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发(作者:欧宝体育app入口)
大连地铁车辆均衡修模式的实施与讨论
摘 要:本文通过对地铁现有维修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均衡修的维修模式,并对两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讨论。通过对均衡修过程中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论述,认为均衡修是 符合现有运营模式的维修制度,同时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地铁车辆维修均衡修
一、前言
大连自2002年就开通了快轨3号线,是开通轨道交通较早的城市之一。自开通以来,车辆在维修制度上沿用了传统的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方式,即采用按运营里程和时间进行预防性“计划维修”和车辆发生故障后的“故障维修”,随着大连城市轨道网络的逐渐形成,各线路高峰期上线运营车辆逐渐增多,正线客运压力也十分严峻,为满足线路运营对车辆的需求,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维修时间成本的投入,大连地铁深入研究、分析,并结合生产实践和以往经验,尝试开展车辆均衡维修的均衡修模式。
二、计划维修制度
大连地铁车辆检修模式一直采用计划预防修,即按车辆的运行周期或走行里程实施维修,包括定期检修和日常保养:定期检修是指车辆每运用一定时间(或里程)对车辆的全部或部分零件进行一定程度的检修(如下图所示);车辆日常保养是车辆运用中对易损零件或由于特殊情况造成的故障进行维修。随着客流的持续增长,早晚高峰期的发车数量也在增加,现有的维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运营要求,如何在不增加车辆数,还要保证车辆维修质量的情况下,提高高峰期发车数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车辆定期保养及库停时间表
修程
检修周期
停修时间(天)
时间
里程(万公里)
列检
每日
-
-
周检
7天
0.3
1天
月修(双月检)
2月
2
2天
定修(年检)
1年
12
10天
大连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时间呈现非连续且有早晚高峰期的特点,在高峰期和非高峰期采用不同的运营车数。列车都有停止运营的间隙,对于列车非运营时间我们称为列车运行窗口。 大连地铁前期对车辆的日常检修如周检、月检、定修是以列车作为检修对象的,将列车进行停运并集中进行全面的检修、维修,一般要分别占用一天、两天、十天才能完成对车辆的检查和维修工作。如果把以列车作为检修对象改为以车辆设备、零部件作为检修对象,并将检修项目的时间控制在列车运行窗口时间内,就可以利用列车运行窗口时间将原来的检修内容分散在几个时间段完成,对检查后需要进行维修的零部件采用互换修的方式,就可以使对车辆的检查、维修工作分散而均衡,这就是均衡维修。
三、两种维修制度的对比
均衡修是在传统日检、周检、月检、年检等计划性维修的基础上对修程修制的一种优化,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预防修,强调对车辆零部件故障信息的统计分析,掌握车辆零部件的寿命周期和维修周期,对设备检修项点和周期进行合理调整,
利用运营窗口时间实施零部件的检修作业,减少列车的停库时间,从而达到提高列车可靠性及投运率的目的。
1.均衡修的优势
(1)缩减检修时长,提高车辆使用率
传统的计划性维修必须在列车完成运行之后进行,车辆的高级修程必须扣车。但实施均衡修后,可以将高级修程集中的检修项点均衡分配到不同的修程中,扣修周期大大缩短。
(2)避免过度检修,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结合车辆运行实践经验和数据,优化调整车辆设备和部件的维修周期,避免因过度维修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根据车辆零部件的实际磨损规律、故障发生周期等数据,进行科学地统计分析,对均衡修的检修项点和周期进行优化调整,适当延长修程,降低维修成本。
(3)优化人员配置,减少用人成本
均衡修通过优化设备检修周期,避免过度检修情况,从而减少了检修工作量,因此可进一步减少人员配置,减少人力成本投入。从国内各城市车辆均衡修实施来看,相比计划修都存在缩编的情况。
(4)提高列车的投运率和运营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均衡修的劣势
(1)对检修人员技能水平要求高
均衡修12个修程,每个修程都不相同,12个均衡修规程涵盖架修以下所有检修内容,检修人员需全面掌握,因此对检修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
(2)备件储备较多
均衡修是利用运营空窗期进行检修作业,时间紧、任务重,当发生故障时,无充足时间进行故障排查、维修,需采用部件替换维修的方式,用性能完好的部件安装上车,替换下故障部件,待车辆检修完毕后,在车下进行故障部件维修工作。
