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丰田轿车凯美瑞报价及图片)
石油仪器 PETR0LEUM INSTRUMEN IIs 2011年10月 ?开发设计? 基于ATS的声波换能器设计 李培培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摘 陕西西安) 要:根据声波遥测系统对声源(声波换能器)的要求,利用新型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效应设计换能器 实现电一磁一机的转化,从而通过振动产生声波并利用相关装置将声波辐射出去。文章简单介绍了声波换能器的工作 原理,主要结构及各个主要部件的优化设计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ATS;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声波换能器 中图法分类号:TB5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9134(201 1)05.0004—03 0引 言 油田作业中,ATS(Acoustic Telemetry System)是为 实现随钻测井及重点油田监测而开发的动态监测系 大功率换能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通过多方考证, 最适于在油管或钻柱这类信道上直接传输的信号就是 低频声波信号,加之井下环境的特殊性,信号传输过程 统。因其独特优越性(设备操作灵活、方便,成本低廉 等),一直受到石油行业的关注。其基本原理是:以钻 中衰减大,最终到达井口接收装置的声波信号已经微 乎其微,所以研制低频、大功率的声波换能器对于声波 遥测系统十分重要。综上,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是制 作声波换能器的最佳选择。 柱或者油管柱为传输媒介,以声波作为信息载体,按照 拟定好的程序向地面发送调制后的数据信息,在井口 对信息进行接收、解调并显示,从而获得井下的实时参 数。基于其工作原理一以声波为载体进行信息传输, 所以设计声波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声能是此系统的关 2换能器工作原理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由超磁致伸缩棒、永磁体、激励 线圈、线圈骨架、蝶形弹簧、辐射板、导磁体等组成,其 结构简图如1所示。 键。声波换能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声信号的 转换效率及发射声波功率的大小,所以对于声波换能 器的研究十分必要。研究表明声波换能器的性能与其 制作材料、尺寸、结构及其谐振频率密切相关。 1换能器材料选型 基于压电陶瓷材料的诸多优点,以前人们将研究 的焦点放在压电陶瓷换能器上。近几年来,稀土超磁 致伸缩材料的出现为制作出性能较之更为优越的换能 器提供了可能,因为这种材料有着压电陶瓷材料不可 比拟的优势_l J:其最大应变量比压电陶瓷大4倍以上, 可达2 000 ppm;能量密度比压电陶瓷大10倍以上;机 械强度高,大功率时不会引起系统的破坏;另外,压电 陶瓷在制造时通过一定电场产生的剩余极化会随时间 的推移而退化,而超磁致材料不会出现类似问题;而且 其杨氏模量比较低,因而这种材料出现以后,在低频、 图1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结构 将超磁致伸缩棒置于激励线圈和永磁体产生的磁 场中,当给激励线圈通以交变电流时,线圈周围会产生 交变的磁场。基于磁致伸缩原理,磁致伸缩棒会在轴 第一作者简介:李培培,女,1985年生,西安石油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研究生,研究课题为基于ATS的下井仪的设计。邮编:710065
