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交通违章查询官方网站-宝骏560价格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查询车辆车主联系方式)
启动汽车前的注意事项
汽车钥匙简述
向您出售新车的授权经销商拥有您的车锁钥匙密码。这些号码可用于订购备用钥匙。向
您的授权经销商询问此号码,并将其存放在安全地点。
021300449
车辆钥匙
取下点火钥匙
1.将换档杆置于PARK(驻车档)(如果配备自动变速箱)。
2.将点火开关置于ACC(附件)位置。
3.向里按动钥匙和锁芯,并将钥匙转动到LOCK(锁止)位置。
4.从点火开关锁芯中拔下钥匙。
020232708
点火开关位置
1—LOCK(锁止)2—ACC(附件)3—ON/TURN(打开/运行)4—START(启动)
注意:
若您在将换档杆置于PARK(驻车档)前试图拔出钥匙,钥匙会暂时卡在点火开关锁
芯里。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换档杆置于PARK(驻车档),顺时针轻轻转动钥匙,然后按
照所述的的方式拔出钥匙。若发生故障,系统会锁住点火锁芯里的钥匙,以警示您此安全
功能不能工作。发动机能够起动和停止,只有在您排除故障后,才能拔出钥匙。
警告!
·在离开车辆前,务必施加驻车制动器,将变速箱换档至“PARK(驻车档)”,然后从
点火开关中拔出遥控钥匙组件。在离开车辆前,务必将车辆锁止。
·切勿让儿童单独留在车内,或者进入未锁止的车辆。
·由于多种原因,把无人看管的儿童单独留在车内十分危险。儿童或他人可能受到严重
甚至致命伤害。应该告诫儿童不要触碰驻车制动器、制动踏板或变速箱换档杆。
·切勿将遥控钥匙组件留在车内或车辆附近,或儿童可接触到的位置。儿童可能会操作
电动车窗或其它操控装置,甚至开动车辆。
·天气炎热时,请勿将儿童或宠物留在停驻的车内。车内温度升高,可能会造成严重伤
害,甚至死亡。
小心!
离开无人看管的车辆时,请务必从点火开关中取出钥匙,并将所有车门锁止。
用钥匙锁车门
您可将钥匙的任何一侧朝上插入。向右转动钥匙锁止车门,向左转动钥匙解锁车门。有
关进一步的信息,请参见“车辆保养”中的“保养步骤”。
钥匙未取出提醒装置
当钥匙位于点火开关中且处于LOCK(锁止)或ACC(附件)位置时,打开驾驶员车
门会听到提示您拔下钥匙的信号音。
注意:
当驾驶员车门打开且钥匙在点火开关内时,电动车门锁将不会上锁,同时遥控无钥匙
进入(RKE)发射器将不会起作用。
方向盘锁——如果配备
您的汽车可能装备有一个被动式方向盘锁。此锁防止在没有点火钥匙的情况下操纵汽
车。如果方向盘朝任一方向转动约半圈,且钥匙不在点火开关中,则方向盘会锁止。
手动锁止方向盘
当发动机运转时,将方向盘沿一个方向转动半圈(6点钟位置),关闭发动机并拔出钥
匙。在一个方向轻轻转动方向盘直到锁啮合。
解锁方向盘锁——如果配备
将钥匙插入点火开关并起动发动机。如果钥匙转动有困难,轻微地向右或向左转动方向
盘来解锁。
注意:
如果您向右打方向盘来上锁,必须向右轻打方向盘来解锁。如果您向左打方向盘来上
锁,必须向左轻打方向盘来解锁。
SENTRY KEY?
Sentry Key?防盗系统通过禁用发动机来防止未经车主允许擅自操纵车辆。该系统无须
启动或激活。无论车辆处于锁止或解锁状态,均可自行运行。
此系统使用点火钥匙来防止未经车主许可的车辆操作,钥匙内嵌入了电子芯片(应答
器)。只有已编程过的钥匙才能用于起动和操作车辆。若有人使用无效的钥匙起动发动机,
系统会在2秒钟内关闭发动机。
注意:
未经编程的钥匙即使可插入车辆的点火开关锁芯,也被视为无效的钥匙。
正常运行期间,在点火开关转到“ON/RUN(打开/运行)”后,车辆安全灯将点亮三秒
钟,作为一次灯泡检查。如果灯泡检查之后指示灯保持亮起,表明电子设备出现问题。另外,
如果灯泡检查之后指示灯开始闪烁,表明曾有人使用无效的钥匙起动发动机。这两种情况都
会导致发动机在运转两秒钟之后关闭。
如果在车辆正常操作的情况下(车辆运行超过10秒钟),车辆安全灯亮起,表明电子设
备出现故障,应尽快请特约经销商对车辆进行维修。
小心!
Sentry Key?防盗锁止系统与某些售后市场上出售的遥控起动系统不兼容。同时使用这
些系统会导致车辆起动故障和安全保护失灵。
新车提供的所有钥匙都已编入车辆电子系统中。如果更换或申请辅助钥匙,请联系特约
经销商。
更换钥匙
注意:
只有被编入车辆电子系统中的钥匙才能用于起动车辆。一旦Sentry Key?已与某车辆编
程,则无法将其编入其他车辆。
小心!
当车辆无人看管时,务必要从车上拔出Sentry Key?,锁紧所有车门。
在购车时,会向原始车主提供一个四位数的个人识别号码(PIN)。将PIN码保存在安
全的地方。更换钥匙时需使用该号码。配置钥匙包括将原始钥匙编入车辆电子系统。原始钥
匙指从未经过编程的钥匙。如需更换或申请辅助钥匙,请联系特约经销商。
注意:
当进行Sentry Key?防盗锁止系统维修时,请将所有车钥匙交给特约经销商。
客户钥匙编程
如果需要更换或为车辆增配钥匙,请联系授权经销商。
概述
Sentry Key?运行的载波频率为433.92兆赫兹。Sentry Key?防盗锁止系统受到以下条件
限制:
·此装置不会造成有害干扰。
·此装置必须抵抗影响接收的任何干扰,包括可能导致意外操作的干扰。
车辆安全警报——如果配备
车辆安全警报监控车门、发动机罩、尾门和点火开关是否被擅自操作。
如果某物触发了车辆安全警报,喇叭将鸣响29秒,并在继续鸣响31秒后关闭所有可视
信号。如果未解除警报,喇叭会在5秒后再次鸣响30秒钟。如果触发条件仍然存在,此循
环最多重复5分钟。
启用警报系统
1.从点火开关中拔出钥匙,下车到车外。
2.使用电动车门锁开关或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锁止车门,并关闭所有车门。
3.组合仪表中的车辆安全灯将快速闪烁约16秒钟。这表明车辆安全警报已启用。在此
期间,无论以何种方式打开车门、转动点火开关到“ON/RUN(打开/运行)”或解锁电动车
门锁,车辆安全警报都会自动解除。约16秒钟后,车辆安全灯将缓慢闪烁。这表明车辆安
全警报已完全启用。
系统重新启用警报
如果因为某事而触发警报,且未采取任何措施来解除警报,则车辆安全警报将在29秒
后关闭喇叭,在1分钟后关闭视觉信号,然后车辆安全警报将重新启用报警系统。
解除警报系统
按下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上的“UNLOCK(解锁)”按钮,或将钥匙插入点
火开关中,然后将点火开关转到“ON/RUN(打开/运行)”位置。
如果在您不在的情况下因为某事而触发车辆安全警报,则在您解锁车门时,车外灯将
闪烁三次。检查是否有人擅入车内。车辆安全警报旨在保护车辆,但是有时您可能会触发某
些条件而意外启用车辆安全警报。若您留在车内并且用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锁止
车门,车辆安全警报一旦启用(在16秒钟后),当您拉动车门把手,想要下车时,警报便会
响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按下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的“UNLOCK(解锁)”按
钮来解除车辆安全警报。
车辆安全警报手动超控
若您使用手动车门锁栓来锁紧车门,系统不会启用车辆安全警报。
高级车辆安全警报——如果配备
高级车辆安全警报系统监控车门、发动机罩锁、尾门和点火开关是否在未经许可的情
况下操作。
如果安全警报被触发,声音警报将会鸣响29秒钟,指示灯将闪烁60秒钟。如果触发
装置未被解除,声音警报会在五秒后再次鸣响29秒钟。如果触发条件仍然存在,此循环最
多重复5分钟。
如果启用入侵传感器,安全警报系统也将监控车辆移动情况。当警报的此部分被设置
时,车内物体移动或车辆本身移动都将触发车辆安全警报。
启用警报系统
1.从点火开关中拔出钥匙并下车。
2.使用电动车门锁开关或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锁止车门,并关闭所有车门。
3.组合仪表中的车辆安全灯将快速闪烁约16秒钟。这表明安全警报已启用。16秒钟后,
这些锁将启动,车辆安全灯将继续缓慢闪烁。这表明车辆安全警报系统已完全启用。
注意:
每次启用安全警报时,入侵传感器(行驶检测器)主动监控您的车辆。如果您喜欢,
当安全警报启用时,您可以关闭入侵传感器。
要禁用入侵传感器,请在启用期间(灯快速闪烁)使用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
器启动三次LOCK(锁止)请求。下次设置安全警报时入侵传感器自动启用。
解除警报系统
按下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上的UNLOCK(解锁)按钮,或将钥匙插入点火
开关中,然后将点火开关转到ON/RUN(打开/运行)位置。
注意:
·断开蓄电池不会解除安全警报系统。
·将钥匙插入车门锁芯只会解锁机械锁。
·要在设置安全警报和启动车锁后打开车门,按下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上
的UNLOCK(解锁)按钮。通过将点火钥匙插入车门上的锁芯内并将其转动,也可以解锁
车门锁闩和把手,但警报将会鸣响。在此情况下,将点火钥匙插入到点火开关中并将其转动
到ON/RUN(打开/运行)位置。
如果安全警报被触发,车辆安全灯会每两秒钟闪烁两次。
车辆安全警报手动超控
若您使用手动车门锁栓来锁紧车门,系统不会启用安全警报。
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
该系统可是您在最远约10m的距离之外使用手持式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锁
止或解锁车门和尾门。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不必指向车辆,即可启用该系统。
021300449
遥控钥匙组件
注意:
发射路线不得受金属物体阻隔。
解锁车门和尾门
按下并释放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上的UNLOCK(解锁)按钮一次可解锁驾
驶员车门,或者在五秒钟内按下两次可解锁所有车门和尾门。转向信号灯将闪烁,确认收到
解锁信号。迎宾照明系统也同时打开。
首次按下遥控钥匙解锁驾驶员车门/所有车门
通过该功能您可对系统进行编程,以便您在第首次按下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
器上的UNLOCK(解锁)按钮时便可可解锁所有车门和尾门。更改当前设置,请按以下步
