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尼桑骐达值多少钱-丰田卡罗拉纯电动汽车报价


2023年11月21日发(作者:汽车排放标准怎么看国几)

精选资料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内外现状

1)、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低碳经济政策的总体要求,新能

源汽车由于其节能减排的显著特征,已经被确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予

以优先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更大的优势是进一步统一能源消费方

式,提升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间接的支持以风电、光伏为主

的清洁能源发展。根据国家电网的清洁发展规划,到2020年,以国网

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二氧化碳减排可以超过16亿吨/年。其中最大的

贡献来自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发展电动汽车可以直接减排。当

前,以混合动力(HEV)、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纯电动

EV)汽车为主要动力方式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已经成为行业共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识。各个国家、各大企业、相关配套系统都在为抢占行业的制高点而

努力,相关的投资政策、消费补贴、税收优惠开始陆续到位。我国的

新能源汽车发展被寄以厚望,各个层面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

发展,也非常看好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看好其弯道超车的前

景,占领全球产业的制高点。

就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

美国于2009年以来,在其能源部的主导下,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

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主要涵盖了企业贷款、研发支持、消费补贴等

几个方面。美国能源部将设立20亿美元的政府资助项目,用以扶持新

一代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池组及其部件的研发。到2015年美国要有100

万辆充电式混合动力车上路。同时,为鼓励消费,购买充电式混合动

力车的车主,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抵扣;同时政府还投入4 亿美

元支持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欧洲作为传统汽车生产的重要地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不甘落

后。欧洲技术平台(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ETP)制定出了

乘用车的EV化蓝图。计划分3个阶段导入EV行驶距离达到50km

上的EVPHEV2012年将导入极小一部分,争取2016年累计导

100万辆,2020年累计导入500万辆。德国政府已经宣布了2020

年之前在德国国内累计普及100万辆EVPHEV 的计划,整个欧盟

推进EV普及的机会越来越成熟。

日本是汽车生产大国,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以丰田Prius 为代表

的车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当前时点,日本的企业也在积极准

备调整战略,开发PHEV EV,并且成绩显著。三菱汽车的电动汽车

i-MiEV已从20104 1 日开始面向个人用户销售。日产汽车的纯

电动汽车Leaf201012月上市,订单势头良好,预约后3周内日

本的订单量就达到了3754辆,已超过预定年销售6000辆的一半。在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美国,预约后3天内就有6635人订购该车,订单量相当于年产量5

辆的10%以上。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被寄以厚望,行业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受到了

巴菲特的青睐。目前情况来看,各个层面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

的发展,也非常看好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从09年以来,我国相关

的动态情况为:20091月国家出台《汽车产业振兴计划》提出系能

源汽车战略,安排1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同

时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通知》中推出十城千辆计划,

13个城市公共领域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首次明确新能源汽车

的补贴标准;20093月出台《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出未

来形成3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使其占乘用车总销量5%左右,

并形成10亿安时动力电池产能的目标;同年12月,研究完善促进消

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将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5个城市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在中国汽车

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中国汽车行业今后5

发展的重中之重,并提出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要达到

百万辆的目标。近日获悉,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进入

会签阶段,审议一经通过将及时组织实施。草案中提到,在未来10

之内,国家将持续投入近1000亿元资金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这将是

史上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手笔,它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

新阶段已经到来。

国内各地方为促进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行

动。上海市建立并完善集研发、制造、检测、试验、示范运行为一体

的嘉定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金桥、临港基地,以及金

山区域重点发展成为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基地;闵行、松江、浦东新区

等区域则重点发展成为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深圳市政府投入超过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5000万元,规划3条公交线路、每条线投放10辆混合动力客车,并

在特区内投放20辆电动小汽车,建立相应的充电与测试设施,制定管

理规范和评价方法,完成其商业运营的政策环境评估等;政府每年从

市财政安排2.5亿元,连续五年共12.5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并从2008年开始连续五年市财政对公交公司采购新能源汽车给予每台

