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一汽丰田霸道3500价格)

中东北非局势对我国的影响姓名:

吴月红学号:8专业:

对外汉语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1

浅谈最近中东北非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总所周知,最近世界局势有些动荡不安,尤其是中东北非地区形势尤为严

峻。

这对我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首先,非洲和中东政局的不稳加剧了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作为工业社会

的血液,原油价格的上升将进一步推升全球经济的通胀态势。

中东北非紧张局势继续扩散,尤其是利比亚动乱更是推动了国际原油价格

大幅飙升。由于暴乱,目前估计减产幅度在100万桶/日。利比亚的内部动乱,

一方面使得国外石油公司停产,欧美等国石油公司人员从利比亚撤出而造成减

产;另一方面由于交通受阻,且可能有部分管道或者设施受损,致即使平乱,

其产能无法短期内得到恢复。从另外角度分析,即使卡扎菲被推翻,造成利比

亚陷入无政府状态,由于各方势力存在矛盾,动乱无法中止,也将成为利比亚

原油产量无法短期内恢复的关键因素。

现在纽约原油逼近每桶100美元,布伦特原油逼近110美元,并创2008

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毕竟当一个月前埃及爆发动乱时,市场并未预期到

利比亚的局势会变得如此严重。

作为国际重要石油储备地区,中东北非地区占全球石油储量的57%和全球

石油出口量的70%,不可否认,对我国对外经济和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

两个地区局势的动荡的情况下,我国对外能源合作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

这些国家局势的不稳定造成的石油供应短缺以及对石油需求的心理预期的影

响,将导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变动。石油价格的变动,尤其是石油价格的高

企对石油进口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1 / 5

同时,国际油价的飙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影响较大,这种成本推动型通

胀给我国的通胀形势带来很大的压力,将直接加大中国宏观调控的难度,抗通

胀博弈成本会进一步上升。

两地政局的动荡会严重威胁到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如果事态继续扩大,

中国石油将出现油价暴涨甚至供应中断,将加剧中国的通胀压力,制约经济高

速发展,导致中国抗通胀难度升级。

根据目前中国国情,我国对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较高,2009年中国原油消费

量约为

3.\"8亿吨,进口量约为2亿吨,约占总消费量的54%;2010年,中国对外石

油依存度已经提高到了53%,从中东和非洲的原油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81%

其中,苏丹已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最完整的石油投资地,涵盖了勘探采

油、输油管、炼油厂和港口等整个石油产业链。

现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甚至目前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上升,中国需要长

期稳定的石油供应来源。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际石油供应来源主要来自中东地

区,而且中东的石油是中国未来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中东地区的动荡将严重

影响中国的石油进口安全。

所以,油价走高对于我国经济指标的影响不可小觑。

目前出现动荡的国家中,大都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输出国。如伊朗、利比

亚、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利比亚的原油生产和运输已受重

创,必然减少原油供给,导致近期油价走高。我国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之一,

经济发展对石油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强。我国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量远远不够自身

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石

油进口的依赖2

程度也在加强。

2 / 5

对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至120美圆桶,或可导致国内基础产品输入价

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直接影响农产品、铁路及运输行业。

另一方面,国际高油价问题将推进我国采掘业以及新能源发展。

尽管我国石油及其产品的价格目前受到严格管制,但油价调高对于相关企

业的业绩产生影响,原油价格上涨对其相当有利。

在传统能源不断涨价的情况下,很多公司加大投入转向新能源的研发和生

产,包括太阳能、风能、乙醇汽油等。在早期这些行业或许还需要政策扶植,

但是\"百元油价\"时代已经给它们带来了商业上的需求,原先的概念在经过油价上

涨之后变成了真实的价值。

我国正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和经济节约型社会,新能源的不断开拓和应用不

得不说将有利于新型社会的建立。从这个侧面来说,油价上涨对环境来说也未

尝不是个好消息。

其次,中东非洲社会动荡影响我国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近年来,随着海外投资步伐的加快,中国

