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东风日产启辰)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课后分层训练(七) “探界者”钟扬

一、语用小题夯基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钟扬的“暖”是________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更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________一套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不让一个人掉队。

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外表看上

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而当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西藏时,他承认,自己的招生名额渐渐________这所他心目中

的“世界最高学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引人注目 订制 转向

B.有目共睹 订制 倾向

C.引人注目 定制 转向

D.有目共睹 定制 倾向

解析:选D 第一空,“引人注目”指吸引人们注意。“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

得见。语境的意思是钟扬的“暖”谁都看得见,此处应选择“有目共睹”。第二空,“订制”

中的“订”,有约定购买或租用(有的要预先付款)的意思。“定制”跟“定做”的意思相同。

结合上文的“量身”以及下文的“规划”的语境,此处应选择“定制”。第三空,“转向”

指“转变方向或改变政治立场”。“倾向”有“偏于赞成;偏向”的意思。他的招生名额偏

向了“世界最高学府”,应选“倾向”。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暖”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引号的正确使用。引号的作用主要有: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特

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④表示讽刺和否定(反语讽刺);⑤表示突出强调。文中“暖”的

引号表示突出强调。A项,表示突出强调,突出无数火把排列的形状。B项,“厚壁障”也不

是指真的有一道壁障,而是指父子之间有很深的隔膜,这处引号也表示特殊含义。C项,表示

直接引用,引用评论家的话。D项,反语,表示讽刺和否定。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秦汉魏石刻书法艺术展增进了中日两国书法艺术家的友好往来,推动两国文化交流起

- 1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到了积极作用。

B.在复旦大学任教17年,他培养了80多位研究生。他的生物信息学课,是生科院最受

欢迎的课,我的学生都选了他的课。

C.从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挂牌算起,截至4月11日,已有11个国务院

组成部门、机构和单位正式挂牌亮相,迎接新身份。

D.在钟扬心中,对职务和名利总是看得很轻,考虑得更多的是社会、是国家,不仅关注

的是当下,还有长远的未来。

解析:选B A项,结构混乱,“推动……”和“……起到了积极作用”句式杂糅,可删

去“起到了积极作用”或在“推动”前加“对”;C项,不合逻辑,“部门、机构和单位”概

念交叉;D项,语序不当,“不仅”“关注的”调换顺序。故选B。

4.右面这幅图片,记录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田间进行科

研的情景。请你编写一条微博,发表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赞美之情,

控制在110字以内。

答:

解析:审清题干是做题的关键。首先,看清题目要求,即“写一条微博”“发表对这位

伟大的科学家的赞美之情”等;其次,要注意语句通顺,语意流畅;再次,要严格限定字数,

110字以内。

参考答案: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躬耕农田时,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5.(2019·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① ,

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

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又开花的枝条。而先开花还是

先长叶,与② 密切相关。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

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③ ,则先叶后

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便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

解析:①处,前后句说的都是花叶生长的现象,可根据前后句进行推断,且后文有“先

花后叶”“先叶后花”“花叶便会同时发育”的相关描述。②处,根据“与……密切相关”

这一句式,可知此处为总起句,下面两个“如果”是分述不同情况的,由其中的关键词“温

- 2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度”可得知,植物的芽生长与“温度”有关,不同的芽生长所需温度不同,所以可以补出有

“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上文“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

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可推测如要先叶后花则应相反,据此,可以补出有“生长所

需温度比叶芽高”意思的句子。

参考答案:①有些先长叶后开花 ②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 ③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

二、类文阅读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侠者黄大年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黄大年,就是这样一位侠者。

(一)

一般侠者,顶多“江湖”上流传着他的传说,而“黄大侠”却在太平洋上威名远扬。

话说2009年,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正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中国,这个

舰队自动后退100海里。此事,外媒有报,新华社有转,惊动中外。

航母舰队何以后退?盖因黄大年身怀绝技使然。

他是国际知名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擅长“给地球做CT”。他回国前研发的高科

技整装技术装备,能在快速移动条件下探测地下和水下隐伏目标,广泛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

源勘探,尤其潜艇攻防和穿透侦查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的航空重力

梯度仪系统,能精确探测位于国界和交战区地下隧道以及隐藏在民用建筑物地下的军事设施。

他曾在某国军队的“潜艇”和“飞机”上做过试验,搞过技术攻关。

这样的高手,自然让人联想到“一个人顶几个师”的钱学森。而李四光、钱学森、邓稼

先那一代“前辈高手”,恰是黄大年自小的偶像,他曾在自己的朋友圈用邓稼先的例子发出

过“黄大年之问”——“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

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二)

1982年,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大学毕业,题赠友人以照片,上书9字:“振兴中华,

乃我辈之责!”感叹号落笔之际,侠气跃然纸上。

1993年初冬,他奔赴英伦深造,启程前回望同学,大声说:“等着我,我一定会把国外

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2009年,他51岁,正是科学家的黄金年龄,绝学练成,声播宇内,却选择归来,成为东