骤进行:
·对于配备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的车辆,详细信息参见“仪表板使用说明”中
的“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个性化设置(客户可编程功能)”。
·对于未配备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的车辆,请执行以下步骤:
1.按住已编程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上的LOCK(锁止)按钮至少4秒钟,
但不要超过10秒钟。然后在仍按住LOCK(锁止)按钮的同时,按住UNLOCK(解锁)按
钮。
2.同时释放两个按钮。
3.当点火开关位于LOCK(锁止)位置且钥匙已拔下时,在车外按住遥控无钥匙进入
(RKE)发射器上的LOCK/UNLOCK(锁止/解锁)按钮,测试本功能。
4.如要使该功能恢复以前的设置,需重复上述步骤。
注意:
在车内按下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上的LOCK(锁止)按钮将启用车辆安全
警报系统。此时打开车门,车辆安全警报将发出报警声音。按下UNLOCK(解锁)按钮来
解除车辆安全警报。
迎宾照明——如果配备
当车门用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解锁时,本功能会开启前照灯90秒钟。此功
能的时间在装备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的车辆上可编程。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仪
表板使用说明”内的“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个性化设置(客户可编程功能)”
锁止车门和尾门
按下并释放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上的“LOCK(锁止)”按钮,锁上所有车
门和尾门。转向信号灯将闪烁,确认收到该信号。
用遥控钥匙锁止/解锁时信号灯闪烁
在使用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锁止或解锁车门时,转向信号灯将闪烁。本功能
可以打开或关闭。更改当前设置,请按以下步骤进行:
·对于配备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的车辆,详细信息参见“仪表板使用说明”中
的“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个性化设置(客户可编程功能)”。
·对于未配备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的车辆,请执行以下步骤:
1.按住已编程的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上的UNLOCK(解锁)按钮至少4
秒钟,但不要超过10秒钟。然后在仍按住UNLOCK(解锁)按钮的同时,按住LOCK(锁
止)按钮。
2.同时释放两个按钮。
3.当点火开关位于LOCK(锁止)位置且钥匙已拔下时,在车外按住遥控无钥匙进入
(RKE)发射器上的LOCK/UNLOCK(锁止/解锁)按钮,测试本功能。
4.如要使该功能恢复以前的设置,需重复上述步骤。
注意:
在车内按下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上的LOCK(锁止)按钮将启动车辆安全
警报系统。此时打开车门,车辆安全警报将发出报警声音。按下UNLOCK(解锁)按钮来
解除车辆安全警报。
更换电池
推荐的更换电池为CR2032。
注意:
高锰酸盐材料——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
1.如果发射器装备有一个螺钉,拆下此螺钉。将发射器按钮朝下,用一个小刀片从中
间接缝处撬开发射器,使其分成两部分。确保不要在拆卸过程中损坏橡胶密封件。
021400305
把发射器分为两部分
2.取出并更换电池。请勿用手指接触新电池。因为皮肤上的油脂会导致电池老化。若
不慎碰触电池,请用消毒酒精擦拭。
3.装配发射器壳体时,按压发射器两部分,使之紧扣在一起。
注意:
如果发射器装备有一个螺钉,重新安装并拧紧螺钉,直到螺钉安装牢固。
概述
发射器和接收器工作频率为433.92 MHz。操作时受到以下条件限制:
·此装置不会造成有害干扰。
·此装置必须接受可能接收到的任何干扰,包括可能导致意外操作的干扰。如果在正常
的距离范围内您的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射器失效,请检查是否出现下列两种情况:
1.发射器电池电量不足。电池的预期使用年限最少为三年。
2.靠近广播塔、机场雷达塔台、以及一些移动式或民用无线电等无线电发射器。
车门锁
手动门锁
使用手动车门锁栓从车内锁止车门。关闭车门时,如果锁栓向下,将会锁止车门。在关
闭车门之前,请确保没有将钥匙忘在车内。
车门手动锁栓
警告!
·为个人安全及碰撞中的安全起见,在驾驶车辆、驻车及离开车辆时将车门锁止。
·切勿让儿童单独留在车内,或者进入未锁止的车辆。由于多种原因,把无人看管的儿
童单独留在车内十分危险。儿童或他人可能受到严重甚至致命伤害。应该告诫儿童不要触碰
驻车制动器、制动踏板或变速箱换档杆。
·切勿将遥控钥匙组件留在车内或车辆附近,或儿童可接触到的位置,儿童可能会操作
电动车窗或其它操控装置,甚至开动车辆。
小心:
未锁止的车辆容易遭窃。离开无人看管的车辆时,请务必从点火开关中取出钥匙,并将
所有车门锁止。
电动门锁
电动车门锁开关位于驾驶员侧和前排乘客侧车门面板上。按下此开关可以锁止或解锁车
门和尾门。
注意:
为防止将钥匙反锁在车辆中,当钥匙插在点火开关中且任一前车门打开时,电动车门
锁开关不会运行。会响起蜂鸣声,提示您拔下钥匙。
驾驶员电动门锁开关
1——解锁 2——锁止
车门自动锁止——如果配备
启用后,当车速超过24km/h时,车门锁将自动锁止。
如果以下条件全部满足,电动车门锁将会自动锁止车门:
·车门自动锁功能启动。
·变速器挂档。
·所有车门都关闭。
·加速踏板已施加。
·车速超过24km/h。
·先前未使用电动车门锁开关或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送器锁止车门。
车门自动锁止编程
按照如下步骤启用或禁用车门自动锁止功能:
对于配备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的车辆,详细信息参见“仪表板使用说明”中的
“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如果配备/个性化设置(客户可编程功能)”。
·对于未配备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的车辆,请执行以下步骤:
1.关闭所有车门并将钥匙插入点火开关。
2.在15秒钟内,在LOCK(锁止)与ON/RUN(打开/运行)间循环转动点火开关,
然后返回到LOCK(锁止)位置四次,最后停在LOCK(锁止)位置(请勿启动发动机)。
3.在30秒内,按下电动车门锁开关,以锁止车门。
4.单蜂鸣声表明编程完成。
5.如要使该功能恢复以前的设置,需重复上述步骤。
注意:
·如果您没有听到蜂鸣声,则表明系统未进入编程模式,您将需要重复此过程。
·根据车辆所在地法律法规使用车门自动锁止功能。
下车自动解锁车门
如果符合以下情况,车门将自动解锁:
·下车自动解锁车门功能已经开启。
·变速箱已挂档,车速回到0km/h。
·变速箱处于NEUTRAL(空档)PARK(驻车档)。
·驾驶员车门打开。
·车门没有预先解锁。
下车自动解锁车门编程
按照如下步骤启用或禁用下车自动解锁车门功能:
对于配备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的车辆,详细信息参见“仪表板使用说明”中的
“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如果配备/个性化设置(客户可编程功能)”。
·对于未配备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的车辆,请执行以下步骤:
1.关闭所有车门并将钥匙插入点火开关。
2.在15秒钟内,在LOCK(锁止)与ON/RUN(打开/运行)间循环拨动点火开关,
然后返回到LOCK(锁止)位置五次,最后停在ON/RUN(打开/运行)位置(请勿启动发
动机)。
3.在30秒内,按下电动车门UNLOCK(解锁)开关,以解锁车门。
4.单蜂鸣声表明编程完成。
5.如要使该功能恢复以前的设置,需重复上述步骤。
注意:
·如果您没有听到蜂鸣声,则表明系统未进入编程模式,您将需要重复此过程。
·根据车辆所在地法律法规使用下车自动解锁车门功能。
儿童安全门锁系统——后门
为了给后排座椅上的幼小儿童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后门配备了儿童安全门锁系
统。
启用或禁用儿童安全门锁系统
1.打开后门。
2.将点火钥匙尖端插进锁内,并转动钥匙到“LOCK(锁止)”或“UNLOCK(解锁)”
位置。
3.对另一侧后门重复步骤1和2。
儿童安全门锁位置
儿童安全门锁功能
警告!
避免意外撞车时乘员受困于车内。当启用儿童安全门锁时,请记住只有从车外才能开启
后门。
注意:
在系统启用时,要紧急逃离,则向上拉动锁栓(解锁位置),摇下车窗,并使用车外门
把手打开车门。
电动车窗——如果配备
电动车窗开关
驾驶员侧车门饰板上的车窗控制控制所有车窗。每个乘客侧车门饰板上均有一个车窗
控制,用于操作乘客侧车窗。当点火开关位于“ON/RUN(打开/运行)”或“ACC(附件)”
位置时,车窗控制才工作。
注意:
·对于未配备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的车辆,在将点火开关转到“LOCK(锁止)”
位置后,电动车窗开关将仍然保持启用45秒钟。打开任一前车门将取消此功能。
·对于配备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的车辆,在将点火开关转到“LOCK(锁止)”
位置后,电动车窗开关将仍然保持启用10分钟。打开任一前车门将取消此功能。该功能的
时间可自定义。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仪表板使用说明”内的“电子车辆信息中心(EVIC)
/个性化设置(客户可编程功能)”。
警告!
