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宝马330i 价格表)

浙江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科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化学

与社会发展

一、单选题

1

.(

2022·

浙江杭州

·

统考中考真题)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各种

运动的量度。给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A

.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B

.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

.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

.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

.(

2022·

浙江湖州

·

统考中考真题)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

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

B

.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

C

.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

D

.说明了燃烧需要助燃剂

3

.(

2022·

浙江宁波

·

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A

鉴别酱油和食醋

实验方案

闻气味

试卷第1页,共12页

B

C

D

A

A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

探究水的组成

粗盐提纯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

溶解、过滤、蒸发

B

B C

C D

D

4

.(

2022·

浙江温州

·

统考中考真题)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如图),灶内的木材

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A

.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C

.木材接触更多空气

B

.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D

.木材的导热性变强

5

.(

2021·

浙江杭州

·

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操作与现象

1g

红磷分别放入两支带塞的试管中,将

1g

白磷、再将

A

试管同时浸入约

80℃

的热水里,只有白磷燃烧

B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在常温常压下,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

C

剧烈

将铁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所得固体物质

D

不能被磁铁吸引

A

A B

B C

C D

D

学反应

大,硫燃烧越剧烈

铁粉已跟硫粉发生了化

二氧化碳是一种酸

该条件下,氧气的浓度越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实验结论

6

.(

2021·

浙江金华

·

统考中考真题)每年

6

5

日为世界环境日。

2021

年中国的主题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

试卷第2页,共12页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行为

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

.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

碳中和

D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7

.(

2021·

浙江丽水

·

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宣布力争于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

的排放与吸收相互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

.生物的呼吸作用

8

.(

2021·

浙江金华

·

统考中考真题)不同地区最早种植的作物各不相同,不同作物所含

的营养物质不同,从而影响不同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较

高的是

A

.大米

B

.大豆

C

.青菜

D

.花生

9

.(

2021·

浙江宁波

·

统考中考真题)

2021

4

22

日是第

52

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

题是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C

.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

B

.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

.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10

.(

2021·

浙江宁波

·

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C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1:1 D

.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

改变

试卷第3页,共12页

二、填空题

11

.(

2022·

浙江杭州

·

统考中考真题)

2021

年,马延和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

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涉及

60

余步代谢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其技术路线如图所

示:绿色植物

(

以玉米为例

)

光合作用和使用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合成等量淀

粉的对比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能量转化效率

玉米淀粉

2%

人工合成淀粉

7%

生产条件与方式

阳光、灌溉、施肥施药、收割

全天候车间生产

生产周期

4

6

个月

1

2

(1)

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阶段

1

:从

x

电能

氢能

甲醇;

阶段

2

:以甲醇为原料通过

“C1→Cy→C6→

淀粉

的策略,多步酶催化合成淀粉。

据图分析,在阶段

1

中,

x

能为

_______

能,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为

_______

;在

阶段

2

中,

Cy

为甘油酮

(C

3

H

6

O

3

)

,则

y

的值为

_______(

填写数字

)

(2)

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均需多种

_______

作为催化

剂,淀粉属于糖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

_______

(3)

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虽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对解决粮食危机和减少碳排放

有着重大意义。据表分析,该技术相较于传统农业

_______

(

写出

2

)

12

.(

2022·

浙江

·

统考中考真题)家务劳动不仅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而且能将科学知识学

以致用。

(1)

洗涤铝制容器时,不能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

______

导致金属铝继续被空气氧化。

试卷第4页,共12页

(2)

烹饪时如遇油锅着火,灭火的措施是

______

,以免引起火灾。

13

.(

2021·

浙江温州

·

统考中考真题)温州地区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其中

灰汤粽

特别受欢迎。制作灰汤粽的关键是做好

灰汤

1

)作为粽子品质改良剂、防腐剂的灰汤富含碳酸钾。碳酸钾水溶液呈碱性,这是碳

酸钾的

___________

(选填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2

)制作灰汤时,用沸水浇淋草木灰(如图),比用冷水浇淋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更大

的碳酸钾溶液。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受

___________

影响。

3

)灰汤粽是将糯米用粽叶包裹,放在灰汤中煮制而成。灰汤粽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

主要营养素是

___________

14

.(

2021·

浙江衢州

·

统考中考真题)

加氢几分钟,畅行数百里

,这是

2021

上海车展

上为氢能源汽车打出的标语。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

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穿过电极

A

通过电解液移动到电

B

与氧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从电极

A

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

B

,形成电流。

到达电极

1

)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______

能。

2

)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电能电解水来制取。

已知

1.2kg

氢气大约可供某款氢能源汽车行驶

100km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

1.2kg

氢气至少需要电解多少质量的水

______

3

)氢燃料电池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是:

______

4

)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倒的氢气称为绿氢。下

列方式可制得绿氢的是

______

A

.水力发电制氢

试卷第5页,共12页

B

.太阳能发电制氢

C

.火力发电制氢

D

.核能发电制氢

15

.(

2021·

浙江宁波

·

统考中考真题)

2021

5

10

日,成都市某小区电梯内发生一起

电瓶车自燃事故。

1

)电瓶车自燃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由于电源短路,形成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的热。

这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

______

能。

2

)针对上述电梯内电瓶车自燃隐患,宁波市未雨绸缪,早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其

阻车感应系统

已在多个小区推行。如图所示是某阻车感应系统在电梯轿厢内的信息

传递示意图,一旦电瓶车进入电梯,就会被摄像头检测到,语音告警器将进行语音提示,

同时电梯门不会关闭。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与反射弧类似,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类似

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3

)电动汽车一般由电池包供电。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

理如图:

