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6日发(作者:斯柯达suv质量怎么样)

空气的律动 对比奥迪新Q7保时捷卡宴S

2006年08月21日 14:13 车主之友

飞车大比拼:奥迪新Q7 4.2 FSI集壮硕外形和无限激情于一身。它能够一举超越保时捷卡宴S吗?

以前的跑车个个小巧玲珑,而越野车则是体形壮硕。不过现在情况却是大不相同:保时捷推出的卡宴简直就是一款大型的越野车,而奥迪的Q7也是体形庞大,具有典型的美国车的粗犷外表。Q7是货车与全轮驱动的SUV的混合体,尽管它并不适合非常艰苦的越野路段,但还是配备了275kW的强悍V8发动机,行驶性能让人叹为观止。可是人们能够把它作为同样强悍、同样配备V8发动机的保时捷卡宴S的替代者吗?

单从外表看,Q7就绝非小家碧玉之流:这款奥迪跑车的车身外长达到5.09m,近乎2m宽,体积甚至比目前的梅塞德斯S系列还要庞大,虽然保时捷卡宴(4.78m长)同样不算紧凑,但是与Q7一比就要显得柔弱纤小了——当然,要想在拥挤的城区内找个停车位不仅麻烦,而且需要运气。不过即便寻找车位要花费上一段时间,起码坐在车里还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你决不会抱怨空间狭窄挤迫,虽然中控台占了很大体积,但无论是前座还是后座,车内的空间都还是绰绰有余,而卡宴相比之下就会显得有些挤。即便是篮球或是划艇运动员坐在Q7里面也会舒适自如,在设置5个座椅的情况下,它的行李厢空间可高达775L,甚至比有些客货两用车还要大,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两个座椅折叠起来,而保时捷就没有这种选择,虽然它的承载质量可高达576kg(奥迪是503kg),最大承载体积却只有540L。

虽然两款项级越野车可以按照客户需求安装全套的技术装备,但是其操控都非常合理,决不需要你参加任何强化班便可以一目了然。奥迪还配备了MMI(多媒体界面)系统,根据功能的不同和多少,该装置的附加价格最高可达1100欧元,其功能也十分实用有效。不过惟一的缺憾是,这套系统安装在前后座椅中间比较靠后的位置上,在进行操作的时候,驾驶者不得不将视线从前方路面上转开。由于安装了标配的刹车辅助装置,再加上可选配的后座侧方安全气囊,这辆英格尔施塔特(Ingelstadt)生产的汽车在安全设施方面也要比保时捷卡宴S略胜一筹。

那么驾驶舱里面的情况又如何呢?坐在方向盘后面,驾驶者的感觉就像真正的老板,座椅的位置较高,而且非常舒适,虽然保时捷的座椅所提供的侧部支撑更佳,但除此之外,奥迪车与巴伐利亚车的宽大真皮座椅相比毫不逊色。卡宴的车体设计更加紧凑,可选配空气弹簧装置(附加价格为2888欧元),在路面不平的状况下表现更佳,与之相比,我们所测试的奥迪车前后轴距超过3m长,而且车身感觉也更加僵硬,虽然同样装备了空气弹簧(附加价格2510欧元),在颠簸路面上的表现却略显逊色。两款SUV车的行驶噪声都不不算小,在高速行驶时,奥迪车里会有很强的风声和20英寸大号车轮滚动发出的噪声,而坐在卡宴车里,你会感受到V8发动机的强悍声效。

保时捷这场音色壮丽的大合唱绝非外强中干,尽管整备质量达到2.5吨,但是这款采用手动变速器的庞然大物可以在7.1秒之内从静止加速到100km/h,相比之下,奥迪Q7 4.2FSI虽然轻了70kg之多,但是由于只配备了6挡自动变速器,0—100km/h的加速时间比卡宴要慢了0.7秒,它的汽油发动机采用直喷技术,能喷发出涡轮般强大的力量。而卡宴S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50kW,比奥迪少了7kW,不过它的4.5L8缸发动机同样功率强劲,当发动机转速达到3500r/min时还能进一步飙升。

如果你忍不住想要使两辆铁甲战舰的优良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你在加油的时候可就要心痛到落泪了——即便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你的100L油箱也会很快油尽灯枯——当最高车速达到242km/h(保时捷)或者甚至248km/h(奥迪)的时候,油耗突破25L/100km大关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在我们杂志的测试赛道上,奥迪车的平均油耗是19.2L/100km,而保时捷的是20.1L/100km。让人烦恼的是,Q7的油箱在加到87L以上之后要加很久才能灌满——虽然奥迪的满油行驶里程时521km,卡宴为498km,但都是理论数值,实际里程肯定会减少。

两款汽车的车体结构都非常符合各自运动型十足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大号刹车装置的潜能让

1

人敬佩不已。在冷状态下,卡宴S从100km/h车速刹车到静止状态的距离只需要36.7m,这个成绩很了不起,而且我们反复测试了多次,刹车距离几乎都不会超过这个数值。奥迪车在第一次测试中比卡宴的刹车距离多了1.9m,在之后的几次测试中才逐渐达到了对手的水平。

