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大众斯柯达2010款晶锐)
呼之欲出的M7A4炮兵前沿装甲侦察车
作者:邓涛
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9年第7期
尽管已经服役了30多年,但庞大的“布雷德利” 家族今天仍然人丁兴旺,地位稳固,不仅仅美军用来替代M113的AMPV将基于新一代的“布雷德利”底盘进行衍生,作为自行反坦克炮使用的MPF很可能要用到新一代的“布雷德利”底盘,甚至在最新的M109 A7/8 155毫米自行火炮上,新一代的“布雷德利”底盘也承担起了令其旧貌换新颜的任务。令人感兴趣的是,在这一串长长的名单中,或许还要加上M7A4炮兵前沿装甲侦察车(BFIST分队装甲机动载具,美军称火力支援车)——它同样是基于新一代“布雷德利”底盘发展的成果。
前言
火炮自登上战争舞台以来,以其铺天盖地的炮火、夺人心魄的震撼,被世人誉为“战争之神”。在即将进入21世纪第三个10年的今天,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世界军事领域出现了一场新军事变革。作为这场新军事变革的变现之一,世界各国的武器装备正不断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作为陆军装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炮兵装备也在变得更加灵活、精确和智能。虽然有高度依赖空中力量的传统,但美国陆军炮兵装备建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代表了当前国外炮兵装备建设的最高发展水平。这不仅仅表现为美军155毫米身管打击系统和277毫米多用途火箭炮系统自身的技术革新有目共睹,更表现为其整个炮兵体系的信息化进程在不断驶入“深蓝”。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美国陆军野战炮兵体系重要的技术装备,M7炮兵前沿装甲侦察车即将进行的升级换代,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野战炮兵传感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一首《炮兵侦察兵之歌》,形像地说明了机械化战争时代炮兵前沿侦察组(BFIST)的作用和重要性:“你背炮队镜,我背方向盘。外号千里眼,真名侦察员。深入到敌后,战斗在最前线。搜寻敌目标,观测爆炸点。定在图板上,计算好诸元。弹药装填好,报告指挥员。预备一声放,胜利凯歌还!”在信息化战争时代,炮兵前沿侦察组(BFIST)的地位更加凸出重要。美军就将其视为野战炮兵传感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军野战炮兵的兵力配置一向强调灵活的分散配置。美军认为:野战炮兵是战场上的重要目标,炮兵由于发射时的声光特征,很容易暴露并被攻击。在现代战场上,炮兵要发挥作用首先要能够生存,分散配置就是提高战场生存能力的有效措施。所以,目前美军野战炮兵的作战手册中写道:炮兵正沿着阵地配置更加分散、阵地转移更加频繁分方向发展,并有从炮兵连为射击单位转向单炮随机配置和自主作战是趋势。但兵力配置分散不等于火力分散。在火力运用的灵活性上,美军并不强调传统的火力战理论,而是强调“适度毁伤,快速反应”。具体的指标是:炮兵分队接到火力支援的要求后,在20秒内就能发射;避免长时间火力攻击,以短促猛烈的火力使敌人丧失战斗力;战斗部队利用火力效果歼灭敌军。事实上,灵活性给美军炮兵战术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提高了野战炮兵作战中与其他兵种协调的整体性,缩短了计划目标与实际杀伤效果之间的差距,缩短了火力杀伤的间隙,缩短了火力杀伤的持续时间,增强了火力机动的平衡性。也正因为如此,传感器能力是美国陆军野战炮兵建设一贯给予高度重视的领域——只有大大增强的传感器能力,才能将分散配置的野战炮兵,在火力上进行高效集成,实现“适度毁伤,快速反应”的建设目标。
作为美国陆军野战炮兵传感器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前沿观察组(BFIST)的能力致关重要,目前美国陆军野战炮兵主要装备两个版本的炮兵前沿装甲侦察车,即基于M2A2 ODS步兵战车改装而来的M7 BFIST和基于M3A3骑兵战车改装而来的M7A1/M3A3 BFIST。
更多推荐
炮兵,火力,野战炮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