键词可知,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1861年改革的性质和局限性,故排除ACD项。故选B。
25.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日本的发展。A项根据题干材料“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项题干材料“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可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项题干材料“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可知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项“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说明日美关系彻底破裂。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崛起
更多推荐
美国,日本,发展,题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