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s90落地价-奥迪a7敞篷车价格
2023年11月21日发(作者:奥迪q5裸车最低价)
工业技术
DOI:10.16660/.1674-098X.2015.31.107
2015 NO.3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科技创新导报
浅谈奥迪A8运动差速器
郁红乐
(江苏汽车技师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3)
摘 要:
近30年来奥迪和quattro这两个品牌名称都与奥迪品牌密不可分,而且广为人知。Quattro是奥迪品牌中最重要的自主品
牌之一,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强大的牵引力、卓越的行驶性能、更高的行车安全性,还代表了激情四溢。奥迪公司为用户提供适合
道路行驶的最佳四轮驱动装置,而运动差速器是一项新的创新成果,让人们真正地享受到纯粹的驾驶乐趣的同时还大大提升了
车辆的行驶动态性能。
关键词:
奥迪A8 运动差速器 行驶动态性能 行车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TP391A 1674-098X(2015)11(a)-0107-03
把一个车桥上力的分布称为横向分布,差速器按横向分
布的类型分为3种形式:开放式、限滑式和叠加式,运动差速
器属于叠加式差速器。叠加式差速器在两侧各有一个叠加的
齿轮组,不但可以向一侧传递100%的动力,而且还能通过一
个叠加的齿轮组提高传动比,它可以根据驾驶者的实际意愿
把动力传递到左侧或右侧的车轮上。与限滑差速器相比,它
不仅是通过耦合器转移力矩,还会额外地加入一个传动比,
通过一组叠加的齿轮,可以将这一新加入的传动比叠加到已
有的传动比上,约为10%。
在。
2 运动差速器优势
运动差速器可以影响并控制汽车的偏转力矩,所谓偏转
力矩是一个作用于汽车垂直轴线上的力矩,以使汽车前部
重新转回弯道里来。
当汽车转向不足时,如图1所示。
汽车驶过弯道时速度过快,可能会冲出弯道,配备运动
差速器就可以重新分配扭矩,对弯道外侧的车轮施加额外
力矩,这样就会形成偏转力矩,以使汽车前部重新转回弯道
里来。
当汽车出现转向过度时,如图2所示。
汽车尾部失去控制时,运动差速器能有针对性地灵敏地
将力矩转移到弯道内侧,因而就能产生一个与旋转方向相反
的偏转力矩,汽车就能顺利而稳定地在弯道上行驶了。
这个系统最终的效果就类似于一个反作用的ESP电子稳
定程序,但要比ESP更灵敏。在驾驶时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
控制,驾驶员甚至不会察觉到系统的干预,更不会出现类似
ESP干预时的耸车情况。
1 运动差速器作用
运动差速器通过有针对性地将驱动力传递到后桥上,使
汽车可以更好地转入弯道,更自然灵活地在弯道上行驶,并
能更好地保持行车线,而且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都不复存
3 运动差速器模式
运动差速器的运行不需要驾驶员的操纵,驾驶员可以通
图1 转向不足时
过奥迪驾驶模式选择系统,运动差速器在15~150 km/h范
图2 转向过度时
图3 电动液压控制装置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0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技创新导报
2015 NO.3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工业技术
图4 压力传感器和独立控制阀
图5 起动右侧耦合器
操纵,电动液压控制装置由一台电机驱动一个径向活塞泵,
如图3所示。油泵的工作效率非常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生
成压力,且在两个旋转方向上都可以产生压力。
在液压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压力被转移到各个耦合器
中,两个压力传感器(图4所示)可以监控整个液压系统。由
一个单独的控制单元控制液压油泵和耦合器阀,控制单元
从传感器获得转向角、车轮转速、横向加速度、偏转率等信
息,同时还可以从当前的发动机数据中获取信息。左右两个
耦合器皆由液压操纵,如果要启动右侧的耦合器,电动就驱
图6 向左侧耦合器施加压力
动右侧的液压油泵,如图5所示。相应地,要接合左侧的耦合
器,则会驱动左侧的液压油泵。通过交替启动左右两侧的叠
加单元,就能够提高相应一侧的转速和力矩。直行时不会接
合耦合器,驱动力矩平均地传递到后轮上,通过叠加的齿轮
组可以将额外的动力传递到一个车轮上。在图6中,向左侧的
耦合器施加压力,根据压力大小的不同,通过这个分变速箱
向左侧车轮额外传递一定的动力。因此,在叠加齿轮组启动
的一侧,就会产生比未启动侧高得多的动力,通过选择一侧
齿轮组的啮合,可以在弯道半径仅比最小转弯半径略大时就
激活系统。
在后桥上安装了运动差速器后,汽车会平稳顺利的经过
各种弯道,控制单元会为各种行驶情况计算出最理想的后轮
力矩分配方案。
在转向时或在弯道内加速时,它就会将动力有针对性地
传递到弯道外侧的后车轮上。运动差速器能够持续不断、迅
(下转110页)
围内发挥作用。奥迪驾驶模式有3种,舒适模式、自动模式和
动态模式。
在舒适模式下,运动差速器的功能被限制在最低程度,
它只是用来减轻负荷变化时的反应,最大程度地削弱这种反
应。自动模式下,运动差速器能够发挥最佳功效,为驾驶员提
供全面支持,获得最完美的行驶动态性能。而动态模式下,
可以最大程度地感受运动差速器的影响,汽车甚至在漂移
的状态下驶过弯道,此时运动差速器真正地发挥作用。
4 运动差速器组成及工作方式
运动差速器由一台传统的差速器、两组分别安装在左右
两侧的自动式叠加齿轮组成。
自动式叠加齿轮可以通过内置的耦合器接合,根据行驶
情况灵敏地转移力矩。两侧的耦合器皆由电动液压控制装置
108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技创新导报
