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本田crv十大缺点)

外观醒目 充满宝马典型的运动气质

2008年10月29日 16:44 新浪汽车

新7系在外观上的设计我个人认为是相当的成功,上一代7系过于儒雅,少几分王者霸气,新7系加大面积并垂直于车头的双肾型进气格栅源自宝马CS概念车,而7系是运用这种全新设计风格的第一款量产车型,新的大灯眉眼清晰,天使眼上增加了日间照明的光环外圈,最有特点的是转向灯的设计是由8个LED灯组成,十分醒目,像眼睑一样的附加灯条,贯穿整个头灯顶部,比起老7系,全新灯组足以在任何时间让人清晰辨识7系的身份。前脸的另一些变化,例如前进气口位于上沿增加了一条镀铬装饰,以及从双肾格栅向上延伸的两条硬朗的棱线。如此搭配的前脸显示了新7系作为旗舰的高贵优雅和个性,也更加英气逼人,威严而不威猛。

车身侧面以及尾部的变化则更为明显,首先从车头延伸到车尾的侧面线条是上扬的,改腰线为肩线,并增加了下裙边,使侧面凹凸有致,提升了车辆的气质和动感,宝马最引以为傲的还有加长140mm后的车身线条,特别是车顶依旧完整和流畅,半搭在前车门上的示宽灯被镀铬金属包围着,就是这小小的变动和线条的走向让新7系宝马的侧面更显活力十足,与同级车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觉。

全新设计的尾灯与车身浑然一体,老7系为营造华贵感觉的鸭尾设计被取消。高肩线延伸至典型的宝马分体L型尾灯上,而在灯组内部为横向布置的加宽灯条采用了三维立体效果设计,转向灯为LED灯组,这样不但使得点亮效果明显,也比有着同样设计的5系尾灯更加时尚、耀眼、大气,与前灯组一样显示着7系的身份,尾灯之间的镀铬装饰条比上一代加宽了并加入了倒车灯,很是搭配,再有就是后排汽管采用了内藏式设计,藏入了后保险杠内,加上新增的反光板,整个7系的尾部将全车的活力感觉很好的延续的同时不失豪华车的王者风范。

如果说新7系的外观已经是有了很大的转变,坐进车中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而这变化我认为也是市场形势所趋,随着越来越多喜欢亲历亲为,喜欢享受生活乐趣的年轻新贵们的出现,他们对D级车也不再是以乘坐舒适为唯一诉求了,因此新7系回归宝马本性,充分展示其运动性和驾驶乐趣同时又兼顾乘坐舒适性,必然会更得人心。老7系豪华复杂的内饰设计、功能按键布局以及用料,让人提不起半点兴趣,新7系的内饰布局首先是大胆采用了宝马全系统一的设计风格,整个内饰线条流畅连贯,并偏向驾驶员一侧,用料上十分考究,全皮包裹的内饰,做工也极其出色,创新的黑色面板极具特点,更比棕色桃木的面板有档次有感觉,功能按键布局明晰,方便使用,不再像老款7系、奔驰S那样一堆密密麻麻的按钮让人一看就头疼。

另有比较显著的几点改变分别是,一是无钥匙启动,老款宝马发动车子还要将钥匙插入钥匙插座再按启动钮,现在则无须这样繁杂。只要钥匙在身边,就可以轻松启动,更加方便简单。二是仪表盘更人性化,老款宝马的仪表盘无论从造型到液晶显示的位置都不是宝马一贯的风格,好象刻意在突出科技感,而新7系仪表盘则采用传统宝马仪表盘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大面积的液晶彩色显示,行车相关的各类信息是一应俱全且非常直观,让驾驶员一目了然。三是电子档把的使用,使人充分享受驾驶乐趣。老款宝马使用的是怀挡加方向盘手动换挡按键的组合,给人的感觉是即想拥有豪华车的感觉又不想损失驾驶乐趣的一种妥协,新7系上采用了目前宝马的主流配置电子挡把,即便是6速手自一体的变速箱,但实际的驾驶感受也绝对超过老款组合,这些改变都让我们看到了宝马7系考虑乘坐舒适性,同时更又偏向驾驶员的操控感受。

空间上对7系这样的D级车完全不用担心,即便是短轴的730D,前后排乘员的头部、腿部以及横向空间,都十分充裕,即便前后乘员身高同时超过190公分也不会感到局促。除了一般座椅都能实现的前后调节以及椅背倾斜度调节,新7系还有可以调节肩部、腰部、大腿支撑、椅背宽度等,只要不是豌豆公主,都可以很惬意的享受驾乘旅程。同时为了保证后排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座椅为双座设计,即便收起中间扶手,也无法坐下第3个人,因为两个座位中间的部分是塑料材质。为前排驾乘人员准备的储物空间勉强够用,只是放了杯子就没太多地方随手放零碎东西,要么就只能放到中央扶手箱和手套箱中。后备厢开口很大,内部平整容量达到500升,还有行李网

1 挂钩,得益于4条防爆轮胎,才有无备胎设置,此举也相应的增加了储物空间。

将引进中国市场的新7系将会是740Li和750Li,这次试驾的正好是750Li,厂方提供的资料上显示,4.4升8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300千瓦,相应转速在5500与6400转之间,是所在性能级别中效率最高的发动机,几乎接近12缸发动机的水平,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时仅需5.2秒钟,而且按欧盟标准测试循环的平均耗油量为11.4升/100公里,油耗改善了约3%,发动机输出功率增加了30千瓦。如此一款大车能有如此成绩实在很是惊人,在实际驾驶中也确实让人感到相当的痛快,尤其是高速上轻轻松松突破220km/h,仍感觉力量源源不断,而且发动机1750转即可达到最大600NM的扭矩动力输出,超车时让你优越感和信心十足,对路上常见的车基本都可以秒杀,如果手动降一挡则会给你带来更愉悦的感觉,也让对手感到双涡轮增压凌厉攻击的可怕之处。

我们特意选择了高速路较少的一条线路去感受这款新7系宝马轿车,由于没开过老7系在这方面不好做太多比较,但是新7系给人的感觉是纯血的宝马,首先有着握感力道都很到位的方向盘,不过尺寸略大,感觉更适合男性驾驶员,其次油门及刹车踏板有相当好的脚感,响应灵敏且对脚部有清晰的反馈,最舒服的要属左侧宽大的休息踏板,即便长途驾驶左脚也不会感到丝毫不适。

