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发(作者:凯迪拉克srx二手车价格)
奥迪A8轿?车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
奥迪A8轿?车作为奥迪?品牌的顶级?车型,配备了新开?发的自适应?空气悬架(图1)。
它利用电子?减振调控装?置可以实时?跟踪汽车当?前的行驶状?态测得车轮?的运动状态?(非簧载质量?)和车身的运?动状态(簧载质量)。在四个可选?模式范围内?实现了不同?的减振特性?曲线。每个减振器?都可单独进?行调控。因此,在设定好的?每种模式(舒适型或运?动型)下均能够保?证汽车具有?最佳的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在设定的模?式的框架下?,车身高度自?动调控程序?和减振特性?曲线被整合?成一个系统?。
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系统的组成?如图2所示?。
主要部件及?功能
1.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采?用外部引导?式。它被封装在?一个铝制的?圆筒内。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圆筒?和(空气弹簧)伸缩囊之间?,用一个密封?圈密封线圈?活塞和气缸?之间的区域?。密封圈可在?维修时更换?,空气弹簧伸?缩囊不能单?独更换。出现故障时?,必须更换整?个弹簧/减振支柱。
为了保证行?李箱具有尽?可能大的可?利用空间和?最大储物宽?度,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空气?弹簧的直径?。为了满足舒?适性的要求?,空气弹簧体?积应最小。此冲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一个与减?振器相连的?容器存储额?外的空气。
空气弹簧不?仅替代了钢?制弹簧,而且相对于?钢制弹簧还?有独特的优?点。空气弹簧使?用了铝制气?缸的新式外?部引导性装?置减小了空?气弹簧伸缩?囊的壁厚。这样,在路面不平?情况下响应?更加灵敏。
2.减振器(图3和图4?)
构造:
使用了一个?无级电子双?管气压减振?器(无级减振控?制系统=CDC减振?器)。活塞上的主?减振阀门通?过弹簧机械?预紧。在阀门上方?安装有电磁?线圈,连接导线经?由活塞杆的?空腔与外部?连接。
功能:
减振力主要?取决于阀门?的通流阻力?。流过的油的?通流阻力越?大,减振力也就?越大。
以弹簧挠度?(弹性)跳动(等于压力分?段减振)为例从原则?上说明工作?原理(图5):
当电磁线圈?上没有电流?作用时,减振力达到?最大。减振力最小?时电磁线圈?上的电流大?约为180?0mA。在紧急运行?时不对电磁?线圈通电。这样就设定?了最大减振?力,并通过其来?保证车辆行?驶时动态稳?定。
3.空气供应机?组(图6)
空气供应机?组安装在发?动机舱的左?前方。由此可以避?免工作噪声?传入汽车内?部。除此之外还?能实现有效?的冷却。这样能提高?压缩机的可?能开启持续?时间并且由?此提高调控?质量。
为保护压缩?机不至过热?,在需要时(如气缸盖温?度过高时)会将其关闭?。最大系统静?态压力为1?6bar。
4.电磁阀组(图7)
电磁阀组包?括了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空气?弹簧和储气?罐的阀门。它安装在汽?车左侧车轮?外壳和A柱?之间的车轮?罩内。
5.储气罐(图8)
储气罐位于?汽车左侧行?李箱底板和?后部消声器?之间。储气罐由铝?材制成。其容积为5?.8L,最大工作压?力为16b?ar。
系统布局的?目的是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能耗(压缩机打开?的阀值设置?为最小)。要使调控动?作仅通过压?力存储器进?行,在储气罐和?空气弹簧之?间必须有一?个最小为3?bar的压?差。
6.传感器
