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一汽轿车车型大全)
“刚好”与“正好”的比较分析
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词语的用法和语义模式两方面对刚好与正好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得出:二者用法意义都十分类似,都表示时间、空间、数量等;有“不早不晚、不前不后、不多不少、不……不……”的意思。都可以做补语谓语和状语,并且也可以单独存在。在语义模式上,“正好”和“刚好”都表示说话人主观认定的预期与事实发展的一致形成契合。并且由于语音的原因,“正好”的语义色彩较“刚好”稍微复杂一些。
关键词 刚好;正好;句法功能;语义模式
0 引言
兰佳睿在《“刚好”类副词与“点”概念的泛化》中将“刚、刚刚、刚好、正、正好、恰、恰恰、恰”归为“刚好”类副词,从共时和历史的角度对“刚好”类副词的功能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了“刚好”类副词是一种具有多功能性的副词,跨越了时间、空间、数量、程度、情状等语义类,表达了泛化了的“点”的概念。这不仅是共时的语言现象,也有着历时的理据可依。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句法功能和语义模式的角度对“刚好”和“正好”进行了比较。
一 概述
参考《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以下简称《分类词典》)、《现代汉语虚词》,分别对“刚好”、“正好”用法定义如下:
1.1 刚好
1.1.1《八百词》: 正好在那一点上( 指时间、空间、数量等;有“不早不晚、不前不后、不多不少、不??不??”的意思)。
(1) 那士兵正向那个身体靠近,我一骨碌滑到一块岩石后面,这时那士兵刚好拾起头来,好像正眼看着我。我匍匐在地上,爬过了几块大石头。岩石挡住了那士兵的视线。我一骨碌站起来,在岩石和树林之间拼命地奔跑着,我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塞莱斯廷预言)
1.1.2《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切中某一点。表示正好达到某种程度、某一要求或某一数量。跟“刚”的第二种用法相同;正好。
(2) 我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月亮会是那种形状。因为太阳离我好几百万英里远,这时刚好将阳光照射到西沉的月亮顶端。我可以清楚地看出,太阳与月亮表面之间那条线。(塞莱斯廷预言)
1.1.3《现代汉语虚词例释》:未收。
1.1.4《分类词典》:①程度副词:恰好、正巧。表示程度不深不浅,恰到好处。②时间副词:恰好、正巧,表示时间不早不晚,正好在那个时候。③限度副词:表示不多不少,不前不后,在数量、范围、空间等方面正好达到某一程度。
(3) 小河的水刚好到我的小腿肚的位臵。
(4) 我刚好来得及逃离右边的道路,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十辆吉普车从我身边开过。我呆着的地方完全暴露着,我所能做的是希望没人朝这边看。(塞莱斯廷预言)
(5) 这仿佛是地缘政治学观点,四国刚好在东西南北四方。齐、晋多少还属中原文化。秦、楚就说不得。后来吴、越并入楚,田齐衰而晋分裂,从此一直是秦和楚,西北和东南,争霸之局。南北对峙,华夷互相渗透。(读书)
1.1.5《现代汉语虚词》:语气副词:指某种情况或现象的发生,恰到好处,不期而遇,不谋而合。 (6) 刚好,我也要去合肥。
1.2 正好
1.2.1《八百词》:正好:表示某种巧合(多指时间、情况、机会条件等)。意思相当于“恰好、正巧”。
(7) 正在发行之中的国泰金象保本基金是中国第100只开放式基金。这与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的诞生,正好相隔3年。(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1.2.2《现代汉语虚词词典》:正好:表示时间不迟不早,空间不前不后,数量、体积不多不少,程度不高不低等。
(8) 而中国海运(集团)正好赶上这一波浪潮,中海的整体运力进一步加强,中海在海外发展面临大好时机。(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1.2.3《现代汉语虚词例释》:正好:表示两件事情或两种情况的巧合,意思相当于“恰好”。
(9) 楚成王不同意成得臣的意见,正好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就把重耳送到秦国(都城雍,在今陕西凤翔东南)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1.2.4《分类词典》:①程度副词:恰好、刚好。表示程度不深不浅,正好合适。②时间副词:正好,表示刚好、恰好,表示时间上的巧合。③限度副词:表示不多不少,不前不后,在数量、范围、空间等方面正好达到某一程度。
(10)水温正好,不用再添柴啦!