当这两辆重型SUV在测试操控性能的障碍跑道上飞驰而过的时候,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轻盈令毫无偏见的我们也倍感吃惊。尤其是卡宴的表现异常灵活敏捷,它的转向十分自如,在弯道处也能达到很高的速度,其准确到位的行驶表现完全符合人们对保时捷汽车的期望。而Q7尽管在这方面表现不是那么灵敏和精确,尽管它的车身倾斜角度更大,总体表现也毫不逊色,一旦发生打滑的现象,20英寸的大号车轮会迅速牢牢抓地一一当然,还可以启动ESP电子稳定系统解决问题。

不过,对于那些攥着辛辛苦苦挣来的银子,考虑再三的顾客而言,Q7 4.2 FSI和卡宴S都不是他们考虑购买的对象。保时捷的新车售价为63285欧元,而奥迪则是64900欧元,这都是一大笔投资,而且养护费用也绝非小数目,仅每年的车辆保险费就接近3000欧元,更不要说还需要考虑每月的汽油费开支了。

总结:

新款的奥迪Q7采用功率强大的V8汽油直喷发动机,表现令人吃惊:体积庞大,设计针对美国市场,从外观上看并无特别令人眼前一亮之处,不过卖点是它的良好操控性能和十足的运动元素。车内宽大的空间以及考虑周到的操作方式也是一大亮点。不过保时捷卡宴S以其优异的行驶动力表现还是要胜出一筹:施瓦本生产的越野车的行驶性能总让人联想起一部真正的运动型汽车。(文:克劳斯-阿希姆·派茨迈尔 摄影:伯恩特·艾伯纳)

对比4款进口豪华SUV

2007年10月16日 11:30 汽车之友

豪华SUV峰会--奥迪Q7、奔驰GL、发现3、凯雷德组合试驾

4款豪华SUV,平均售价超过100万元,组成最昂贵的试驾车队。我们要做的是,将它们一一打回原形!

喜欢豪华SUV的读者朋友,你们一定还记得《汽车之友》2004年第20期那一篇“七剑下天山”吧?当时,在我们召集下,7辆豪华SUV齐聚新疆论剑斗法。巍巍天山下,茫茫戈壁滩,“七剑”所至,车轮滚滚烟尘漫漫,那荡气回肠的一幕幕,现在仍旧让人回味无穷。

豪华SUV的魅力就是这样不可抵挡,作为SUV当中集大成者,它们威猛豪迈,大多能征善战,由于豪华定位,更是雍容华贵,一腔侠骨柔情。拥有一辆豪华SUV,与它仗剑走天涯,这是许多车迷朋友的终极梦想,说实话,我也是梦中人。

这一次,豪华SUV武林大会又要拉开帷幕,四方群雄汇聚燕山脚下,在我们的报名册上,签到的又有什么“剑客”呢?它们是奥迪Q7、奔驰GL、凯迪拉克凯雷德,还有路虎发现3。

别看阵容不如当年的“七剑”那么整齐,但是,与会嘉宾的来头更大了。Q7、GL和凯雷德是豪华SUV的新生派,它们分别出自奥迪、奔驰、凯迪拉克这3个豪华家族,从车型分类来看,这3个大家伙都是所谓的全尺寸豪华SUV。那为什么还要把发现3请来呢?别忘了,前面3位都是3排座的SUV(核定载客6座或者7座),而在路虎这个越野世家当中,全尺寸的揽胜只有两排5个座,比它小一号的发现3才是真正的7座车。而我们此次豪华SUV论坛的主题,集中在3排座SUV(包括6座、7座)身上,3缺1嘛!于是,路虎派出了发现3这个特殊代表,可别因此小看了它。

背景:发迹于北美,来到国内,个个脱离群众身价倍增

说到全尺寸,说到3排座,就不得不提北美市场,因为,这些大块头,正是发祥于地大物博富庶辽阔的北美大陆,也只有个性粗犷大手大脚的美国佬,才对这些车型集体性地情有独钟,从而孕育出强悍豪放的汽车文化。虽然山姆大叔面临的资源压力正在日益增加,但燃油还算便宜,

2

道路足够宽敞,所以,大马力、大排量、大尺寸的车型仍旧在北美大行其道。尤其是SUV,虽然它是一般美国家庭的第2、第3甚至第4辆车,但苦活累活全依赖它,没点真功夫确实招架不住。不是吗?主妇要开着它去超市shopping,为一家人(通常有3个以上的小孩子)搬回足够应付一两周的吃喝及生活用品,装载空间当然越大越好;高兴了全家出动自驾旅游,5个座真有点挤;要想玩得更腐败一点,还得拖上房车或者游艇,马力不足哪行?

拥有一辆全尺寸或者大型SUV,这只是美国中产家庭的正常消费,即使这是一款豪华品牌,也不能算是奢靡腐化。不过,在咱们国内,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大排量的豪华SUV统统被列入奢侈品范畴,政府首先要课以重税,进口商还得保持不菲的利润,于是,价格几乎比在北美翻了一倍,动辄百万的售价再加上高昂的使用和养护费用,一般人肯定消费不起。

虽然昂贵的价格门槛让大家对豪华SUV敬而远之,那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暴发户式消费更是有损其核心价值,不过,在车迷心目中,它们仍旧是梦想之车。我们这次将这4款豪华SUV集中到一起,就是要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以飧广大读者。

沙场秋点兵,4个大块头各有各的魅力

4款豪华SUV来头都不小,但形象风格迥然不同,我们不妨一一点评。

尽管主打北美市场,但Q7的形象却和美国人的传统审美格格不入。从圆滑流畅的造型和咄咄逼人的“大嘴”来看,它的轿车化取向和奥迪家族特征都非常明显,尽管和原来的Allroad相比,它向SUV更进了一步,但从1737mm的车身高度来看,奥迪的态度十分明确,为了保持出色的公路性能,它甘愿低人一头。奔驰GL出来之前,人们普遍担心它将会取代经典越野悍将——奔驰G。当一切真相大白,大家才醒悟过来,奔驰GL和奔驰G其实毫不相干,奔驰打造这款全尺寸SUV,完全是为了迎合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因此,GL的北美风格非常明显,它的造型很中庸,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特点,如果把车标拿掉,相信没有几个人能认出它是辆奔驰车。不过,只要美国人喜欢,这又何妨?