这里的可燃性气体是

______

16

.(

2021·

浙江湖州

·

统考中考真题)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

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

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

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

(选填

变大

变小

不变

),此过程海水

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

(选填

物理

化学

)变化。

17

.(

2021·

浙江嘉兴

·

统考中考真题)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

变过程。

试卷第6页,共12页

1

)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

物,主要是它的

______

,因而容易点燃。

2

1830

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

KClO

3

MnO

2

混合,摩擦后发生

KClO3

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

KClO

3

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

______

,使燃烧更剧

烈。

三、流程题

18

.(

2022·

浙江绍兴

·

统考中考真题)

海洋强国

是国家战略,绍兴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

展示范区的重要战略节点,正以积极的姿态规划发展海洋经济。利用海洋资源是海洋科

技创新的新引擎。

(1)

盐化工是我国重要海洋产业、盐卤中主要盐类物质及其含量如图甲,利用盐卤生产金

属镁的流程如图乙、由图甲可知,盐卤中含量最多的盐是

______

;流程图中操作

A

名称是

______

;若生产过程中镁元素没有损失,且其他盐类中的镁元素质量可忽略不计,

1000

克盐卤可制备金属镁

______

克。

(2)

地球表面

70%

以上是海洋,各种海洋能源有待开发,你觉得开发前景广阔的能源有

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19

.(

2022·

浙江金华

·

统考中考真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

向全球承诺,力争于

2060

年前实现

碳中和

碳中和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二氧化

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

零排放

。实现

碳中和

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碳减排: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

下列做法不能实现

碳减排

的是

______

A

.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

.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

C

.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

试卷第7页,共12页

D

.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

、碳吸收:

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这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

利用

捕捉与封存技术

,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CO2

分离出来进行储存。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

NaOH

溶液来

捕捉

”CO

2

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2)

用该技术进行

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______

(3)

分离器中发生的反应:

①CaO+H

2

O

Ca

OH

2

②Ca

OH

+Na

2

CO

3

CaCO

3

↓+2NaOH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

Na

2

CO

3

溶液

100

千克,求完全反应后,

理论上可生成

CaCO

3

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碳转化:指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五、简答题

20

.(

2021·

浙江丽水

·

统考中考真题)土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通常以木柴、

秸秆为燃料。目前,我市农村仍有使用土灶做饭的习惯。

小科和小思在爷爷家看到不能移动的土灶(如图甲),他们对土灶产生了好奇,了解到

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木柴添加通道与烟囱相连,通风道与木柴添加通道通过中间铁

栅连通。于是分别设计了移动式土灶(如图丙和丁)。

1

)为使木柴充分燃烧,移动式土灶设计更合理的是

___________

(填

)。

试卷第8页,共12页

2

)土灶设计烟囱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3

)资料显示:

1

千克干木柴在土灶中燃烧,能产生约

12.5g

固体粉尘。从环境保护的

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______

4

)干木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

6

H

10

O

5

)],纤维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

n

6nO

2

式为(

C

6

H

10

O

5

点燃

6nCO

2

5nH

2

O

。若干木柴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

40.5

%,

4000g

干木柴中的纤维素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

___________

21

.(

2021·

浙江丽水

·

统考中考真题)学校组织春游,小科准备了一份

自热火锅

(图甲,

他撕开包装看到了内部结构(图乙),并了解到相关信息(图丙)。

小科按食用方法进行如下操作:

加热盒中倒入适量冷水将发热包放入冷水中;

放上食盒,加入食材并倒入适量的饮用水,扣紧盒盖。

在等待食物煮熟过程中,小科发现加热盒逐渐变烫盒内传出

嘶嘶

的声音、盒盖小孔的

上方有水汽。请结合火锅

自热

过程解释盒盖上小孔的作用。

六、科普阅读题

22

.(

2021·

浙江绍兴

·

统考中考真题)

2021

3

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

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

是指在一定时

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

零排放

的目的。

1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根据图甲回答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试卷第9页,共12页

______

2

)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浙江大学研发的

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

,利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

碳。微型藻类是

______

(选填

真核

原核

生物,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

______

作用实现固碳。

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

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

______

变化(选填

物理

)。

我国研发的

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

(图乙),甲醇(

CH

3

OH

)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

称为

液态阳光

。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

电能

→______

能。

甲醇合成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

10

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______

试卷第10页,共12页

吨。(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

CO

2

+3H

2

一定条件

CH

3

OH+H

2

O

3

)交通领域的

以电代油

可以来实现

减碳

目标。图丙为某纯电动汽车与某燃油汽

车的相关数据,请回答:

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

100km

会向空气减少排放

______kg

的二氧化碳

?0.7?10

3

kg/m

3

,结果精确到

0.1

)(

P

汽油

从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相对于燃煤发电,符合

减碳

理念的是

______

发电。

七、科学探究题

23

.(

2021·

浙江嘉兴

·

统考中考真题)小嘉用

H

2

O

2

溶液制取氧气时,在烧瓶中加入

50

毫升水及

0.5

MnO

2

,再往分液漏斗中加入

30

毫升

15%

H

2

O

2

溶液。为什么要加入

50

毫升水呢?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加入水时,若注入

H

2

O

2

溶液速度过快,反应会过于

剧烈而引发事故。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减缓该反应速度的呢?

【建立假设】水可以降低

H

2

O

2

溶液浓度,从而减缓反应速度。

【实验方案】他利用如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

30

毫升的

1%

3%

7%

H

2

O

2

溶液进行实验,观察并比较。

【实验结论】加水降低了

H

2

O

2

溶液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变慢。

【交流反思】

试卷第11页,共12页

更多推荐

真题,中考,过程,技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