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铃木利亚纳两厢改装)
农场经济管理 (2019/1)Farm Economic Management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北大荒SMART”开启中国农业发展新模式唐浩(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摘要】 粮安天下,农业是社稷之本,江山之基,国之重器。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面对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新矛盾,我们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市场化农业发展之路,如何避免“竭泽而渔”,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这些问题值得深思。黑龙江垦区经过71年的开发建设,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先锋军,为国家粮食安全担负起重要职责,在数字化时代,北大荒将开启中国农业发展新模式,让“北大荒SMART”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努力实现“中国粮食装满中国饭碗”的新国家战略任务。【关键词】 农业发展;数字化;中国粮食2018年9月23日,中国亿万农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仅仅过了2天,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东北三省调研,首站来到黑龙江省七星农场,丰收季的黑龙江垦区已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总书记看到田畴似锦、大地如织的三江平原时吟诵的诗句。他说:“共和国把这里作为战略基地,把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起来,垦区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这里为中国人真正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大作用。”总书记用双手捧起一碗北大荒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这是总书记对垦区历史性贡献的高度赞扬,是对垦区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的商品粮占全国粮食净调出量的1/4,可保证1.2亿城镇人口一年的粮食供应,成为享誉中国、名扬世界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积累,垦区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农业大数据应用体系,覆盖了24.5万种植户,2116.34万亩耕地。正在逐步构建农业企业智慧大脑和智能决策指挥中心,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市场化方法,在种植基地实现“种、管、收、储、运、加、销”7个关键环节信息化集成示范应用,实现战略管控、运营管控、财务管控,减少关键环节的人为干预和关键岗位自由裁量权,打造公开、公正、透明、高效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数字农业正成为推动垦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一、71年发展,垦区发生沧桑巨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顾垦区的历史,在杳无人烟的亘古荒原上,垦区因国家和民族而生。经过71年的开发建设,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呈现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产业特征突出的绝对优势。如今,垦二、数字化时代,垦区开启中国农业发展新模式垦区农业现代化科技水平已赶超发达国家,然而,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问题、信息化基础薄弱、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业生产效益区耕地面积达4376.1万亩,相当于中等城市大小,结构性失衡、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9.6%,垦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较低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到68.2%,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实现“十五连增”,已具备450亿斤以上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400亿斤的商品粮保障能力,垦区提供(一) 走中国特色市场化农业发展之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安天下大中国。垦区立足国情农情,着眼于保障国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作者简介】唐浩(1977—),男,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硕士,黑龙江省农垦总局。10
更多推荐
农业,中国,发展,垦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