(1)压缩机温度?传感器(G290)用于探测压?缩机汽缸盖?的温度。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急剧降低(NTC:负温度系数?)。此电阻的变?化由控制单?元进行处理?。空气压缩机?最大运行时?间取决于当?前温度。维修时不得?单独更换零?件。见图6空气?供应机组图?中标示6。
(2)压力传感器?(G291)根据电磁阀?的控制情况?,用于测量前?桥和后桥弹?簧支柱或储?气罐间的压?力变化情况?。
(3)车身加速度?传感器(G341、G342、G343)(图9)为对每种行?驶状态实行?最理想的减?振调控,必须知道车?身运动(簧载质量)和车轴运动?(非簧载质量?)的时间曲线?。使用三个传?感器测量车?身的加速度?。其中有两个?位于前桥的?弹簧支柱拱?顶上,第三个位于?右后轮罩内?。通过处理车?身高度传感?器信号来获?取车轴部件?(非簧载质量?)的加速度。
(4)车身高度传?感器(G76、G77、G78、G289)(图10)四个传感器?在结构上相?同,支架和连接?杆位于车轴?的侧面和特?定的位置上?,传感器测得?悬臂和车身?之间的距离?并由此测得?车辆的高度?状态。以800H?z频率进行?感应探测(全时四轮驱?动车为20?0Hz)。采样频率可?以确定非簧?载质量的加?速度。
7.控制单元(J197)(图11)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核?心元件为控?制单元。它安装于车?内贮物箱前?。
它用于处理?其他总线部?件的相关信?息和独立的?输入信号。处理生成控?制信号,这些信号用?于控制压缩?机、电磁阀和减?振器。
调控方案
由于标准型?底盘和运动?型底盘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需要两?种不同的控?制单元(软件应用程?序)。
1.普通调控方?案
车身高度调?整主要是调?节同一车桥?上左右两侧?的高度差(例如由于单?侧负载引起?的)。
在车速小于?35km/h时,储气罐优先?作为能量来?源。前提是储气?罐和空气弹?簧之间有至?少3bar?的压差。
车身高度调?节过程(图12):
提升:首先后桥被?提升,然后是前桥?;衔氏:首先前桥被?衔氐,炽后桥。
设置这个顺?序的目的是?:在前照灯照?明距离调节?装置失灵的?情况下,避免前照灯?在悬架调控?时导致其他?路人炫目。
除了带有氙?气前照灯的?车辆之外,车辆均安装?了前照灯照?明距离调节?装置。
对于A8轿?车来说,可以选择标?准型底盘(自适应空气?悬架)和运动型底?盘(运动型自适?应空气悬架?)两种调整方?式。
(1)标准型底盘?调控方案:
可以手动或?自动选择以?下模式:
a“自动”模式:(标准车身高?度)(图13)
目标车身高?度,以舒适性为?目标,沿着相应的?减振曲线自?适应调控。以超过12?0km/h行驶30?秒种后下降?25mm(“高速公路车?身降位”)。通过降低车?身高度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空气动?力性,并且能够降?低燃油消耗?。当车速低于?70km/h的时间超?过120秒?种,或车速低于?35km/h时,又自动提升?至标准车身?高度。
b“舒适”模式:(标准车身高?度)(图13)
车身高度与?“自动”模式一样,在低速范围?内减振功能?比“自动”模式弱,比“自动”模式更舒适?为依据进行?调控,相对于“自动”模式来说,乘坐舒适性?有进一步提?升。不能自动进?行“高速公路车?身降位”。
c“动态”模式:(-20mm)(图14)
车身高度比?“自动”模式降低了?20mm。控制曲线自?动调整为运?动型减振特?性曲线。以超过12?0km/h行驶,30秒后车?身继续下降?5mm(“高速公路降?位”)。在整个车速?范围内设定?了一条严格?的减振特性?曲线。当车速低于?70km/h的时间超?过120秒?钟或车速低?于35km?/h时,又自动提升?至运动型车?身标准高度?。
d“高位”模式: (+25mm)(图15)
此模式只在?车速小于8?0km/h时才能选?用。从100k?m/h开始,此模式自动?退出。然后调控为?先前所选模?式(“自动”、“动态”或“舒适”)。即使车速以?后再次低于?80km/h,也不再自动?运行“高位”模式。相对于“自动”模式车身高?度上升了2?5mm,与“自动”模式一样具?有舒适性调?整。