2011年第25卷第5期 李培培:基于ATS的声波换能器设计 向产生伸缩变形,从而带动辐射板振动,产生声波,最 后通过介质耦合传递出大功率的声波信号。其中,永 磁体为超磁致伸缩棒提供适当的偏置磁场,使其处于 极化状态,从而消除倍频现象。由导向块、碟形弹簧、 辐射板、压环和螺钉组成的预压力组件给超磁致伸缩 棒施加轴向预压力。因为超磁致伸缩材料属于脆性材 料,宜设计成受压状态,为使其工作时不处于拉应力作 用下,应给其施加预应压力。而且轴向的预应压力可 使超磁致伸缩棒内部磁畴在未加磁场时尽可能地沿着 与轴向应力垂直的方向排列,在外加激励磁场作用下, 可以获得较大的伸缩应变,从而增大输出位移。另外, 施加适当大小的预压力可提高驱动器的磁机转换效 率。导向块、永磁体、超磁致伸缩棒、调节螺钉、外壳、 导磁体和气隙等组成闭合磁路。此外,将螺线管线圈 长度设计成大于磁致伸缩棒,使线圈在长度方向上涵 盖整个超磁致伸缩棒,这样可以改善超磁致伸缩棒中 磁场的均匀度,避免边缘效应。 3换能器结构设计 3.1静态偏置磁场设计 给超磁致伸缩棒施加静态偏置磁场通常有两种方 法:(1)通过给线圈中通以直流电提供偏置磁场。这种 方法产生的偏置磁场比较均匀,而且可以通过改变线 圈中的直流电流的大小来改变偏置磁场的大小,但是 线圈通电会发热,影响换能器性能。最重要的一点是 井下供电不便,所以这种设计增加了工程的复杂度,在 本文中不予考虑。(2)通过永磁体提供偏置磁场。通 常设计中一般都采用永磁桶形方式,即在伸缩棒两端 各固定一个桶形磁体,为伸缩棒提供静态偏置磁场。 但此方法磁漏较大,换能器容易受边界条件限制,而且 交流驱动效率较低,无形中增大了驱动压力。鉴于以 上原因,本文采用永磁叠片方式为伸缩棒提供偏置磁 场,即在永磁桶形方式的基础上在伸缩棒厚度方向上 掺杂一定厚度的永磁体材料,一般选取汝铁硼材料。 这种材料的磁导率在1.1 U。~1.2 u。之间,属磁阻 材料,且在厚度方向磁力线发散。如图2(轴对称图 形)所示。此方法很好地克服了永磁桶形方式以上的 缺点。 通常,在选好材料和预应力时,最佳偏磁场应选在 它的磁致伸缩应变曲线中直线部分中央所对应的磁场 强[2l。 3.2动态偏置磁场设计 电磁线圈的设计:动态偏置磁场是通过给电磁线 圈中通以交流电来产生的,所以电磁线圈的设计是换 能器设计的重点。它的几何尺寸是影响电磁转化率的 图2汝铁硼材料在厚厦万同I-的充磁不惹圈 一个主要因素,电磁线圈对磁场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日c:Gc× ̄/Rc x 12 ̄F。其中, c为电磁线圈产 生的磁场强度,Gc为电磁线圈的几何形状参数,Rc为 电磁线圈电阻,,为励磁电流强度,F为线圈导线系 数,导线横截面为圆形时,其值为 /4,』D为导线电阻 率。电磁线圈的几何形状图如图3所示。 几何参数Gc: [ 】 ln 【 {毫 】,其参数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 中,a:a2/a1,即线圈的外 圆半径和内圆半径之比; =1/2a1,Z为线圈的长度, 由Gc参数图可知,当Gc= 0.179时,电磁线圈的几何 形状为最优,这时a=2, :3,即电磁线圈内径与线 圈壁厚尺寸相同,线圈长度 为内径两倍时,该几何形状 的电磁线圈磁能耗最低,电 图3电磁线圈的几何形状 磁转化率最高,所以产生磁场强度相对最大。 框 图4参数示意图 驱动磁场的设计:一般来说,驱动磁场H不超出 —H曲线的线性区 3。磁致伸缩棒的特性曲线由北 京科技大学材料实验室提供的样品数据绘制的如图5 所示。该曲线大概可分为三段:A段被称为“死区”,其 磁场强度小于7.96 kA/m,在此区域 随 的变化缓 慢,而且是非线性的;B段被称为“线性工作区”,磁场
