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大众凌渡2020款图片)
对策参考
DOI:10.16653/.32-1034/f.2020.019.011
“互联网+政务服务”环境下
政务App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以江苏省N市政务App为例
邓玲顾颖蔡潇
摘要:城市智能门户是江苏省N市政府大数据战略“智慧城市”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促进“互联网+公共服务”,构
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与提升,城市智能门户汇聚了多领域、多方面的上千个服
务功能,已经成为江苏省N市家喻户晓的品牌。文章基于城市智能门户应用实践,介绍了N市6年来的建设成果,分享了
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模式和可推广性,以期为各地政府在“互联网+政务”环境下创新服务提供借鉴。为了更好地服务公
众,文章提出了城市智能门户要继续创新升级,增加各种特色定制功能,做到千人千面精准服务等建议。
关键词:城市智能门户;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城市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
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
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
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开拓,加快提升产业发展,
增强各行各业的创新力。如今,“互联网+”已成为
大众关注的热点,“互联网+政务”模式正逐渐成为
大众了解政务信息、办理政务服务的重要方式。政
府通过互联网将政务服务信息化、线上化,利用互
联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大众带来了便利,
打造出了有价值、有意义的城市智能门户。
2016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
改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
民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互联网+政务”理念,为我
国政府变革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提供了重要的
参考和新的思路。
[1]
同年9月25日,经李克强总理
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
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7年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提
出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四项原则后,我国各地政
府开始大力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和数据开放平台建
设。同年,江苏省提出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为
群众提供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公众足不出户
地办理相关事项。
2018年4月10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
于建立完善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的指导
意见》,提出建立完善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
-47-
2020年第19期
总第544期
对策参考
系,形成线上线下联动、覆盖城乡的政务服务体系。
一、城市智能门户的建设背景
2013年,江苏省N市开始推进城市智能门户移
动端(以下简称“城市智能门户”)的建设,并积极整
合政务管理与公众服务,构建政府与公众信息交互
的枢纽和云服务平台,建成了一款集成各类生活信
息服务的城市级公共服务移动应用平台。
[2]
城市智能门户是江苏省N市政府顺应移动互
联趋势,以“互联网+城市服务”为理念打造的一款
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一站式在线公共服务的手机
App,2014年8月16日正式上线。经过6年多的发
展,目前汇聚了超过570万实名认证用户,日均访
问量1400多万次,已成为众多市民高效便捷获取
公共服务的平台。
二、城市智能门户的建设成果
目前,N市城市智能门户整合了33个部门、38
家公共企事业单位的1500多项城市公共服务功
能,涵盖城市交通、健康医疗、文化旅游、社区生活、
政务服务、大学生服务、财富管理、公益服务等功能
模块。在功能集成度、用户汇聚度、使用访问流量
等方面,城市智能门户在全国同类App中均居于领
先地位,不仅获得了用户的认同,更是江苏省N市
以“数据大整合,资源大集中,业务大协同”为主线,
以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市
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
生动实践。
1.交通出行
在交通服务方面,城市智能门户提供了公交出
行、路况大数据、公共自行车、交通指数查询等功
能,用户通过查询实时公交到站情况、实时路况以