(11)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中华上下五千年)
(12)这一年,正好又碰上一连两个月阴雨,苏州闹了一场水灾,桑田淹没,机户停工。孙隆一伙还要向机户收税,规定每台织机收税银三钱;每匹绸缎,收税银五分,这一来更逼得许多机户倒闭,机工失业。(中华上下五千年)
1.2.5《现代汉语虚词》:语气副词:指某种情况或现象的发生,恰到好处,不期而遇,不谋而合。
(13)正好,我今天也不上课!
对比发现,二者都可以表示指时间、空间、数量等的吻合,时间不早不迟,空间不前不后,数量、体积不多不少,程度不高不低等。或者可以做程度副词,时间副词,限度副词,语气副词等。
以下文章将从句法功能、语义模式等方面,对“刚好”和“正好”进行比较。
二 “刚好”与“正好”句法功能比较
2.1“刚好”和“正好”在句中作状语
“刚好”和“正好”在句法结构中最常用的用法是做状语,它们既可以修饰动词短语和形容词,也可以修饰句子,即在主语前作状语。
2.1.1“刚好”和“正好”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动词短语。
(14)杂剧在结构上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所谓“折”,大体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幕”。每一折既是音乐组织的单元,又是一个较大的剧情段落。四折串演在一起,刚好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合乎剧情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顺序。有的杂剧在第一折前或折与折之间加一个“楔子”,起交代故事背景或过场的作用。也有少数杂剧有五折、六折的。(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5)我走上职业模特这条路,其实也是挺偶然的。那年,我高考落榜,整天没事干,一天下午我正好路过市中心广场,被一个星探相中了,他说我的身材真是太棒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像我这样漂亮的女孩子,不去做模特、当明星真是太可惜了。我被他捧上了天,脑袋一发热,就傻乎乎地跟他去了公司。(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2.1.2“刚好”和“正好”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形容词。 (16)在炎热的夏天,一阵暴雨过后,有时我们能看见一条七色的彩环横跨南北,悬挂在空中,这就是虹。有时在虹的外侧还能看到第二道虹,光彩比第一道虹稍淡,称为副虹或霓。虹和霓色彩的次序刚好相反。虹的色序是外红内紫,而霓的色序是外紫内红。(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7)蚊子体内名为CTL4和CTLMA2两种基因,由其编码的蛋白质能够保护疟原虫在蚊子肠道 内生存、繁殖;当这两种基因的作用受到抑制时,蚊子体内97%的疟原虫死亡。而另外两种名为TEP1和LRIM1的基因作用正好相反,由它们编码的蛋白质能够杀死肠道内的疟原虫,当这两种基因的作用被抑制时,疟原虫立刻开始在蚊子体内大量繁殖。(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2.1.3“刚好”和“正好”可以位于主语前,修饰句子。
(18)此后他每天娶一个少女,翌晨便将她杀掉。百姓深受其害,携儿带女,四处逃奔。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百姓免受灾难,便自愿嫁给国王。她从第一夜起,就向国王讲述有趣的故事,当讲到最动人的地方,刚好天亮。(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9)……正好我也会包饺子,于是我们立即约定于9月6日下午在中国驻长崎总领馆进行一 次包饺子的比赛,看谁包的饺子味美好吃。 (《人民日报》)
在上述例句中,(14)、(15)句中,“刚好”和“正好”分别修饰动词“组成”和“路过”;(16)、(17)句中,“刚好”和“正好”分别修饰形容词“相反”;(18)、(19)句中,“刚好”和“正好”位于主语前,做状语。
2.2“刚好”和“正好”还可以在句中作谓语
2.2.1“正好”作谓语的例句。如:
(20)……压碎的芝麻粒还得粗细正好,太粗费嚼,太细也就没嚼头了。(《作家文摘报》)
“正好”在这些句子中主要表示数量、时间、空间、比例、大小等刚好合适,不多不少或不大不小。