15万元的财政补贴;以深圳市政府名义向科技部申报\"十城千辆\"电动

汽车大规模示范运行的国家\"863\"计划,深圳市财政拿出2亿资金配套

支持,并责成发改、交通、财政、环保、科技等十多个政府部门参与

推动此项工作;同时计划出台针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

广州市发改委已经起草了《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行动方案》,已经

向各部门征求意见,方案暂定在2010~2015年期间,对购买符合规定

的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单辆补贴金额按节能率和减排量具体确定,

补助总量预设上限。重庆市则是由长安汽车领衔的重庆市节能与新能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源汽车产业联盟6月2日正式成立,该联盟整合了30多家汽车整车、

零部件企业及科研院所,致力于打造中西部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研发、

制造、示范运行基地;重庆市政府将拨付10亿元财政资金,为进入基

地的企业提供资本金补助,并在土地、税收、物流配送、新能源汽车

示范运行方面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对个人用户进行购车补贴:购车

环节弱混享受国家4000元的补贴,油电中混享受国家3.6万元的补

贴,每车免除三年路桥费共计6900元。武汉市对本区域生产新能源汽

车免征车辆路桥通行费;对于一次性购买新能源轿车超过3辆的企业

和单位给予节能减排奖励。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工程基地以

福田汽车为依托成立,占地1000亩,总投资50亿元,具有年产各类

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客车5000辆、高效节能发动机40万台的生产能

力。长春计划首批建立两个、总规模不少于200辆的混合动力客车示

范车队。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在国内主要汽车企业行动方面,比亚迪汽车第一款不依赖充电站的

商业化双模电动车F3DM20081215日正式上市,2009年推

出纯电动轿车E620103F3DM低碳版面向个人发售,作为新

能源汽车的先行者,比亚迪计划以新能源汽车进军国际市场,成为全

球领先企业;上汽集团计划到2012年,荣威550插电式强混轿车将

上市,实现节油50%以上;其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也将于2012年推

向市场;广汽集团推出的新能源VIP-Lounge概念车将于今年进行量

产,广汽丰田混合动力版凯美瑞目前已处于前期准备阶段;重庆长安

的杰勋混合动力轿车已于2009611日正式上市,该车是长安打

造的国内第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研发技术的混合动力轿车,2009年底推

出纯电动mini奔奔,已在重庆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长安汽车在2011

年将推广1100辆长安新能源汽车,其中700辆长安志翔气电弱混出

租车,300辆长安杰勋和长安志翔油电中度混合动力公务用车,100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油电混合动力私家车,2014年长安汽车将实现产销新能源汽车15

辆,2020年达到新能源汽车产销50万辆以上;东风汽车计划动投入

330亿,用10年的时间来发展一系列环保车辆,东风日产日前表示已

经基本将在2011年从日产导入电动车项目;一汽集团已确定以混合动

力为主导的新能源发展战略。2008年已推出混合动力版B702012

年将建成年产1.1万台混合动力轿车生产基地;奇瑞多种新能源技术

齐头并进,涉及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柴油多个领域。2008年已推

出轻混、中混版A52009年推出QQS18、瑞虎等多款纯电动轿

车。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量产和即将量产的新能源汽车,最成功的车

型是丰田prius,累计销量超过200万辆,基本上暂时还找不出竞争对

手。但Prius 是混合动力技术,采用镍氢电池,容量仅1.3KWH,不能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外部充电,主要节能来自能量回收和混合动力,在运行里程和使用便

利性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

2)、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发展现状

目前,动力电池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国

际国内众多厂商和研究机构正在全力开发各型高性能动力电池及电池

材料。其中,就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而言,各个国家各有侧重,日本以

锰酸锂为主,日产Leaf、三菱I-MIEV都使用;美国则同时发展锰酸锂

和磷酸铁锂,通用的volt就采用LG提供的锰酸锂电池,而fisker公司

的产品使用A123 的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我国目前以比亚迪为首的

企业主推磷酸铁锂电池,应用车型包括F3低碳版、E6 等。

现在,美国还少有能够在全球市场上一争高下的大的锂离子动力充

电电池厂商。美国政府对这种状况拥有较强的危机感,美国奥巴马政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府的经济刺激政策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ARRA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中拨款14亿9190万美元用于电

