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发(作者:宝马x5运动版)

2022-2023

学年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八年级下学期

3

月月考化学试题

1.

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化学变化不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只能实现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B

.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只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

C

.物质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自身的性质,外界环境因素也影响着变化的进行

D

.物理变化过程中改变的只是微粒间的排列方式,不会导致能量的变化

2.

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划线部分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花气袭人知骤暖

,喜鹊穿树喜新晴

——

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

.何意

百炼钢

,化为绕指柔

——

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

发生化学变化

D

.美人首饰侯王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

——

金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3.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关键

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分子的种类

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随之发生了改变

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

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

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A

.全部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⑥⑦ D

①②④⑤⑥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用

75%

的酒精溶液对皮肤消毒

C

.加热煮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B

.用烧碱做干燥剂

D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5.

化学是创造物质的科学,要创造新物质,其核心是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规律。下列关

于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变成离子或者相互结合成分子,与核外电子排布无关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为所有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不发生任何变化

C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改变了

D

.在任何变化中,分子、原子、离子都不能再分

6.

下列关于化学史方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汤姆森通过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

B

.侯德榜是研发出利用食盐制取纯碱的科学家

C

.拉瓦锡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D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排列出元素周期表

7.

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

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

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

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

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所具有的能量、间隔、排列方式与普通水相同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所以在人体内储存时间较长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8.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成果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

LDH(

一种固体

催化剂

)

合成氨气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

.原料气

N

2

,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

C

.参加反应的

N

2

与生成的

O

2

质量比为

7:12

D

.参加反应的

N

2

H

2

O

的分子个数比为

2:3

3H

2

O

。该化合物中含有

N

等微粒,已知

9.

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

5

·

N

7

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

是一种单质

B

1

N

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

1

N

共含有

35

个质子

D

1

N

共含有

35

个电子

10.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

B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最外层达到

8

个电子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

C

.单质一定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是同种元素

11.

关注化学中的

不变

。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和能量观。

(1)

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_______(

填数字序号

)

元素种类

化学性质

相对原子质量

粒子的电性

原子核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

子数

(2)

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原子的微粒

_______

不变,

_______

可变。

(3)

下列情形中,一定改变的是

_______ (

填数字序号,下同

)

,一定不变的是

_______

,可

能改变的是

_______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

生石灰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液体的温度

铜和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12.

下列几个变化: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干冰升华

c.

二氧化与水反应

d.

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炼铁

e.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混合

f.

高温煅烧石灰石

g.

铝在盐酸中溶解

(1)

上述变化中,其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有看本质区别,请从微观角度对该变化进行

解释:

__________

(2)

在另外的

6

个变化中,从分类的角度看,不属于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3)

e

中,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粒子是

_______ (

用符号表示

)

(4)

写出

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

。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

该反应是

______

反应。这个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_________

(5)

在反应

a

c

中,反应物相同,而生成物不同,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

导致

__________

13.

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及类别。请按要求将相关符号填入下列表格内

物质名称

物质组成(化学

式)

构成微粒

(符号表

示)

______

物质各元素质量比

物质类别

纯碱

______

mNa

mC

mO=23:6:24

______

______

酒精

石灰水

氨气

氩气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4.

青花瓷

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瓷器。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中主要含有氧化钠

(CoO)

。钴

[

读音

:gǔ]

元素符号为

Co

,在元素周期中与铁元素同位于第

4

周期、第

族。

(1)

认识钴的结构

铁元素与钴元素是不同种元素,原因是:

____________

;两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

因为原子的

________

;一个钴原子比一个铁原子多一个

_________(

填序号

).

A.

中子

B.

电子

C.

质子

D.

电子层

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

_______(“

得到

失去

”)

电子形成离子

_______(

填离子符号

)

钴的化合物钴酸锂

(

化学式为

LiCoO

2

,锂元素化合价为

+1)

常用作手机电池的正极材料,

其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

(2)

认识钴的变化

金属钴和铁一样,能与稀盐酸反应,其生成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

;和铁一样,钴也

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若要比较金属钴与金属铝的活动

更多推荐

物质,反应,原子,分子,下列,元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