切勿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不得让儿童玩耍电动车窗。切勿将遥控钥匙组件留在车内或
车辆附近,或儿童可接触到的位置。乘员,尤其是无人看管的儿童,可能在操作电动车窗开
关时被夹住从而导致儿童伤害或死亡。
电动车窗开关位置
自动下降
驾驶员车窗开关具有自动下降功能。将车窗开关按下至第一档并释放,车窗会自动下降。
要取消自动下降,可向上或向下操作该开关,然后松开。
车窗锁定开关
驾驶员侧车门上的车窗锁定开关可以禁用后车门上的车窗控制。要禁用后排乘客车门上
的车窗控制键,按下车窗LOCKOUT(锁定)开关。要启用后车窗控制按键,再次按下车窗
LOCKOUT(锁定)开关。
车窗锁定开关
尾门
注意:
用来起动车辆的钥匙还可用来锁止或解锁车门,并打开尾门。
要解锁尾门,请将钥匙插入锁内,并向右转动(只适合手动锁车型)。使用遥控无钥匙进
入(RKE)发送器或启用位于前车门的电动车门锁开关,都可以解锁尾门。中央锁止/解锁
功能(如果配备)还可以从尾门锁芯处启动。
一旦解锁,尾门无需使用钥匙就可以打开或关闭。要打开尾门,请轻轻按尾门释放装置,
并顺势开启尾门。
022206146
尾门把手位置
注意:
·如果发生电源故障或遥控无钥匙进入(RKE)发送器失效,请将钥匙插入尾门镇芯
并向右转动(只适合手动锁车型)。使用尾门把手,顺势开启尾门。
·尽管尾门没有内部释放机构,但在发生电气系统故障时,可通过尾门饰板上由扣合
式盖帽封闭的开孔处进入,以松开锁销。
警告!
·在尾门开启的情况下行驶,有毒废气会进入车内。这些有毒废气会损害您和乘员的健
康。驾驶车辆时请时刻保持尾门关闭。
·如果您需要在尾门拉开的情况下行驶,确保所有的车窗都已关闭,且空调鼓风机开关
设置到高速档。切勿使用内循环模式。
气动撑杆可支撑尾门开启。然而,由于气体压力会随温度变化而下降,因此在冬季开启
尾门时或许对撑杆施加助力。
乘员防护系统
·座椅安全带系统
·辅助防护系统(SRS)气囊
·辅助主动式头枕
·儿童防护装置
重要安全措施
请密切关注本章节中的信息。它将告诉您如何正确使用您的防护系统,使您与您的乘
客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在此为您提供一些简单的步骤,以最大限度减少气囊展开时所构成的伤害危险。
1.12岁及以下儿童都需要时刻系好安全带乘坐在后排座椅中。
前排乘客遮阳板上的警告标签
2. 如果2至12岁的儿童(未坐在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内)必须坐在前排乘客座椅中,
则将座椅尽可能后移并使用合适的儿童防护装置。(参见“儿童防护装置”)
3.应该将年龄不足、难以正确使用车辆座椅安全带的儿童(参见“儿童防护装置”)固
定在后排座椅的儿童防护装置中或安全带定位的辅助座椅中。对于不再使用儿童防护装置或
安全带定位辅助座椅的较大儿童,应坐在后排座椅并系好安全带。
4.切勿将肩部安全带系于儿童腋下或背后。
5.您应该阅读所用儿童防护装置的使用指南,以确保正确使用。
6.车中所用乘员务必正确使用胯/肩式安全带。
7.驾驶员座椅以及前排乘客座椅均应尽可能向后移至适当位置,以便前部智能气囊有足
够的空间可以充气膨胀。
8.切勿依靠车门或车窗。若您的车辆有侧面气囊,气囊展开时将会在您和车门之间强烈
地充气膨胀,您可能会受伤。
9.如果为了搭乘残疾人需要改装车辆气囊系统,请与客户中心联系。参见“如果您需要
客户协助”中提供的电话号码。
警告!
·切勿将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放置在气囊的前部。乘客侧前部智能气囊展开会对12岁
及以下的儿童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包括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中的儿童。
·仅在车辆后排座椅中使用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
座椅安全带系统
即使您拥有丰富的驾驶经验,也应该系上安全带,即便是短途驾驶。道路上的其他驾
车人可能是不娴熟的驾驶员,他们可能把您卷入碰撞事故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研究报告显示,座椅安全带确实可以保护生命安全,也可以降低碰撞事故受伤害的程
度。一些致命伤害发生在乘员被抛出车外时。使用座椅安全带可降低乘员被抛出的可能性,
也可以降低身体撞击车内部件导致受伤的风险。每个人在行驶的机场内都应当时刻正确系紧
安全带。
增强型座椅安全带使用提醒系统(BeltAlert)
BeltAlert是专为提醒驾驶员和前排外侧乘客(如果配备前排外侧乘客BeltAlert)系好
座椅安全带而设计的功能。此功能在每次点火开关位于START(启动)或者ON/RUN(打
开/运行)位置时启动。如果驾驶员或前排外侧乘客未系座椅安全带,则座椅安全带提示灯
将亮起并保持长亮,直至两个前排外侧座椅安全带均系紧。
当车速超过8km/h后,BeltAlert便会通过闪烁座椅安全带提示灯并发出间断蜂鸣声的方
式启动报警序列。一旦启用该报警序列,将会在整个时间段内持续,或者直到系好相应的安
全带为止。当该报警序列结束后,座椅安全带提示灯依旧亮起,直到系好相应的安全带为止。
驾驶员应提醒所有其他乘员系好各自的座椅安全带。如果在行车速度高于8km/h时未系好
前排座椅安全带,BeltAlert降同时发出听觉与视觉通知。
前排外侧乘客座椅上无人时,将不启用前排外侧乘客座椅BeltAlert。前排外侧乘客座椅
上有宠物或重物时,或者平折座椅(如果配备)时,BeltAlert可能会被触发。建议将宠物安
置在后排座椅(如果配备)加以保护,或放在用座椅安全带固定的宠物载具中,并将行李放
置好。
BeltAlert可由授权经销商启用或禁用。克莱斯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rysler Grop LLC)
不推荐禁用BeltAlert。
注意:
虽然已禁用BeltAlert,但是当驾驶员或前排外侧乘客(如果配备BeltAlert)仍未系紧
座椅安全带时,座椅安全带提示灯将继续亮起。
胯/肩式安全带
车辆内的所有座椅位置都配备了胯/肩式安全带。
座椅安全带织带卷收器只有在汽车紧急制动或撞击时会锁止。此项功能让肩部安全带在
正常情况下可以移动自如。但是在车辆碰撞中,座椅安全带会锁止,减少您撞击车辆内部或
被抛出车外的危险。
警告!