?6? 石油仪器 PETROLEUM INSTRUMENTS 2011年10月 强度大约在7.96 kA/m~39.8 kA/m。此阶段 随H 的增加而线性增加,A正比于KH,K为线性常数。C 段称为“饱和区”,磁场强度大于39.8 kA/m,此段曲线 的曲率变化相对缓慢,而且 随日的增加而增加的幅 度开始呈现缓慢趋势。对比这三个阶段,显而易见,B 区域是磁致伸缩棒作为换能器材料的良好工作区所 在,A区和C区没多大实用价值。因此缩小或跳过“死 区”,扩大和有效地利用“线性工作区”,是研制磁致伸 缩换能器工作的关键所在。 磁场强度 ^,m) 图5超磁致伸缩棒的特性曲线 3.3轴向预应压力施加 对超磁致伸缩棒施加一定大小的轴向预压应力, 不仅能获得更大的输出位移,而且还可以避免超磁致 伸缩材料工作时受到拉伸作用而断裂,提高换能器的 磁机转化效率。本文中通过导向块、碟形弹簧、辐射 板、压环和螺钉组成的预压力组件给超磁致伸缩棒施 加轴向预压力,通过旋动调节螺钉来调节预应力的大 小。施加一定的预应压力可以使输入和输出成线性关 系,而施加预应力的大小应以能量转换效率最佳为标 准,不能太大,亦不能太小,一般为7 MPa~10 MPa。 3.4磁致伸缩棒优化 磁致伸缩材料的形变量是用磁致伸缩系数 来 衡量的。 是磁致伸缩棒的长度变化量与原长之比, 可见,伸缩棒的型变量与 是成正比的,所以磁致伸 缩棒的优化就从提高磁致伸缩系数 来人手。根据 磁动势与磁通与磁 的关系M=姐易知:材料的磁 通和磁阻成反比,而磁阻包括磁通路径的磁阻兄c和 外部泄漏磁阻 ,为了提高通过磁通路径的磁通量就 要降低磁通路径的磁阻R ,提高外部泄漏磁阻 。 1 1 由于磁阻 =—l_ ,其中s为磁致伸缩棒的横截面 o/zr 面积,z为棒长,所以通过改变s和z的值可以改变磁 阻的大小。对于z一定的圆筒形磁致伸缩棒就是要减 小棒的内经与外径的比值。可以通过选取换能器其它 部分的材料来优化磁致伸缩棒的性能,比如与磁致伸 缩棒串联的部件需要选用高磁导率的材料,与磁致伸 缩棒并联的部件需要选用磁导率相对较低的材料,并 使磁回路闭合[ 、5]。 3.5换能器谐振频率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换能器的磁一机耦合动态 1 [6] 方程,得出了换能器的谐振频率方程,= ,其 中K与 仅与换能器的材料密度、杨氏模量,横截面 积和长度有关。 此方程表明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只与其振动系统各 部分的制作材料、结构及尺寸有关,而与磁场的变化频 率无关。众所周知,换能器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要使 其发射功率达到最大,须使其工作在谐振状态下。这 就启发我们在换能器设计中,应根据换能器的谐振频 率方程来合理地设计换能器,包括其各部分的尺寸和 材料选择。 3.6换能器密封问题 基于ATS的声波换能器将被安装在井下高温、高 压和强腐蚀恶劣环境中的,所以有必要对换能器密封 问题予以考虑。 4结束语 基于ATS系统,对于换能器的材料选取,工作原 理和各部分结构设计做了简单的介绍,设计换能器应 注意以下几点:(1)静态偏置磁场的施加应根据具体要 求选择合适的施加方式;(2)施加的动态偏置磁场的大 小不应超过磁致伸缩棒的特性曲线的线性区;(3)轴向 预应压力的施加应以能量转换效率最佳为标准;(4)磁 致伸缩棒的优化主要在于棒长及其横截面积的选取; (5)为使换能器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应尽量使其工作 于谐振状态。 参考文献 [1]叶娅,黄红.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研制[J].自动化 与仪器仪表.1999,19(3) [2]夏铁坚,周利生,范进良,等.一种大功率稀土纵向振动 换能器的研究[J].声学技术.2003,22(1) [3]傅龙珠.稀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 浙江大学,2003 [4] 赵凯华,陈熙谍.电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5]孟爱华,项占琴,吕福在.GMM换能器的设计优化[J]. 传感技术学报.2005,18(4) [6]黄文美,王博文,曹淑瑛,等.磁致伸缩超声换能器的结 构与谐振频率分析[J].微特电机.2004,32(9) (收稿日期:2011—05—04编辑:高红霞)
更多推荐
伸缩,材料,声波,设计,磁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