原本以为这大家伙在乡间小道和山路上会受到些影响,实际上驾驶中,我发现是太小看了旗舰的实力,750Li仿佛一条大白鲨在我们的指引下迅猛而灵活的冲向目标,即便是狭窄的乡间小道,即便对面车流不断,只要你控制得当,它决不会违背你的意志,而且相比短轴版也没有太明显的差距,发动机仓中加上了平衡杆以减少过重的车头对车辆操控的影响,新7系为了照顾到驾驶和乘坐的全面需求,悬架系统不但采用了全铝合金结构,还首次使用了采用双臂前桥和拥有专利的整体V型后桥,加上副车架以及空气悬架技术,让车辆在所有行驶条件与负荷下都能保持汽车的行驶高度和离地间隙不变,使车辆极其平稳和安静,并很好的控制了路面颠簸及侧向力对车辆的干扰,可谓是极好的兼顾了舒适性和出色的操控感觉。不仅如此7系还还提供了舒适、标准、运动和运动+等悬挂模式,通过电脑改变改变车辆的设定,不仅改变动态减震控制的设定与DSC动态稳定控制的响应,还会改变自动变速箱的动态换挡以及油门与转向助力的控制,从而更好的满足不同驾驶的需要。不过我们一直没长时间去尝试舒适和标准以外的模式,毕竟安全第一。

使我们能如此轻松的驾御7系宛如5系,甚至是3系的感觉,除了出色的动力以及底盘,还有一些非常先进的配备,最牛的就是创新的整体主动转向系统,利用前桥附加的主动转向传动控制转向角,并通过轴传动机构与一个同心布置的电机改变后轮转向角最大达3°,根据车速转向直径最多可以减小70厘米。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明显改善了车辆的灵活性和由于减小了转向力提高了驾乘舒适性,试驾过程中同行的车辆发现一个拍照的好地方,临时改变线路,需要在狭窄的小镇路上调头,双向单车道,这个超过5米的大家伙居然险些一把就调过头来,同理在停车时有了这设备也会使驾驶者轻松很多,路边停车时想停到前后两车中间,就不用屁股倒进去了,可以直接扎进去,车头也会是正的;再有就是高速变线或过弯甚至是紧急转向时,后轮的转向角会与前轮相同,可以使车辆准确的遵照驾驶者的指令平稳转向,而不会有任何多余的晃动,既保证了后排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还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感觉。

原来不觉的飞航显示系统好用,这次一整天300余公里的路程,我基本是一直目视前方,完全不用低头去看仪表盘,更不用转头去看导航系统,时速、限速、导航等信息清晰的投影在前风挡上,而且是彩色的,方便极了,不过有点比较郁闷就是必须保持标准的驾驶姿势才能看全信息。宝马7系全系标配了变线提示,在外后视镜的“脖子”上一个三角警示标志,当盲区有车时标志会亮起,大大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再有一个小功能感觉也有些意思,车道偏离提示,通过车头的摄像头获取道路信息,一但车辆偏离正常路线,便会通过方向盘的震动提示驾驶员,这个功能我觉的对一时想事开小差的和开车打电话的司机比较适用,对于犯困的可能起不到太大作用。

新的导航系统提供3维显示,很是直观,而且路线规划能力,反映速度,包括复杂路口的提示绝对在目前原厂车载导航中可以名列前茅,一路上我们全屏导航很顺利的找到了目的地,几次

2 找地拍照后重新找路也都很迅速,不过这套系统最大的亮点是可以提供公路、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和道路拥堵信息,并通过亮红色在地图上显示,不过试驾中一路畅通无阻并没试出来,如果这个系统在国内能有作用,就真是车主的福音了。这套导航还可以存储音乐文件的容量大致相当于100张音乐CD,好处就不多说了。导航、音响、电视等一系列功能通过全新的i-Drive系统来控制,增加了多个辅助功能键并缩小了转轮尺寸后新i-Drive系统比原来好用很多,输入查找都和便捷,但是变成中文后,估计输入拼音可能会麻烦些。

还有一项功能是拍照时发现的,感觉超级方便和好用,这就是7系标配的侧视辅助系统,通过在前保险杠中的两个附加前端摄像头,将获得的图像也传至中央显示屏,以便于更好地观察侧向来车。在从小区、胡同等狭窄地方或离开车库时就不用再探着头观察两边路况了,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

一天的试车中很多配置没来得及尝试,而这些里面有很多配置绝对是7系的亮点,除了全面的电子主被动安全系统,众多的气囊,防追尾提示系统,带可变光线分配和角度自动调节的随动控制大灯,可视倒车雷达等还有些特殊的装备,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新7系中引入了可以检测和警示单个行人的夜视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绝对堪称夜间驾驶时避免事故的经典装备,毕竟视力再好也不可能提前看到灯光范围以外的情况。

通过前摄像头和导航系统实现的限速提示,将路边的及头顶的限速标志读取并显示在飞航系统和仪表盘上,以提示司机当前路段限速,但是个人感觉这东西效果一般,没怎么发现有提示,可能也是德国高速限速较高,我们也一路很遵守交通规则,再一点就是这套系统在国内是否适用,是否需要新输入国内的交通标示牌。

车载蓝牙电话系统并不新鲜,现在15万元左右的车就开始有配备了,但是宝马7可选装的增强版电话系统集成了更多的服务功能,连接了智能电话后,可以在线支持远程通讯服务,除了个人查询服务和最新的交通信息,还有自动紧急呼叫功能,如果发生一定严重程度的碰撞,系统会自动将关于汽车位置、碰撞程度、汽车传感器测得的数据、甚至碰撞类型信息以及乘员受伤风险等均发送至宝马呼叫中心。信息从呼叫中心立即传至最近的救援服务部门,并同时尝试和汽车建立语音连接。

还有一点特别的就是宝马无线服务也可以作为BMW ConnectDrive的部件选装在新一代BMW 7系中,从宝马无线服务自动呼叫到宝马无线服务手动呼叫,甚至包括宝马无线服务辅助功能的宝马无线服务诊断等全部涵盖在内。宝马无线服务自动呼叫自动确定即将到期的保养服务的类型,并通过车载车况保养服务(CBS)诊断系统确定相应的服务数据。然后,只要传感器确认了所需服务,即汽车的工作液或部件之一(例如发动机油或制动摩擦片)损耗,汽车就会自动呼叫宝马无线服务。关于服务的数据会传至驾驶者的宝马售后服务合作伙伴,后者则开始联系客户,预约来维修车间的时间。如果出现电子故障,则宝马无线服务诊断系统会发送相应的故障代码到宝马故障辅助。如果通过重设相应控制单元的软件即可进行修缮,则宝马故障辅助服务会直接发送相应指令到汽车,无需去维修车间。

刚拿到车时还有些奇怪为什么没有后排的小桌板,后来翻看了说明书,发现宝马在新7系上提供了上网服务,也使宝马成为全世界首家实现车内不受限使用互联网的汽车制造商。基于EDGE(用于GSM演进的增强数据率)技术实现了以宽带宽(相较于第三代UMTS技术)以及三到四倍于GPRS无线传输标准的速度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iDrive系统实现鼠标的功能,控制选择菜单和上下浏览,显示在车内的显示器上,这样就不需要在车上使用电脑了,一般的文件浏览、收取信件都可以轻松实现。