动车辆用充电电池生产。该ARRA投资的条件是,接受投资的企业必

须另行出资与政府投资金额大致相同的资金,因此在美国,将有总额

3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车载充电电池生产。接受 ARRA 资金提供的

锂离子充电电池厂商包括以下6 家: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A123 SystemsKD ABG MICompact Power

EnerDelSaft America。其中,江森自控和Saft 在车载锂离子充电电

池业务方面为合作关系。

在日本,新能源汽车配套用锂电池生产也已经拉开大幕,GS

浅、三菱商事以及三菱汽车的合资公司Lithium Energy Japan

LEJ)抢占了先机。该公司从20096月开始量产面向三菱汽车的

电动汽车i-MiEV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目前,1 号生产线的产能为年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20万个单元(相当于2300i-MiEV 的电池用量),该公司计划从

20106月开始启动2号生产线,将产能增加至年均40万个单元。

此外,还计划向位于GS 汤浅京都事业所内的京都工厂进行设备投

资,除了预定从201012 月起以年均100万个单元(相当于1

1000i-MiEV 的电池用量)的规模开始供货外,还将在滋賀县栗东

市内建设新工厂,到2012年度初期实现年均生产440万个单元(相

当于5万辆i-MiEV 的电池用量)的规模。日产汽车和NEC 集团的合

资公司Automotive Energy SupplyAESC)负责生产Leaf 配备的锂

离子充电电池,日产汽车除了在日本建设年产5 万辆的生产体制外,

还计划2012年开始在美国生产,实现日美合计年产20 万辆的规模。

一辆Leaf将配备由196个单元组成的锂离子充电电池,因此需要确立

年产5 万辆时生产980 万个单元、年产20万辆时生产3920万个单元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的量产体制。以2012年的规模进行比较,AESC 制定了生产LEJ 6

倍以上单元的强大计划。

欧洲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在全球范围内订购,欧洲汽车厂商多采

用联合电池企业方式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如戴姆勒奔驰公司就联

合比亚迪(中国款EV电池)、江森自控-Saft(高级电源解决方案、

S400Hybrid)、三洋电机(HEVEV电池)、东芝(EV电池);大

众集团联合比亚迪、江森自控;宝马联合SB Limotive、能元科技等。

国内,一方面,我国小功率锂离子电池早已产业化,形成上下游结

合相对完整产业链,正极材料应用于小型电池的产品产能渐渐趋于饱

和,电池产品超过世界市场的1/3,中日韩三国已成三足鼎立之势。主

要用于做手机、笔记本电脑、MP3、摄象机、照相机等小型电器上使

用的小功率锂离子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钴酸锂LiCoO2

为主,占正极材料生产总量的80%左右;还有少量尖晶石锰酸锂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LiMn2O4,三元材料Li(NiCoMnO2和磷酸铁锂LiFePO4刚刚进

入市场。我国正极材料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水平,产品除满足国内需

要外,还出口到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国内的产能约3万吨。我国

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及其产品和产量见表1所示。

2 国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及其产品产量表

序号

企业名称

(/

1 北京当升科技 4000 LiCoO2

2 湖南杉杉新材料 4000 LiCoO2

3 湖南瑞翔新材料 2000 LiCoO2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1000 LiFePO4

4 中信国安盟固利 1800 LiCoO2

500 LiMn2O4

100 LiNiO2

5 深圳比亚迪 2000 LiCoO2

6 北大先行 1500 LiCoO2

200 Li(Ni,Co,MnO2

500 LiFePO4

可修改编辑

LiFePO4

精选资料

100 LiMn2O4

7 宁波金和(余姚金和) 1600 LiCoO2

8 常州博杰新能源 1400 LiCoO2

9 天津斯特兰 1000 LiFePO4

10 广州鸿森 1200 LiCoO2

Li(Ni,Co,MnO2

LiMn2O4

11 西安荣华 1000 LiCoO2

12 深圳天骄 500 Li(Ni,Co,MnO2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13 石家庄百斯特 600 LiMn2O4

