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诺基2500油耗-丰田考斯特6座


2023年11月21日发(作者:2014年雪佛兰创酷报价及图片)

平台定真假越野 解读5款轿车平台SUV

日产C平台:轩逸、奇骏

汽车设计师在开发一款款车型,不如说是他们是根据车型平台,在平台上设

计不同功能定位的车型,而车型平台也已经成为汽车大鳄节约生产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简单说,汽车的平台就是在开发过程中用差不多

的底盘和车身结构,可以同时承载不同车型的开发及生产制造,产生出外形、

功能都不尽相同的产品。

不仅许多功能相似,外形相仿的车型可以在同平台上生产,还有很多风格

迥异,用途不同的车型也可以在同平台上开发,日前热销的SUV车型就与许多

轿车车型有着同样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系统,小编也是列举了目前比较热门的SUV

车型同平台的车型,拨开云雾见青天,在错综复杂的车型中,了解到这些SUV

车型的同平台产品,便可对该款SUV的乘坐舒适性,越野性能,通过能力等有

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日产C平台:轩逸、奇骏

通过开发通用、复杂、功能强劲的平台,日产雷诺联盟提高了汽车设计和制

造的效率。1999年日产拥有24个独立平台,产量最大的五大平台占据总产量

62%。到2005年为止,平台数量减少到15种,五大平台的产量占据总产量的

91%

日产最出名的汽车平台中,C平台绝对榜上有名,逍客、轩逸、奇骏、梅甘

都采用了该平台,C平台采用前置前驱或全驱布局,发动机横置,能提供紧凑

的外部空间和宽敞的内部空间。东风日产逍客以及奇骏都是这一平台上的产品。

而在雷诺日产联盟中,C平台同样也是地位重要,雷诺旗下的畅销车型,第二代

梅甘娜系列使用的便是C平台。

在轩逸和新奇骏这两款车上,想找到同平台的痕迹并不容易。不同的定位和

风格各异的外形设计,将两者区分得非常明显。不过从车身参数上看,轩逸和新

奇骏在轴距悬挂类型和转向系统等方面的相似度,都说明了二者之间并没有本

质区别。轩逸的内饰是标准的日产风格,带有很强的家居氛围,坐在车内不经意

会有种错觉,好像自己正呆在某个房间里,而且是个卧室。软性材质使用的很多,

所以带来的触感也不会令人感到生硬。

奇骏方方正正的造型有些回归了传统越野车的意味。如果把眼下常见的SUV

车型分为阳刚型与阴柔型,那么奇骏无疑是属于前者的。而与其亲兄弟逍客的模

糊化身份相比,奇骏能够让人一眼分辨出它的类型就是SUV,当然也是因为它显

得更强壮更野性。仅从外观上判断,就会不自觉地认为它会比逍客走得更远。

在轩逸身上,更多的是体现着实用主义的味道,由于车身较高,轩逸的外形显得

不够修长,车身侧面的防擦亮条已经适当中和了一部分视觉效果,但是车窗以下

的部分仍然会给较厚重的感觉。除了车身宽度以外,轩逸的尺寸在同级别中还是

相当有优势的,毕竟轴距能达到2700mm紧凑型车是少之又少。

而在动力系统方面,更难得瞧出奇骏与轩逸之间的血缘关系,东风日产为国

产奇骏提供了两种排量的发动机,其中2.0 升的MR20DE发动机同时也应用在轩

逸身上,从2400转起就可输出90%的最大扭矩。采用可变正时控制的2.5

QR25DE发动机之前搭配在进口奇骏上,在新天籁身上也出现过。而轩逸主打排

量为一切以平顺、省油为中心的1.6L排量,而与之匹配的变速箱则成了4AT

手动变速箱。也算是业余越野班子中的佼佼者了。

大众MLB平台:奥迪A4L 奥迪Q5

大众可以说是平台战略执行最彻底的公司之一,除却兰博基尼与布加迪外,

旗下众多车型基本围绕4个平台整合开发,而日前经销商无赖消费者无奈的加价

车奥迪Q5与奥迪A4L则是基于大众集团MLB平台开发的。

奥迪Q5是一款基于大众集团MLB平台的紧凑型SUV。这款平台在许多场合

又被人称作B8平台。这主要是因为奥迪A4是该平台的主力车型之一,MLB很容

易被理解为一款B级车平台。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在大众集团新的平台战

略中,MLB平台已经超脱于“车型级别”的概念,奥迪品牌B级及以上车型都将

建立在MLB平台之上,包括下一代奥迪A6A7四门轿跑车,乃至旗舰车型A8

MLB是德语Modularer L?ngsbaukasten的缩写,意为“纵向发动机标准化

平台”。在英语国家,它又被称作MLPModular Longitudinal Platform)平

台。由于这款平台是在奥迪的主持下完成研发工作的,因此它有着鲜明的奥迪特

色,坚持采用发动机纵置布局就是最显著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横置发动机占用整车的纵向空间较少,传动系统的效率较高,