凯迪拉克生产SUV的历史并不长,但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豪华品牌,它最了解当地市场,凯雷德在全尺寸SUV市场的领先地位就是最好的证明。高大威猛的车身,加上凯迪拉克家族化的钻石切割线条,凯雷德这副粗犷凶悍的硬汉形象,让人一下就能联想到施瓦辛格、史泰龙,难怪那些满脑子个人英雄主义的老美会如此喜欢它,因为驾驶凯雷德确实很有心理优势。

朴实坚毅的发现2已经成为越野车当中的经典,不过,路虎没有因此束手束脚,经过大破大立,发现3一跃而成路虎车型当中最具前卫气质的车型,尤其是它的非对称式尾门设计堪称妙笔。发现3完好地继承了上一代的阳刚个性,虽然它缺乏揽胜那种霸气,但它身上的未来派风格更加诱人,看到它,一种迫不及待的征服欲望就会油然而生。不知道美国朋友是不是也有同感。

车内环境及空间

豪华不豪华,主要是体现在内部的装修和设施上,4款车都属于什么星级标准呢?

应该说,这个档次的车在品质和做工上不会再留太多瑕疵,就连最让人担心的凯雷德也抛弃了美国车一贯的粗放,具备了豪华品牌应有的精细。当然,与德国对手相比,它还有一些提高的余地。我们主要来看看车内的环境氛围,因为它能给驾乘者带来完全不同的心情。

和外观相呼应,Q7车内的运动风格非常突出,深内饰给人感觉非常酷。整个操控台完全移植了A6的设计,MMI系统虽然操作复杂,但智能化程度确实很高,甚至可以接收并显示中文短信息。另外,大面积的天窗也让人心旷神怡。

GL的上深下浅的内饰配色看起来更加素雅庄重,桃木饰板迎合老美的审美,仪表台简洁大方,没有Q7那些容易分散驾驶注意力的零碎。它的人性化设计最到位,别的车要调整座椅多少都要费点力,只有它的第三排座椅可以用按键电控折叠。非要挑点不是的话,个人感觉硕大的圆形出风口有点幼稚,COMAND系统也比不上奥迪的MMI和宝马的iDrive。

3

凯雷德第三排座椅地板太高,腿只能蜷起来 发现3阶梯升高的地板并不影响第三排空间,还带来了更好视野

凯雷德的豪华更多体现在用料上,外面的镀铬饰条亮得晃眼,里面桃木、铝板一应俱全,美国人喜欢的玩意儿全齐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不过,看得出来,它也逐步迈向国际接轨,比如绵延而下的大面积中控台就很欧化。凯雷德最体贴的一项设计是可以上下调节的刹车和油门踏板,我们在吉普指挥官上也看到同样的东西,看来,这些美国厂商都很清楚,喜欢这些大家伙的不一定都是魁梧的猛男,还有很多娇小的辣妹。

也许,发现3根本不能称为豪华,但和艰苦朴素的上一代相比,它已经变得很时髦了。虽然还是遵循一切从实用出发的原则,造型刚正平整色调深沉稳重,但它的用料做工相当考究,细节设计更是非常到位。发现3表露出来的是一种机械的美感,虽不奢华却让人爱不释手。

这些车前两排的乘坐舒适性应该都不错,尤其是采用独立中排座椅的车型(Q7和凯雷德),有明显区别的是那个并不常用的第3排。在我们拍摄的图片上,标有实际测量出来的尺寸数据,其实,只要从后座那位老兄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不同车型的后座舒适程度。

公路性能

虽然都是SUV,但豪华给它们带来的更多是拖累,更多时间,这些巨兽还是要在城市道路上耀武扬威。因此,豪华SUV的公路性能越练越好,这是大势所趋。

动力表现各有千秋

四款车当中最夸张的是凯雷德那台6.2升V8发动机,虽然它和大多数美国大马力发动机一样,采用非常传统的每缸2气门设计(凸轮轴下置,通过液力挺杆驱动顶置气门),发动机的性能也非常美国化,中低速扭矩极其充沛但高速性能不佳,不过,6.2升的大排量足以抵销一切技术劣势。伴随着沉闷的轰鸣声,整备质量高达2608kg的凯雷德就像一头发疯的巨兽狂奔而去,从静止加速到100km/h仅用6.8秒,让许多高性能轿车都望尘莫及。爽快之后,看看油耗表的显示,你就后悔不该这样疯踩油门了。