14 云南汇龙 500 LiMn2O4

15 天津巴莫 500 LiCoO2

16 苏州恒正 500 LiFePO4

17 深圳贝特勒 300 LiFePO4

18 中国宝安 LiFePO4 1500

19 河南新乡 200 LiFePO4

20 其它 / 1500

合计30000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另一方面,在国家科技项目的重点支持和良好产业前景的推动下,

大功率动力锂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投资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锰酸锂动力锂电池研发企业——中信国安

锰固利,已经成为领军国内外大功率锰酸锂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中

国航空集团所属的中国空空导研究院计划投资17元亿的磷酸铁锂动力

锂电池研发企业,已经完成第一、二期投资,投资完成后,有望形成

年产值逾100亿元的大容量磷酸铁锂龙头企业。深圳比亚迪、北大先

行、深圳比克、天津力神、万向电动汽车、苏州星恒、北京神州巨

电、深圳雷天、辽源锂源新能源、咸阳威力克、东莞新能源(ATL)寰

宇、海霸等一批动力锂电池企业正在崛起。在系统集成技术方面,具

有二十余年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设备研究经验的机械科学研究总

院在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和产品研究方面也取得

重大进展。单体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已经具备推广应用的条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件,也已具备动力锂电池系统集成的技术能力。虽然在小容量高倍率

功率型动力锂电池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我

国大容量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和产业化发展,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

平。

开发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从国内外现状来

看,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态势已经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车产业在5

精选资料

方面资源全力进行技术攻关,力争全面解决工艺的可行性、产品性能

的领先性和稳定性问题,培育出企业强大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参与市

场竞争而不败,实现发展壮大。

2)、发展趋势

在市场需求方面,国际油价上涨到70美元后,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开始

显现。世界原油供应紧张,而且价格持续上涨,是政府、研究机构和

企业加速开发与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直接动因。同时,国际能源环境的

变化,也为新能源汽车(目前主要是混合动力汽车)登场,创造了市

场条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镍氢电池技术最成熟,未来2年内仍

将是新能源车的主流,之后镍氢电池技术将和磷酸铁锂、氢燃料电池

三分天下,5年后将逐渐被锂电池及燃料电池所取代。电池巨头松下和

三洋也均认为,锂离子动力电池不可能在2年内取代镍氢动力电池,

主要原因是镍氢动力电池便宜安全,已经达到规模化生产。锂电池还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有技术课题需要继续攻关,因此商业化尚需时日。据日本富士经济分

析,镍氢电池的主流地位将可延续至2012年,之后锂电池将逐渐侵蚀

镍氢电池的市场份额。

至于各种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据锂电中国分析,总体方向是:

一是钴酸锂材料的使用量会持续减少,让出市场首位只是时间问题;

二是锰酸锂材料和三元材料在未来几年会成为主流;三是磷酸铁锂材

料的规模化应用可能要到2015 年之后;四是其他新型正极材料短期内

实现产业化的可能性不大。在增速上,2011 年仍会受到全球经济不景

气的影响,年增长率可能会在10%左右;2012 ~2013 年全球经济将走

上复苏轨道,年增长率可能会达到15%左右;2014 ~2015 年全球经济

会迎来一个上涨空间,那时电动汽车以及车用动力锂电池的技术积累

也到了开始释放的阶段,这个时期的正极材料产业发展会较快,年增

长率可能会达到20%以上。到2015年,全球HEVPHEVEV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量将占到整体的13%左右,达到千万辆产销量级别,到2020年这一