四、均衡修实施步骤
在实施均衡修修程前,大连地铁安排人员前往上海地铁、南京地铁、广州地铁等城市进行了调研和学习,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实施步骤具体如下:
1.对车辆修程进行优化,均衡修是将原有修程中维修作业内容拆分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并合理分配到12个均衡修修程中。在保证年度维修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将集中检修模式转换为按月度均匀维修。均衡修规程的编辑工作是按如下步骤完成:
(1)安排人员对现有规程进行梳理,因为均衡修是以原检修作业为基础,将集中检修内容拆分,按月检修,因此修订原有修程,确保检修规程与实际工作相符。
(2)对规程进行模块划分。均衡修的维修周期为1个月,因此需要将原先月修、定修的作业内容重新梳理,根据各系统设备维修周期及作业内容不同,进行合理拆分,化为相对独立的单元模块。
(3)根据模块内容,对各个模块进行信息统计,现场统计作业人数、作业时间、作业条件、所需工具等,为规程的编辑做准备。
(4)对各个模块进行优化组合,并划分为12个修程。模块组合遵循3个原则:①同一个修程内各模块的作业内容避免交叉作业,相互影响;②安装位置相近,作业内容相似的设备,放置在同一个维修周期内,便于检修;③各修程内的工作量均衡,便于管理。
依据上述原则,将模块进行整合,组合为12个修程,即成为均衡修规程。
2.人员的培训
原先的修程,每个人员只负责月休、定修修程里面固定的工作,每名员工掌握的知识量较少,不能适应现有的均衡修模式。同时由于修程的改变,需要对员工的技能以及修程进行重新的培训,使其尽快掌握新的修程内容。
3.生产准备
确定试修车辆2辆,同时对均衡修所需的物料、工具、记录单等进行准备。
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大连地铁于2019年11月开展均衡修的试修工作,即每个月进行两列车辆的均衡修修程,并在试修过程中,配2名质检人员进行全程跟踪。
4.开展试修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试修工作,按“培训-试修(并同步进行工时测定、工艺写实、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工作)-总结-调整-验证”的方式对每个修程进行细致的打磨完善,尽可能优化维修模块配置,达到既压缩维修工时,又保证车辆维修效果的目标。
5.总结和评审
经过一年的试修以后,对试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调整。并邀请其它城市的均衡修专家进行评审,根据专家意见调整规程。
五、均衡修试修效果
1.维修时间分析
大连地铁计划修中的年检每次每列扣车10日,月检每年每列扣车10日,因此计划修每年每列扣修20天。而实施均衡修后,每年每列车扣修12天,减少检修停时8天,相比原计划修模式减少40%。在列车可用率上,原计划修每天月检、年检各需扣修1列车,实施均衡修后,每天扣修1列车即可,增加了列车的可用率。
2.车辆故障率
通过均衡修试修,对试修列车前后一年的MDBF进行对比(MDBF平均车辆无故障里程间隔=运营里程/车辆故障数),MDBF数值由0.482增长为0.529,说明均衡修符合车辆设备维保要求。
3.维保成本分析
试修期间未改变检修项点和周期,所以试修期间设备维修总量与原计划修的维修总量相同,因此维修成本无变化。
4.优化了人员配置
大连地铁计划修中月检和年检班组各26人左右,通过第一阶段试修观察的调整,23人/班基本可以满足大连地铁现阶段均衡修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组人员的熟练度提升,修程和周期的持续改进,均衡修班的人数还会得到更细致的优化。
六、结语
均衡修的规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车辆使用时间加长,各系统设备的故障和老化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均衡修维修内容必须及时调整与更新,才能不“欠修”,从而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本次试修,车辆在减少库停时间的同时不增加车辆故障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列车投运率,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以进行全部线路的推广,以此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何宗华 汪松滋 何其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与维护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6-75.
作者简介:柴振华(1985-) 男工程师电话:136****8180
更多推荐
维修,车辆,进行,检修,时间,运营,修程,列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