最后一个我觉的比较方便的功能是世界首创的集成式用户手册,多数人买车后不会太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但是宝马7系这样的豪华车很多功能不看说明书是不行的,随车带本厚厚的说明书实在是有些跌面子,于是7系将用户手册安装在汽车电子系统中,如同传统电脑程序,此新特点通过iDrive系统在瞬间即能便捷地为驾驶者提供关于本车的所有功能的信息和装备详情。操控

3 所需的信息通过带附加声音信息的动画和幻灯片清晰、易懂地提供给驾驶者。

在D级车市场,宝马7系的地位举足轻重,每一次换代都会带来销量的增长,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特别是在新7系比上一代有了如此大的转变之后,并增加了诸多先进配置之后,已经比目前D级车市场上的其他两强走在了前面,新S级给人感觉实在有够复杂,乘坐是件惬意的事,但是开起来就要有些技术了,而且无论外观还是内饰都是典型的偏向乘坐的设计,自己开辆S级八成会让人认为是某老板的司机,A8则在感觉太正,和奔驰S都缺少活力让人没有啥驾驶欲望。

目前中国是除美国以外宝马7系的第二大市场,已经超过了德国本土,占总销量的16.4%,而且上升势头很快,宝马官方确认全新的宝马7系将会在2009年初正式引进中国,到时候只要能原样引进,随车提供的上网、结合3D导航的拥堵信息、呼叫增值服务等都能在国内实现的话,我相信新7系会延续前辈的辉煌,继续在D级市场摧城拔寨。

豪华多了些含蓄--试驾新宝马750Li

2008年11月14日 09:06 汽车与你

新的7系无疑更加豪华、更加舒服,少了一些上代的张扬,多了些含蓄。

上代的宝马7系很成功,其实,它的造型与设计引起了许多的争议,而最后这些富有争议的设计都成了其它品牌竞相模仿的地方,甚至是像奔驰这样的豪华品牌,也搞出一个类似iDrive的COMMAND总控键……

但是,新一代的7系可以打败奔驰S级吗?我刚从德国德累斯顿试车回来,就有人迫不及待地问我。我想,亲爱的朋友,还是看完我这篇宝马7系的试车报告吧,之后,我会给你一个坦白的交待。

刚说,试车地点在德累斯顿,选择在这里,大家都很奇怪,因为对多数人来说,甚至是欧洲其它国家的汽车人来说,认识这里或许还是从大众汽车的“玻璃工厂”开始呢。这里生产大众品牌最豪华的车Pheaton,但那是一个100%失败的产品。宝马到这里来炫耀吗?

当然,没有必要。宝马的董事会成员Klaus Draeger先生说,“德累斯顿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这座城市正在重建,可以说,它连接着传统与现代主义”。接着,他从7系的历史开始了全球媒体试车发布。

一定,如果豪华车没有什么历史可讲,几乎不可能成为豪华车,这在我以前的文章中反复说过,因此,Pheaton无法成为豪华车,虽然它是一辆好车,但毕竟是“大众”。

那晚,我们是坐着老7系去发布会的,一色黑亮车队,镀铬件闪闪发光,我也是一身Boss黑色西装,平生少有的光鲜。我坐在后排Boss位上,车走过广场石块路,右手门边的烟灰缸盖被震动得滴答响。老了,有了新一代,再新的车都旧了。

不过,发布会结束,我们是坐新代的7系回凯宾斯基酒店,同样的路,车厢内没有了任何的杂响与震动。新的就是好呀!为我们开车的司机,生怕我们看不清楚,把车内的灯打开了,我就这样在这柔和的灯光下,抚摸着内厢的各个角落。

突然,门边的胶条不见那么柔和,我扒开它,原来上面少了一层绒布包裹。哦,怎么会这样?带着一种不惑,我回到了酒店,一夜好觉,准备第二天认真一试。

翌日,阳光已早早从我东面的窗格爬上,推开窗口,下面一排清一色的灰色宝马已排开了。匆匆早餐,早早挑车,来到车前,阳光下的7系,比昨晚Studio式的发布看得真切多了。总的感觉是,新的7系柔和了,没有上代的生硬设计,也没有上代的张扬,起码我没见车顶上那两条镀铬弧线,但在我眼里,它更像一辆真正的豪华车了。不想否认,上代霸气,但就有些新科“武状元”的感觉;新的优雅了,那种豪气是从车身细节中自然地洋溢出来的,本质许多。

记得,有次一位公关公司的老总问我对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的看法,我说,奔驰豪气,宝马霸气,雷克萨斯贵气。这自然是说,奔驰才是豪华;宝马吗?运动而威猛;至于雷克萨斯是一

4 种新贵的感觉。如今,对于宝马的霸气,看来我要重新理解,或者说,它的豪华含蓄了一些,又一种“不怒自威”感觉!总之,设计这东西太情绪化,关键是要打动人,有人买单。

快上车吧!今天有3、4百公里的路程呢。我们驾驶着7系上路了,先是穿城而过,照样是广场砖路、粗糙的水泥以及修补多次的柏油路,上面还有电车轨道。7系行走得很从容,悬挂与转向都是那么地轻松,当然也会清楚地感知路面的情况。

宝马车轻了吗?是的,比上代的750Li足足轻了45kg,据说是用了许多的铝结构,如车顶、4个车门、前翼子板、车头盖以及一些悬挂件。但是,我说宝马轻了,绝不是讲车重轻了那么简单,是悬挂的行走轻松了。

以前,走过这样的“烂路”,悬挂的工作很积极,很卖力;如今,它的四个车轮总是轻描淡写似地,好像并没有什么工作,它就处理好了,而且效果极好,十分舒服。

嘿,前面烂路要修复,整条路都封闭,单向行走,我们只有跟着导航计算的新路线,而导航直接把我们指向了高速公路。

高速路上飞驰,对于750Li这样的大车,你能控制到速度吗?其实,新的750Li不是上代那台4.8升的机器,而是一台4.4升的机器,但配置了双涡轮增压,马力更猛增加了40ps,达到407ps/5,500-6,400rpm,扭力也大涨11.22kgm,达到61.2kgm/1,750-4,500rpm。这样的动力,讲加速、论极速,还有什么意义吗?