因而被大多数中小排量车型所采用,尤其是前轮驱动车型。大众的B级车平台从

PL45进化为PQ46时,也从纵置改为横置。尽管纵置发动机将动力传递到车轮时

必然会经过效率较低的伞形齿轮,而且发动机总成会更多占据乘员舱的空间,

奥迪却始终坚持纵置布局。这与奥迪一贯的运动主张是密不可分的。

空间无疑是SUV车型的优势,但是比较A4LQ5外型尺寸,并非呈现出想

象中一边倒的结果。奥迪A4L在当引入中国的时候,就延续了奥迪一贯的加长策

略,加长的60mm轴距,不但让奥迪A4L车身长度达到B级车标准,而且与同平

SUV 车型Q5比较起来也优势明显,不知道这会不会为将来Q5加长埋下伏笔。

而从其他数据比较来看,Q5发挥了SUV高视野、装载多的特点。在轮胎尺寸方

面,两款车型均采用18英寸轮胎,但是A4L的虽然车身较低但是胎面反而更宽,

这也体现出A4L更强调行驶平稳性的特点。

两款车型采用同一调校的2.0T发动机,日常使用均要加97号汽油但是在

与发动机匹配的变速箱上,两款车型有所区别。A4L采用模拟8速档位的

multitronic 无极/手动一体式变速器,Q5则是采用时下比较流行的7速双离

合变速器,换挡的平顺性方面A4L无疑要表现更好。

变速器上的优势,再加上Q5的车身比A4L重接近300kg,而且Q5的四轮驱

动系统的动力损失也高于前轮驱动,所以A4L在加速性和油耗方面的表现要优于

Q5。特别是在油耗方面,A4L百公里要比Q52L多,这个差距并不算小。在驱

动方式上,Q5四轮驱动也体现出SUV的特性,在路面适应能力上Q5无疑要更强

一些。但是A4L的表现也并非“弱不禁风”,带电子差速锁系统(EDL)以及驱动

防滑控制系统(ASR),对付一般的冰雪湿滑路面并没有太大问题。

本田思域平台:思域、CR-V

可能有些对平台概念比较模糊的读者会认为共用平台的都是尺寸近似的,

位相同的车型,那也太小看平台的能耐了,而东风本田的思域和CR-V,它们也

是同一个平台风格迥异的兄弟。

从第八代开始,思域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双车型战略,国内由东风本田生产的

是美规车型,而亚洲其他国家地区销售的都是日规车型,这两种车型除了外观不

同外,后悬挂的结构也略有区别。而CR-V这款紧凑型SUV是本田基于思域平台

开发出的车型,目前发展到第三代车型,但实际上第二代和第三代车型的区别并

不是很大。现款CR-V的外形尺寸和前代车型相差无几,长度上还略有缩短,但

由于造型设计更加凶悍硬朗,所以看上去要比前代车型更具霸气。这会使CR-V

对男性用户有更大的吸引力。

思域的中控台设计一直在同级别车型中以标新立异著称,改款后的车型换用

了和飞度相同样式的三辐式方向盘,运动感略有增加。而思域仪表盘的设计最为

个性,上下分层的液晶仪表盘视觉效果非常梦幻,给人一种身处太空舱里的感觉。

这种前卫的设计很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CR-V的中控台内饰走的是朴素实用的

路线,很符合SUV甚至有点越野车型的大气风格。比较有意思的设计是CR-V

手刹拉杆,造型设计很像飞机上才会出现的操作控制杆。

思域虽然拥有同级别中较大的2700mm轴距,但其内部乘坐空间并不是特别