2015 NO.3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工业技术
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设备管理,降低设备故障,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生产组织将以连铸为中心作为基本原则,以恒拉速拉钢
的生产中断或被迫降低拉速。(2)提高开浇成功率和浇注成功
率,防止开浇失败或浇注中断而打乱生产节奏。(3)提高装准的不同要求条件,合理组织生产,使各工序生产节奏、工艺操
率,稳定出钢量、严格执行定时、定温、定成分、定量的四定作等得到协调统一。
制度。(4)实现钢包全程底吹氩,并提高底吹率,确保钢水温
度均匀。(5)进一步降低钢水硫含量,避免因硫高被迫降低拉
速。(6)控制连铸机精度,防止因精度超差被迫降低拉速。(7)
做好钢包及中间包的保温措施,减少钢水浇注过程温降。
3 恒拉速连铸生产组织的基本原则
作为基本的生产要求,根据连铸、精炼、转炉工序、品种计划
4 实现恒速浇注的条件
4.1 确定每一钢种、每一断面的典型(标准)拉速
典型拉速首先要满足铸坯质量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
铸机的生产效率,并且与二次精炼和转炉的生产节奏达到
最佳吻合。
4.2 标准浇注温度的制定
所谓标准浇注温度是指某钢种在中间包内的温度要达
到其液相线温度TL和过热度T△之和,TL取决于化学成面积提高保温效果。(3)中包覆盖剂采用定时定量加入制度,
份,T△由可浇性和铸坯质量需求决定。标准浇注温度和典
型拉速是同时制定的,是不可分割的一对参数。 (5)对各种精炼工艺作温降调查,找出影响因素,采取对策,
标准过程温降的制定 :从转炉终点开始到连铸中间包,
钢水温降主要有5个阶段,即:
ΔT1出钢降温;ΔT2出完钢运输和静置到精炼开始时的
温降;ΔT3精炼过程温降;ΔT4精炼结束到开浇等待过程温
降;ΔT5钢水从钢包注入中间包内的温降:
因此,过程总温降ΔT=ΔT1+ΔT2+ΔT3+ΔT4+ΔT5。
能否准确控制各过程温降值,是实现标准浇注温度的关
键,因此必须对影响温降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降低温降和
稳定温降是控制的目的。
7 控制过程温降的主要措施
采用相应保温措施,减少和稳定过程温降即:(1)增加钢
包在煤气烘烤器下的烘烤时间。(2)改善钢包覆盖剂的覆盖
改善保温效果。(4)改进钢包、中间包烘烤效果,减少温降。
减少和稳定温降。
8 结语
实现连铸恒速浇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钢厂从各个环
节为实现恒速浇注创造条件。由于该厂生产的品种越来越繁
多、断面规格多变、工艺路线复杂,因此需要不断追求恒速浇
注目标,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持续改进,使平均恒速达标率不
断提高,高端产品不断增加,使钢厂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5 转炉与铸机的匹配
5.1 普钢典型拉速、冶炼周期、出钢量方案
具体方案见表1。
5.2 品种钢拉钢周期执行各钢种品种操作要点
具体操作要点见表2。
[1] 殷瑞钰.冶金流程工程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
[2] 赵紫峰,李宏,张炯明,等.拉速变化过程中连铸板坯皮
下夹杂物的研究[C]//冶金研究中心2005年冶金工程
科学论坛“论文集”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
院,2005.
6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促进设备、生产顺行
如前所述,生产顺行是温度与时间控制到位的基础。这
(上接108页)
速地分配动力的传递,并修正汽车偏离行进路线的趋势。汽
车在动态模式下驶过国道上各种各样的弯道时,就如同滑雪
运动员在雪地上刻滑时一般留下鲜明的印迹。
与其他系统相反,没有踩下油门甚至在自由滑行时,可以
把滑行力矩从一侧转移到另一侧,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侧有滑
行力矩就会转移到另一侧转换成驱动力矩,也就是产生一个
偏转力矩使汽车重新回到弯道内。
在行驶动态的极限区域内,运动差速器在运行时就如同
反作用的ESP,要纠正行驶状态不仅可以通过发动机或制动
器干预,还可以对驱动轮进行针对性的分配。
有在车速大于15 km/h的时候,才会用到运动差速器,且其
作用并不明显,目前为止配备运动差速器的quattro全时四
轮驱动车都是由ESP控制单元的IDS调节装置来控制。
参考文献
[1] 安竹云.轮式拖拉机差速器的原理及差速锁的正确使用
[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2(4):64.
[2] 王欢,孙传琼,刘雍德,等.基于Pro/E的越野车托森差速
器参数化设计[J].机械传动,2012(3):52-54,63
[3] 徐博英.汽车算计大师 奥迪Q5性价比探秘[J].家用汽
车,2011(1):56-75.
[4] 王欢,孙传琼,孙国兴.越野汽车托森轮间差速器的效率研
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0(4):35-38,43.
[5] 王欢,孙传琼,孙国兴.越野汽车蜗轮蜗杆式限滑差速器
的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10(4):1-4.
5 结语
运动差速器能够有针对性地将驱动力传递到后桥上,但
目前还不能同时控制两侧,只能控制一侧的耦合器。而且只
110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越野车图片 霸气-全新一代丰田皇冠
更多推荐
奥迪s8多少钱一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