数字将达到26%。相应的正极材料年需求超过45万吨。再考虑到新

能源大巴、观光车、游艇等方面的需求,动力锂电池会再造一个巨大

市场,行业机会显著,对正极材料的需求将会迅猛增加。在国内正极

材料的需求量方面,估计到2015年将达15万吨以上,按目前普通质

量的磷酸铁锂的市场售价18万元/吨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270亿

元。与目前3万吨左右的正极材料产销相比,动力锂离子电池用正极

材料产业将迎来兴旺期。

在技术研发方面,目前国内亟待解决动力电池组电源管理系统、动

力电池隔膜技术、以及锂电池电解液最为关键的电解质成分六氟磷酸

锂(LiPF6)的生产合成等问题。后续将围绕提高电池比容率、快速充

放电、安全性、封装和成组、降低成本等方向展开大量的研究,不断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提升电池材料和电池的性能。期间可能出现较为成熟的超级电容器等

高性能电池材料和装置。

3、主业和主导产品国内外市场状况

1)、主业和主导产品

根据公司设立时确定的经营范围,公司的主业是:锂电池材料研

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公司进行锂电池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初期主要围

绕和依托磷酸铁锂离子正极材料展开。因此,公司发展初期的主导产

品是磷酸铁锂离子正极材料。后续可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情况开

发新的锂电或电池材料,并逐步将其培育成新的主导产品,丰富主导

产品的类别。

2)、国内外市场状况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由于锂电池运作良劣以及质量与其所用材料息息相关。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通常被称为关键材料。而其中,正极材料

不管是从成本,还是从性能方面考虑,都是关键材料中的核心材料。

自锂电池商业化以来,投入研发力量最大、竞争最激烈的也是正极材

料。表3是日本IIT公司拟出的锂电池成本构成表。

3 锂电池成本构成

组成材料分类 所在成本比例(%

正极材料 40~46

负极材料 5~15

电解液 5~11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隔膜 10~14

其他 18~36

从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讲,尽管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

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启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并规划到2011

年形成50万辆电动汽车生产能力,但是这一令人鼓舞的规划并未改变

本土主要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观望态度。开发电动汽车不仅使企

业面临技术风险、大规模业务重整和巨大的建设投资,更让企业困惑

的是,价格昂贵的电动汽车销路在哪里?基础设施能不能跟进?电源

是否有保障?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缺乏应有的预期的情况下,奥运会试

运营的成功,似乎已经完成了任务。在传统燃油汽车产销两旺的

情况下,谁也不愿贸然改变技术路线。各个企业尽管都跃跃欲试,但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特别是本土主力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总体上呈

现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多观望、慎行动的态势。消费者则

是期待、观望和等待。2009年的中国电动汽车在快速预热后,却转而

陷入产业化困境。 人们早有共识,电动汽车的发展应双轮驱动,一方

面要依靠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特别是锂电池的成本;另一方面要依

靠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虽然电动汽车在短期内不可能取得规模化

发展,但电动汽车是政策车,有国家能源战略的强力引导和政府

第一推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已上升到实质性的国家战略层

面,支持研发、生产、需求端的政策会更加系统和有力。因此,今后5

年将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种看起来不利的现实状况下,中国正极材料产业的发展还是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钴酸锂材料2001年左右开始实现国产化,到了

2003 年就基本能够实现自给,现在,中国钴酸锂材料的供应量占到了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全球的38%,产品的出口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三元材料的生产和供应

这两年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目前已占到了全球供应量的30%

左右。锰酸锂材料的供应已处于全球垄断地位,用于电动工具等方面

的锰酸锂材料已经开始大量出口。磷酸铁锂材料产业这两年的发展也

非常快,产量和应用的增长都很明显。造就这种中国速度的最大

原因,主要在精神方面,中国企业的斗志普遍要比西方企业强得多,

在未知新兴领域更敢于先闯先试。

从销售收入方面看,根据锂电中国的调研统计,2000~2009年,

全球锂电池用正极材料的销售收入由4.7 亿美元增长至10.34 亿美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21%,发展迅速。但同时仍与使用量的