(2)运动型底盘?调控方案
与标准型底?盘的区别:弹性和减振?以运动型为?依据进行调?控;在车速小于?120km?/h时,“自动”、“动态”和“舒适”模式下的高?度位置相同?,但减振特性?曲线不同;车身标准高?度比标准型?底盘低20?mm。
a“自动”模式:(-20mm)(图16)
车身标准高?度相当于标?准型底盘“动态”模式,带有相应减?振特性曲线?以运动型为?依据的调控?(比“动态”模式更舒适?的调控)。以超过12?0km/h行驶,30秒钟后?再下降5m?m(“高速公路车?身降位”)。
b“动态”模式:(-20mm)(图16)
车身高度和?运动型底盘?“自动”模式一样,带有相应减?振特性曲线?的运动型调?整。从120k?m㈩开始30秒?钟后下降5?mm(“高速公路车?身降位”)。
c“舒适”模式:(-20mm)(图16)
车身高度和?运动型底盘?“自动”模式一样,在低速范围?内减振比“自动”模式更低。不能自动进?行“高速公路车?身降位”。
d“高位”模式:(+5mm)(图17)
相对于运动?型底盘“自动”模式来说,车身高度上?升了25m?m,以运动型为?依据的调控?。相对于标准?型底盘的标?准车身高度?提高了5m?m。
2.特殊运行状?态下的调控?方案
弯道行驶:在弯道行驶?时悬架调控?中断,弯道过后调?控继续进行?。通过转向角?传感器信号?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识别弯道?行驶。减振力根据?实时的行驶?状况进行自?动调节。因此,能够有效防?止行驶中那?些不希望出?现的车身运?动(例如侧倾)。
制动过程(图18):首先,在ABS/ESP制动?时引入减振?调控功能。减振调控取?决于受控制?的制动压力?。因此,最大限度降?低了车身的?俯仰和侧倾?运动。
起步过程(图18):
在起步过程?中由于车身?的质量惯性?首先存在着?俯仰运动。通过合适的?、与当前状态?匹配的减振?力能将这些?运动限制在?最小的程度?。
预动和随动?模式:
调控行车前?或点火开关?打开前相对?于额定高度?的偏差。在一定情况?下,通过操作车?门,行李箱盖或?15号线能?将系统从睡?眠模式唤醒?并进入预动?模式。例如点火开?关关闭之后?,在随动模式?下调控由于?乘员下车或?卸载而造成?的车身高度?差。
睡眠模式:
在进入随动?模式60s?后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系统进入保?证能量节约?的睡眠模式?。2.5h和10?h后睡眠模?式将短时间?关闭,以便再次检?查车身高度?状况。在一定情况?下,与额定值的?高度差异通?过存储器得?以补偿(例如,通过冷却空?气弹簧内的?气体来补偿?)。
升降台模式?:
通过对车身?高度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以及静止车?辆控制的持?续时间来识?别升降台运?行状态。没有故障被?写入故障存?储器。此模式不会?通过指示灯?显示。
车辆千斤顶?的使用(维修模式):
不能进行自?动识别。使用车辆千?斤顶时调控?系统必须关?闭。通过操作M?MI系统中?菜单的控制?按钮CAR?→SETUP?来完成。此模式可以?通过在MM?I中设置转?入非激活状?态,也可以通过?以15km?/h的速度行?驶转入非激?活状态。
挂车运行状?态:
在挂车与拖?车建立电气?连接时,挂车运行状?态会被自动?识别。使用SET?UP按键可?调用系统状?态(打开或关闭?挂车运行状?态),在一定情况?下使用MM?I控制钮可?激活系统状?态。对于标准型?底盘来说,在挂车运行?状态下无法?选择“动态”模式。
仪表指示警?告
1.车身高度最?低位
通过高度低?位指示灯以?及警告灯的?闪烁显示车?身高度最低?位(低于正常水?平高度65?mm以上)。车身高度最?低位可能在?车辆长时间?静止后出现?。
2.车身高度最?高位
通过警告灯?的闪烁显示?车身高度最?高位(高于正常水?平高度50?mm以上)。在重物卸载?时,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车身?高度最高位?。
更多推荐
模式,高度,车身,减振,空气,调控,弹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