·仅仅依赖气囊,在碰撞事故中可能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只有配合座椅安全带,气囊才
能为您提供适当的保护。在某些碰撞事故中,气囊完全不会展开。即使车内配备气囊,仍应
时刻系上座椅安全带。
·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如果您和您的乘客未正确系好安全带,则会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您可能会撞击到汽车内部部件或其他乘员,甚至被抛出车外。因此,务必确保您和您车上的
其他乘员始终正确系好安全带。
·乘坐于车内或车外的行李区是非常危险的。在碰撞事故中,乘坐于此区域的乘员很可
能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车内任何没有配备座椅与座椅安全带的区域,都不可乘坐。
·确保车内的每个乘员都坐在座椅上,并时刻正确系紧座椅安全带。
·佩戴安全带不正确,可能会使撞击伤害更加严重。您可能因此受到内伤,或者甚至滑
出座椅安全带之外。请依照下列说明正确系好座椅安全带,以保护您及乘员的安全。
·切勿让两个人同系一条座椅安全带。被缚在一起的人可能会在意外中互相碰撞而是对
方严重受伤。不论成员身材如何,切勿用一组胯/肩式安全带或胯部安全带来保护一位以上
的乘员。
·若胯部安全带系的位置过高,撞击时身体受伤的危险性反而会增加。因为这时候,座
椅安全带的着力点不在坚固的臀部与骨盘的骨骼处,而是在腹部位置。座椅安全带胯带系的
位置愈低愈好,保持安全带平直紧贴身体并将其扣好。
·扭曲的座椅安全带可能无法为您提供适当的保护。发生碰撞事故时,扭曲的安全带甚
至会将您割伤。确保座椅安全带平贴您的身体,没有扭曲。如果在车内无法拉直座椅安全带,
请立即送交授权经销商处检修。
·如果未能将座椅安全带插入到正确的搭扣中,将无法发挥保护作用。且可能会因为胯
部安全带位置过高而造成内伤。请务必将座椅安全带插入最靠近您的搭扣内。
·座椅安全带如果太松也无法为您提供适当的保护。紧急制动时,可能会使您大幅前移,
增加内伤的机会。所以座椅安全带应保持贴身。
·把座椅安全带穿过腋下很危险。如果发生碰撞事故,您的身体很可能会撞击汽车的内
饰,增加头、颈部受伤的机会。而且穿过腋下的座椅安全带容易造成内伤。肋骨不如肩部骨
骼强壮。请将座椅安全带绕过肩部佩戴,这样最强壮的骨骼就能承受碰撞事故中的撞击力量。
·如果仅把肩部安全带放在身后,它便无法在碰撞事故中保护您免受伤害。此外,不系
肩部安全带将增加头部碰撞的危险。胯/肩式安全带应该一起使用。
·撕裂或磨损的座椅安全带可能会在碰撞事故中扯断而失去保护作用。定期检查座椅
安全带系统是否有裂痕、磨损或松动处。应立即更换受损的零件。切勿擅自分解或改装座椅
安全带系统。碰撞事故后必须更换座椅安全带总成。
胯/肩式安全带操作说明
1.上车并关闭车门。背部紧靠椅背坐好,并调整座椅位置。
2. 座椅安全带锁板位于前排座椅靠背的上方,以及后排座椅的扶手旁边(对于配备后
排座椅的车辆)。握住锁板并拉出座椅安全带。将锁板沿带身向上滑动足够长的距离,以使
安全带围住您的胯部。
拉出锁板
3.将座椅安全带拉出适当长度之后,将锁板插入搭扣,此时应听到“咔哒”声。
4.系好胯部安全带,使其紧贴身体并跨过胯部,处于腹部下方。要收紧胯部安全带,上
拉肩部安全带。要松开系得过紧的胯部安全带,将锁板倾斜并拉动胯部安全带。将座椅安全
带系好可降低在碰撞事故中从安全带下方滑出的风险。
5.应将肩部安全带跨过肩部或胸前,保持舒适位置,不要放到颈部。卷收器会自行收回
松弛的肩部安全带。
6.要解开座椅安全带,按下搭扣处的红色按钮。座椅安全带就会自动卷收回座椅安全带。
第二排中央座椅安全带操作说明
第二排中央座椅安全带是一个带有小型锁和搭扣的座椅安全带,当座椅折叠时可使安全
带与下部固定器分离。小型锁和座椅安全带可以存放在右侧饰板内,以增加乘坐便利性,在
无人乘坐座椅时可以利用前排座椅后面的存放区域。
1.从右后饰板内的存放位置上拆下小型锁和标准锁。
小型锁存放
放置后排中央肩部安全带
将小型锁与搭扣连接
后排中央座椅安全带已系紧
分离小型锁与搭扣
2.抓住小型锁板并拉动座椅上方的安全带。
3.将肩部安全带放置在右头枕内侧。
4.将座椅安全带拉取适当长度之后,将小型锁板插入小型搭扣内,此时应听到“咔哒”
声。
5. 坐进座椅。将标准锁板沿带身向上滑动足够长的距离,以使安全带围住您的胯部。
6. 将座椅安全带拉出适当长度之后,将锁板插入搭扣,此时应听到“咔哒”声。
7. 系好胯部安全带,使其紧贴身体并跨过胯部,处于腹部下方。要收紧胯部安全带,
上拉肩部安全带。要松开系得过紧的胯部安全带,拉动胯部安全带。紧贴身体的安全带可以
降低在碰撞事故中从安全带下方滑出的风险。
8. 应将肩部安全带置于胸前,保持舒适位置,不要放到颈部。卷收器会自行收回松弛
的安全带。
9.要解开座椅安全带,按下搭扣处的红色按钮。
10.要从用于存放的小型搭扣上分离小型锁,将标准锁板插入小型锁扣上的中间红色槽
中。座椅安全带就会自动卷收回到其存放位置。必要时,沿带身向下滑动锁板使其完全卷收
回座椅安全带。将小型锁板和标准锁板插入其存放位置。
警告!
·如果在乘员使用座椅安全带时,小型锁和小型搭扣没有正确连接,座椅安全带则无法
提供适当防护,并将增加碰撞中受伤的风险。
·重新连接小型锁和小型搭扣时,确保座椅安全带织带没有缠绕。如果织带缠绕,应按
照前述步骤分离小型锁和小型搭扣,解开缠绕的织带,并重新连接小型锁和小型搭扣。
胯/肩式安全带解缠绕步骤
用如下步骤来解开缠绕的胯/肩式安全带。
1.将锁板尽量贴近固定点。
2.在锁板上面约15到30厘米处,抓住座椅安全带织带并扭转180°,在锁板的正上方
折一下。
3.将锁板滑倒折叠处以上。折叠带必须进入锁板顶部的开槽中。
4.继续向上滑动锁板,直到折叠带解开且座椅安全带不再扭曲。
可调上肩部安全带固定器
在驾驶员座椅和前排乘客座椅上,可以向上或向下调节肩带顶部,以使肩带处于远离颈
部的位置。按压固定器按钮以释放固定器,并将其向上向下移动到您最舒适的位置。
可调固定器
有一点可供您参考,身材较矮者偏向于将肩带固定点位置调低;身材较高者偏向于将肩
带固定点位置调高。释放固定器按钮后,向上或向下移动以确保其锁止到位。
注意:
可调上肩部安全带固定器具有便捷上升功能。该功能可使肩部安全带固定器调整到上
方的位置,而无需按压释放按钮。为验证是否锁住了肩部安全带固定器,向下拉肩部安全
带固定器,直至其锁止到位。
孕妇使用座椅安全带须知
我们建议妇女在整个怀孕期间使用座椅安全带。唯有母亲安全,胎儿才会安全。
孕妇应将胯部座椅安全带系于大腿和胯部位置,并适当调整松紧度。将座椅安全带放在
较低位置,避免置于腹部。这样在发生碰撞时,胯部坚硬的骨骼才能承受外力。
座椅安全带预紧器
前排座椅安全带系统配备可在碰撞中消除安全带松弛度的预紧装置。这些装置通过在碰
撞早期消除安全带的松弛度来提高安全带的性能。预紧器适用于所有乘员,包括位于儿童防
护装置内的乘员。
注意:
这些装置对于乘员来说,并不能代替座椅安全带。座椅安全带仍须贴身系紧,并置于
适当的位置。
预紧器由乘员防护控制器(ORC)触发。同气囊一样,预紧器也是一个单独使用的部
件。必须立即更换展开的预紧器或展开的气囊。
能量管理功能
本车的安全带系统带有前排座位能量管理功能,该功能可进一步帮助降低在碰撞事故中
受伤的风险。该安全带系统具有可以受控方式释放安全带织带卷收器总成。
自动锁止卷收器(ALR)——如果配备
乘客座椅位置上的座椅安全带可能配备可切换式自动锁止卷收器(ALR),以固定儿童
保护系统。有关更多详细信息,参见本手册“儿童保护装置”部分中的“使用车辆座椅安全
带安装儿童保护装置”。下图定义了每个座椅位置的功能类型。
·ALR——可切换式自动锁止卷收器
·上部系带固定器符号
如果乘客座椅位置配备自动锁止卷收器(ALR)并正在以标准使用方法使用,只拉出能
舒适地紧贴乘员半身的织带就足够了,以免启动自动锁止卷收器(ALR)。如果启用自动锁
止卷收器(ALR),当座椅安全带卷收时就会听到咔嗒声。在这种情况下,让安全带织带完
全卷收,然后将织带小心拉出至可舒适地环绕你的程度即可。将锁板插入搭扣,直至听到“咔
嗒”声。
在自动锁止模式下,肩部安全带自动预锁止。座椅安全带仍将自动收回,以消除肩部安
全带中的松弛部分。如何时候当在座椅位置上安装安全带配有自动锁止功能的儿童防护装
时,应使用自动锁止模式。务必将12岁及以下的儿童委托地安置在后排座椅内。
警告!
·切勿将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放置在气囊的前部。乘客侧前部智能气囊展开会对12岁
及以下的儿童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包括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中的儿童。
·仅在车辆后排座椅中使用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
如何启用自动锁止模式
1.扣好胯/肩式组合安全带。
2.抓住肩带并向下拉,直到拉出整个座椅安全带。
3.让座椅安全带收回。随着座椅安全带收回,您将听到“咔嗒”声。这表明座椅安全带
现在处于自动锁止模式。
如何解除自动锁止模式
解开胯/肩式组合安全带使其完全卷缩,以解除自动锁止模式并启用车辆感应(紧急)
锁止模式。
警告!
·当按照维修手册中的步骤检查时,如果可切换式自动锁止卷收器(ALR)功能或任何
其他座椅安全带功能不起作用,必须更换座椅安全带总成。
·未更换座椅安全带总成会增加碰撞中的伤害风险。
·严禁使用自动锁止模式约束佩戴座椅安全带的乘员或使用辅助座椅的儿童。锁止模式
仅用于安装有束带约束儿童的后向型或前向型儿童防护装置。
辅助主动式头枕(AHR)
这些头枕为被动式可展开组件,配备这些组件的车辆无法通过标记轻易识别,只能通过
目视检查头枕进行识别。头枕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软泡沫和饰套,后半部分为装饰性塑
料。
主动式头枕(AHR)的工作原理
乘员防护控制器(ORC)可根据追尾碰撞的严重程度或类型来确定是否有必要展开主动
式头枕(AHR)。如果追尾碰撞达到了需要展开的程度,则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座椅上的主动
式头枕(AHR)均会展开。
如果在追尾碰撞的情形下展开了主动式头枕(AHR),头枕的前半部分便会向前伸展,
以极大限度地减少乘员脑后与主动式头枕(AHR)之间的间隙。该系统旨在特定追尾碰撞
的情况下防止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受伤,或减轻他们受伤的程度。
注意:
主动式头枕(AHR)在发生前面或侧面碰撞时不一定会展开。然而若在发生正面碰撞
时出现二次追尾碰撞,主动式头枕(AHR)可能会根据碰撞的严重程度和类型而展开。
022607508
主动式头枕(AHR)组件
1——头枕前半部(软泡沫和饰套) 3——头枕后半部(装饰性塑料后盖)
2——座椅靠背 4——头枕导管
警告!