出色,原因在于思域的前风挡倾斜度较大,这就导致前排座椅如果太靠前就没法

保证具有舒适的头部空间,所以思域将中控台纵深设计的比较长,但如此一来就

会浪费部分轴距空间。但尽管2700mm轴距没有被完全利用,思域后排腿部空间

在同级别车型中很是有一定优势的。作为SUV本田CR-V的内部高度肯定不会

怀疑,前后排的头部空间都宽松到夸张的地步,但后排的腿部空间就不是很出色

了,2620mm的轴距和前代车型一样,导致为后排乘客预留的腿部空隙比思域的

还要略小一点。不过值得一提的是CR-V的后排座椅带有调节功能,乘客可以选

择自己认为比较舒服的姿势。

一个是紧凑型车一个是城市SUV车型,如果不刻意探究可能不会有人注意

到它们的同根关系,但从两款车型的参数上,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也许有读者

发现思域的轴距为2700mmCR-V的轴距为2620mm这显然是不同的,但其实

同平台车型的轴距的确可以出现不同尺寸,而CR-V的轴距和第七代思域却是完

全一样的。而且前后悬挂的结构两车也是相同的。所以说也可以不难看出CR-V

越野能力欠佳了。

丰田凯美瑞平台:凯美瑞、汉兰达

丰田凯美瑞平台可以说是汽车史上最牛X的平台,连大众的PQ35平台与其

相比也要逊色几分,而丰田的凯美瑞平台也保持着单一平台汽车销量冠军的记

录,可以说是丰田万金油平台,而丰田一向标榜的凯美瑞是在LEXUS雷克萨斯

ES350平台上设计的,更多的是有着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成分。

而凯美瑞平台最主要优势在于丰田一贯的舒适安全的特性,凭借良好的舒适

性与操控性,使您的驾驶乐趣无穷。同时,进排气门正时智能可变的发动机,

有着比较低的油耗。而该平台衍生出来的凯美瑞与汉兰达,确实也在某段时间火

过一把。

相比一向以中庸稳重形象示人的凯美瑞,096月份上市的汉兰达看上去

可要凶悍大气得多,虽然相比兰德酷路泽这种真正在野外摸爬滚打的前辈少一分

硬朗,不过圆滑的线条倒也和城市更为相得益彰。毕竟是模块化生产,汉兰达的

内饰设计与凯美瑞还是有颇多神似之处的,只是在细节处显得更为饱满大气、

具豪华感。不过两车同样使用黑米双色材质搭配木纹装饰,颇有几分家居的温馨

感。

汉兰达的车身轴距要比凯美瑞长15mm,加上SUV本就比轿车要高的车身高

度,在车内空间上,汉兰达要比同胞兄弟更好一些。而且汉兰达还提供有7座车

型,出游时不用再为人太多而犯愁了。尤其是第二排座椅的设计非常人性化,

仅左右座椅都配有独立扶手,而且可以独立进行前后调节。

与凯美瑞相同的前麦弗逊式/后双连杆独立悬架,可以说汉兰达并不适合那

些挑战复杂路况的越野工作,城市街道和高速公路才是最适合它的“战场”。

实汉兰达爬不上去坡,很正常!不是为它开脱啊——作为一款出自轿车平台的

SUV,它的底盘和凯美瑞差别并不大,您甚至就可以将它的两驱版本看作是加高

离地间隙、增大车身的凯美瑞。虽然排量大了,但车身质量也上去了,2.7L

型基本都在1.8吨左右。而且它装配的轮胎,也不是真正的越野轮胎,跑跑公路

没问题,跑湿滑路面就有些困难了,上路面复杂的野山坡道那更是强人所难了!

