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比亚迪f3一般能开几年)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农牧民收入与旅游业的关系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牧区的经济发展结构已发生历史性
的变化。环境等诸多问题所引发的新能源产业逐步将风力发电行
业、产业种植带进牧区,已经兴起的草原旅游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挑战。因此,在牧区经济受到以上三方面的影响而逐步进入发展瓶
颈的今天,牧区旅游如何改变自己继续发展可谓是当务之急。然而,
将牧区的三大产业有机的结合,互相促进,统筹规划,有助于牧区
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关键词:牧区;旅游业;风力发电;种植业;统筹发展
一、乌兰察布及察哈尔右翼中旗简况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辖一区一市四旗五县11个
旗县市区和一个工业园区管委会,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总人
口273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乌兰察布历史悠久,已有6000余年的文明史,是我国北方古代文
明的重要发祥地。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以下简称察右中旗)位于乌兰察布
市北部,阴山支脉—辉腾锡勒北麓,旗政府所在地科布尔镇距北京
480公里,距呼和浩特110公里,距集宁市66公里,距110国道
40公里,距208国道60公里。全旗总土地面积为4190.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万亩左右,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半农半牧旗,
总人口21.5万人。察右中旗是国家592个扶贫开发重点旗县之一。
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全旗上下紧紧抓住国家扶贫
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旗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县域经济发展迅速、走势良
好、特色鲜明。
二、草原旅游成为牧区支柱产业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内蒙古自治区辉腾锡勒草原有奇特的自然
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被誉为“草原天堂”。这里有典型的高山
草原地形,是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地区。而发展旅游
业必然需要牧民草场的支撑,得到合理补偿后,牧民退出部分多年
经营的草场,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成为个体商户或新型牧民(即
牧民建设蒙古包经营旅游业、出租蒙古包赚取租金、专门驯养供游
人体验的马匹、饲养羔羊专供景区餐厅以及小肥羊等知名餐饮企业
特别是专供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牧民经营旅游业后收入增长,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仅2009年,辉腾格勒草原所属的乌兰察布市
旅游业迅猛发展,接待国内外游客29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1.8
亿元,同比增长约30%。一大批投资规模大、项目效益高、综合带
动强的大项目也落户于此,再建、续建项目投资增长较快,旅游业
已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然而,草原旅游对季节的依赖
性强,受当年降雨量影响非常大,有效时间仅集中在七八月份。同
时,旅游景区相对分散,没有形成景区的规模集聚效应,另外市场
距离较远,吸引游客有限,使农牧民持续增收受阻。
三、环保能源、传统农业制约草原旅游的发展
如今,环保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能源开发的新热点,并且随着人们
对气候变化的不断关注而使其发展力度进一步深化。辉腾锡勒草原
地处荒漠草原地区,有天然的风力资源,全年有三个季度存有西南
风,是建设风力发电厂的绝佳地区。然而,近些年来掘地而起的风
力发电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辉腾锡勒草原的原生态景观,除了
草原应有的“空旷”,原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也被工厂的忙碌
所代替。因此,草原旅游业与风力发电的环保能源业二者的发展现
存在一定的矛盾。
辉腾锡勒草原地区还有一个优势产业就是胡萝卜的种植业。由于
当地优质的土壤,所产的胡萝卜口感由于其他品种,被誉为“草原
红参”,早已名扬海外。但是,辉腾锡勒草原的胡萝卜种植还处于
传统的种植模式,尚没有形成规模。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力处理日常
的种植活动。另外,胡萝卜种植在当地发展时间较长,大多数更愿
意维持现状投入到种植工作中,所以,辉腾锡勒草原的旅游业实际
上处于没有完全开发的阶段。
四、三大产业统筹规划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近些年来,由于政策性的大力开发辉腾锡勒草原的旅游业,旅游
在这片热土上飞速的发展起来。当地牧民大多数放弃了原有的放牧
生活,投入到了旅游行业中。但是,内蒙古地区冬季漫长,夏季较
短,旅游业仅集中在6、7、8三个月,同时,草原旅游受当年气候
条件影响明显,草场长势直接与旅游收入挂钩。种种因素,时间条
件,气候条件都成为了辉腾锡勒草原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制约因素。
另外,辉腾锡勒草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风力发电基地,风力发
电设备无疑的破坏了整个草原自然、生态的旅游景观。由于近几年
旅游业发展的过于迅速,牧民纷纷放弃畜牧,导致整个草原上完全
没有牛羊等牲畜的踪迹,这实际上大大降低了辉腾锡勒草原旅游的
品质和品位。因此,我们对辉腾锡勒草原旅游业发展提出以下三方
面建议:第一,针对于草原时间、气候的制约,希望当地能够从长
远着想,适时研究推出适于冬季旅游的项目,以提高旅游景点的利
用效率,增加附带收益。第二,针对于现代工业、农业对草原的破
坏,我们建议大力发展“主题式”旅游模式。例如,以风车为主题,
发展风车旅游线路,建立风力发电观光区,引领游客了解风力发电
原理,认识风力发电对环境保护的功能,以此,将不利因素转变为
发展条件,发展特色旅游业。又如,结合当地种植业特色,建立“草
原红参”旅游线路,组织以胡萝卜为主的农家乐活动,适应当今旅
游重于休闲的新概念,促进旅游业发展。第三,针对于草原失去生
机,抑制旅游发展的问题,我们建议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牧民可
以兼顾一定得畜牧活动。一方面,增加牧民的收入,细化牧民的收
入结构,更重要的是,回复了草原原有的形态,保证了草原的观赏
价值。此外,探索建立旅游协会或集团公司,集中管理旅游景区,
发挥规模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旅游收入的受惠面。
参考文献:
[1]乌兰察布政府网http:///.
[2]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1期>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对策
研究——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风电行业发展调查,作者:杨静林.
[3]察右中旗发展纵览.
[4]察右中旗红萝卜协会概况.
[5]《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
管理出版社.
更多推荐
发展,草原,旅游,旅游业,风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