(21)1月21日,农历大年三十,刚好下班时间。来自上海市金山区青浦镇的部分病死鸭的内脏器官,被密封在一只特制的箱子里,经由民航被押运到哈尔滨市,又被专车风驰电掣般地运送到坐落在南岗区大成街上的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22)海峰说:“不是最艰苦,最艰苦的是去年巴黎田径世锦赛。那时我脚伤刚好,半年没有正 常训练。”(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23)1984年香港发现首宗艾滋病感染个案,至今刚好20年。(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刚好”在这些句子中与“正好”相似,主要表示时间、数量、空间、比例、大小等刚好合适,不多不少或者不大不小。而在例句(22)中,“脚伤刚好”此处的“刚好”并非我们讨论的副词“刚好”的用法,而是“刚刚好转”、“刚刚好起来”的意思。所以,并不将此类用法放在本文中讨论。
2.3“刚好”和“正好”在句中做补语
(24)……它姗姗来迟,却又到得正好。(尾葵《因为你不是西门子》)
(25) 桂凤往窗外探了探头,喜孜孜地说∶“今日是腊月十八,大哥,你回来得正好。”(李杭育《沙灶遗风》)
(26)区先生几天来就一直跑车行,想买部五六万元的二手“捷达”车。他说,按照市里的摩 托车提前报废补偿方案,可以拿到几千块钱,加上原来攒的钱买部小车刚好。(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27)“老总,孩子病刚好。(冯德英 苦菜花)
在此组例句中,例句(27)中的“刚好”同例句(22)中的“刚好”一样,是“刚刚好转”“刚刚好起来”的意思,因而,也不在本文中讨论。 观察语料库我们得到,“正好”“刚好”作状语的频率最高,作补语和谓语的频率虽然不高,
却也占据一定比例。我们知道,副词最主要的语法功能是作状语,而双音节形容词一般则需要在后面加“地”以后再修饰中心语,而我们在语料中并未发现“正好”“刚好”后加“地”
的用例,所以我们认为,“正好”“刚好”应该同时兼有副词、形容词的词性,只不过在句中作状语时是副词,作补语和谓语时则是充当形容词。
2.4 “刚好”“正好”还可以在句中单独使用,即能单说,单独成句。如:
(28)几十年来,山西人民吃够了交通闭塞的苦头,要开放,要发展,就必须发展交通。刚好,在1996年元旦这一天,山西省领导到太旧高速公路中段工地现场办公并看望寒冬中坚持施工的筑路工人。我亦随同前往。太旧路,被称为山西人民的志气路、致富路。(人民日报)
(29)“正好,那就暂时先不和他说吧。……”(刘学文《双开行动》)
三“刚好”和“正好”的语义差别
结合上述词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和大量的语料可以发现,“刚好”和“正好”十分类似,并且用法上,除去“刚好”做“刚刚好起来”“刚刚好转”来说,二者用法也是相同的。因而,以下从语义模式的角度对二者进行分析。
3.1 “刚好”和“正好”都可以表示事情间的巧合。
刚好和正好表示说话人的预期或客观事实为X,而另一事态的发展也为X。即刚好和正好表示说话人主观认定的预期与事实发展的一致形成契合,意味着前文的叙述内容正好符合说话人心中的要求。
(30)我当副市长刚好一年,365天,我没有一天能在凌晨1点以前上床舒舒坦坦地睡上一觉,每每想起肩上担负的责任,时刻不敢怠慢。(人民日报)
(31)可是我们班后来打架确,确实特别厉害,因为我们,我们,反正那种现在这合儿的小孩,那种调皮,我们上,我们上中学以后,挺乱的。正好是那个黄帅那会儿。还有,正好我们有一个叫马宝志的,给那老师贴了一大字报,就是说,也是师道尊严,哈,后来呢,学校批评他了,他也不敢打我们,就是,结果我们班就是挺乱的那一段儿也不怎么上课。(北京话调查资料)
(32)我正要转身往回去,刚好一个身穿花泳裤,赤裸着上身的俄罗斯小伙子迎面走来,用手指了指贝加尔湖,向我比画着。(人民日报)
(33)“我们没有其他出路,只能是战斗,我们也确实战斗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联合国警察这样解释。安德里森.普帕是一名来自奥地利的警察,当时他正好位于附近的楼旁,听到枪声后立即跑了过来,想弄清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但迎面正好撞上手握冲锋枪的阿里,阿里也还算手下留情,随手朝他腿上开了几枪。(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34)每个时辰又分“初”、“正”两段,这样刚好和今天分为24个小时相合。(人民日报)
(35)(问:你们上学时学校正常吗?)哎呀,我,我们那时候儿学校可够乱的,嗬,正好赶上乱的那阵儿,你,这教员差不多谁也不爱管,他,他也没法儿管,好象。就是现在我们这么看了,以前当时我们小的时候儿也不这么看,也是,越乱越好呗。(北京话调查资料)