及公共自行车可借数量等,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
交通路线及出行时间,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
利。此外,系统还提供违章查询和代缴服务、停车
缴费等在线服务,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缴
-48-
费方式。
2.医疗健康
在医疗健康方面,“预约挂号”功能为广大市民
提供了N市50余家医院的挂号服务,并针对儿童
医院等热门医院,提供了在线缴费功能,极大地满
足了市民预约看病的需求。同时,推出惠民健康保
等增值医保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完善的医疗
健康服务。
3.政务服务
在政务服务方面,城市智能门户提供涵盖人
社、房产、企业、公证、不动产登记、法律等数十项政
务服务,还特别推出了不动产登记E办证服务,实
现了商品房交易部分事项的全程不见面服务,提升
了政务服务效能。
此外,城市智能门户的服务功能还涵盖低碳出
行、财富管理、公益服务等各个方面。
三、城市智能门户的建设经验
1.创新性
(1)碳积分
城市智能门户从低碳出行、绿色环保角度考
虑,通过碳积分形式引导市民绿色生活。碳积分可
在线上绿色商城使用,也可在线下超市兑换使用,
加强了用户的黏性。2020年9月数据显示,月活跃
用户268.37万人,人均单日启动4.5次,人均单日使
用时长27.3分钟。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汇聚
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去信任性、不可
篡改以及加密安全等特点,实现了业务相关数据、
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特征数据的汇聚和整合,形成了
一个支撑570万实名用户的基础区块链。基于区块
链汇聚的数据库既是一个数据源,也是一个数据收
集器,将整合、优化的高质量数据对外提供服务,确
保了城市智能门户用户相关数据的安全、可靠。
2.可推广性
如今,政务App作为创新政务服务形式、提高
政务服务效率的重要措施,已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
2020年第19期
总第544期
的重视。城市智能门户为各地政府在“互联网+政
务”环境下“创新政务服务”提供了借鉴意义。
(1)功能方面
一是广大社会公众只需要通过实名认证,便可
随时随地享有城市智能门户提供的各类信息资讯
和公共服务。二是城市智能门户在实现基础政务
服务和增值服务后,持续不断地引入第三方服务,
以提供商提供多种社会化服务给广大用户。三是
针对企业用户,城市智能门户提供了企业开办、企
业查询、企业数据填报、股权质押、新四板挂牌等各
类服务,企业用户可在平台享受一站式的全流程服
务体验。
(2)系统架构方面
数据库、
①资源层。
业务数据库、
资源层主要包括日志数据库、
第三方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
基础
记录整个城市智能门户的基础数据,比如,人口库、
法人库等,业务数据库记录所有系统运行的数据。
志服务与注册管理、
②服务层。本层包含平台的综合运维管理、
大数据分析功能,这三块内容
日
贯穿于整个服务层,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服务提供支
持。除此之外,平台将具体服务功能拆成各子类
别,从而形成微服务中心。微服务架构将应用和服
务分解成更小的松散耦合组件,使其更加容易升级
和拓展,并围绕业务领域组件创建应用,独立进行
开发、管理和加速。
城市频道、
③应用层。
工作圈、
应用层按照分类提供了我的家园、
钱包等内容。应用层是注重用户
体验性的移动客户端应用,主要提供移动应用门户,
面向不同业务用户提供个性化展现和信息发布。
四、关于城市智能门户的创新设想
1.定制化首页,分类展示精准推送
目前,城市智能门户首页应用多而繁杂,美观
度和便捷性有待提升。为了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
验,也为将来的精准服务打好基础,先将用户分类,
给不同类的用户展示不同的首页,推送不同的消
息。用户可以分为游客、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公
2020年第19期
总第544期
对策参考
务员等不同类别,根据不同的用户群,提供定制化
的首页服务功能。
一是游客,即未经过实名认证的用户。以游客
身份登录,安全级别比较低,不能办理政务服务、银
行贷款,不能查询社保、公积金。可以给这类用户
推荐的主要是文旅版块、交通版块、N市资讯等。
二是大学生用户。把宁聚青春、宁聚计划、面试补
贴、开业补贴、社保卡申领等与大学生戚戚相关的
应用放在首页。三是社区工作人员用户。通过“网
格化社区综合管理系统”把城市智能门户和工作内
容结合起来,通过应用信息化使工作更方便。四是
公务员、政府单位用户。对此类用户开放工作圈的
权限,重要文件和交流不适合在其他通讯软件上进
行传输,可以通过工作圈功能实现,既安全又便捷。
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将用户经常使用的应
用和最近浏览的应用优先展示在应用页面最上端。
2.“公私分明”,创造更优营商环境
目前,城市智能门户的实名注册是基于自然人
的信息进行注册的,没有法人注册途径。但是,在
众多应用中,除了要有自然人的社保、公积金查询
等服务,还应提供一些企业服务,比如,企业开办、
企业信用、对公开户等。并且城市智能门户还能作
为“创新名城若干政策网上办理系统”的唯一登录
方式,这个办理系统涉及多项企业的申请事项,以
个人账户办理企业的事项其实不太合适,如果之前
办理事项的员工离职了,下一个员工办理就没有接
续性。所以,推出城市智能门户企业版势在必行。
