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发(作者:别克gl8陆尊报价)

2023A

年高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北京专用)

高三化学

(考试时间:分钟试卷满分:分)

90 100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Mg 24 Ti 48 Ni 59

I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有提高动物机体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某黄酮化合物结构简式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HO B.能使溴水褪色

16142

C.能发生水解反应 D.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2.过氧化钠常用作供氧剂:2NaO2HO===4NaOH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222

ANaO

的电子式:

22

BNa

的结构示意图:

COO互为同位素

1618

D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仅含有离子键

3.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无水硫酸铜遇水变为蓝色

B.金属铝放置在空气中失去光泽

C.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变浑浊

D.棕黄色的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变成红褐色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1

A.用盐酸清洗进行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的银白色固体:2Ag2Cl2H===H2AgCl↓

2

B.用酸性KMnO溶液检验FeCl是否完全变质:5FeMnO8H===5FeMn4HO

4242

232

C.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CHCOOHOH===CHCOOHO

332

D向少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NaHCO溶液:Ca2OH2HCO===CaCO2HOCO

33323

22

5.已知NO能被FeSO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O)]S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254

A.该配合物中阴离子为平面正方形

B.该配合物的配体为NO,配位数为1

CF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4s,易被氧化为Fe

2513

DHO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空间结构为V

2

6.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甲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利用乙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二氧化氮气体

C.利用丙装置由工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

D.利用丁装置从氯化镁溶液中获得无水MgCl

2

7.某温度下,反应CH==CH(g)HO(g)CHCHOH(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

22232

确的是( )

A.增大压强,v>v,平衡常数增大

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CHCHOH(g)的浓度增大

32

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O(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

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CH(g)CH==CH(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2222

8.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Z

W为同周期相邻元素,R原子最内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W可形成如图所示的离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A.简单离子半径:WR

B.如图所示的离子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中强酸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

9.乙烯与水加成制备乙醇的能量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为加成反应

B.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放热反应

CCH(g)HO(l)===CHOH(l) ΔH(EEEE) kJ·mol

242251234

1

DHSO是该合成过程的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24

10.特种高分子功能材料N合成路线如图。其中芳香族化合物M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钠盐

和氨气;化合物Z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苯二甲酸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B.化合物M中含有NO

2

C.化合物Z与苯胺互为同系物

D.高分子N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11.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及现象 结论

比较CHCOOHCOK(CHCOO)

33h3

的水解常数 <K(HCO)

分别测浓度均为0.1 mol·L

1

h3

A

CHCOONHNaHCO

343

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

3

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

B

价铁 KMnO溶液,紫色褪去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增大氢离子浓度,转

C

222

CrOCrO相互转化化平衡向生成CrO

42727

4

KCrO溶液中缓慢滴加硫

24

酸,黄色变为橙红色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

钠,产生无色气体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的方向移动 的影响

乙醇中含有水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D

12.电芬顿技术常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苯酚。电芬顿技术是通过化学芬顿技术发展而来的,

学芬顿技术主要向废水中投加FeHO试剂,两者反应后生成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将废水中

2

22

的有害有机物氧化成COH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2

Aa电极为Fe电极,外接电源正极

B.阴极反应为O2e===O

22

2

C.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 O,生成1 mol·OH

2

D.处理苯酚的反应为28HO·→6CO17HO

22

13.溶液中各含氮(或碳)微粒的分布分数δ,是指某含氮(或碳)微粒的浓度占各含氮(或碳)微粒浓度

之和的分数。25 ℃时,向0.1 mol·LNHHCO溶液(pH7.8)中滴加适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

1

43

溶液中各含氮(或碳)微粒的分布分数δ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中的CONH分子)

23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H·HO)K(HCO)

b32a123

Bn点时,溶液中3c(HCO)c(OH)c(NH)c(H)

34

4

Cm点时,c(NH·HO)c(HCO)

323

D.反应HCONH·HONHCOHO的平衡常数为Klg K=-0.9

332432

2

14.为证明Cu形成络离子(络合物)可促使铜与酸置换出氢气反应的发生,进行下列实验。已知Cu

22

能与NH形成络离子[Cu(NH)],与双硫腙(HDz,二元弱酸)形成络合物Cu(HDz),与

33422

2

EDTA-2Na(NaHY表示,忽略其电离出的H)形成络合物CuHY

222

编号 8 mol·LHSO溶液 铜粉 加入某种物质 实验现象

1

24

10 mL 6.4 g

10 mL 6.4 g

10 mL 6.4 g

10 mL 6.4 g

无现象

0.1 mol EDTA-2Na固体 有气泡

0.2 mol双硫腙固体 有气泡,比实验 密集

0.224 L NH(标况下)

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Ⅰ作对照组

B.实验Ⅳ中无气泡产生

C.实验Ⅲ比实验Ⅱ气泡密集的原因可能是实验Ⅲ中H的浓度比实验Ⅱ中的大

D.实验Ⅰ和实验Ⅱ、实验Ⅰ和实验Ⅲ均能证明形成络合物可促进铜与酸的反应

II部分

本部分共 5 题,共 58 分。

1510分)20222月我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的最新科研

成果论文,为钙钛矿电池研究开辟新方向。

(1)基态钛原子的p原子轨道上的电子数为________个。与钛同周期的第ⅡB族和ⅢA族两种元素中

x

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

22

(2)Ti的配合物有多种。Ti(CO)Ti(HO)TiF的配体所含原子中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6266

