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奔腾b70汽车报价及图片大全)
汪学慧:宝马740Li防滑功能失效的诊断方法等
作者:暂无
来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8年第9期
主持专家:汪学慧
汽车维修高级技师,坚持在维修一线工作20余年;
深圳市汽车维修行业特聘专家;
深圳市首届优秀技师;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特聘汽车专家;
深圳市交通电台“爱车有道”栏目嘉宾;
一汽丰田“爱车空中大讲坛”节目嘉宾;
2000年获得全国丰田技能大赛第三名。
一辆2 0 0 9年的宝马74 0 L i轿车,因发生较重的追尾事故,使右前冀子板和右前大灯损坏严重,钣金维修技师更换了右前冀子板和右前大灯,处理完毕后该车出现防滑警告灯亮起,车辆防滑功能失效的故障。车辆防滑功能是应对滑湿路面的一种安全装置,缺失这个功能,车辆就缺失了安全保障。我们检查了很多相关部件,均没有找到故障原因,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防滑系统没有与中央网关系统建立联系,请汪老师帮忙分析该问题。
广东读者:谭炎颂
更换右前冀子板和右前大灯,怎么会出现防滑警告灯亮和车辆丧失防滑功能的情况呢?看起来不相关的两件事,却存在内在联系,这与该宝马74 0 L i轿车特殊的CAN总线结构有关。
远程协助检修该车的过程如下。用宝马专用检测仪测试,发现防滑D S C 控制系统没有与中央网关Z G M 系统建立联系,因而造成信息缺失。它们之间是由CAN总线建立联系的,查找相关联的C A N总线,其中控制单元X10 5 4 8 是与防滑D S C 有关联的,与之相关的电路是红色的CA N L线与蓝/红的CAN H线,还有一根电脑的WUP唤醒线,也就是红/绿色的2 7号线(图1)。
当时曾怀疑C10548 DSC控制单元已损坏,但因更换费用较高没有立即更换。犹豫时,检测了CAN的L与H两线间的电阻,为120Ω,显然这是不正常的。按要求CAN线的L与H间应有两个120Ω的电阻并联,两线间的电阻应为60Ω,此时显然有一个120Ω电阻没有并联进来。
CA N总线的L与H线间有两个120Ω电阻,放置在总线的两个末端,称为“终端防干扰电阻”,能吸收传输信号在线路终端的反射波,从而防止传输信号的反射干扰。大多数车型的防干扰电阻是放在某两个控制单元内的,但此宝马740Li的一个终端电阻称之为U5,则是单独装置的。若少了这个终端防干扰电阻,CAN总线会使信号传输不正常。 对照维修手册中的电路图,U5电阻装在车右前保险杠后方、右前大灯附近。这辆车前端追尾,右前损坏严重,终端电阻U5被撞坏。车辆发生事故后的修复工作是由钣金维修技师操作的,钣金维修技师对此U5终端电阻的功能不了解,没有修复,只是简单地用黑胶布分别包好线头,塞在冀子板下方。
将已经断开的CAN两线分别连接,再并联上120Ω的电阻,经试车检验,没有发现故障码,仪表板上防滑警告灯自检后能熄灭,车辆防滑功能已得到恢复。一个小电阻,修复了“宝马”一项重要的安全功能。
一辆大众辉腾G P 3,最近在行车中发动机突然熄火,试图启动但不能着车。第二天再多次启动,发动机仍然不能着车。当时以为是蓄电池没电了,就用搭电线来搭接其他车的电池,多次启动发动机仍无法着车。直到最后听到发动机内部发出一声“轰”的响声,并从进气滤清器冒出浓烟,伴有一股剌鼻的油味,就再也不敢启动了。检查发动机曲轴,可被扳转,拆下气门室盖检查,可单独扳转凸轮轴,但却发现发动机的进气岐管已出现局部破裂现象。请帮忙分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广东读者:林居海