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

一边是洋房名望,英伦风景,剑桥流水;一边是祖国召唤,从头开始,道远任重。

选择面前,黄大年义无反顾。他以最短时间辞职、售卖别墅、办回国手续。

“他肯定会回来。”熟悉他的亲友,无不如是说。

“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他

- 3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说,“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

(三)

黄大年是一个“被仰望、被追赶的传奇人物”。

作为侠者,与高手过招,他从未败过。他在英国剑桥ARKeX地球物理公司任研发部主任

时,手下管着300号“高配”人马,包括他国院士。大家服他。在英国,他带领团队实现了

“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回国

不久,他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九分项的首席专家,这是国内有史以来最

大规模深探项目。

作为侠者,他志存高远,不愿做花匠。英国的生活很好。但在他看来,“在这里,我就

是个花匠,过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作为一个中国人,国

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

他回国后,国家“巡天探地潜海”得以填补多项空白。因为他,中国深部探测能力已达国际

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侠者,他拼命“疯魔”,将生死看淡。他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

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他身体不好,常年大把吞速效救心丸,却说:

“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去年底,他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

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醒后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

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作为侠者,他不图名利,却名动朝野。有一项地球勘探项目缺领军人物,但这个上亿元

项目却一分钱也分不到他头上,他二话不说,披挂上阵。学校屡次催他抓紧申报院士,他说,

“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

“大年是我见过的最纯粹、最赤胆忠心的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

“千人计划”联谊会,大家公选黄大年任副会长。

高风懿行,自成楷式。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7月21日)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大年大学毕业时,题赠友人照片上书“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9字,侠气跃然

纸上,这与李四光、钱学森和邓稼先等“前辈高手”的楷模作用密不可分。

B.黄大年在51岁练成绝学,声播宇内,他拒绝了英国科研机构的极力挽留,选择归来,

成为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足见其赤诚的爱国之心。

C.黄大年回国时,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正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中国,

这个舰队自动后退100海里,可见黄大年所掌握的科技具有极大的威慑力。

D.黄大年回国不久,就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九分项的首席专家,这

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深探项目,充分体现了他卓越的学术水平。

- 4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解析:选B B项,“他拒绝了英国科研机构的极力挽留”不合文意。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大年作为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不为一般人所熟悉,作者形象

地说他擅长“给地球做CT”,就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工作。

B.作者为突出黄大年的形象,选择了很多他的典型言论,比如他在英国的生活很好,但

他说,“在这里,我就是个花匠”,表达了自己归国的心声。

C.“他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这是一处典

型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勾勒出一位鞠躬尽瘁的科学家的高贵灵魂。

D.侧面描写是本文的突出特色,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对黄大年的评价,学校屡次催他

申报院士,黄大年的语言等内容,都从侧面突出了他的光辉形象。

解析:选D D项,“学校屡次催他申报院士”后黄大年的语言不是侧面描写。

8.作者称黄大年为“侠者”,从文中看,“侠者”有哪些高贵品质?请简要概括。

答:

参考答案:①志存高远,为国为民;②面对选择,义无反顾;③身怀绝技,统领千军;

④不图名利,忘我工作;⑤看淡生死,赤胆忠心。

三、仿真高考提能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古城卫士”阮仪三

在保护家园的专家中,阮仪三被人们称作“古城卫士”“都市文脉守护者”。

战乱年代,年幼的阮仪三随母亲迁居到老家扬州,开始每天在私塾读书,心中埋下了一

颗传统文化的种子。

17岁那年,阮仪三报名参加了海军。当兵5年后,阮仪三考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系,师从中国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教授,开始跟着老师编教材、调查古建筑。再后来,

阮仪三师从董鉴泓教授,学习中国城市建设史。为了编写《中国城市建设史》,每年一放暑假,

阮仪三便随着老师跑城市、做调查。这一跑就是20多年,跑了中国很多城市。“那时候的城

市漂亮极了,虽然有些破败,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江南有水乡的诗情画意,西北则

有一座座壮观完整的城墙。”

毕业后的阮仪三留在同济大学教书,但更多的时候他身处挽救古城镇的一线。

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强大的“建城”之风所到之处,许多城

镇街区纷纷被拆除。当阮仪三带学生前往山西平遥时,平遥正准备在古城中纵横开拓几条大

马路,开辟城中心广场,建设新的商业大街。

- 5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被这个宏伟计划吓坏的阮仪三,发现古城西部已经开始动工,100多座明清建筑已被拆毁,

城墙也出现了大口子。为了拓宽马路,道路两旁的民居已经被拆除。他强烈要求平遥县政府

马上停止这种破坏性建设,以免费重做规划为条件,才暂停了施工。之后他马上找到山西省

建委,又立即邀请董鉴泓现场指导,请陈从周先生写出书面意见。为了确保平遥县政府接受

这个“不合时宜”的规划,他又将保护古城的规划方案和说明风貌完整的古城价值极高的全

部资料直送北京,以引起山西省和平遥县政府的重视。

那个时候在平遥的日子异常艰苦。当地官员认为这是在阻碍平遥发展,对阮仪三和他的

团队态度也不好,常常大嗓门嚷嚷。阮仪三却不放在心上,还自费送当地官员去同济大学参

加保护古城的培训。最终平遥古城被完整保存下来,后来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这段“刀下留