在头枕尚未置于适当位置前,包括驾驶员在内的所有乘员都不得操作车辆或坐入车辆
座椅,以便最大限度的降低颈部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受伤的风险。
注意:
有关适当调整和定位头枕的详细信息,参见“汽车装备操作使用说明”中的“调整主
动式头枕”
主动式头枕(AHR)复位
如果在发生碰撞时触发了主动式头枕,则必须在驾驶前将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座椅上的
头枕复位。可根据主动式头枕是否向前移动判断其是否已被触发(如复位步骤三所示)。
1.从后排座椅握住已展开的主动式头枕(AHR)。
022607492
主动式头枕(AHR)上的手动定位点
2.将手放在已展开的主动式头枕(AHR)顶部的舒适位置。
3.向下拉,然后向车的后部移动,最后向下移动与锁止机构接合。
评估表
1——向下移动
2——向后移动
3——最终向下移动以接合锁止机构
4.由软泡沫和饰套构成的主动式头枕(AHR)前半部分应锁止至装饰性塑料材质的后半
部分。
022607494
主动式头枕(AHR)处于复位位置
注意:
·若复位主动式头枕时遇到困难或问题,请咨询授权经销商。
·出于安全考虑,请在授权经销商处由合格的专业人士对主动式头枕进行检查。
辅助防护系统(SRS)气囊
您的车辆可能配备下列气囊系统组件:
·乘员防护控制器(ORC)
·气囊警告灯
·方向盘与转向柱
·仪表板
·膝部防撞缓冲垫
·前部智能气囊
·辅助侧面气囊
·正面与侧面碰撞传感器
·座椅安全带预紧器
·座椅安全带搭扣开关
前部智能气囊
本车针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安装有前部智能气囊,起到对座椅安全带防护系统的辅助
作用。驾驶员侧前部智能气囊安装在方向盘中心。乘客侧前部智能气囊安装在仪表板内,位
于手套箱的上方。SRS AIRBAG或AIRBAG字样压印在气囊盖上面。
022635273
前部智能气囊和膝部缓冲垫的位置
1——驾驶员和乘客侧前部智能气囊
2——驾驶员和乘客侧膝部防撞缓冲垫
警告!
·前部智能气囊展开时,若过于靠近方向盘或仪表板,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气囊需要足够的充气膨胀空间。请靠座椅靠背坐定,自然伸展双臂接触方向盘或仪表板。
·切勿将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放置在气囊的前部。乘客侧前部智能气囊展开会对12岁
及以下的儿童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包括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中的儿童。
·仅在车辆后排座椅中使用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
前部智能气囊功能
前部智能气囊系统具有多级驾驶员侧和前排乘客侧气囊。该系统可根据乘员防护控制器
(ORC)的指示,按照碰撞的严重程度及类型产生相应的作用力,而控制器可通过车辆前
部的碰撞传感器或其它系统部件来接收信息。
如果在碰撞过程中要求气囊展开,则立即开始第一级充气。若碰撞较轻,则产生较小
的作用力。若碰撞较猛烈,则产生较大的作用力。
本车可能配备驾驶员和/或前排乘客座椅安全带搭扣开关,该开关可探测驾驶员或前排
乘客座椅安全带是否系紧。座椅安全带搭扣开关可用于调节前部智能气囊的充气率。
警告!
·严禁将任何物件放在仪表板或方向盘上的气囊上方或靠近气囊的位置,以免此类物件
在车辆发生足以导致气囊充气的猛烈碰撞时对乘员造成伤害。
·严禁在气囊护盖上或附近放置任何物品,或试图手动打开护盖。这可能损害护盖,并
可能因气囊不再起作用而使您受伤。气囊垫护盖采用特殊设计,只会在气囊充气时开启。
·仅仅依赖气囊,在碰撞事故中可能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只有配合座椅安全带,气囊才
能为您提供适当的保护。在某些碰撞事故中,气囊完全不会展开。即使车内装备气囊,仍应
时刻系上座椅安全带。
前部智能气囊操作
前部智能气囊被设计用来辅助座椅安全带提供附加保护功能。前部智能气囊无法降低后
面、侧面碰撞或翻车碰撞造成受伤的风险。前部智能气囊并不是在所有前向碰撞情况下都会
展开,其中包括一些会使车辆严重受损的情况——例如,一些与柱的碰撞,与卡车钻撞和角
度偏移碰撞。
另一方面,根据碰撞的类型与部位,在车辆前端轻微受伤但导致车速锐减的碰撞情况下,
前部智能气囊也可能会展开。
气囊传感器会实时监测车辆的减速情况,因此车速和受损情况本身并不是确定气囊是否
应该展开的最佳信号。
不论在何种碰撞情况下,座椅安全带始终是为您提供保护的必需品,它还可帮助您保持
正确的坐姿,远离充气气囊。
乘员防护控制器(ORC)探测到碰撞情况下需要使用前部智能气囊时,将向充气装置
发出信号。在给前部智能气囊充气时会产生大量无毒气体。
此时方向盘中央护盖与仪表板右上方会开启,让气囊有足够空间完全展开。前部智能气
囊充气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接着气囊会快速放气,以便于保护驾驶员与前排乘客。
膝部防撞缓冲垫
膝部防撞缓冲垫有助于保护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膝盖,并使前排乘员位于可与前部智
能气囊间隔的更加位置。
警告!
·不得以任何方式钻切或改动膝部防撞缓冲垫。
·严禁把任何附件安装到膝部防撞缓冲垫上,比如警报灯、音响扬声器、民用波段收
音机等。
辅助侧面气囊
车辆配备两种类型的辅助侧面气囊:
1. 安装在座椅上的辅助侧面气囊(SAB):位于前排座椅的外侧。辅助侧面气囊(SAB)
标识有“SRS AIRBAG”或“AIRBAG”字样的标签,缝入前排座椅外侧。
安装在座椅上的前排辅助侧面气囊标签
除了安全带及车身结构可以减少潜在的伤害之外,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也可以降
低在某些侧面碰撞及翻车中受伤的风险。
辅助侧面气囊(SAB)展开时,它在座椅靠背饰套外侧的接缝处展开。充气中的辅助侧
面气囊(SAB)会通过座椅接缝弹出并进入乘员和车门之间的空间。辅助侧面气囊(SAB)
以非常高的速度移动,伴随产生很大的膨胀力。如果您未正确乘坐在座椅上或者在SAB充
气区域放置了物品,都可能对您造成伤害。正在展开的气囊对儿童的伤害风险甚至更大。
警告!
严禁使用附加座椅罩(套)或把物品放置在您和侧面气囊之间;气囊的性能可能受到
不利影响,或者放置的物品可能会推向您,造成严重伤害。
2. 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位于侧面车窗的上方。覆盖在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
上的装饰上贴有“SRS AIRBAG”或“AIRBAG”标签。
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标签位置
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有助于降低前排及后排座椅外侧乘员受伤的风险。除了安全
带及车身结构可以减少潜在的伤害之外,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也可以降低在某些侧面
碰撞及翻车中受伤的风险。
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向下展开,覆盖侧窗。充气的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将
顶衬的外边缘压出,并覆盖住车窗。如果您没有正确系紧安全带或就座,或者在辅助侧帘式
气囊(SABIC)充气区域放置了物品,则充气所产生的强大作用力会对您造成伤害。正在展
开的气囊对儿童的伤害风险甚至更大。
在某些翻车或侧面碰撞事故中,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有助于降低乘员被部分或全
部甩出侧窗的风险。
警告!
·您的车辆配备有左侧和右侧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切勿将行李或其他物品堆积
过高,以致挡住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的展开。覆盖在侧窗上的饰板处辅助侧帘式气囊
(SABIC)及其展开路径所在的位置,应没有任何障碍物。
·您的车辆配有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为使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正确工作,
不要在车辆内安装任何改变车顶的附件。切勿在车辆上加装市售天窗。切勿增加需要永久连
接件(螺栓或螺钉)才能安装到车顶的行李架。切勿由于任何原因在车顶上钻孔。
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及侧面气囊(SAB)在某些侧面碰撞或翻车事故中会被激活。
乘员防护控制器(ORC)根据碰撞严重程度和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在发生特定侧面碰撞或
翻车事故时展开侧面气囊。车辆受损并非确定是否应展开气囊的最佳信号。
侧面气囊(SAB)是座椅安全带防护系统的辅助装置。侧面气囊(SAB)充气在瞬间完
成。顶住或离安装在座椅上的辅助侧面气囊(SAB)非常近的乘员(包括儿童)可能会受到
严重伤害甚至死亡。乘员,)包括儿童,不应斜靠或顶住车门、侧车窗、或侧面气囊充气区
域睡觉,即使他们位于婴儿或儿童防护装置中。
无论在何种碰撞情况下,座椅安全带和儿童防护装置(如适用)始终是为您提供保护
的必需品。它们还可帮助您保持原位,远离充气的侧面气囊。为获得侧面气囊的最佳保护,
乘员必须正确佩戴座椅安全带并坐直使后背紧靠座椅。儿童必须正确乘坐于适合其身材大小
的儿童防护装置或辅助座椅中。
警告!