但是,它的双涡轮增压就非常地平顺,我几乎感觉不到涡轮的介入。我没有把它飞到极速,听说,电子切油时十分温顺,但70-120km/h中段超车,120-170km/h高速超车,不费吹灰之力,变速箱也感觉不到任何冲击,真是屡试不爽。

我对它的行走模式发生了兴趣,舒服、普通、运动和运动+,其中运动+是这代才新增加的。一排按键就在挡杆靠车旁的地方,不用看就能操作,并把模式显示在我前风挡玻璃下。舒适模式下,悬挂的确要软许多,一些路面上有坐大船的感觉,但依然会有路感。运动模式下,尤其是运动+,不止悬挂变硬,最明显的是油门变硬,变得灵敏许多,稍稍踩点踏板,就会瞬间提速。如果是这样高速驾驶,那太紧张了,还是130、140km/h悠闲一点驾驶,轻松而舒服。

这里,我稍提一下它的挡杆。其实,它是电子模式,用起来跟普通的就没有两样,不过,那挡杆头采用了一种高科技的陶瓷材料,看起来非常酷,用起来手感细腻,舒服极啦。

其实,高速路上驾驶是多么的乏味,尤其对宝马这样注重运动表现的车。但是,有两点我觉得很有趣。一是你不想车变道,也就是说,没有打变道灯,不小心车轮压到了车道白线,方向盘会“吱吱”振动,提醒我注意,就像用罗技的方向盘玩赛车游戏一般。另一个是,你想变道,但后面的车在后视镜中总会有一个盲区,如果盲区中正好有车,后视镜内侧的一个三角符号就会变成橙色,提醒你注意。我想,高速路上驾驶,最重要的就是变道与不变道的问题;其次,就是你的车距与刹车。

下了高速,我们正想认真地玩一下新7系在多弯乡村路及山路上的表现,没想到,我们就到了中午的休息地。

怎么?还没有一辆车到达!原来,导航指给我们一条高速的快捷方式,比起宝马给的试车路线,我们少走了80多公里。于是,我们决定再次出车,想请试车的工作人员重新设定去某地再回这里的导航路线,他说,可以了。

结果,我们不久就走上了回德累斯顿机场的路线。错啦!错啦!那是下午返程还车的路线。我马上找一个出口下了高速,在路边摆弄起iDrive,说实话,这是第一次真正完全自己把玩这家伙。不久,我确定了我们的目的地,并设定为一般道路优先,不再考虑高速公路。噢,原来还是很容易操作的嘛!

好啦,我们可以在乡村小路上飞驰。用上运动+模式吧,用120km/h的速度?入一个130度左弯,稍带?车,大约100km/h速度就飞了过去,车身几乎没有侧倾。前面是一个N字连续弯,一脚重?,

5 车速很快降到60km/h。好家伙!降挡中,还会自动补油呢!出弯后稍稍地加油,连甩几下方向盘,车尾也在弯中积极配合挪动,方向精准清晰,悬挂轻松有力,很有灵性,也很舒服。

几年前,记得在瑞士山区测试新的奔驰S级,我都觉得大S的运动表现一点不输过宝马,可以说,这几年奔驰车都一直积极向运动靠近。宝马呢?这次7系试车的感觉,正相反,它是积极地向豪华舒适靠近。问题是,哪一天它们殊路同归?

会有这天吗?不会吧!的确,我们都不希望这样,奔驰与宝马,如果哪一天只是外表造型的不一样,而驾驶起来差不多,我们真不敢想象。起码,在这里的山路上,宝马的转弯抹角要轻松一些,轻松得像一辆奔驰的C级,而奔驰大S的运动表现,最多只可以与上代的7系靠齐。

其实,像宝马、奔驰这样的豪华品牌,论技术、论装备,你有我有,或许叫法不一样,或者取舍不一样。但是,取舍这一点就是最难拿捏的,而正是对取舍的不同拿捏,或许就表现出它们不同的个性。即使有一天,我告诉奔驰、宝马 ,你们可以不计成本地造一款车,我想,他们都会不一样,依然各有各格。

下面有宝马7系与奔驰S级的真实对比,继续下去。

试车总结

宝马750Li

驾控表现:一部大车,驾驶起来轻松过一部中级车。双涡轮V8新动力,动力强横,却又保持宝马自然吸气机一贯的顺畅。人际功能更加出色,配合后轮随动,机动性更强,弯道表现更从容。

乘坐感:全新悬挂处理路面震动更加细腻,我说新7系轻松,更多是指它的脚下更轻松了。当然,它的舒适度提高一个台阶,运动与舒服的处理,更加均衡了。

性价比:其实,要说在中国市场,新的消费税之后,740Li会有最大优势,因为同样是一台双涡轮机,排量却是3.0升。750Li虽然没有消费税的优势,但毕竟级别不一样。

环保与安全:欧洲5号排放标准,至于安全装备不用一一列举吧,但车身刚性就比上代高了60%,扭曲刚性也高了20%。重要的是,EfficientDynamic概念下,它或许是同级车中最省油的车。

规格表

制造商

产地

售价

发动机

排量

最大马力

峰值扭力

布置

变速箱

悬挂

转向

制动

长宽高

轴距

前/后轮距

宝马汽车

德国

未公布

双涡轮V8型每缸4气门

407hp/5,500-6,400rpm

61.2kgm/1,750-4,500rpm

前置后驱

6挡自动变速

(前)铝制双点连杆弹簧支柱式

(后)铝制整体多臂式、空气弹簧

齿轮齿条、液压助力带速度感应

(前)通风碟 (后)通风碟

5,212X1,902X1,478mm

3,210mm

1,611/1,650mm

6 转弯直径

车重

轮胎

行李箱容积

油箱容积

0-100km/h

极速

综合油耗

排放标准

12.7m

1,980kg

245/50R18

500L

82L

5.3s

250km/h (电子限速)

11.4L/100km

EU5

撰文、摄影:萧恩

王者之气--试驾宝马新7系

2008年11月17日 09:41 轿车情报

如何将纯粹的驾驶乐趣与尊贵的乘坐享受和谐地融为一体?随着宝马7系第五代产品的推出,宝马向世人展示出了它的答案。宝马新7系把顶级豪华与卓越动感完美结合,秉承宝马EfficientDymaic(高效动态)的设计理念,用一系列创新的装备,引领了汽车行业发展的潮流。

从1977年诞生到现在,每一代宝马7系的设计,都有着令人敬畏的前瞻性,这其中不仅有宝马雄厚的技术作为后盾,也有敢于打破传统的天才设计师的创意,克里斯班戈(Chris Bangle)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主持的上一代7系的设计,在引来了众多争议的同时,也使得7系成为了十足的经典。此番改款,宝马继续选择克里斯班戈为首席设计师,他带着对宝马更深入的理解,对7系进行了新的诠释。

在班戈的笔下,新7系的双肾形前格栅进一步增大,前灯上方两道被同行争相效仿的灯眉也更加洗练。也许是上一代争议过多的尾部已经成为了经典,这次改款的尾部同样成为了最具争议的话题,相对于整个车身对上一代的继承与延续而言,尾部的变化则是天翻地覆的。与上一代相比,新7系的尾部轮廓虽然更加简洁,但使用了不规则线条勾勒出的L型尾灯似乎略显轻佻。不过这并不是问题,经典的设计并不是在瞬间就让人折服,而是要经得起时间的磨砺。而对于这两代尾灯的偏爱,见仁见智者大有人在。