城”救平遥的经典故事,也开启了阮仪三“古城卫士”的生涯。

随着苏南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众多江南古镇面临被拆的危机。可是对于阮仪三的保护

规划理念,很多古镇管理者拒绝接受。于是他改变策略,先不找那些交通沿线的古城镇,转

而寻找一些开发意识比较淡薄的地方。当时还很偏僻的周庄,保存着良好的传统民居生态,

吸引了阮仪三。他主动提出免费为其做规划,方案是先保护古镇,然后在古镇外面发展工厂。

阮仪三知道,如果以牺牲古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来保护古镇,便不会长远。于是他和地方

政府商量,将门票收入的10%作为古镇保护基金,又成功申请到“大地农村发展基金”,还想

尽办法帮助周庄古镇进行推广。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人家,瞬间吸引了许多外来的游客,

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卖专业反转胶卷的小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比盲目建造商业圈效果好得

多。

现在,平遥、周庄、丽江、同里、乌镇、角直、西塘这些旅游胜地一到节假日就摩肩接

踵,风格迥异的旅游胜地的规划都出自阮仪三之手。

事实上,阮仪三并不是完全反对新建,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让他赞赏不已——以

现代材质营造苏州清秀的水乡亭台,既保护了整体风貌,又传承了文化。在他看来,建筑与

古镇应该留下每一个年代的痕迹,让历史可以读取。

阮仪三推崇的“新旧分开,修旧如故”的规划理念,在国内受到不少阻力,让他感到欣

慰的是,国际上对他的行为表示了认可:在2014年他获得美国圣母大学专门针对古镇保护而

设置的“亨利·霍普·里德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学者。

如今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阮仪三着急的是自己做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在中国

还很不成气候。他说,这辈子所做的事所追的梦,就是保护古建筑。“它们蕴藏着中国传统

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记忆活体。”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国人才能记得住历史,

留得住乡愁。

阮仪三还建立了“遗产保护工作营”,不仅自己亲力亲为,还发动志愿者一起进行遗产

保护,传承这项事业,他用这样的方式来收集散落在各处的乡愁。山西新绛古城,正是其中

一个例子。在走访考察中,阮仪三发现了隋唐园林和古建筑,亲自写报告、做规划;另一边,

- 6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新绛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也开始运作起来,带动青年人一起参与到保护工作中。

(有删改)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阮仪三参加海军的经历,使他得以饱览祖国山水的美丽,开阔了眼界,认识到作为一

个国家卫士的职责,为他以后从事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B.阮仪三先后师从陈教授、董教授。跟随陈从周教授学习期间,他开始调查古建筑,为

了编写《中国城市建设史》,跑了很多城市。

C.阮仪三作为“古城卫士”“都市文脉守护者”,曾经“刀下留城”救平遥、步步为营

护周庄,而丽江、同里、乌镇、西塘的规划也都出自他手。

D.阮仪三始终身处挽救古城镇的一线,从他保护古城镇整体风貌的做法上,我们可以看

出他虽然很欣赏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但却反对新建。

解析:选C A项,对阮仪三参加海军的作用的分析于文无据。B项,张冠李戴。“为了

编写《中国城市建设史》,跑了很多城市”是师从董教授期间。D项,由原文“阮仪三并不是

完全反对新建”可知,“反对新建”错误。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一些城市虽有些破败但很漂亮,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

江南有水乡的诗情画意,西北每个城市则都有一座壮观完整的城墙。

B.为保护江南古镇,阮仪三灵活变通,先从开发意识较淡薄的地方入手。当时的周庄之

所以能吸引他,就是因为它很偏僻,保存着良好的传统民居生态。

C.阮仪三推崇“新旧分开,修旧如故”的规划理念,虽在国内受到不少阻力,但国际上

对他的行为表示了认可,这足以让他感到欣慰。

D.经过阮仪三的努力,现在的遗产保护事业传承有人,他所发动的志愿者起到了参与保

护散落在各处的古城的作用。保护新绛古城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解析:选A A项,“西北每个城市则都有一座壮观完整的城墙”说法过于绝对。

11.为了实现“新旧分开,修旧如故”的规划理念,阮仪三是怎么做的?请结合全文概

括。

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相关信息的筛选,首先要找到相应的文段

和句子,然后注意把相关的信息同类合并,分条作答。文中相关的信息表现在规划理念实施

的地方(开发意识比较淡薄的地方)、实施的方法(免费设计、设置基金、建立“遗产保护工作

营”)等。

- 7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参考答案:①免费提供保护古城的规划方案。②从一些开发意识比较淡薄的地方入手。

③设置古镇保护基金,帮助古镇进行推广。④建立“遗产保护工作营”,不仅自己亲力亲为,

还发动志愿者一起进行遗产保护,传承这项事业。

- 8 -

更多推荐

保护,古城,古镇,规划,中国,技术,表示