在这个冲刺过程当中紧随其后的是Q7 4.2,它的成绩是7.4秒,要知道,它那台4.2升V8发动机是4款车当中排量最小的。当然,它的体重最轻(整备质量只有2240kg),除此之外,发动机的性能还是存在优势,由于汽油直喷和分层燃烧技术(FSI)的应用,Q7的动力表现甚至超过了比它排量大的GL450和发现3 (4.4L),这可是真功夫。和凯雷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Q7这台发动机的高速表现最为活跃,257kW的最大功率出现在6800rpm,而凯雷德过了5000rpm就要草草收场了。因此,Q7 4.2的最高车速设定到了惊人的248km/h,而凯雷德只能将其限制在170km/h,是4款车当中最低的。大概是由于美国有严格的限速规定,凯迪拉克认为,让SUV跑到200km/h以上,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叫GL450,但它的发动机排量实际是4.7升,这台V8发动机已由原来奔驰传统的每缸2进1排的3气门机构变成了现在的4气门设计,看来,多气门还是有它的技术优势。GL450的扭矩比Q7

4.2更加出色,但由于体重稍沉一点,因此0到100km/h加速时间比后者慢了0.2秒,235km/h的最高车速对于一款SUV来说,也是绰绰有余的了。另外,GL拥有4款车当中唯一的7速自动变速箱,其他3位还都是6速的,因此在经济性上它有优势。

发现3这款4.4升V8发动机来自于同处福特旗下的英国老乡——捷豹,它是路虎家族当中排量最大的了。不过,真正厉害的那一台带机械增压,它目前只装备更强调公路性能的揽胜和揽胜运动版。发现3的公路性能比上一代已经有所加强,不过,8.6秒的0到100km/h加速时间,195km/h的最高车速,听起来并不怎么激动人心。

驾驶感觉各不相同

4

只要是在公路上,Q7就绝不会让你失望。车速越高,感觉它的抓地越稳,这一点和它的轿车兄弟一模一样。稳健主要来自于自适应空气悬架,它随车速升高可以自动降低车身高度,当加速到120km/h以上保持30秒,悬架会自动降低15mm,车速超过160km/h持续20秒之后,悬架再次降低15mm。这个“伏地魔”用紧贴路面的方式为你换取毫无顾虑的狂飚信心。如果想从一开始就享受运动刺激,还可以通过MMI将空气悬架调到运动模式(车身降低15mm,减振阻尼随之增大),于是,Q7可以用4款车当中最优雅的姿势腾挪切弯,它的轿车化基因可以将其公路性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当然,还是有点遗憾,那就是它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就连途锐都装备了方向盘换档拨片,Q7却省去了这项本来可以给它加分的运动化设计。

在颠簸的土路上,Q7硬朗的底盘设定走向了反面,即使将空气悬架调到舒适模式,它也难以化解来自路面的冲击和振动。

GL和Q7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是轿车化的承载式车身,同样有自适应空气悬架,但是在驾驶感觉的拿捏上,它显然更偏向舒适。这种舒适来自于柔韧适度的减振、既轻又稳的转向,总而言之,感觉就是很“奔驰”!GL的公路潜能其实挺高,但不像Q7那么容易让人兴奋,相反,它的沉稳气质会让你很快平静下来,轻松享受旅途。唯一会分散驾驶注意力的是那个取悦老美的设计,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选档要用相当于美式手怀档的小拨杆,手动换档要靠方向盘后面隐藏的小按键,刚接触GL肯定能把你弄糊涂,奔驰的变速箱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复杂?对付坏路,GL比Q7稍好一些,将悬架调至舒适模式,多少还能抵挡一阵。

从整体设计来看,凯雷德完全是一款传统的美式全尺寸SUV,非承载式车身、非独立整体后桥更强调实用性,完全靠松软的悬架来获得舒适。不过,较之前辈,凯雷德的舒适更有原则,空气悬架更加沉稳,整体并不松散,轻灵的操控感觉也告诉我们,这头大象也会跳舞。不过,非承载式车身带来的是高地板高车身,骑在这样一头大象身上,你还要玩漂移吗?不如舒舒服服地享受这种高人一等的心理优势吧。另外,凯雷德的变速箱很有意思,看看那个带有手动换档按键的手怀档,这个完全不符合操作习惯的设计提示我们,凯雷德的美国血统就是如此强势。

不是很剧烈的颠簸,凯雷德的主动空气悬架还是可以轻松化解的,乘坐的感觉非常舒服。不过,车身却不时叫苦,它的整体刚性还是比不上采用承载式车身设计的对手。

将车身和车架更稳固地接合到一起,这种更接近承载式车身的设计大大提升了发现3的公路性能,虽然车身和地板还是挺高,这在弯道上带来了比Q7、GL更大的侧倾感觉,但除此之外,你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在公路上飞奔,它同样可以跑得很稳。如果说Q7是越快越稳,那么发现3的本事更神奇,路面越是颠簸不平,越能显出它的舒适和稳健。后悬已经从上一代的整体桥改成了现在的独立双叉臂,但前后悬架一如以往的能屈能伸,悬吊行程很长,调校极其柔韧,反应更是快得惊人,管它路面如何,上下翻腾的车轮始终保持着附着和支撑,车内能感觉到的,只有适度的起伏,毫无剧烈的振颤和跳动。越是烂路,发现3越能给你驾驶乐趣,这种无所顾忌的征服感非它莫属。