从1977年第一代7系上首次装备的电子速度表,到第二代ASC电子油门和扭矩控制系统,再到第三代的彩色导航系统以及第四代的6档自动变速器和iDrive系统,历代宝马7系在技术上的创新无不被业界所推崇,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豪华轿车之一。而第五代7系同样继承了前辈的衣钵,在信息技术空前繁盛的今天,新7系的技术创新早已不拘泥在汽车的行驶控制单元当中,各式电子信息技术和无线网络也能够在新7系上觅得踪影。于是,熟悉并使用这些电子设备,也成为我们本次试车任务的一部分。

加长轴距

后排的大班椅

当然,新7系吸引我们的绝不仅仅是这一身高科技的武装,因为本次试驾的宝马750Li,是即将进入中国的旗舰版本。而从它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宝马全部的实力。中国作为7系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约占全球销量的16.4%),宝马设计部的同事不会对这里消费者的喜好视而不见。因此,新7系从一开始就有了加长轴距的Li版本,轴距比普通版足足长了140mm。而这多出的140mm创造出的额外空间是为后排乘客所独享的。不仅如此,宝马把新7系的后排打造成了老板的移动办公室和休闲中心,为长途行驶创造了理想的条件,将舒适性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令宝马经

7 典的Sheer Driving Pleasure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后排的两个独立座椅前后调节幅度为70mm,座垫、靠背角度以及头枕位置也都可以单独调整,后排娱乐系统(包括DVD播放器和集成在前座椅靠背上的两个显示器)可以通过后排中央控制台上的iDrive控制器调节,令后排乘客尊贵感倍增。

虽然宝马已经把后座乘客取悦得足够好了,换作其他品牌,这些足以作为卖点中的卖点去大肆宣传。但宝马之所以成为宝马,是因为它始终无愧于驾驶者之车的称号,并把精力专注于此,而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就,宝马的EfficientDynamics的高效动态理念功不可没。

4.4>6.0?

EfficientDynamics的魔力

如果说双肾形格栅、天使眼是宝马DNA的外在表现,那EfficientDynamics就称得上是宝马DNA的本质了。EfficientDynamics是高效和动态两个词的组合,在宝马750Li的发动机上,这两个词的组合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根据EfficientDynamics的开发策略,以更少的燃料和排放输出更多的动力是这款4.4L发动机的目标,这款采用双涡轮增压和汽油直喷技术的V8发动机,在5500-6400r/min之间输出最大功率300kW,在1750-4500r/min的转速范围内可以稳定提供600Nm的最大扭矩。值得一提的是,宝马将两只涡轮增压器和催化器同时布置在两排气缸之间的V型夹角内。使发动机结构格外紧凑。同时对进排气歧管进行重新布置,减小歧管长度并加大截面积,最大限度减小了进排气的侧压损失。

凭借对发动机能量的高效利用,宝马新7系在动力性与经济性方面均达到了极好的平衡。此外,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可以在超速运转和施加制动时为车辆的车载网络集中充电,减少蓄电池充电时对发动机动力的消耗。除发电效率极高外,燃料泵和转向助力泵占用的动力可随着行驶条件大幅度减小,在这个过程中节省能源。为同样目的增设的空调压缩机皮带驱动离合器,当关闭空调时压缩机会马上自动脱开。使压缩机的拖滞力减至最小。这些高效的利用率保证了新750Li在比上一代旗舰760i的6.0 V12发动机排量少了1.5L的情况下,各性能指标还能够略有上升。其中功率和扭矩分别有10.9%和22.4%的提高,而排放却同比降低了1.8%。在将占用发动机能量的附属机构的效率提升之后,发动机的功率只剩下一件事情可做,那就是驱动汽车前进。

此时,发动机的动力刚从曲轴上传递出来,还要经过一系列的传递,而宝马似乎赋予了这个过程独特的魔力。而这正是EfficientDynamics的开发策略的下半部分——动态操控。

驾驶体验

动态与舒适的完美组合

宝马新7系提供了多种模式的驾驶体验,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和偏好。驾驶者可以通过动态驾驶控制选择舒适、标准、运动和加强运动(sports+)模式。通过对减振器阻尼的控制,实现了一方面具有硬悬架特性,另一方面又能够对路面凸起作出舒适响应的独特组合。宝马新7系的悬架可以通过动态驾驶控制系统的液压防倾杆进一步加强,减小快速过弯和突然变向时的车身侧倾。为此,传感器确定目前作用于汽车的横摆力,迅速和精确地转动前后防侧倾稳定杆中的电机,形成适当的反作用扭矩使汽车保持稳定。

宝马新7系还装备了独特的前桥主动转向系统与后轮转向的组合,既改善了驾乘舒适性,也提高了汽车的驾驶灵活性。整体主动转向系统利用前桥附加的主动转向传动控制转向角,并通过轴传动机构与一个同心布置的电机改变后轮转向角最大达3°。在低速时,后轮与前轮转向角方向相反以显著增进BMW 7系的灵活性,减小转弯半径。这在道路狭窄的欧洲更为实用。而车速较高的情况下,后轮的转向角与前轮同向,即使采用紧急转向动作也能使BMW 7系准确遵照驾驶者的指令平稳转向。后轮转向的另一个优点主要针对后座,在激情驾驶时汽车方向的任何改变虽会形成侧向加速度,但不会使横摆率有同样的增加。将这两个因素严格分开后,后排乘客会享受到更高标准的行驶舒适性。

8 化繁为简

深厚的设计功底

宝马新7系装备的电子辅助系统足以让驾驶员眼花缭乱。如何处理这么多电子辅助系统给驾驶者提供的信息,如何简化驾驶者的操作。成为了设计师要考虑的问题,但是,经过内饰设计师的巧妙布局,化繁为简,让驾驶者能够从容面对。

首先,设计师将车内空间按照功能划分为2个区,分为行车显示区和控制区。分界线就是那条贯穿整个中控台的木条,请原谅我把这条以某名贵木材经过多重工艺制作后兼具分区和装饰效果的物质简称木条。木条上方是行车显示区,仪表板和iDrive的显示屏更加流畅地联系在一起,仪表板背后还隐藏有抬头显示器,能够提供车速、导航等相关的信息。而木条向两侧车门延伸,后视镜上的超车警示器也纳入其中。

在显示区,所有信息都有序得展现在驾驶者面前。当然,首先是视野,这是驾驶员判断的基础,然后是抬头显示器的数据,车速、限速、导航信息和车道信息,这些能够辅助驾驶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仪表盘和iDrive显示屏显示了更多的信息,夜视系统和智能灯光系统能够提升驾驶员在夜间对行车的判断。其实,木条以上的区域就是驾驶者的视野范围,而把所有的信息显示集中在这个区域内,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驾驶者寻找信息的难度。