·侧面气囊需要一定空间展开。切勿依靠车门或车窗。请在座椅中间坐直。
·在展开过程中离侧面气囊过近会使您受重伤甚至死亡。
·仅仅依赖侧面气囊,在碰撞事故中可能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只有配合座椅安全带, 侧
面气囊才能为您提供适当的保护。在某些碰撞事故中,气囊完全不会展开。即使车内装备侧
面气囊,仍应时刻系上座椅安全带。
注意:
气囊护盖在内部饰件中并不明显;但气囊展开时护盖便会打开。
侧面碰撞
发生碰撞时,侧面碰撞传感器有助于乘员防护控制器(ORC)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经校准后,系统可在发生碰撞时展开车辆碰撞侧的侧面气囊,以起到保护乘员的作用。在发
生侧面碰撞时,侧面气囊会单独展开;左侧碰撞只展开左侧侧面气囊,而右侧碰撞则只展开
右侧侧面气囊。
侧面气囊SAB并非在所有侧面碰撞情况下都会展开,包括在特定角度下的碰撞,或者
未影响乘客舱区域的侧面碰撞。在发生前部智能气囊展开的角度或偏离正面碰撞时,辅助侧
面气囊会展开。
翻车事故
侧面气囊在某些翻车事故中会被激活。乘员防护控制器(ORC)会根据碰撞的严重性
及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在特定翻车事故中展开辅助侧面气囊。车辆受损并非确定是否应展开
气囊的最佳信号。
侧面气囊并非在所有翻车事故中都会展开。翻车传感系统可判断翻车事故是否即将发
生以及是否需要展开气囊。发生轻微事故时,车辆两侧的安全带预紧器展开。发生严重事故
时,车辆两侧的安全带预紧器以及侧面气囊(SAB)和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展开。如
果车辆发生近似翻车事故,翻车传感系统可能还会展开安全带预紧器,及展开会不展开侧面
气囊(SAB)和辅助侧帘式气囊(SABIC)。
倘若气囊展开
所设计的前部智能气囊可以在展开后立即放气。
注意:
前部和/或侧面气囊并非在所有碰撞情况下都会展开。这并不代表气囊系统发生问题。
如果您的车辆在发生碰撞时,气囊充气展开,下列某些或全部情况可能会出现:
·气囊展开并且未折起时,气囊材料有时会使乘员皮肤擦伤或红肿。此种擦伤与绳索
摩擦或在地毯、体育馆地板上滑倒所产生的擦伤类似。这并非是与化学物质接触而造成的。
也不是永久性的,通常很快便会恢复。但是,若您在几天内未明显好转,甚至出现水泡,请
立即就医治疗。
·随着气囊放气,可能会看到烟雾状微粒。这些微粒为产生气囊充气用的无毒气体过
程中所生成的正常副产品。这些悬浮颗粒可能会刺激皮肤、眼睛、鼻子或咽喉。如果您的皮
肤或眼睛受到刺激,请以清水清洗不适部位。若鼻子或咽喉不适,请速移至新鲜空气处。倘
若刺激症状依然持续,请前往就医。若微粒沾到衣服,请参考衣服标识牌说明清洗干净。
气囊展开后请勿继续行驶。因为若您遇到下一次碰撞,气囊已经无法发挥保护作用。
警告!
已经展开的气囊和座椅安全带预紧器无法在下一次碰撞时发挥保护作用。立即请授权
经销商更换气囊、座椅安全带预紧器和座椅安全带卷收器总成。同时,维修乘员防护控制器
(ORC)系统。
注意:
·气囊护盖在内部饰件中并不明显;但气囊展开时护盖便会打开。
·发生任何碰撞事故后,都应立即将车辆送交授权经销商。
强化应急反应系统
在发生碰撞时,若通讯网络完好无损,且发动机正常运行,则乘员防护控制器(ORC)
将根据事件的性质确定是否让强化应急反应系统执行以下功能:
·切断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
·危险警告灯闪烁(只要蓄电池电量充足)或直至关闭点火开关。
·车内灯会自动点亮并保持亮起(只要蓄电池电量充足)或直至关闭点火开关。
·自动解锁车门。
系统复位步骤
为了在事故后恢复强化应急反应系统的功能,必须将点火开关从“START(起动)”或
“ON/RUN(打开/运行)”位置转到“OFF(关闭)”位置。
气囊警告灯
气囊在发生碰撞时必须展开为您提供保护。乘员防护控制器(ORC)监测内部电路以
及与气囊系统电子元件相关联的线路。
不论何时将点火开关置于“START(起动)”或“ON/RUN(打开/运行)”位置,乘员
防护控制器(ORC)都会监测气囊系统的电子零部件是否准备就绪。如果点火开关位于“OFF
(关闭)”或“ACC(附件)”位置,气囊系统不会开启,而且气囊不会充气膨胀。
乘员防护控制器(ORC)带有一个备用的电源系统,即使蓄电池电量耗尽或者已经断
开,它也能展开气囊。
同时,当点火开关第一次旋转至“ON/RUN(打开/运行)”位置时,乘员防护控制器(ORC)
点亮仪表板里的气囊警告灯约四至八秒钟,进行自检。在自检之后,气囊警告灯将熄灭。如
果乘员防护控制器(ORC)探测到系统任一零件中的故障,则气囊警告灯会短暂或持续亮
起。在首次起动之后,如果警告灯再次亮起,则会发出一声短促的蜂鸣声来提醒您。
此外,乘员防护控制器(ORC)还包括各种诊断,一旦发现有可能影响气囊系统的故
障,组合仪表上的气囊警告灯便会点亮。这些诊断也会记录故障的特性。虽然所设计的气囊
系统是免维护的,但是如果发生以下任何情况,应立即请授权经销商维修气囊系统。
·点火开关首次转到“ON/RUN(打开/运行)”位置时,在四到八秒内气囊警告灯没有
点亮。
·在四到八秒的间隔后,气囊警告灯会一直亮起。
·在驾驶期间,气囊警告灯会不时亮起或一直点亮。
注意:
如果车速表、转速表或任何与发动机相关的量表无法正常工作,乘员防护控制器(ORC)
也可能被禁用。在此情况下,气囊可能无法展开为您提供保护。立即请授权经销商维修气
囊系统。
警告!
忽视仪表板内的气囊警告灯意味着在碰撞事故中您可能无法获得气囊保护。第一次打
开点火开关后,如果警告灯没有亮起作为灯泡检查,在您起动车辆后持续亮起,或当您行驶
时警告灯亮起,请立即到授权经销商处检修气囊系统。
保养您的气囊系统
警告!
·将气囊系统的任何部分加以改装,系统都可能无法适时保护您的安全。如果气囊系
统无法为您提供保护,将致使您受伤。切勿任意改装系统内的部件或线路,切勿在方向盘中
央护盖上或仪表板右上方粘贴任何徽章或贴纸。切勿改动前保险杠、车身结构,或者安装售
后市场出售的侧踏板或侧脚板。
·自行修理气囊系统内的任何零件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务必告诉维修人员本车装备气
囊系统。
·切勿试图改装气囊系统的任何部位。如果作了改动,气囊可能意外触发或在事故中
无法正常运作。对于您车辆气囊系统的任何维修工作请交由授权经销商进行。如果您的座椅
(包括饰套和座垫)需要任何维修(包括拆下或拧松/拧紧座套固定螺栓),请把车辆交给您
的授权经销商。只能使用制造商认可的座椅附件。如您需要为残疾人士改装气囊系统,请联
系您的授权经销商。
车辆事故记录仪(EDR)
本车装备了车辆事故记录仪(EDR)。车辆事故记录仪(EDR)的主要目的是在某些碰
撞或接近碰撞的情况下(例如,气囊展开或撞上路面障碍物)进行记录,其数据将有助于了
解车辆系统运行情况。车辆事故记录仪(EDR)记录很短的时段内(通常为30秒或更短)
有关车身动态和安全系统的数据。本车内的车辆事故记录仪(EDR)记录下列数据:
·车内的各个系统是怎样运行的;
·驾驶员和乘客安全带是否扣紧/系紧;
·驾驶员施加加速踏板和/或制动踏板到什么程度(如果实际中施加);
·车辆的速度有多快。
这些数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发生碰撞和受伤的情况。
注意:
只会发生重大碰撞情况时您的车辆才会记录车辆事故记录仪(EDR)数据;正常行驶
状况下车辆事故记录仪(EDR)不会记录数据和个人资料(例如姓名、性别、年龄和碰撞
位置)。但是,第三方,例如执法方,在碰撞调查期间可以结合车辆事故记录仪(EDR)数
据和得到的日常个人识别信息类型。
要读取车辆事故记录仪(EDR)记录的数据,需要专门设备,需要有权使用车辆或车
辆事故记录仪(EDR)。除了车辆制造商,其他拥有专业设备的第三方如执法,如果他们有
权使用车辆或车辆事故记录仪(EDR),就能读取相应信息。
儿童防护装置——安全搭载儿童
022600123
所有您车上的乘员都必须时刻系上安全带对于未能使用安全带的婴儿和儿童,应通过
儿童约束系统进行防护。欧洲指令2003/20/EC要求在所有欧共体国家正确使用防护装置。
如果可用,身高低于1.5米以及12岁或以下的儿童应正确地系上安全带坐在后排座椅
上。根据碰撞统计,以正确的方式将儿童束缚在后排座椅上,要比束缚在前排座椅上更加安
全。
警告!
发生碰撞时,未作适当防护的儿童可能会从车内抛出。此时您无论多么强壮,也不会
有足够的力量把婴儿平稳地保持在膝盖上。儿童及其他乘员可能因此遭受严重伤害。因此,
乘坐车辆的儿童都用乘坐于适合其身材大小的儿童防护装置中。
有各种尺寸及类型的安全座椅,适合从新生儿到可以正常使用成人安全带的儿童。儿
童后向乘坐车辆的时间尽量长些;这里是发生碰撞时的最佳保护位置。务必经常核对儿童座
椅用户手册,确保选择适合您孩子的正确儿童座椅。仔细阅读并遵守用户手册中儿童防护装
置的所有提示和警告,以及黏贴在儿童防护装置上的所有标签。
在欧洲,法规ECE——R44中对儿童防护装置系统进行了定义,法规将其分为五个重
量组:
防护装置组 组0 组0+ 组1 组2 组3
重量组 低于10kg 低于13kg
9-18kg 15-25kg 22-36kg
检查您的儿童防护装置标签。所有通过核准的儿童防护装置,其标签上必须包含核准
的类型数据和控制标记。该标签必须永久性固定于儿童防护系统上。不应从儿童防护装置上
取下该标签。
警告!