公司加大了在非洲、中东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的投资,积极参与到资源开发、

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2010年中国对非投资约10亿美元,投资

存量已超100亿美元,涉及矿业、制造业、农业等多个领域。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埃及投资企业累计1066

家,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1亿美元。非洲已跃居为中国第四大海外投

资目的地。

中东北非局势的动荡将对中国与这两个地区的贸易、投资及石油供给等方

面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中东北非局势不稳定,中资企业在利比亚多个项目遭到袭击,人员受

伤、财产受损,目前中国全力组织力量从利比亚撤出华侨以及企业派出人员,

在政局动荡国家开展运营的企业可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损失。今年是非洲一些

国家大选之年。2011年,中东非洲国家大选可能造成的动荡都可能对中国在这

3 / 5

一地区企业的投资及经济利益造成冲击。对中国来说,与当地各派别的接触将

有利于未来企业的发展。

我国在北非中东能源合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所所长徐建山认为,中东社会动荡给中国带

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是机遇大于挑战。中东局势将牵制美国战略东

移,为我国赢得更长的战略机遇期;中国长期不干涉内政的外交政策也有利于

变革国家新政权建立友好关系,在北非中东地区赢得新的、更多的合作机会。

但中东北非社会动荡对当地石油生产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特别需要提防

一些反政府武装组织和极端宗教组织趁机发动恐怖袭击活动,如果也门局势进

一步恶化,将对整个中东地区,尤其是亚丁湾海域航运安全造成更大威胁。

在中东北非目前局势下,中国应采取积极举措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对此,

中国面对石油供应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能源政策和措施。一是实行石油进

口多样化,扩大石油进口来源,适当减少对中东石油的进口,积极发展与俄罗

斯中亚国家、拉美及非洲国家的能源关系。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境外

资源开发合作与综合利用,获取石油资源提供相对稳定的来源,实现国民经济

的长远发展。三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四是开展能源外交。五是节能、提高能

效和降低能3

耗及环境保护。

最后,利比亚战争也给我国带来了一些政治上的深思。

利比亚人民反对暴证,渴望民主自由公平普世价值!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人民要自由民主人权!人民唾弃了无可救药的独裁政府!防御离不开人民,卡

扎菲独裁统治了40多年,一个长期暴虐独裁统治的政府有合法性吗?

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实行独裁的强权统治,侵害人民利益,穷富差距加大,

类似南斯拉夫、北朝鲜和古巴一样的邪恶国家。动乱的原因,主要由于总统卡

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利比亚近段

方国家根据联合国保护人权、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的联合国决议,武力制止

卡扎菲滥杀无辜。其实没有民主、公平、自由的政府迟早必然会倒台,靠大量

军队武警等镇压手段维稳保命的作用是扬汤止沸,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现在

利比亚人民已经有希望了!人民不得已都已经选择了反抗,何况卡扎菲之流如

何可以代表一个国家?!

温家宝总理多次说,我们要立足国情,对那些成功的经验认真地借鉴和吸

收,对那些失败的教训切实地警惕和避免。他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说过,要

消除腐败的土壤,最根本的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让

权力受到制约。我这样说,也是借鉴了历史和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他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当今社会,就要创造

条件让人们讲真话,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古语说: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朱熹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政府的政策要做到清明,符合实

际,符合人民的意愿,就必须倾听来自人民的意见,集思广益,这就需要有持

久不断的活水。对尚在探索中的问题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破解难题。还是

那句话:

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只有与古为新,社会才能进步。就拿腐败

来说,这是古今中外都想要消除的社会毒瘤。一些发达国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也曾受到贪腐成风、民怨沸腾的困扰。通过体制改革,包括改革选人用人制度

和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腐败现象有所遏制和解决。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取得了很多举世瞩

目的成就,要想继续取得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我们就得坚持民主,听从群众的

建议,不断改革经济社会体制中不合理的成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

不发生利比亚的悲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治久安!

以上观点只是学生的一些关于此话题的想法,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

老师给予理解和支持。

4

5 / 5


更多推荐

中国石油今晚12点要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