而在木条下方的部分,基本上是与车辆控制相关的按钮,从中控台下方的音响空调,再向下到变速器杆和iDrive控制中心,并且包括方向盘上的多个操作按键,这些控制车辆的装备为了避免过多的分散驾驶员在显示区的注意力而设计地简单明了,在这里不得不佩服德国设计师的设计功底,很多看似简单的设计往往都蕴含了很深的设计原则,而表现出来的也仅仅是以驾驶者为中心这个简单的现象。

销售资料

上市时间

性能

最高车速(km/h)

0-100km/h加速时间(s)

尺寸参数

长(mm)

宽(mm)

高(mm)

轴距(mm)

整备质量(kg)

发动机

型式

排量(mL)

最大功率(kW/r/min)

最大扭距(Nm/r/min)

变速器

型式

悬架系统

前/后

制动系统 前/后

轮胎 前/后

2008年9月

250 (电子限速)

5.3

5212

1902

1478

3210

2055

V8双涡轮增压燃油直喷

4395

300/5500-6400

600/1750-4500

6档手自一体

双横臂式独立/多连杆式独立

通风盘/通风盘

245/50 R18

9 安全装备 主动转向、后轮随动转向、DSC、DTC、车道偏离警示、超车警示、限速警示、主动辅助制动、可以探测单个行人的夜视系统、带停走式功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自适应大灯

舒适装备 DAB双调谐器、后排DVD系统、按摩座椅、用于操纵娱乐装置的iDrive控制器、四区域自动空调、后排座椅远程通讯和导航功能、主动座椅通风、造型独特的滑动车顶(针对噪音控制和设计进行了创新和优化)、由BMW ConnectDrive提供的在线及远程服务

试车 撰文 摄影/刘 远

王者较量 新一代宝马7系大战奔驰S级

2008年12月30日 10:19 新浪汽车

作为奔驰和宝马的旗舰型豪华车车系,不仅需要舒适的乘坐感受,同时还要提供一流的驾驶便利性和高贵的形象。两间德国车厂都可以提供定位更高的选择,宝马有劳斯莱斯,奔驰则有迈巴赫,但7系和S级毕竟才是顶级豪华车的主流选择。此次的对比测试我们找来最新推出的第五代7系和2005年上市的第五代奔驰S级,由于奥迪A8已经上市5年并且即将迎来换代,因此没有参与此次对比。

将杰出的性能与完美的品质结合在一起是豪华车的根基,宝马工程师在操控方面的优势早已得到业界认同,成为豪华车王者是宝马的目标,但旗舰型豪华车市场长期被奔驰S级占据。第五代宝马7系将第四代过激的外形细心整理,以防再次出现太多的批评和指责,内饰的设计也更趋成熟,不再需要车主花费太多时间学习和适应。

参与本次测试的奔驰S级为长轴距版的S320 CDI,由于第五代柴油7系的加长版要明年才能上市销售,因此我们只能使用普通轴距的版本进行对比测试。

奔驰S320 CDI L

旗舰型豪华车的售价远远没有它的品质和形象重要,特别是对于S级和7系这类在全球市场都处于领导地位的豪华轿车。现款奔驰S级属于第五代,内部代号为W221,从2005年开始上市销售,提供多款汽油和柴油发动机供选择,后驱仍是主流配置,但也提供4 Matic四驱系统,除了入门级的V6发动机外,还有V8和V12发动机,性能旗舰为AMG出品的612 hp输出的S65。我们此次的选择为配备V6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S320 CDI L。该车为加长轴距版,后排宽敞的乘坐空间为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长度仅比宾利大陆Flying Spur少了10厘米。

奔驰S级不仅在静态时很舒适,行走起来同样如此,过滤路面凹凸和震荡的能力堪称顶级表现。普通豪华轿车在进出凹坑时多少暴露出整体感欠缺、动作紧张等变现,但S级相当镇定,奔驰手持王牌并非浪得虚名。奔驰设计师并非只是照顾后排,操控感同样也毫不逊于对手。驾驶员并不会因为奔驰S过大的车身而显得拘束和小心,在市区内行驶非常灵活,只有当你泊车时才会留意到这是一辆长达5.2米的豪华轿车,而宝马7系在市区行车则显得有些不够灵活。

当然,S级并非完美之车,相比宝马强悍的直列6缸发动机,奔驰的动力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在96 km/h紧急加速测试中奔驰S级以8秒的成绩落后730d二十米。但奔驰紧接着在制动测试挽回颜面,在113 km/h的时速下全力制动到静止仅耗费了45.8米的距离,相对S级如此巨大的车身和车重,这的确是一个理想的成绩。奔驰V6柴油机的扭矩输出很充足,驱动庞大的加长车身并没有问题,速度在100 km/h时发动机转速仅有1600 rpm,因此发动机始终很安静。下了高速进入弯道较多的市区,预料中的笨重不但没有到来,反而身手矫捷,奔驰在操控性方面的进步的确明显,再不是乘坐舒适但操控勉强的豪华车。方向盘的助力较大,在任何情况下操作都很轻松,当车速提升后助力有所减少,路感随之增强,相比老款提高了主动安全性。

10 揪出奔驰S级的不足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只希望奔驰能降降车价。此次测试的这款长轴距版售价为59885英镑(约折合人民币万元60万元),如果选择普通轴距版则可以节省4000英镑(约折合人民币万元4万元)。但既便如此,奔驰S320 CDI仍要比宝马730d多出1725英镑(约折合人民币万元1.7万元),我们认为售价是奔驰S最大的不足,但对于豪华车买家来说又有多少人会因为这一点点车价的差异而改变选择呢?多付一点,换来奔驰更出色的工程学水平,还有更高的品牌价值,S仍是豪华车市场最响亮的标徽。

奔驰S320 CDI L

对比测试排名:第一

排名理由:奔驰S级无论是舒适性还是操控性都为豪华车建立了标准,表现全面而均衡,成熟而稳重,这些都是一部豪华车最重要的品质

评分

外形设计:★★★★★

内饰:★★★★★

操控:★★★★☆

性价比:★★★☆☆

环保性:★★★☆☆

宝马730d SE

2002年面世的第四代宝马7系从第一张官方照片开始就不断收到车迷、车评人和宝马老车主的指责,过于臃肿的车身、奇怪的后备箱盖、移到转向轴上的挡杆、复杂的i-Drive操作系统等,虽说如此,第四代却拥有7系历史上的最佳销量。

年末推出的全新第五代7系在继承第四代优秀设计元素的同时又找回了传统,后备箱改为普通开口、挡杆回到地台、改进i-Drive操作系统等等,优雅的车身是一辆豪华车不可缺少的元素。加大的车头双肾形进气格栅是宝马最新引入的设计元素,大灯的外形很规则,但并不死板。车尾的线条相比第四代老实很多,但新设计容易令人与雷克萨斯LS混淆。我们纵观历代奔驰S级,可以发现外形设计的过渡很稳定,步伐稳健,没有太大的起伏,经典设计元素因此慢慢形成。即使仅对比第五代S级和7系,我们也认为稳重大方的S级更符合豪华车的定位。