公路性能

虽然都是SUV,但豪华给它们带来的更多是拖累,更多时间,这些巨兽还是要在城市道路上耀武扬威。因此,豪华SUV的公路性能越练越好,这是大势所趋。

动力表现各有千秋

四款车当中最夸张的是凯雷德那台6.2升V8发动机,虽然它和大多数美国大马力发动机一样,采用非常传统的每缸2气门设计(凸轮轴下置,通过液力挺杆驱动顶置气门),发动机的性能也非常美国化,中低速扭矩极其充沛但高速性能不佳,不过,6.2升的大排量足以抵销一切技术劣势。伴随着沉闷的轰鸣声,整备质量高达2608kg的凯雷德就像一头发疯的巨兽狂奔而去,从静止加速到100km/h仅用6.8秒,让许多高性能轿车都望尘莫及。爽快之后,看看油耗表的显示,你就后悔

5

不该这样疯踩油门了。

在这个冲刺过程当中紧随其后的是Q7 4.2,它的成绩是7.4秒,要知道,它那台4.2升V8发动机是4款车当中排量最小的。当然,它的体重最轻(整备质量只有2240kg),除此之外,发动机的性能还是存在优势,由于汽油直喷和分层燃烧技术(FSI)的应用,Q7的动力表现甚至超过了比它排量大的GL450和发现3 (4.4L),这可是真功夫。和凯雷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Q7这台发动机的高速表现最为活跃,257kW的最大功率出现在6800rpm,而凯雷德过了5000rpm就要草草收场了。因此,Q7 4.2的最高车速设定到了惊人的248km/h,而凯雷德只能将其限制在170km/h,是4款车当中最低的。大概是由于美国有严格的限速规定,凯迪拉克认为,让SUV跑到200km/h以上,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叫GL450,但它的发动机排量实际是4.7升,这台V8发动机已由原来奔驰传统的每缸2进1排的3气门机构变成了现在的4气门设计,看来,多气门还是有它的技术优势。GL450的扭矩比Q7

4.2更加出色,但由于体重稍沉一点,因此0到100km/h加速时间比后者慢了0.2秒,235km/h的最高车速对于一款SUV来说,也是绰绰有余的了。另外,GL拥有4款车当中唯一的7速自动变速箱,其他3位还都是6速的,因此在经济性上它有优势。

发现3这款4.4升V8发动机来自于同处福特旗下的英国老乡——捷豹,它是路虎家族当中排量最大的了。不过,真正厉害的那一台带机械增压,它目前只装备更强调公路性能的揽胜和揽胜运动版。发现3的公路性能比上一代已经有所加强,不过,8.6秒的0到100km/h加速时间,195km/h的最高车速,听起来并不怎么激动人心。

驾驶感觉各不相同

只要是在公路上,Q7就绝不会让你失望。车速越高,感觉它的抓地越稳,这一点和它的轿车兄弟一模一样。稳健主要来自于自适应空气悬架,它随车速升高可以自动降低车身高度,当加速到120km/h以上保持30秒,悬架会自动降低15mm,车速超过160km/h持续20秒之后,悬架再次降低15mm。这个“伏地魔”用紧贴路面的方式为你换取毫无顾虑的狂飚信心。如果想从一开始就享受运动刺激,还可以通过MMI将空气悬架调到运动模式(车身降低15mm,减振阻尼随之增大),于是,Q7可以用4款车当中最优雅的姿势腾挪切弯,它的轿车化基因可以将其公路性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当然,还是有点遗憾,那就是它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就连途锐都装备了方向盘换档拨片,Q7却省去了这项本来可以给它加分的运动化设计。

在颠簸的土路上,Q7硬朗的底盘设定走向了反面,即使将空气悬架调到舒适模式,它也难以化解来自路面的冲击和振动。

GL和Q7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是轿车化的承载式车身,同样有自适应空气悬架,但是在驾驶感觉的拿捏上,它显然更偏向舒适。这种舒适来自于柔韧适度的减振、既轻又稳的转向,总而言之,感觉就是很“奔驰”!GL的公路潜能其实挺高,但不像Q7那么容易让人兴奋,相反,它的沉稳气质会让你很快平静下来,轻松享受旅途。唯一会分散驾驶注意力的是那个取悦老美的设计,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选档要用相当于美式手怀档的小拨杆,手动换档要靠方向盘后面隐藏的小按键,刚接触GL肯定能把你弄糊涂,奔驰的变速箱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复杂?对付坏路,GL比Q7稍好一些,将悬架调至舒适模式,多少还能抵挡一阵。

从整体设计来看,凯雷德完全是一款传统的美式全尺寸SUV,非承载式车身、非独立整体后桥更强调实用性,完全靠松软的悬架来获得舒适。不过,较之前辈,凯雷德的舒适更有原则,空气悬架更加沉稳,整体并不松散,轻灵的操控感觉也告诉我们,这头大象也会跳舞。不过,非承载式车身带来的是高地板高车身,骑在这样一头大象身上,你还要玩漂移吗?不如舒舒服服地享受这种高人一等的心理优势吧。另外,凯雷德的变速箱很有意思,看看那个带有手动换档按键的手怀档,这个完全不符合操作习惯的设计提示我们,凯雷德的美国血统就是如此强势。