爬不上坡的是2.7L两驱版车型,但就算是汉兰达的四驱版本,也一样并不

擅长越野。四驱版的汉兰达前中后共有三个开放式差速器,而非LSD限滑差速器。

开放式差速器没有任何锁止或限滑机构,它只能提供前后轴的差速功能,以确保

4个轮子可以正常运转并转弯。缺少了锁止机构,无论前后轴有任一侧车轮失去

足够的抓地力,都只能让打滑的车轮继续打滑空转、浪费扭矩分配,而不是像有

限滑差速器的车型那样,将打滑轮胎的扭矩分配到那些不打滑的车轮上。也许汉

兰达打娘胎出来都没打算爬坡的。

福特ED-CU平台:沃尔沃XC60、蒙迪欧

与大众干净利落的ABCD平台结构相比,福特的平台结构显得过于繁

复。大众使用BC两个平台就能涵盖的产品在福特却需要5个平台。这使得福

特旗下各品牌产品产生了严重的重合,产品开发、市场销售都浪费了巨大的资源。

而从07年福特开始了平台的整合,新的EDCU平台便涵盖了福特、马自达、沃尔

沃旗下众多中端车型。

XC60福特蒙迪欧S-Max采用相同的CD-EU平台生产,在欧洲也被成

EUCD平台,这一平台用以取代了上一代蒙迪欧的CD3平台。全新的CD-EU

台是由C1平台发展而来的,C1平台共享了悬挂、避震、刹车和电子系统等多

数配件。

CD-EU同样具备很强的空间延展性,而且的腿脚功夫也很扎实,但是并不代

表这个平台衍生出来的产品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福特、马自达、沃尔沃的市

场定位还是迥然不同的。而蒙迪欧与XC60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观上看,XC60结合了SUV和运动化车型的概念,大胆而强烈的设计风格,

由夸张的肌肉线条展露无遗,将沃尔沃新一代的圆润线条更完美的诠释出来。

扁的车顶线条、搭配高挑的腰线设计,也为XC60塑造出宛如Coupe跑车般的风

格。此外大尺寸轮圈和加高的离地高度,也使XC60具有相当的越野能力。而蒙

迪欧从车头看去,圆润饱满的线条, 相信很多人看到蒙迪欧-致胜之后,都会觉

得这是一款非常动感的车:巨大的镀铬梯形进气口和倒梯形水箱罩、刀锋造型的

前大灯、外扩的轮拱以及上扬的腰线。

并不会有90年代初汽车为了追求流线而车头低扁的风格。Ford的设计师精巧地

加大了前保杆的厚度,并让从保险杆开始向上延伸的弧线有着适当的曲率变化,

让其在保有流线的元素的同时,还保留了车头造型的厚实基础。

相信很多人对XC60第一印象是不是坐进了S40,它在内饰设计方面完全沿

袭了,新S80的中控设计风格,XC60的方向盘和仪表盘与我沃尔沃S80的设计

十分相似,“T”型控制区域上面的功能键盘的分布和悬浮式中控台以及挡位的

布置也和S80如出一辙,只是在内饰细节方面有所变化,以增加新车的科技

感。 而蒙迪欧给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充满了科技感:多功能方向盘中控台上

大尺寸触摸式彩色液晶显示屏、大量运用的银色装饰条、无匙启动和6挡手/

一体变速器等,不但吸引着人的眼球,而且还有让人亲自操作、驾驭的冲动。

XC60在动力方面采用沃尔沃最先进的动力系统,其中汽油版装备的是最大

输出功率为281马力的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T6汽油发动机,柴油版本的全新

尔沃XC60搭载的是最大输出功率为163马力的2.4L直列5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

机。蒙迪欧提供了多款发动机供选择,包括1.6升汽油发动机和2.5升涡轮增蒙

迪欧压汽油发动机,另外还有1.8升、2.0升、2.3升的汽油版本和1.82.0

升的柴油版本供选择。其中,2.0升排量左右的汽油版和柴油版是蒙迪欧的销售

主力。2.0升的柴油发动机动力超强,最大功率为140马力,搭配了6速手动变

速箱。2.5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也安装在福克斯ST上,最大功率为220马力。

我们从以上的车型中不难看出,同平台的车型已经愈来愈多,而各个厂商

的平台数都在不断缩减,这一方面是为了节约成本所致,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目前主流的平台已经可以满足多数类型车辆的生产。以SUV为例,大多数城市

SUV和轿车基本都出自同一平台,在保证有一定通过性的前提下,也有着相当不

错的舒适度,同时这样共平台生产的一大好处是车型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售价

较为平易近人。其实汽车平台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衡量一款车型的全部,而

仅仅是厂商集成化作业的一种模式,通过改良和优化,同一平台的车型也能够

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

凌志suv车型大全-进口现代圣达菲suv


更多推荐

逍客汽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