极危险!切勿将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放置在激活的气囊前部。相关信息,参见遮阳板
上安装的标签。无论发生碰撞的严重程度如何,事故中展开的气囊都会对婴儿造成致命伤害。
建议务必要使儿童乘坐在后排座椅上的儿童防护系统中,这里是发生碰撞时的最佳保护位
置。
通用型儿童防护系统
下文中的数字为各类型通用型儿童防护系统的示例。显示典型安装情况。务必根据儿
童防护装置制造商说明安装儿童防护系统,制造商说明必须随附于该类型的防护系统中。
不使用车辆座椅安全带安装儿童防护系统时,可使用配备ISOFIX固定器的儿童防护系
统。
组0和0+
图A
安全专家建议儿童使用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乘坐车辆的时间尽量长些。体重在13kg及
以下的婴儿应按照图A所示约束在和儿童座椅类似的后向型后向型内。该型儿童防护装置
可支撑儿童的头部及不会在急减速或碰撞中向颈部施压。
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由车辆安全带固定,如图A所示。儿童座椅使用自身的束带约束
儿童。
警告!
·切勿将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放置在气囊的前部。乘客侧前部智能气囊展开会对12岁
及以下的儿童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包括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中的儿童。
·仅在车辆后排座椅中使用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
组1
图B
体重在9kg至18kg之间的儿童可乘坐在与图B类似的第1组前向型座椅中。该型儿童
防护装置可用于对于第0组或0+儿童防护装置来说过大的大龄儿童。
组2
图C
体重在15kg和25kg之间的儿童以及对于第1组儿童防护装置来说太大的儿童,可以
使用第2组儿童防护系统。
如图C所示,第2组儿童防护系统使用对应座椅安全带将儿童正确固定,使肩带跨过
儿童的胸部而非颈部,及胯带紧贴在骨盆而非腹部。
组3
图D
体重在22kg和36kg之间的儿童以及身高足以使用成人肩带的儿童,可以使用第3组
儿童防护装置。第3组儿童防护装置将胯部安全带置于儿童骨盆上。儿童身高必须足够使肩
带跨过儿童胸部而非颈部。
图D显示了第3组儿童防护系统将儿童固定在后排座椅的示例。
警告!
·安装不当可能使婴儿或儿童防护装置失去作用。防护装置可能会在碰撞事故中松动。
儿童有可能因此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安装婴儿或儿童防护装置时,请严格遵照儿童防护
装置制造商的指示。
·车辆安装儿童防护装置后,切勿前后移动车辆座椅,否则会使儿童防护装置固定器
松动。调节车辆座椅位置前拆下儿童防护装置。调节好车辆座椅位置后,重新安装儿童防护
装置。
·儿童防护装置未使用时,使用座椅安全带或ISOFIX固定装置将其固定于车内或将其
从车内取出。切勿任其松动地留在车内。紧急制动或发生事故时,它可能会撞击乘员或座椅
靠背,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
乘客座椅使用通用型儿童防护系统的适用性
根据欧洲指令2000/3/EC规定,在各乘客座椅位置安装通用型儿童防护系统适用性的情
况显示如下表:
年龄组 座椅位置
前排乘客 后排乘客 后排中间
小于10kg(0到9个
月)
小于13kg(0到24
个月)
9到18kg(9到48个
月)
15到36kg(4到12
岁)
上表所用字母含义:
X U U
X U U
X U U
X U U
·U = 适用于核准用于该重量组的“通用”型防护装置。
·X = 座椅位置不适合此重量组的儿童。
年龄稍大儿童的座椅安全带
身高超过1.5米的儿童可以佩戴安全带而不使用儿童防护装置。
使用简单的5步测试来确定座椅安全带是否适合儿童,或者他们仍需使用第2组或第3
组儿童防护装置以配合座椅安全带的使用。
1.而是否可以仅靠车辆座椅靠背乘坐?
2.当儿童仍然紧靠靠背乘坐时,其膝部是否可以舒适地弯靠在车辆座椅前部?
3.肩部安全带是否横跨儿童颈部和手臂之间的肩部?
4.胯部安全带是否尽可能低,与儿童的大腿部位接触而不是其腹部?
5.儿童是否可以在整个行程中保持这种姿势乘坐?
如果以上任一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儿童仍然需要使用第2组或第3组儿童防护装置
乘坐在车辆中。如果儿童使用胯/肩式安全带,则定期检查安全带位置,以确保座椅安全带
搭扣锁紧。儿童的乱动或倚靠可能造成安全带移位。如果肩部安全带碰到脸部或颈部,则让
儿童移动到靠近车辆中央位置,或使用辅助座椅正确定位儿童座椅安全带。
警告!
切勿将肩部安全带缚于儿童手臂下方或背后。在碰撞中,肩部安全带无法适当保护儿
童可能会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儿童必须时刻正确系紧胯/肩式安全带。
ISOFIX防护系统
您的车辆装备了名为ISOFIX的儿童防护固定器系统。通过本系统,安装带有ISOFIX
的儿童座椅时可以不使用车辆座椅安全带。ISOFIX系统有两个下部固定器,位于坐垫背面
与座椅靠背接触的位置,还有一个顶部系带固定器,位于座椅位置背后。
图B为用于第1重量组的通用ISOFIX儿童防护系统示例。ISOFIX儿童防护系统同样
可用于其他重量组。
定位ISOFIX固定装置
下部固定装置为圆杆,位于座椅后部座垫与靠背接合处。您只有在倾斜后排座椅
安装儿童防护装置时才看到它们。如果您将手指伸入座椅靠背和座垫之间的间隙摸索时,可
很容易感觉到它们。
后排座椅ISOFIX的固定器
定位系带固定器
在每个后排座椅位置后面的座椅靠背上安装有系带固定器。
ISOFIX儿童防护系统的各侧均配备一个钢杆。它们均带有一个固定至下部固定点的插
头和一个将接头紧固在固定点上的装置。前向型儿童防护装置和某些后向型儿童防护装置可
能也配备有系带。系带带有一个固定至顶部系带固定器的端部卡钩和一个在其固定至固定点
后紧固系带的装置。
后排座椅系带固定器
中间座椅ISOFIX
警告!
·严禁使用ISOFIX系统将儿童防护装置安装在中间位置。该位置未批准使用任何类型
的ISOFIX儿童防护系统。
·严禁使用中部系带固定器安装ISOFIX儿童防护系统。务必使用安全带将儿童座椅安
装在中部座位。
·切勿使用同一个固定器固定一个以上的儿童防护装置。关于标准安装说明,请参见
“安装ISOFIX儿童防护装置”。
乘客座椅使用ISOFIX儿童防护系统的适应性
下图所示为当座椅配备符合欧洲标准ECE 16的ISOFIX固定器时,为座椅安装ISOFIX
儿童防护系统的各种可能性。
车辆ISOFIX位置图表
重量组 尺寸分固定件 前排乘后座外后座中中间外中间中其他位
婴儿提
篮
0—低
于10kg
0+—低
于13kg
类 客 侧 间 侧 心 置
F X X X X X X ISO/L1
G X X X X X X ISO/L2
X X X X X X
E X IUF X X X X ISO/R1
X X X X X X
E X IUF X X X X ISO/R1
D X IUF X X X X ISO/R2
C X X X X X ISO/R3
X X X X X X
车辆ISOFIX位置图表
重量组 尺寸分固定件 前排乘后座外后座中中间外中间中其他位
类 客 侧 间 侧 心 置
ISO/R2 X IUF X X X X D
ISO/R3 X X X X X C
ISO/F2 X X X X X B IUF
ISO/F3 X X X X X A IUF
(1)
(1) Ⅱ—15
(1) Ⅲ—22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1)
(1)
(1)
IUF
X X X X B1 IUF ISO/F2X X
Ⅰ—9
至18 kg
至25 kg
至36kg
IUF
上表所用字母含义:
(1)对于不带有ISO/ X X尺寸级别标志(A到G)的儿童防护系统(CRS),对于适
用的重量组,汽车制造商应为每个位置推荐明确的ISOFIX儿童防护系统。
IUF = 适合核准使用该重量组的“通用”型ISOFIX前向儿童防护系统。
IL = 适用于附表中所列的具体ISOFIX儿童防护系统(CRS)。这些ISOFIX儿童防护
系统(CRS)属于“特定车辆”、“限制型”或“半通用型”类型。
X = ISOFIX不适合该重量组和/或该尺寸分类的ISOFIX儿童防护系统。
*
前排座椅应放置在中等音轨行程位置或该位置的前面,且使座椅靠背处于垂直位置。
上表所用字母含义:
(1)对于不带有ISO/ X X尺寸级别标志(A到G)的CRS(儿童防护系统)以及适用
重量组,汽车制造商应为每个位置指出推荐车辆特定的ISOFIX儿童防护系统。
IUF = 适合核准使用该重量组的“通用”型ISOFIX前向儿童防护系统。
IL = 适用于附表中所列的具体ISOFIX的儿童防护系统(CRS)。这些ISOFIX儿童防
护系统(CRS)属于“特定车辆”、“限制型”或“半通用型”类型。
X = ISOFIX不适合该重量组和/或该尺寸分类的ISOFIX儿童防护系统。
安装儿童防护装置时,务必遵照儿童防护装置制造商的说明。并非所有的儿童防护系
统都按照这里所述安装。当使用通用型ISOFIX儿童防护系统时,只能使用标记有ECE R44
(R44/03或更高版本)“通用型ISOFIX”的儿童防护系统。
使用顶部系带固定器安装儿童防护装置:
1. 查看打算安装儿童防护装置的乘坐位置后面,找到系带固定器。可能需要将座椅向
前移动,以便更容易够到系带固定器。如果此乘坐位置上没有系带固定器,则将儿童防护装
置移至其它位置(如果可用)。
2. 铺设系带,在固定器和儿童座椅间提供最适当的路径。如果车辆装备有可调式后排
头枕,则升起头枕,如有可能,将系带铺设在头枕下面和两个支杆之间。若不可能,降低头
枕并沿着头枕外侧穿过系带。
3. 将儿童防护装置的系带钩固定至顶部系带固定器上,如图所示。
后排座椅系带固定器
4. 按照儿童防护装置制造商的说明,拉近系带。
警告!