不是很剧烈的颠簸,凯雷德的主动空气悬架还是可以轻松化解的,乘坐的感觉非常舒服。不

6

过,车身却不时叫苦,它的整体刚性还是比不上采用承载式车身设计的对手。

将车身和车架更稳固地接合到一起,这种更接近承载式车身的设计大大提升了发现3的公路性能,虽然车身和地板还是挺高,这在弯道上带来了比Q7、GL更大的侧倾感觉,但除此之外,你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在公路上飞奔,它同样可以跑得很稳。如果说Q7是越快越稳,那么发现3的本事更神奇,路面越是颠簸不平,越能显出它的舒适和稳健。后悬已经从上一代的整体桥改成了现在的独立双叉臂,但前后悬架一如以往的能屈能伸,悬吊行程很长,调校极其柔韧,反应更是快得惊人,管它路面如何,上下翻腾的车轮始终保持着附着和支撑,车内能感觉到的,只有适度的起伏,毫无剧烈的振颤和跳动。越是烂路,发现3越能给你驾驶乐趣,这种无所顾忌的征服感非它莫属。

这一届豪华SUV峰会顺利闭幕,4款有代表性的三排座SUV在空间、动力、公路驾驶、越野能力各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国内豪华SUV越卖越火这是不争的事实,更多的对手也在窥视着这个高端市场,我们不妨静观其变。

车型

外形参数

轴距

轮距 前

整备质量

发动机参数

型式

排量

最大功率

最大扭矩

驱动形式

变速器

型式

悬架

转向系

型式

制动器

前/后

奥迪Q7 4.2

5086mm

1983mm

1737mm

3002mm

1651mm

1676mm

2240kg

V8,DOHC,FSI

4163mL

奔驰GL450

5088mm

1920mm

1840mm

3075mm

1645mm

1648mm

2383kg

V8,DOHC

4663mL

凯雷德 6.2

5142mm

2008mm

1928mm

2946mm

1732mm

1702mm

2608kg

V8,OHV

6162mL

发现3 4.4

4835mm

2009mm

1932mm

2885mm

1605mm

1613mm

2536kg

V8,DOHC

4394mL

257kW/6800rpm 250kW/6000rpm 296kW/5700rpm 220kW/5500rpm

440Nm/3500rpm 460Nm/2700-5000rpm

前纵置全时四驱 前纵置全时四驱 前纵置全时四驱 前纵置全时四驱

6速手自一体

双横臂式独立,空气悬挂

双横臂式独立,空气悬挂

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

通风盘式/通风

7速手自一体

双横臂式独立,空气悬挂

多连杆式独立,空气悬挂

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

通风盘式/通风

6速手自一体

控制臂式独立,空气悬挂

整体桥式非独立,空气悬挂

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

通风盘式/盘式

6速手自一体

麦弗逊式独立,空气悬挂

双叉臂式独立,空气悬挂

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

通风盘式/盘式

565Nm/4400rpm 425Nm/4000rpm

7

盘式

车轮及轮胎

车轮

轮胎

性能

最高车速

0-100km/h加速时间

油耗及排放

综合

排放标准

越野参数

离地间隙

接近角

离去角

纵向通过角

涉水深度

越野装备

13.6L/100km

欧Ⅳ

240mm

24.0°

25.0°

24.0°

535mm

可调空气悬架

中央扭矩感应自锁差速器

20英寸铝合金

275/45 R20

248km/h

7.4秒

盘式

19英寸铝合金

275/55 R19

235km/h

7.6秒

11.5L/100km

欧Ⅳ

307mm

33.0°

27.0°

23.0°

600mm

可调空气悬架

低速四驱 陡坡缓降

18英寸铝合金

265/65 R18

170km/h

6.8秒

18.1L/100km

欧Ⅳ

229mm

17.0°

21.9°

自动锁止后差速

18英寸铝合金

255/55 R18

195km/h

8.6秒

15.0L/100km

欧Ⅳ

240mm

37.2°

29.6°

27.9°

700mm

可调空气悬架、低速四驱 中央、后差速锁,陡坡缓降5模式地形适应系统

中央、后差速锁 器

文_雷鸣 摄影_王锋

对比宝马新X5 奥迪Q7和奔驰ML350

2007年11月21日 10:15 汽车与驾驶维修

铁三角--对比宝马新X5、奥迪Q7和奔驰ML350

铁三角这个名字源于一部同名香港电影,说实在的,剧中的3个男主人公没有给我留下太多“铁”的印象,《铁三角》的片名更像是执导该片的3位导演徐克、林岭东和杜琪峰的写照。无论是3人的之间深厚的友谊,还是3位在香港电影圈的分量,都足以构成一个“铁三角”。而本次试车的开始也正是我刚刚看完《铁三角》之际,三位大导演的合作也让我忽然想到了中国汽车界同样存在的铁三角——宝马、奥迪和奔驰。

的确,同样都来自德国,又都同样名声显赫,在中国汽车市场,宝马、奥迪和奔驰无论是从市场占有率,还是品牌认知度,都可以构成汽车界的“铁三角”。它们是竞争对手,又彼此互相促进。它们推出的一系列重量级的产品正象是一部部精彩的大片,带给中国消费者在汽车世界中的一次次精彩的猎奇表演。但就在Q7推出之前,这个“铁三角”也有着并不完善的地方,起码在SUV市场上,宝马和奔驰的两足鼎立让人们多少为奥迪赶到一阵阵的惋惜,似乎这个“铁三角”中缺了谁都不那么完美。现在Q7来了,“铁三角”也终于更加牢不可摧,我们也得以有机会完成了此次“铁三角”的对比试驾。