________(写元素符号)Ti(HO)小于等于”)单个水分子中中∠HOH________(大于

26

2

HOHTi(NO)的球棍结构如图,Ti的配位数是________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34

(3)反型钙钛矿电池无需使用具有光催化活性的TiO(通过氮掺杂生成TiON反应如图)以及掺杂

22ab

的有机空穴传输层,光照下的输出稳定性更好,更具发展潜力。

5

1

TiON晶体中a________。已知原子12的分数坐标为(00)(100),则原子3

2ab

4

坐标分别为_____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TiO的密度为________ g·cm(列出计算式)

A2

3

16.10分)SO和氮氧化物(NO)都是空气污染物,科学处理及综合利用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

2x

(1)某科研小组研究不同条件下0.4 mol·L(NH)S溶液常压下吸收SO烟气的吸收率。

1

422

①溶液pH:随着含SO烟气的不断通入,SO和硫的吸收率如图1所示:

22

i.当pH108.6时,硫的总吸收率不断减小,因为S浓度较高与SO反应,生成S,同时产生

2

2

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导致硫的总吸收率减小。

ii.pH83时,硫的总吸收率增大,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SONHHSO(NH)SO

4223434223

NHHSO(NH)SO

43424

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pH3时,____________导致SO和硫的总吸收率降低。

2

②温度:如图2所示,该项目选择常温,一是为了节能,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他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举一例)

(2)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是一种工业工艺技术,采用“35%的氯酸(HClO)同时脱硫脱氮技术,处理烟

3

6

(SONO)可获得HSOHClHNO副产品,通过实验发现,当氯酸的浓度小于35%时,SO

22432

NO的脱除率几乎不变,但生成HNO的量远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3分)化合物N是一种具有玫瑰香味的香料,可用作化妆品和食品的添加剂。实验室制备N

的两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RR为烃基,RH或烃基)

132

.RCOORROH(RRR为烃基)

122123

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A→B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2)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J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GM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I与新制的Cu(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K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7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26

O

2

(6)已知HC==CHCHCHO。根据本题信息,写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不超过五

223

PdClCuCl/

22

步的合成路线(乙醚及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18.13分)钛白粉(纳米级)广泛应用于功能陶瓷、催化剂、化妆品和光敏材料等白色无机颜料,是

白色颜料中着色力最强的一种,具有优良的遮盖力和着色牢度,适用于不透明的白色制品。制备原

料钛铁矿(FeTiO)中往往含有FeOMgOCaOAlOSiO等杂质。一种硫酸法制取白色颜料

323232

钛白粉(TiO)生产工艺如下:

2

已知:①酸浸后,钛主要以TiOSO形式存在;

4

②强电解质TiOSO在溶液中仅能电离出SO和一种阳离子。

44

2

HTiO不溶于水和稀酸。

23

(1)要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

)

(2)滤渣①中除铁粉外,还可能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

(3)酸浸过程中,FeTi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

(4)加入铁粉的目的是还原体系中的Fe。为探究最佳反应条件,某实验室做了如下尝试。

3

①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系中Fe()[FeFe(OH)等含正三价铁元素的微粒]含量随pH

3

3

变化如图1,试分析,在pH介于46之间时,Fe()主要以________(填微粒化学式)形式存在。

②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体系中Fe()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请从化学平衡原理角度分析,55 ℃后,

Fe()含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解过程中得到的沉淀③的化学式为________

8

19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探究ZnFeCl溶液的反应。

3

回答下列问题:

(1)FeCl固体配制未酸化的250 mL 0.5 mol·L FeCl溶液(pH1.3),不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有

33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2)Zn投入到未酸化的0.5 mol·L FeCl溶液(pH1.3)中,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现象如表:

1

3

实验编号 条件 现象

锌粉

i 颜色加深。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后,可见蓝色

18

沉淀

锌粉 产生气泡较快,大约12 s后,气泡非常明显,溶液很快转为红

ii

65 棕色。较长时间后发现红棕色基本消失,最后产生红棕色沉淀

①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实验ii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明显快于实验i,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后,可见蓝色沉淀说明混合溶液中存在Fe。生成Fe的离子方程式为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iii均先有气体生成,后有溶液颜色的变化。研究性学习小组猜想,可能是此实验条件下,

氧化性:HFe

3

①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查阅资料:可利用标准电极电势(φ表示)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

θ

弱,且电极电势越小,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在此忽略不计)φ(Fe

θ

3

刚开始无明显气泡,0.5 min后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

/Fe)0.77 Vφ (2H/H)0 Vφ (Fe /Fe)=-0.417 Vφ (Zn /Zn)=-0.76 V。则FeH

2223

θθθ

2

Zn Fe 的氧化性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2

②研究小组进一步分析后,将锌粒改为锌粉,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条件 现象

锌粒18

iii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后,可见蓝色沉

不振荡

9

大约3 min可以看到明显的气泡,溶液颜色逐渐变深。

锌粒65 气泡不明显,红褐色褪色明显。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

iv

振荡 加铁氰化钾溶液后,可见蓝色沉淀

对比实验iiiiv,实验iv气泡不明显,红褐色褪色明显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ZnFeCl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10


更多推荐

奥迪a4l2023款将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