该款“辉腾”使用排量为3.6L的V6发动机,进气岐管产生破裂现象,这在维修中极少见。初步分析进气岐管出现爆裂现象可能的几点原因有:多次打火启动;点火正时失准过大;排气管道严重堵塞,形成了发动机的强烈回火。从读者来电中得知,此时发动机仍可转动,首先拆下各火花塞,试着检查各汽缸的缸压,结果发现只有第5缸有5.4bar(1bar=105Pa)的压力,其他汽缸缸压均较低。初步怀疑是气门出现了关闭不严的故障,或是各气门的正时严重失调所致。
进一步检查各气门的开闭正时情况,再拆下发动机前端的正时盖,发现正时链条有较大松旷(图2),链轮的齿顶已部分碎裂,链条的导向轨也有破损,看来是正时链出现较严重的跳齿故障。
详细检查链条与链轮的驱动情况,发现链轮有较大的轴向间隙,造成链轮驱动时出现较大的前后窜动,导致链条易脱出。因受到链轮的过大张力,链条被拉损,并同时产生驱动链轮的齿顶被打齿的现象(图3)。
发动机进气歧管为何会局部破裂?分析是在查找故障时,在冷车状况下多次试图启动发动机,由于多次向汽缸喷入大量的汽油,在发动机没有着车情况下,汽油在缸内积累而形成极浓的混合汽。这时又因正时链条松旷较大,导致气门开闭失准而使气门关闭不严。极浓的混合汽反窜到进气歧管内,当最后一次启动发动机时,已点燃的混合汽窜入进气歧管,产生了激烈的燃烧,使得进气歧管内的气压急剧升高,而造成歧管内的局部爆裂。
某辆“捷豹”轿车的车主反映,车辆在正常行驶一段时间后,仔细观察车头部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会有少许白色雾气从车头部飘出。冷车行驶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有行驶一段路程后,才经常会发生有雾气飘出的现象,而且仪表盘上有时还会伴有“发动机过热”的警示。我们在检修车辆时,打开发动机舱盖仔细检查,发现雾气是从冷却液的膨胀水箱冒出的,请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广东读者:班玉梢
“捷豹”轿车发动机舱盖下的膨胀水箱,在行驶过程中会有少量冷却液漏出,伴随有雾气的飘出,这种现象曾在多辆“捷豹”轿车上出现。如捷豹XF的X 2 6 0与X 76 0型号发动机,以及捷豹XE的X760和F-PACE的X761等型号发动机。其共同的原因是发动机的冷却液膨胀箱盖密封不良,有少量冷却液泄漏。
该款车型膨胀副水箱加液口的颈部,由于制造质量不严谨,常会出现一定的破损缺陷(图4),或与箱盖的尺寸不匹配,造成箱盖密封不严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少量的冷却液会从加注口的颈部漏出。当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泄漏的冷却液温度升高,或溅触到很热的发动机机体上,就会蒸发并飘出雾气,所以这种现象多出现在跑了一段路程的车辆上。
仔细检查膨胀副水箱加液口的颈部,可能会发现有局部细微的破损,或用游标卡尺测量加液口颈部管口外径,直径应为5 0.70mm,若直径较小或局部有破损,就会造成箱盖密封不良。
修复方法为更换冷却液膨胀箱总成或箱盖,该膨胀副水箱由知名的“索林哈尔”制造商生产,冷却液膨胀箱的配件号是T 2 H 4 0 4 4,箱盖的零件号是C2P17 70 0,箱盖需要承受2
0 0 k Pa,约2 kg /cm2的压力(压强)。
注意在检查膨胀副水箱的颈口或箱盖时,应先让发动机停止运转,并用厚布盖住膨胀箱的箱盖,慢慢转动箱盖四分之一圈左右,先释放冷却系统内部的压力,溢出灼热的蒸汽或冷却液,确保冷却系统已基本冷却再卸下箱盖,这可以防止操作人员烫伤手部或灼伤面部。
发动机冷却液有一定的腐蚀性,会损坏车身表面的喷漆,若冷却液有溅出时,应立即用清水仔细清洗漆面。同时还需检查发动机运行至正常工作温度时,电动冷却风扇是否能正常旋转,以确保有效降低冷却液温度,防止发动机过热,如果电动冷却风扇运转不正常应检修冷却风扇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电路。
更多推荐
发动机,冷却液,出现,防滑,车辆,电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