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埃尔法租车一天多少钱)
2020年杭州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
C
.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B
.城市相对独立和自由
D
.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
2.“法兰克王国的每位农奴可以获得30亩土地,并以个人劳役支付租金。劳役包括犁
地、耕种、除草、修路、建桥、伐树、洗剪羊毛、喂狗、采摘坚果等。农奴常常在月夜或
雨天才能耕种自己那一小块土地”。材料描述的是
A
.古巴比伦的奴隶生活
C
.俄国的农奴生活
确的是( )
A
.近代工厂制度普遍确立
C
.封建庄园经济逐步繁盛
B
.普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D
.农村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
B
.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D
.美国的黑奴生活
3.11~14世纪的西欧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相关表述正
4.“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
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A
.古希腊罗马文化
B
.阿拉伯文化
C
.伊斯兰文化
D
.两河流域文明
5.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下列关于庄园法
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罚金
C
.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斗争,该斗争的目的是
A
.减轻赋税
B
.争取自由和自治
C
.废除等级制度
D
.反对基督教会
7.2019年4月15日,法国 重要活动场所巴黎圣母院失火。值得欣慰的是巴黎圣
母院祭坛、十字架和耶稣的荆棘王冠等珍贵文物幸免于难。文中空格处应为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8.12世纪,大学的兴起是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的新气象,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
的花朵”。这些“花朵”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
①免赋税特权 ②宗教信仰及言论自由权 ③司法特权 ④教育自主权
A
.①③④
B
.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9.2018年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
本次访问是普京再次成为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一次出访,也让土耳其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
点。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围攻君士坦丁堡,灭亡了哪个帝国
A
.罗马帝国
D
.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6.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其中最典型的是琅城市民的
B
.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
B
.阿拉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亚历山大帝国
10.《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
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A
.公民陪审法庭
B
.庄园法庭
C
.元老院
D
.公民大会
11.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
( )
A
.市民阶级
B
.封建主
C
.国王
D
.教会
12
.小明同学在百度图库搜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下图,请你帮他判断该图反映的制度是
A
.印度种姓制度
B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
.西周分封制度
D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3.列宁在1895年指出:“它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
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材料中所指的文献是( )
A
.《人民宪章》
B
.《共产党宣言》
C
.《庶民的胜利》
D
.《论联合政府》
14.古代有一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脂和古罗马的史料、著
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是
A
.亚历山大帝国
要体现在
A
.农村商品经济产生
C
.自然经济的瓦解
B
.租地农场主的出现
D
.市民阶级的出现
B
.法兰克王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15.伴随庄园的逐渐衰落和瓦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农村主
16.如图所示示意图,反映了10世纪西欧的社会风貌。其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是
A
.商业经济
B
.庄园经济
C
.游牧业发达
D
.手工业水平高
17.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一种新的宗教。它在西欧早期
国家的封建化进程中日益传播,成为整个欧洲的精神支柱。该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18.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
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
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
.商品经济发达
B
.基本自给自足
C
.严格禁止竞争
D
.自耕农为主体
19.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②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③庄园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和村法
④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
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
A
.工厂和乡镇企业
B
.租地农场和工厂
C
.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D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21.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下图为小军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
内容是
A
.大化改新
B
.西欧庄园
C
.大学兴起
D
.自治城市
22.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
不可能遇到的是
A
.庄园的领主占有1/3至1/2的耕地称为“自营地”
B
.佃户要向领主缴纳捐税,并为其服劳役
C
.佃户的生活自在,享受幸福田园风光
D
.佃户在劳役中怠工、未完成劳役受到庄园法庭审判
23.“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A
.不受教会的管辖,人们言论自由
C
.城市和农奴都获得相对独立和自由
B
.不受国王和领主控制
D
.注重环保,碧水蓝天、无污染
24.“在军事上受到了西欧十字军的军事进攻”;“曾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
国”;“首都被奥斯曼帝国攻破”。这是在历史课上老师提供的一些史料,要我们根据史
料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据此推断历史小论文的主题应该是
A
.罗马帝国
B
.东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亚历山大帝国
25.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标志着
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 )
A
.《人民宪章》
合政府》
B
.《共产党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论联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欧洲的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相对的自由和独立,表达的是题目中
的意思,选项B符合题意;不是自然条件空气等因素的原因,排除AC;欧洲中世纪城市有
一定的自治权,但是依然受国王管辖,排除D。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城市的自由。“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一句德国谚语,在中世纪的
西欧,“自由”是市民阶级的合法身份,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特权,而且是城市土地所具有的地
区特权,就像庄园土地上的奴隶制度一样.逃亡的农奴只要在城市范围内居住一年零一天而
不被抓获,就可获得自由。
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法兰克王国的农奴”这一描述,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
活,因此
B
正确;法兰克王国属于欧洲的封建时代,而古巴比伦属于奴隶制社会时期,因
此
A
错误;俄国农奴制出现于
15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中叶,
黑奴也源于西航路开辟后的
三角贸易,因此
CD
与题干不符。综上故选
B
。
3.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在11~14世纪的西欧,农村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故D符合题意;
工业革命时期,近代工厂制度建立,故A项错误;17、18世纪以后,西欧普遍确立了资产
阶级的统治地位,故B不合题意;租地农场的出现、发展导致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故C
表述错误,不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此题选D。
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
动的思想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价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
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A符合题意;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思想和伊斯兰教体系是紧
密相连的。阿拉伯化不仅限于阿拉伯民族而且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全世界穆斯林的文化成
就,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不符,B不符合题意;伊斯兰文化以伊斯兰信仰
为灵魂,兼容并蓄多民族多样性文化为一体,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不符,C
不符合题意;材料评价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两河流域文明”无关,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庄
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的叙述是错误的,
D
符合题意;“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
家”的叙述是正确的,
A
不符合题意;“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的叙述是正确的,
B
不符合题意;“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的叙述是正确的,
C
不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
ABC
叙述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
D
。
更多推荐
欧洲,城市,西欧,法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