-外形设计

8

仅仅从外形我们就能清晰地分辨出3款车型对于自身品牌的不同诠释。宝马新X5要体现的是一种灵动与坚毅,精巧的车身配合多棱角的线条,让它浑身透着一股盛气凌人的态势。即使作为大型的SUV,无论是进气格栅的形状、发动机舱盖上的凸起线条、车身侧面的腰线,还是车尾部犀利的尾灯设计,都在贪婪地吸收着宝马3系车型的大量设计元素,所以即使是在静态之下,新X5都要体现一种跃跃欲试的动态之势。而奔驰ML350则因为头顶着“星徽”的光芒,更加注重永恒的经典造型,不愠不火的设计堪称SUV车型的标志,任何条件下,都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透射出奔驰的独特光芒。你很难从它的身上找到咄咄逼人的设计元素,但它又绝对充满着让你在第一眼之后还想继续看第二眼、第三眼……的魔力。相比之下,作为后辈,奥迪Q7则有着更加充裕的时间来让自己的亮相做到一鸣惊人,所以Q7是三款车型当中最具有“一见钟情”特质的车型。Q7拥有着一个有些怪异的车身比例——驾驶舱与身车的视觉对比,硕大无比的身上扣着一顶并不算大的帽子,加上流畅圆滑的车身线条,让人首先从视觉上就已经认可了它的“大块头”。而我们也还能依稀从Q7的身上看到保时捷卡宴和大众途锐的身影,也许正是这两个兄弟蕴涵的时尚元素让Q7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

-内饰布局

宝马新X5的内饰仍然像外形一样体现着强烈的运动气息,如果只是单纯地看内饰,你很难在它与3系之间迅速作出的抉择。内饰的布局非常精巧,即使是中控台上的按钮也并没有因为自身定位的原因而被刻意地放大,经典的平行线式的按钮布局同样延续着宝马轿车的经典设计。直观的感觉,新X5前部中控台的高度应该是这三款车型当中最低的,并由此给前排乘客视觉上带来更大的腿部空间效果。纯黑的内饰色调也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告诉驾乘者车辆的运动特性。虽然是奥迪家族系列中最晚亮相的车型,Q7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明显地告知驾乘者自己的家族出身,任何一个稍懂汽车的人都会迅速地判断出其家族血缘——简洁实用。显然,Q7的设计者并不想在车内这个更加注重实用功能的场所中融入更多外形上的夸张元素,最大的看点似乎更加集中在了换挡杆附近,车内最大面积的桃木饰板被安置在此,更加温和的色调搭配以及精细的做工能够更加体现出车辆的豪华,尤其是车内地板上覆盖的一层地毯式的布料,让人感觉像是家里一样温馨。相比之下奔驰ML350则又是在简单上下了工夫,简单的中控台布局虽然在视觉上让人对它的功能性产生怀疑,并且降低一定的豪华气息,但是我们却能在方向盘附近找到更多实用性的功能按钮。也许豪华并不意味着繁琐,能够把奢华化作简单才是永恒的经典。

-驾乘空间

3款车型中,只有Q7的轴距达到了3 m以上,达到了3 002 mm,其次是新X5的2 933 mm,ML350在此项数据上排到最后一名,只有2 915 mm。这些数字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实际的驾乘空间,即Q7最大、X5次之,最后是ML350。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一下后排乘客的驾乘舒适性。3款车型中,只有Q7提供了人性化的小桌板,并且提供了两个12V外接电源和独立的空调控制面板。而奔驰虽然也配备了两个12V的电源,但空调控制面板则就显得比较简陋。相比之下,新X5的后排乘客显然能够享受到更高的待遇,除外接电源和空调面板外,还增加了可视DVD娱乐系统。试驾车型中,也只有新X5提供了第三排座椅,但实际的空间表现,显然更加适合行李和宠物。说到行李空间,Q7行李厢地板下多出了两个不小的储物格,尾门面积很大,连尾灯都一起掀起来了,行李厢内部比ML350和新X5宽大,开口方正,但ML350的行李厢开口更大,地板也要低一些,装卸物品也更加方便。新X5虽然由于第三排座椅的存在而或多或少地牺牲了一定的行李空间,但行李厢门上下开口的设计也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使用搭配。

-操作便利性

3款车型中最为精巧的换挡杆设计来自于ML350,漂亮的怀挡设计,让换挡杆能够完全掌握在

9

驾乘者的视线中,轻微的换挡动作甚至比拨动雨刮器还要简单,此外,方向盘的背面还设有两个手动换挡按钮,看不见,但摸得着,一旦熟悉了使用方法,便能得到一个小惊喜,驾驶者基本可以双手不离方向盘完成所有的换挡动作,非常方便。相比之下,新X5和Q7仍然选择了传统的换挡杆设置,位于中控台下部的换挡杆虽然在操控上没有ML350的那样轻巧,但好在大家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设置,操控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也许会更加适应也说不定。只不过新X5的换挡杆变得更加乖巧,小小的杆身并不需要很大的动作即可以完成所有的换挡操作,更为简洁的P挡设置与ML350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大幅度地降低了驾乘者的手部动作。此外,新X5还有一个小小的设置令人称道,那就是位于前风挡上的抬头显示功能,不仅有车速显示而且还有中文的GPS指向功能,非常人性化。