增长不成比例,主要原因是市场和技术的成熟导致价格和利润率的下

降速度较快,另外,价格便宜的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

较大影响了正极材料的整体销售收入。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进入到新的千年以来,锂电池用正极材料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01 年之前,由于以中信国安盟固利为代表

的中国企业实现了钴酸锂材料的国产化,几乎都是钴酸锂的全球正极

材料市场因中国企业的强势介入,明显感受到了一个阵痛期,钴酸锂

的销售价格短时间内呈现快速下降态势。在销售量进一步上升的同

时,整体销售收入却由2000 年的4.7 亿美元下降到2001年的3.9 亿

美元,降幅达到了17%以上。这个阶段之后,全球的正极材料和锂电

池产业均开始了一轮洗牌过程,产业重心开始向中国转移。第二个阶

段是2002-2007年,市场适应了新的游戏规则后,进入了一个迅速

发展的新阶段。钴酸锂材料的国产化,推动了中国锂电池产业高速发

展,迅速涌现出比亚迪、比克等一批优秀的中国电池企业,迫使日本

电池企业步步后退,东芝甚至卖掉了整个锂电事业部,欧美的一些小

型锂电池企业纷纷倒闭。为降低成本,同中国企业竞争,日本主要锂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电池企业开始陆续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产能。以美国

Valence(威能)等公司为代表的欧美企业也开始了战略转变,或把生

产基地移至中国,或找中国企业代工生产,自己不再直接从事电池的

生产和制造。中国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锂电产业的重心。目前,锂电池

用正极材料产业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

是钴酸锂材料市场份额快速下降到50%以下,三元材料、锰酸锂和磷

酸铁锂将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二是全球钴酸锂材料产业进一步向中

精选资料

具体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内方面,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的主

流正极材料已经是绝大多数动力锂电池生产者的共识。深圳市比亚迪

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正大批量采购国内生产的磷酸铁锂,凡是能批量生

产的,比亚迪公司都成吨采购,据称目前磷酸铁锂月需求是40吨;此

外,ATL广东新能源目前每月对磷酸铁锂的需求是10吨;天津力神在

经过长时间的为Valence OEM后,每月也有固定的磷酸铁锂需求。河

南环宇集团和青岛澳柯玛都希望能寻找到供应磷酸铁锂材料的国内生

产厂家。还有一些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都已经对磷酸铁锂系列的电池

进行了较长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使用经验。欧美、台湾、日本方面对

磷酸铁锂材料也有很大的需求量,目前磷酸铁锂材料在国内和国际市

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苏州恒正科技制备的磷酸铁锂材料售价高

30多万/吨。另外,台湾必翔愿意独家包销湖南瑞翔的磷酸铁锂材

5年,足见国际市场磷酸铁锂的需求之旺盛。据某公司的一份磷酸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铁锂生产可行性分析报告估计,2010年,锂离子动力电池总需求量已

达到50.69亿Ah(单体电池工作电压3.6伏,折算为正极材料其消耗量

36200吨。而以上数据仅仅只包含了国内市场,考虑到国外市场的

拓展及电动轿车的潜在发展,对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量

要远远超出36200吨。磷酸铁锂作为新型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

材料及电子材料产品,随着电池工业及电子工业的发展,在未来的两

三年内,磷酸铁锂的市场需求量将达8万吨以上。尤其是在动力型电

池应用方面对磷酸铁锂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但目前磷酸铁锂还没有达到像钴酸锂这样的应用广度,主要原因是

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没有稳定的货源供应情况下,也不能进行电池生

产线的扩产,问题解决的关键还是在于磷酸铁锂材料产量的提高和产

品质量稳定性的解决。解决产品的技术难题也正是我公司的优势所

在。正是由于部分技术问题尚未得到完美解决,磷酸铁锂材料目前主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要用在高尔夫球场推车用电源、矿灯、电动摩托、电动自行车、动力