例句(30)中,“刚好”所说明的事情是“我做副市长一年”,此处刚好是用来说明说话人的预期和客观实际的。例句(31)中“正好”所说明的事情是“有个叫马志宝的”,此处正好是用来表示说话人预期和客观实际的。例句(32)中,我正要转身回去和我见到一个身穿花泳裤的俄罗斯小伙是两件事情之间的契合。例句(33)安德里森.普帕立即跑过来和正好撞上手握冲锋枪的阿里说明的是两件事的契合。例句(34)和例句(35)中,“时辰的划分”和“如今的24小时”之间形成契合,“我们学校够乱”和“赶上乱的那阵”形成巧合。
因此,刚好和正好表示说话人主观认定的预期与事实发展的一致形成契合,意味着前文的叙述内容正好符合说话人心中的要求。即事情间的巧合。
3.2 二者皆可做程度副词,时间副词,限度副词。
《刚好类副词与点概念的泛化》一文中,作者提到,在历时的角度,“正好”是“正+好”,而在《八百词》中,对正的解释为,正:①表示动作在进行中或状态在持续中;②表示巧合,恰好,刚好;③加强肯定的语气。因而,在正好作为程度副词、时间副词、限度副词时,正好表示的动作有动作处在进行中。而刚好则表示的是正好在哪一点上,不多不少。
3.3 二者由于词语语调的不同,所传达的语义有一定的区别。
正好中的51调和刚好中的55调的不同变化,由于51调的降语调可以表示更多的情感,相同的句子在使用刚好和正好在语义上也会略有差别。
(36) 我今年刚好20岁。
(37) 我今年正好20岁。
(38)出发那天,刚好下大雨,计划于是取消。此后兴趣转移,再也没有西樵寻访康老夫子的雅趣。(读书)
(39)出发那天,正好下大雨,计划于是取消。此后兴趣转移,再也没有西樵寻访康老夫子的雅趣。
(40) 一天,海顿的几个朋友决定在名叫伯纳登〃柯茨的著名丑角的窗前奏小夜曲,要海顿写个曲子。演奏时,柯茨刚好在家,他非常喜欢这个曲调,就走到阳台,问道:“谁写的这样优美的曲子?”(读者)
(41) 一天,海顿的几个朋友决定在名叫伯纳登〃柯茨的著名丑角的窗前奏小夜曲,要海顿写个曲子。演奏时,柯茨正好在家,他非常喜欢这个曲调,就走到阳台,问道:“谁写的这样优美的曲子?”
(42)你们知道,孩子们是喜欢这只小狗的。正好此刻我要讲这件事,不管他们对此说些什么,我们一定要养这只狗的”。(哈佛经理职业素质)
(43)你们知道,孩子们是喜欢这只小狗的。刚好此刻我要讲这件事,不管他们对此说些什么,我们一定要养这只狗的”。
例句(36)的情绪相对(37)更为平淡,(37)句略含些积极、凑巧的情绪。而例句(38)与例句(39)相对比,由于下“大雨计划取消”应该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因而,(38)句较(39)更为合适。例句(40)与(41)二者是都可以说的,但是从两句的对比看来,“正好”的“使用”可以看出更多的庆幸的情绪。而(42)句和(43)句对比,可以发现(42)句多了些凑巧的情绪。因而由于“正好”中的51调和“刚好”中的55调的不同变化,相同的句子在使用“刚好”和“正好”在语义上也会略有差别。
而在大部分的例句中,正好是可以和刚好相替换的,但因为感情基调的原因,用正好替代,也略有些不符。
(46)在中心泊位第二十六区,美国人留下一个刚好等于『郑和』舰长度的泊位,两端停满 了各种舰船。他们备下两艘拖船,打算把『郑和』舰顶靠码头。教练舰长冯缵枢对美国引水员礼貌地说:『我们自己靠!』语气带着中国军人的自信和尊严。(人民日报)
此句中,若将刚好替换为正好,则会明显感到不适合。
四 小结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刚好和正好都属于“刚好”类副词,二者用法意义都十分类似,都表示时间、空间、数量等;有“不早不晚、不前不后、不多不少、不??不??”的意思。并且“刚好”和“正好”都可以作为状语,它们既可以修饰动词短语和形容词,也可以修饰句子,即在主语前作状语。同时,“刚好”和“正好”还可以在句中作谓语、补语,并且可以独立可以在句中单独使用,即能单说,单独成句。在语义上,“正好”和“刚好”“表示说话人主观认定的预期与事实发展的一致形成契合。并且由于语音的原因,“正好”的语义色彩较“刚好”稍微复杂一些。
五 参考文献
吕叔湘,1981,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候学超,1998,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
姜汇川,1989.许皓光,刘延新.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Z].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张谊生,2000,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艳红,2006,“刚好、恰好”的语法环境和替换规则论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兰佳睿 ,2010,“刚好”类副词与“点”概念的泛化,现代语文
谷 帅 任海波,2009“正好”与“恰好”的用法考察和对比分析,现代语文
更多推荐
副词,表示,时间,中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