-动力性能

我们试驾的新X5搭载的是4.8 L排量的发动机,远远超出Q7的3.6 L和ML350的3.5 L排量发动机。虽然新X5发动机的各项数据要远远高于其他两款车型,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达到了261 kW和475 N·m。相比之下,Q7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为206kW和360 N·m,与ML350的200 kW和350 N·m比较接近。但在实际的动力表现上,新X5并没有带来压倒性的优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中高速的行驶中,后备动力显然要比Q7和ML350储备更多,推背感反而会在中高速加速时得到更佳的体现。低速下的加速表现则与其较大的排量不太相称,柔和的感觉甚至与Q7比较接近,整体加速感觉不够线性,低速与中高速加速有些脱节,表现为两种不同斜率的线性。

Q7则由于配备了无级变速器,由静止到高速的整个加速过程表现得非常线性,始终如一的加速度不会带来令人头晕目眩的感觉,稳定而没有任何换挡冲击的表现带来更加连续的加速感觉。而线性的加速表演似乎从静止状态下就开始启程,无论你何时深踩下油门,V6发动机都会积极响应,毫不犹豫就冲出去,发动机声音欢畅淋漓。但此消彼长,无级变速器带来无与伦比的加速稳定性与连续性,但在静止加速的推背感上却会带来比ML350稍逊的感觉。

相比之下,ML350那台著名的自然吸气式V6发动机急加速时也同样会发出令人欢快的声音,不过声音似乎要比前两者稍稍轻微一些,显得更加柔和,同样的加速表现有点三思而后行的长者风范,油门到底,它先是徐徐前行,似乎在确认你是否真要这么做。当然这个时间很短,一旦确认,推背感随之而来,8.8 s就能让并不轻的车身达到时速100 km/h。总体表现,ML350的加速性能在中低速时要强于Q7,中高速时略逊于新X5,在加速的连续性上与新X5相当,但略逊于Q7。

-道路表现

新X5配备了宝马独有的主动转向系统,这项系统的好处就是方向盘的转向力道和转向角度可以随着车速不断变化,这项功能带来的便利性是Q7和ML350所不能比的,虽然它们也都在方向盘的转动力道上做了同样的工作,但是转向角度却不能有任何变化。所以,静止状态下的新X5在转向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轻便的力道加上几乎1:1的转向比例,倒车、掉头都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相比之下,Q7和ML350的方向盘则表现的更加沉稳,尤其是Q7,车身对于方向盘的反馈最为灵敏和精确,ML350则是在高速行驶时更加能够体会到转向的沉稳表现。

在恶劣条件下,3款车型也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性。Q7仍然是最沉稳,坐在车内最能够感觉出其大型SUV车型身份的,无论手上如何动作,以及道路如何恶劣,扎实的地盘都会表现的同样沉稳,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驾驶者需要做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图正常操作。ML350表现同样沉稳,只是在听觉上似乎要比Q7显得稍稍灵活一些,平坦道路上感觉并不明显,但在遇到沟沟坎坎时,显得更加轻快。相比之下,新X5则就显得更加灵动,少了一些大型SUV的沉稳,多了一些小型SUV的激进,还是公路驾驶更为合适。Q7和ML350都装备有底盘高度可调的空气悬架系统,在通过性能上要稍稍好于新X5。只是同样在舒适模式下,Q7的悬架表现和ML350相比仍然显得有点硬。而奔驰的行驶舒适性已到了无可挑剔的境界,各种道路下的均衡表现预示着它似乎天生为

10

此而来。

此外,恶劣条件下的通过性能还表现在车辆的四轮驱动系统上,新X5、Q7和ML350各自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四轮驱动技术,新X5的XDrive、Q7的quattro?以及ML350的4MATIC。各自的系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但总体表现Q7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更为突出,纯机械化的结构可以感知到路面的任何微小变化而没有任何迟滞地作出相应的反应。相比之下,新X5的XDrive系统和ML350的4MATIC系统则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电子设备,在反应速度和可靠性上都略逊于Q7的quattro?。

-价格配置

依据配置不同,Q7拥有着更为丰富的车型系列, 3.6 L和4.2 L FSI两款不同发动机可以提供多达7款车型,价格空间更是宽达79.8万~128.96万元,搭载3.6 L FSI发动机的豪华型的价格为99.9万元。相比之下,虽然奔驰ML系列车型的价格区间更是宽达88.7万~198万元,但却仅仅提供了4款车型,这当中还包括了一款ML63AMG,其中ML350系列两款车型价格分别为尊贵型88.7万元,运动型138万元。新X5的车型则更为简单,只有售价89.5万元的3.0Si,和售价133.6万元的4.8i车型。显然,Q7的选择性更多,而价格也是更为经济的。至于车型配置,读者朋友可以通过各款车型的主要技术参数表自行对比。

行文到此该告一段落了,实在不想再继续罗嗦下去,到了这三款车的份上,拼的已经不仅仅是各项硬性的性能指标了。如果只是把各项性能配置标好价,然后累计相加,相信没有任何一款能达到现在这个价格水平,其实它们更多的价值体现在一种品牌与内涵。我不希望我们的试车报告能够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依据,如果从我们的行文当中很容易分出了车型的好坏,那么我们做这些工作就毫无意义了,换句话说,我们的选题策划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了。其实到了能够在这3款车型之间选择的时候,钱已经不再是问题了,还是那句话——车不在好坏,只要喜欢就好。

文/图:白帆

11

更多推荐

设计,车身,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