企业版以企业的名义注册,办理和企业相关的事
项,这样“公私分明”,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五、总结与展望
江苏省N市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城市多个领域
的信息服务,解决了入口繁多的痛点,使城市服务
资源得到整合。充分践行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百
姓少跑腿”的政务服务理念,能够后台整合的信息,
不需要用户提交;能够一次完成的事项,不再分散
重复;能够线上完成的流程,不需要用户跑腿。
-49-
对策参考
城市智能门户以“智慧城市”为建设载体,以信
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惠民为重点,以公众需求为
主导,通过整合信息资源,为N市居民精心打造了
一款免费的本地化生活服务手机软件,进一步提高
了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更突显了城市建设
中的绿色智慧。
城市智能门户通过服务功能的拓展吸引了大
量用户,通过用户规模的扩大集聚了更多的服务功
能,实现了服务功能与用户数量之间的相互促进和
双向强化,开创了政府各部门和社会主体共同参与
惠民服务的共建模式。平台提供了实名认证、资源
开放和大流量的用户导入等功能,让各类服务提供
方依托平台给用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这一平
台也体现了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平等互动和数据反
哺,形成了以服务共享数据,以数据提升服务的良
性循环和城市大数据生态系统。
城市智能门户将秉持“你在我心中,我在你手
中”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原则,根据
数据深度分析和挖掘,做惠民便民的超级应用。充
(上接第46页)
行互动。好的线上民族团结活动是同学们关注的,
也是同学们期待的,只有包含过硬的内容,“互联
网+民族团结”才能够成为网上文化交流共享
平台。
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利用新媒体加强民
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信息
多元化、敌对化网络意识形态渗透、非理性舆论传
播等方面的挑战。面对挑战,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用户思维贯穿于
“互联网+民族团结”的全过程。只有以学生为导
向,了解学生、深入学生,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受众
分布,才能够生产出契合学生需求并且受欢迎的网
络作品,达到更好的民族团结教育效果,培育学生
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
-50-
分明确“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思路,拓展更多民生
热点服务,让用户在更大的领域里实现互联网服务
的闭环。加强对民生数据的挖掘分析,扩大信息资
源的开放共享,吸引社会力量,重点基于城市智能
门户平台开发各类民生服务应用。注重用户体验,
完善应用功能,全面详尽地统计分析用户信息,为
应用服务改进提供判断条件和科学依据。注重业
务数据分析,完善平台建设并开展决策支持和信息
反哺。
[3]
参考文献
[1]张晓娟,谢志成“互联网.+政务”环境下政务App建设的
探索——以政务APP“云端武汉”为例[J].电子政务,2018
(2):71-81.
[2]陈晓娟,杜葵“互联网.+城市服务”信息平台应用与研究
——基于城市智能门户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实践[J].
上海城市管理,2016(2):77-83.
[3]陈晓娟.城市智能门户与政府网站群融合度研究[J].中国
信息界,2015(2):96-99.
(作者单位:南京市信息中心)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J].中国民族,2019(1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EB/OL].(2020-04-27)./
2020-04/27/c_.
[3]周晶.基于用户思维的广播产品研发策略[J].新闻文化建
设,2020(5).
[4]李然.新媒体时代下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的路径探析[J].新闻传播,2019(4).
[5]吴煊莹.用户创造内容(UGC)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上
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6]袁真富.用户创造内容(UGC)的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研
究[J].科技与出版,2020(7).
[7]常玲玲.以用户思维打造融媒体产品——以《主播说联
播》为例[J].青年记者,2020(8).
[基金项目:2020年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地项目成果(项目编号:C2020JD03)]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
2020年第19期
总第544期
更多推荐
服务,城市,门户,用户,智能,政务,提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