正如奔驰S级的车主,7系的车主也是更多的留在后座。由于宝马尚未退出7系长轴距版,因此膝部空间与加长奔驰S没有比较基础,但头部和肩部空间仍是非常充裕的。车厢内各种装饰件的材质、工艺和装配不愧是系出名门,非常令人满意。仪表台、座椅和车门内侧都工整地包裹上高级真皮,除此之外则是深色实木,塑胶的使用量很少。

注重操控的宝马,即使在旗舰型豪华轿车上也不忘将驾驶员照顾舒服,中控台轻微向驾驶席倾侧,大部分按钮的人机工程设计也是以驾驶员为主,甚至坐姿都要比奔驰S级更低一些,7系和S级的性格始终还是有所区别。驾驶身形不小的7系,你会感到难以置信的敏捷,过弯动作顺畅自然,你会误认为自己是在驾驶小一号的行政级豪华轿车。如果额外支付1170英镑(约折合人民币1.2万元)还可以换得更豪华的四幅式方向盘。宝马的动态驾驶控制系统拥有舒适、普通和运动三种模式,选择运动模式,可以感觉到减震的阻尼有所增加,牵引力控制系统的介入时间更晚,更适合大油门高速行走,宝马善于营造操控乐趣的优势得到体现。

在湿滑路面上,全新宝马730d从静止加速到96 km/h仅需7.8秒,自动变速箱虽然只有六个前进挡,但是与发动机的输出特性很吻合,响应速度非常快,缺少方向盘换挡拨片是一个遗憾,但奔驰S320 CDI L却可以提供。全新研发的后轮主动转向系统为操控性做出巨大贡献,这也是我们感觉车身轻盈的主要原因。对比两车的舒适性,宝马7系仍然很难与装备空气悬架的奔驰S级相提

11 并论,宝马对风噪和路噪的抑制也不及奔驰。

最后还是来说说售价,宝马7系不仅售价比同级S级更低,而且宝马Efficient Dynamics可以带来更低的燃油费用。售价和油耗都不是豪华车车主首要考虑的项目,但可以影响一批在7系和S级之间犹豫不定的准买家。(Kevin Lee)

宝马730d SE

对比测试排名:第二

排名理由:虽然按照旗舰型豪华车的标准,7系的综合表现仍然不敌S级,但并不意味着7系是平庸的作品,大量的新技术、全新的设计风格和完美的操控性都为豪华车市场建立了新的标准

评分

外形设计:★★★☆☆

内饰:★★★★☆

操控:★★★★★

性价比:★★★★☆

环保性:★★★★☆

强者更强--试驾宝马新7系

2009年01月07日 14:55 汽车族

在前往试车的路上,一位业界资深记者谈到了汽车与文化的关系,指出近年来汽车企业,尤其是高档品牌在试车活动中很注意文化的熏陶。因此,在德雷斯顿试驾了新7系和参观了不少恢弘的古建筑(确切地说应该是仿古建筑,因为德累斯顿在二战中被夷为平地,现在的建筑多是仿照当年的样式重新修筑的)后,不自觉地把宝马最新的旗舰车型与那位古代的英雄人物联系起来。

强者奥古斯特是萨克森州选帝侯,并最终成为波兰国王。在他的带领下,德累斯顿得到了空前的壮大,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难能可贵的是,奥古斯特还是一位有世界眼光的巨人,他酷爱中国文化,收藏有不少中国瓷器并命匠人开发出欧洲白瓷。在他的一座夏季行宫里,甚至有仿照中国式样的建筑,据说那是根据到过中国的人绘画建成的。

几百年后,另一个强者——宝马第5代7系轿车出现在德累斯顿街头。宝马7系的历史始于1977年,那年诞生了第一代7系轿车,而7系更远的渊源甚至可以上溯的上世纪60-70年代。作为宝马的旗舰产品,每一代7系都伴随着令人骄傲的新技术。如第一代7系使用了电子时速表;第二代7系采用了电子防滑控制;第三代装备了12缸发动机;第四代则使用了电子6挡变速器和著名的iDrive人机交互系统。从销量上看,7系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从最初的28万多台成长为超过34万辆。

作为强者,第五代7系轿车又有什么打动人的地方呢?新7系同样是宝马的创新载体,他搭载了最新研发的宝马发动机系列,改进了iDrive,重新设计了底盘系统,采用了动态减振控制和后轮转向装置。车身大量采用轻质材料,减轻了车重,并为动态均衡性提供了帮助。所有新7系车辆都能达到欧洲5号排放标准,有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帮助节省燃料。另外,在语言命令、抬头显示、三维导航、夜视系统和全程上网等便利功能的帮助下,驾驶和乘坐新7系轿车变得更轻松了。

看得出来,新7系轿车的设计借鉴了一些概念车CS的元素,但与以前网上公布的假想图相比,实车还是显得略微保守了一些。诚然,作为旗舰型轿车,更多商务成分、更稳重务实是第一位的。但以我个人的观点,网上公布的假想图还是蛮漂亮的,我希望真车能更凶猛一点。相对来说,第4、5代宝马7系的总体风格并没有很大变化,这与高档品牌比较注重传承有关。

为了表达宽大厚重的设计语言,宝马新7系大量运用了平直的线条,如车身肩线、裙边线、

12 前保险杠底部和车尾部分。很多细节的地方也有巧妙的处理,在C柱著名的宝马拐角部分,车体钣金也依照拐角弧度作出一个压痕。虽然这个压痕不仔细看发现不了,但这样的细节说明宝马造车的性格追求:一旦认准的东西,不惜成本也要实现。前后大灯融入了许多LED光源,前灯添加了一个半透明的眼眉装饰。前灯的功能也很强大,不但有主动转向,还能自动调节高度和照射范围。

内饰总体风格与上一代产品比较一致,主要变化在于变速器挡把从转向柱位置移到传统的位置,iDrive系统周边增加了一些快捷按钮,后座娱乐显示屏从后座中间位置移动至前头枕后部。抬头显示是非常好的装置,它让你在行车过程中很容易了解车辆状况,尤其是对导航线路细节的解释方面非常细腻,就连车道方向的轻微改变都能准确无误地显现出来,让人容易理解掌握。

第一批新7系配备3种发动机,它们是4.4升双涡轮增压燃油直喷V8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407马力,最大扭矩600牛米。装该发动机的宝马750Li油耗是百公里11.4升,二氧化碳的排放值266克/公里;3.0升涡轮增压直列6缸柴油发动机,采用第三代共轨燃油直喷,最大功率245马力,最大扭矩540牛米。装该发动机的730d耗油量是百公里7.2升,二氧化碳的排放值192克/公里;3.0升直列6缸汽油发动机,带双涡轮增压和燃油直喷,最大功率326马力,最大扭矩450牛米,装该发动机的740Li百公里油耗10升,二氧化碳排放值235克/公里。