·系带连接不当可能加大儿童头部的移动空间,从而可能伤害到儿童。只能使用直接
位于儿童座椅后面的固定器固定儿童防护装置顶部系带。
·如果车辆配备拼合式后排座椅,必须确保在收紧系带时,系带没有滑入椅背之间的
开口内。
使用车辆座椅安全带安装儿童防护装置
乘客乘坐位置的座椅安全带配备有可切换式自动锁止卷收器(ALR),其被设计用于使
座椅安全带的胯带部分仅仅环绕儿童防护装置。通过将织带从卷收器中全部拉出,然后使织
带再次卷收至卷收器中,自动锁止卷收器(ALR)可“切换”至锁止模式。如果其锁止,当
织带缩回至卷收器中时,自动锁止卷收器(ALR)将发出咔嗒声。有关自动锁止卷收器(ALR)
的更多信息,参见“乘员防护”部分的“自动锁止模式”。
如何收藏可切换式ALR安全带
使用ISOFIX固定系统安装儿童防护装置时,收起其他乘员未使用的或用于固定儿童防
护装置的自动锁止卷收器(ALR)安全带。如果儿童玩耍未使用的安全带并意外锁止安全带
卷收器,则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伤害。使用ISOFIX系统安装儿童防护装置前,将座椅安全带
扣在儿童防护装置后面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如果扣住的座椅安全带影响儿童防护装置的安
装,则将座椅安全带穿过儿童防护装置安全带,然后将其扣住,而不是将其扣在儿童防护装
置后面。切勿锁止座椅安全带。提醒车内所有儿童:座椅安全带不是玩具,他们不可以玩安
全带。
安全带可切换式自动锁止卷收器(ALR)的儿童防护装置:
1. 将儿童座椅放置在乘坐位置中间。对于某些第二排座椅,可能需要倾斜座椅和/或升
起头枕,以获得更佳的贴合度。如果后排座椅可以在车辆内前后移动,可将座椅移动至最后
位置,以为儿童座椅留出空间。同样可将前排座椅向前移动,以为儿童座椅留出更多的空间。
2. 将座椅安全带织带从卷收器中拉出,使其穿过儿童防护装置的安全带路径。切勿扭
曲安全带路径上的安全带织带。
3. 将锁板插入搭扣,直至听到“咔嗒”声。
4. 拉上织带,使胯带部分紧靠在儿童座椅上。
5. 为锁止座椅安全带,将安全带肩部向下拉,直至将全部座椅安全带织带从卷收器中
拉出。然后,使织带重新卷收至卷收器中。随着织带收回,您将听到咔嗒声。这意味着座椅
安全带此时处于自动锁止模式。
6. 尝试将织带从卷收器中拉出。如果其锁止,则应不能拉出任何织带。如果卷收器未
锁止,则重复步骤5。
7. 最后,拉起任何多余织带,将肩部紧紧绕在儿童防护装置上,同时将儿童防护装置
向后并向下按压至车辆座椅中。
8. 通过沿安全带路径前后拉动儿童座椅,检查儿童防护装置是否牢固安装。它沿任一
方向上移动不得超过25毫米。
任何座椅安全带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都会松弛,因此要时常检查安全带并在必要时
拉紧。
载送宠物
气囊在前排座椅充气展开时,可能会伤及您的宠物。紧急制动或碰撞中,未作适当保
护的宠物可能会被抛离座位而受伤,甚至伤及乘客。
宠物应安置在后排座椅加以保护,或放在用座椅安全带固定的宠物载具中。
发动机磨合建议
车辆的发动机和传动系(变速箱和车桥)不需要较长的磨合期。
首个500km要中速驾驶。在最初的100km之后,可以加速到80或90km/h。
在巡航期间,在当地交通法规的限制范围内,在短暂的节气门全开时进行加速有利于
发动机的磨合。应避免在低档位时节气门全开的加速行驶,这样可能产生危险。
出厂时在发动机内加注的发动机油为节能型优质润滑油。车辆应该依据行驶时所预期
的气候状况适时地更换机油。关于推荐的粘度和质量等级,请参见“车辆保养”中的“保养
步骤”。
小心!
切勿在发动机中使用不含清洁剂的机油或纯矿物油,否则可能导致损坏。
注意:
新发动机在前数千公里行驶时会消耗部分机油。这应当被视为磨合时的正常情况,并
非异常情况。
安全提示
搭载乘客
切勿在行李区搭载乘客。
警告!
·天气炎热时,请勿将儿童或宠物留在停驻的车内。车内温度升高,可能造成严重伤
害,甚至死亡。
·乘坐于车内或车外的行李区是极其危险的。在碰撞事故中,乘坐于此区域的乘员很
可能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车上任何没有安装座椅与座椅安全带的区域都不可乘坐。
·确保车内的每个乘员都坐在座椅上,并时刻正确系紧座椅安全带。
废气
警告!
汽车废气有害人体健康,有时甚至有致命危险。其中含有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CO)。
吸入废气可能使您失去知觉,甚至中毒。为避免吸入CO,请遵循以下这些安全提示:
·在密闭的车库内或者狭窄的区域内不要运行发动机,除非您的车辆需要从这个区域
内移进或移出。
·如需在行李厢/尾门/后门开启时行驶,需确保车窗全部关闭,及空调风扇开关设置为
高速档。切勿使用内循环模式。
·如需要坐在停驻的且发动机运行的车内,调节制热或制冷控制,使外部空气进入车
辆。把鼓风机设置在高速档位。
正确地维护发动机排气系统是防止一氧化碳进入车身的最佳措施。
当发现排气系统发出异常噪音;或者可以在车内检测到废气;或者车辆下面或后部损
坏;应由有经验的技师彻底检查整个排气系统及邻近车身部位是否有破损、损坏、变形或错
位的部件。接缝分离或连接松动都可能使废气进入乘客舱。此外,每次升起车辆更换润滑油
或机油时检查排气系统。根据需要更换。
车内安全检查事项
座椅安全带
定期检查座椅安全带是否有裂痕、磨损及松动处。应立即更换受损的零件。请勿擅自
分解或改装系统。
碰撞事故后必须更换座椅安全带总成。碰撞事故发生后,若后排座椅安全带受损(即
卷收器弯曲、织带撕裂等),必须更换其总成。若座椅安全带或卷收器有任何问题,请更换
座椅安全带。
气囊警告灯
在首次打开点火开关时,此灯应亮起并持续四到八秒作为灯泡检查。若该灯在起
动过程中没有亮起,请联系您的授权经销商。行驶中若灯持续亮起,或突然亮起,请立即致
授权经销商处检查系统。
除霜器
检查运转情况时,请选取除霜模式,并将鼓风机控制调至高速档。您应该感觉到风挡
玻璃上的气流。如果除霜器不工作,请联系您的授权经销商进行维修。
地板垫安全信息
务必使用针对车辆地板量身设计的地板垫。所使用的地板垫不得阻碍踏板区域并能牢
牢的固定在防滑位置,同时不得干扰踏板或以其他方式危害车辆的安全操作。
警告!
若踏板无法移动自如,会导致车辆失控,并增加人员严重受伤的风险。
·务必确保地板垫已稳妥地固定在地板垫紧固件上。
·切勿在车内放置或安装无法稳妥固定的地板垫或其他地板覆盖物,以免其移位和干
扰到踏板或者阻碍车辆的控制。
·切勿在已安装的地板垫上面放置地板垫或其他地板覆盖物。额外的地板垫和其他覆
盖物将会缩小踏板区域的范围,并干扰到踏板。
·定期检查地板垫的安装情况。将地板垫取出清洁后,务必将其重新安装妥当,并加
以固定。
·务必确保物体不会在车辆行驶的情形下掉进驾驶员搁脚的区域。物体会卡在制动踏
板和加速踏板下面,从而导致车辆失控。
·如果出厂时并未配装,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妥善地安装固定桩。
若未能妥善地安装或固定地板垫,则可能干扰到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操作,从而导
致车辆失控。
车外定期安全检查事项
轮胎
检查轮胎的胎纹是否磨损过度或者磨损不均。检查轮胎的胎纹或胎壁中是否卡入了石
头、钉子、玻璃以及其他物体。检查车胎的胎纹是否有切痕及裂纹。检查胎壁是否有切痕、
开裂及鼓起。检查车胎螺母旋紧程度。检查轮胎(包括备胎)的冷态充气压力是否合适。
车灯
当您进行车灯操控时让一个人观察制动灯和外部车灯的使用状况。检查仪表板上的转
向信号灯与远光灯指示灯。
车门锁
检查能否正常关闭、插闩和锁止。
油液泄漏
经过一个晚上的停车,检查车辆下面区域是否有油液,发动机冷却液、机油或其他液
特斯拉model1的价格-探界者在美国真实口碑
更多推荐
进口指南者jeep报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