工具、以及电动汽车等方面,具有类型众多、用量巨大的潜在客户。

这些潜在客户主要来源于以下领域:一是储能设备制造,包括太阳

能、风力发电系统之储能设备,不断电系统UPS,配合太阳能电池使

用作为储能设备(比亚迪已经在生产此类电池;二是在IT领域的应用,

仅国内数码产品每年所需电池容量为 5亿Ah,如全部使用磷酸铁锂正

极材料,需要3.5万吨;三是电动工具制造领域,涵盖高功率电动工

(无线、电钻、除草机等;四是轻型电动车辆领域,主要是电动机

车、电动自行车、休闲车、高尔夫球车、电动推高机、清洁车;五是

小型设备领域,包括医疗设备(电动轮椅车,电动代步车)、玩具(遥

控电玩);六是其它小型电器;此外还有矿灯制造;植入性的医疗器

(磷酸铁锂无毒性,锂电池仅铁锂可满足要求;以及替代铅酸、镍

氢、镍镉、锂钴、锂锰类电池在小型电器上的应用。目前已经实现应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用的有1.8Ah及以下的18650型圆柱电池(18650型是一种通用标

准,可用于小型电器),全球需求为8亿个电池/年,折算为正极材料

需求4000吨磷酸铁锂,磷酸铁锂市场价格目前比较高,国内售价为

18/吨。公司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的

同时,必须注重并积极开发以上市场领域,初期还可以将这些领域作

为主要的营销市场。

从目前市场竞争情况看,主要竞争来自于美国valence、美国

A123公司、天津斯特兰等企业。其中,美国Valence公司2003年开

LiFePO4的产业化,解决了其电池的倍率放电及低温性能等问题,

并和中国的部分锂离子电池厂家进行合作,并以OEM(定牌生产和贴

牌生产)方式生产4~10Ah的聚合物电池,同时在中国苏州拟建生产

基地(威能和威泰),自己生产聚合物电池,但是由于Valence公司

面对国内的客户并不出售电池材料。而与其合作的电池厂家利润空间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和主动性受到了限制,因此对能够提供稳定的正极材料的厂家非常渴

望。预计近几年,Valence还不足以构成实质竞争,应定位为潜在的

竞争者。美国A123公司主要从事掺杂金属离子的LiFePO4材料的商

品化运作,部分产品已在台湾的部分厂家试用,但据称批次稳定性

差,量产不大。A123公司与Valence公司类是,也是以OEM的方式

和国内的一些电池厂家进行合作,A123公司在中国的常州建设生产基

地高博,A123公司已经是现实的竞争者。国内的其它企业例如天津斯

特兰、湖南瑞翔、北大先行和恒正纳米科技也都进行了中试实验,但是

他们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各有不利的方面。湖南瑞翔和北大先行据称是

较早地完成中试的厂家,但是他们目前尚不能解决产品批次间稳定性

的问题,他们用的原料和技术路线都不是最具有竞争力,原料主要是

运用铁的有机盐,工艺存在煅烧时间长,而生产的产品批次间不稳定,

产品在做成品电池的时候粘着性差。恒正纳米科技目前在产量上还未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形成规模,而且在最终产品中为了提高导电性,添加了价格昂贵的

NiCoMn过渡金属层状材料,并且广泛采用进口设备和原材料,

因此成本很高。因此他们的产品价格是目前商业价格的两倍还要多。

天津斯特兰收购了北京中辉振宇,目前有20条网带式烧结炉,产品质

量已经基本成熟,目前产品供不应求,已经是现实的竞争者。

总之,目前磷酸铁锂产品正处于行业的初期阶段,磷酸铁锂产品潜在

市场巨大,而国内外的电池材料厂家要么不具备稳定的生产能力、要

么生产的产品质量存在诸多问题或产量太小。因此,磷酸铁锂的生产

在近两年间还不会发生争夺客户的竞争,目前的市场是卖方市场;但

预计在5年后,随着相关竞争性企业制造技术的成熟,解决了产品的

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问题并量产后,出现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必然的。

因此,公司必须加快步伐,早日量产,尽早抢占市场先机。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宝马x6m图片-二手飞度2013款报价


更多推荐

长安新能源汽车奔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