以往中国进口的7系轿车全部是长轴距版,今后这种趋势也不会改变,因此我们的试驾以宝马750Li为主(本次试车不提供740Li车型,但有730d)。在驾乘感觉上,新7系延续了以往宝马顶级轿车乘坐舒适又不失路感的风格,车内配置注重前后排均衡考虑,动力强劲且行车过程平稳安逸。除此之外,新7系有几个突出的特点超越了以往的车型。

首先是越界警示系统,它在车辆偏离车道时通过方向盘的振动提示驾驶员。虽然没有深入探究它启动的条件,但感觉车速快和过弯时容易起效。而低速和变线超车时基本不会有什么干扰。其次是后轮转向系统,它在车辆转向时可以同向或反向转动后车轮,最大后轮转向角达到3度。后轮同向还是反向取决于车速,即时速大于60公里时后轮与前轮同向,小于该速度时后轮反向。这样低速时过弯显得更顺畅,经多次体验感觉后轮有一种外甩的趋向;而高速时能确保后排人员的舒适性,这点对高档商务轿车很重要。再有就是导航系统,三维立体图像非常形象逼真,就连街道两旁的建筑造型都八九不离十。抬头显示的导航内容微观具体,与显示屏上的导航图相配合,能够很容易引导驾驶。线路计算也很聪明,不会让你在同一区域转圈圈。

新7系上的悬架动态控制有运动、正常和舒适三种模式,印象中宝马是第一次采用这样的设计(以前主要是奔驰比较倡导,据说很好地解决了运动与舒适性的关系)。看来以悬架设计见长的宝马以前对自己的设计调校很自信,实际情况也如此,如像宝马7系这样的高档车型,舒适性肯定没得说,但路感同样也十分突出。不过科技进步的脚步是挡不住的,即使是宝马也要顺应潮流。宝马新7系已经新鲜出炉了,下一步猜想是V12发动机和8挡变速器了。对此,宝马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只是说一切还在考虑中。但考虑到V12车型中的30%销售到中国,而中国也成为宝马7系的第二大销售市场,V12车型很有可能出现。另外,8挡自动变速器虽然没有出现在现行新7系轿车上,但并不说明不会出现在顶级的V12车型上,毕竟历代7系都伴随有崭新的技术出现,而8挡自动变速器是很有说服力的装备。

如果V12车型真的出现了,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没有最强,只有更强的道理了。从历史上看,江山自有才人出,从强者奥古斯特,到强者7系,不正是这样的道理吗?

导航和抬头显示

带极佳图像分辨率、超现代3D地图和大量实用创新功能的导航系统是新一代宝马7系的亮点之一。该系统非常具有吸引力,不仅因其全新风格和图像显示,更因其高效操作。控制器屏幕上的图像显示使选择功能和设置更加便捷。必要时,路线可以显示在左侧分窗口中,右侧的预览地图则用于快速定位,不仅显示城镇和街道,也显示所选路线的相关交通信息。另一个独特之处是,

13 在超大控制显示屏上的全屏显示清晰展示了细节,一目了然。还可以选装一个辅助窗口,提供更详细视图且独立于主地图。

高分辨率的3D地图显示为用户带来独特体验,例如在山区和丘陵地区驾驶时,逼真的高程图使得路线建议更清晰和更有帮助。降至25米的更小地图比例时,较大城镇中的路边建筑物采用三维图示,为驾驶提供了额外的定向辅助。图示地标性建筑或乡村公路上的地标可提供类似的辅助,新导航系统提供的特殊景点或兴趣点的3D图示,使用户能更便捷地确定是否在即将到达的地点驻足。

高效动力发动机

首次见于8缸汽油发动机的一项技术创新是涡轮增压器和催化器布置在两排气缸之间的V型部位。使发动机结构格外紧凑,同时还可能对进排气歧管进行重新布置。从而可以减小歧管长度并加大截面,最大限度减小了进气与排气侧的压力损失。

宝马双涡轮技术对新的V8动力单元特有的功率和动力性能起了决定性作用。两个涡轮增压器各为四个缸供应压缩空气,确保发动机迅速流畅的油门响应。传统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迟滞消除了。Double-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无限凸轮轴控制现已成为宝马动力单元的标准配置,为保证燃油经济性起了重要的作用。Double-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实现低速高扭的关键技术之一。

第二代直接汽油喷射技术采用了压电式喷油器,直接装在气缸盖上火花塞旁边的位置,以200巴的压力向燃烧室喷入燃油。喷射系统精确的燃料控制,改善了燃油经济性、排放和发动机噪音。

改进的iDrive

利用中央控制器中的方向选择按钮,可以访问收音机、CD、导航及远程通讯等功能的控制菜单。显示屏中的视觉控制辅助和始终提供的用户指导便于在不同菜单中定向。控制显示屏显示有中央控制器的图像,使驾驶者选择下一步控制流程时有更好的方向感。由轻按、旋转或推动中央控制器激活的各操作步骤基本上与人们熟知的操作电脑时点击鼠标或旋转转盘的控制功能一样。iDrive系统中所有菜单均按同一结构和格式构建,使用户可以很快上手。菜单树极宽,以便不必改变菜单级提供尽可能多的选项。同时对各功能做了恰当的排列,确保能够直接和快速访问驾驶者与乘客常用的最重要的功能。

中央控制器的一个创新是为最常用的菜单选项引入了四个直接选择按钮。通过这些按钮,用户可以迅速和方便地在CD、收音机、电话和导航功能之间切换。作为直接选择按钮的完美补充还有三个指令键,用来调用起动马达菜单、回到上次激活的菜单和访问当前环境中的附加选项。从而大大缩短了搜索流程,甚至消除了搜索的必要性。

后轮转向

整体主动转向系统控制前后转向角度。在低速时,后轮与前轮转向角方向相反以显著增进BMW

7系的灵敏性,根据车速,汽车的转向直径最多可以减小70厘米。这样不仅明显改善了灵活性,由于减小了转向力,还进一步提高了驾

乘舒适性。车速较高的情况下,整体主动转向系统确保在换道与过弯时具有极为舒适与优异的响应。此时后轮的转向角与前轮同向,即使采用紧急转向动作也能使车辆准确遵照驾驶者的指令平稳转向 。

后轮转向的另一个优点主要针对后座,在激情驾驶时汽车方向的任何改变虽会形成侧向加速度,但不会使横摆率有同样的增加。将这两个因素严格分开后,后排乘客会享受到更高标准的行驶舒适性。这种前桥主动转向系统与后轮转向的组合既改善了驾乘舒适性,又也提高了汽车的驾驶灵活性。

14 文/林扬

15

更多推荐

系统,设计,转向,奔驰,驾驶,控制,功能,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